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穿书后男主为我打天下 > 第九十九章
  蒯民办事效率极高,很快便根据沙盘制定好了营救路线,又发布了召集乡勇的告示。
  百姓们本就一腔热血无处挥洒,恨不得能为这次战役多出一份力,一看到这告示当即便报了名。
  接下来的日子里,胶州军依然保持着高频次的进攻。
  城墙之上,硝烟四起,战火连天。
  城墙下的青壮们也不闲着,热火朝天地挖着地道。
  如此又过了十几日,沧州守军早就与胶州军又打了几个来回,地道终于是挖通了。
  这一次的营救蒯民准备另辟蹊径,没有选择夜黑风高的晚上。
  一来,为了防止被夜袭,胶州大营在夜晚必定是守卫重重,难以得手。
  二来,每日一早周珩便要随机斩杀十人,半夜动手留给他们转移的时间太少。
  是以,在胶州军再次倾巢而出之时,楚霁再一次登上城墙,同守军们共同奋战。
  与此同时,蒯民则带着一百人从地道前往胶州营地,营救被捕的百姓。
  临行前,楚霁也来不及多说些什么,但还是郑重道:“一切安全为上。”
  话落,楚霁便背着长弓,疾步走上城墙。
  不是他不愿与蒯民多言,实在是守军警报当前,无暇再说。
  这些日子蒯民的日夜不休他看在眼里,也意识到那一日他对蒯民说话也的确太重了些。
  下属直言不讳,本就是他自己乐见其成的。
  更何况,以当时当日的情形,蒯民说得也没有错。
  若真是要怪罪,便实在是他这个主公太不通情达理了。
  蒯民看着楚霁离去的背影,眼中满是动容。
  从那日起,蒯民就没再奢想过来楚霁会再像从前那般待他。
  可今日楚霁对着一句话,便让蒯民知晓,他依旧时主公的左膀右臂,是主公心中值得信赖的下属。
  这么些日子下来,蒯民已然想清楚了。
  依照主公的性子,他知晓周珩的所作所为吼,一定会排除万难去解救那些百姓,就像是去年化解沧州雪灾危机一样。
  若非如此,那么便不是主公了。
  也就不是他蒯民曾经立誓要永远仰赖追随的人了。
  而他作为下属,一定会拼尽全力去协助主公达成目的。
  蒯民朝着楚霁的背影作揖,随即向着与楚霁相反的方向转身,带着此次行动挑选出的人手,脚步坚定地向着地道走去。
  这次的行动十分顺利,由于胶州军倾巢而出发动进攻,所以蒯民一行人赶到的时候,营地里留守的胶州军倒不太多。
  一行人没有着急先去救人,否则也太过显眼了些。
  当务之急是将这些人的目标转移集中到旁的地方去。
  蒯民一声令下,按照原定的计划兵分两路。
  一队前往粮仓,一队悄悄靠近被关押的胶州百姓。
  他们的目标只是为了转移营地中所有守军的注意,而不是要作死,所以只是在隐蔽处绕着粮仓外围放了一圈火。
  火势渐涨,浓烟四起,很快引起了哨兵的注意。
  众人惊慌不已,只当是沧州军偷袭营地,妄图烧了他们的粮草。
  粮草那是行军打仗的重中之重,哪怕此刻胶州大营背靠川门县,但粮草再运输过来也要十天有余。
  留守在大营中的胶州校尉费千是周珩心腹,他想的比旁人还要再深一层。
  沧州人如今冒着这样的危险前来烧粮草,只怕已是强弩之末、黔驴技穷。
  这可当真是一个好消息。
  但此刻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粮草要是守不住,最后死的是他们。
  费千连忙召集营地中的人手,除去留下少部分的人看守马匹和营帐,几乎所有人都前往了粮仓处。
  灭火的灭火,看守的看守,搜人的搜人。
  誓要叫今天前来放火的沧州人有来无回。
  也是蒯民他们幸运,大火在粮仓周围蔓延,升腾而起的浓烟顺着风向飘散到马厩上方。
  马儿被这浓烟惊吓到,霎时发了性,全都变得狂躁不安。
  更有甚者,几乎要互相踩踏,冲破围栏。
  让本就紧张戒严的营地变得更加糟糕。
  费千只得调集更多的人手前去马厩。
  是以,整个营地之中除了少部分看守营帐的士兵以外,所有人都集中在粮仓和马厩处。
  蒯民一行人如入无人之境。
  “要是能再往里头十来米,这火肯定能烧到粮仓去!”
  “就是,今天这风向好,老天爷都帮咱们呢。”
  “真想再回去烧一把火。”
  ……
  一行人一边脚步如飞地往地牢走去,一边不由自主地小声讨论着。
  “莫要贪功,救了人咱们就回去。”
  蒯民正色出声提醒,众人立马噤了声。
  很快,他们一行人便来到了地牢处,这里没有旁人,只关押着那些胶州军的家眷。
  看着眼前的场景,众人心中只有出离的愤怒。
  对于周珩攻打胶州的行为他们自然是恨的。
  昔日宁静祥和的家园不复存在,前一秒还在一同训练的战友转瞬便失去了生命。
  这叫他们如何能不恨?
  顺带着的,他们自然也厌恶那些胶州的士兵。
  简直是忘恩负义之辈。
  是他们大人不惜人力物力,戳穿了周珩的阴谋,拯救了桐昌城的百姓。
  而他们却帮着周珩强攻沧州。
  但在知道周珩的所作所为时,恨意便消减了大半分。
  尤其是现在,看着眼前的这些人。
  距离开始挖地道那日,又过去了十几日,这里又少了一百多人。
  现如今,也只剩下不到六百人了。
  他们全部都是老人妇孺,是谁年迈的父亲母亲,是谁心爱的妻子,是谁尚在襁褓的孩子……
  所有人都用绳索缚着,连孩童也不例外。
  浑身破烂的衣衫,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
  他们就像是,像是等待挑选的牲畜一般,被困在这狭小黑暗的地牢中,
  身旁是不知什么时候送来的残羹剩饭,隐隐泛着馊味。
  见到有人来了,一个个全都惊恐不已,蠕动着身体向后躲去。
  有的人流着眼泪,生怕这一次被带走的就是自己;有人狠狠地瞪着眼,大有视死忽如归的决然。
  蒯民心生疑惑,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还穿着胶州军的衣服呢。
  这也是为了方便行动,他们特意换上的。
  他们被误以为是周珩的心腹了。
  蒯民当即将那件外袍掀开一角,露出里头那件沧州守军的军服。
  “别害怕,我们是沧州来的,来救你们出去。”
  听见这话,地上的人几乎要怀疑自己的耳朵。
  外头,不是正在和沧州打仗吗?
  这些沧州人,又怎么会来救他们?
  这话,该不会是有什么阴谋吧?
  但是转念一想,他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好图谋的呢?
  他们被周珩抓在这里,唯一的用途就是被用来威胁他们的家人。
  到了沧州人手里,最差也不过是这样了。
  从周珩的筹码变成那位楚大人的筹码罢了。
  但再如何,也好过在周珩手里。
  至少,周珩做出的事情天理不容,他们也实在不愿自家顶天立地的汉子受到这样的人的威胁,为这样的人卖命。
  况且,周珩为什么突然发了疯一般地要攻打沧州?
  他们也早就听说了,真是楚大人戳穿了周珩的阴谋,惹得周珩恼羞成怒,这才决意发兵。
  楚大人是拯救桐昌城的大英雄,是桐昌城的恩人,想必绝不是周珩这样的人。
  这样想着,原先那个狠狠瞪着蒯民的女子眼中杀意不再:“多谢这位大人相救。”
  有了女子的这句话,众人也纷纷反应过来,请求蒯民救他们。
  蒯民点了点头,和手下的人一同帮这些人将绳索割开,又趁着营地里乱成一团的功夫,带着这些人一同转移。
  尚有力气能够行走的,便被众人护在当中,快步行走着。年老体弱者或是黄发小儿,便由将士们背着,也走在众人中央。
  好在地道的位置挖地巧妙,正好绕过胶州军营,位于隐秘丛林中。
  可进入地道后,蒯民依旧不敢放松心神。
  这条地道必须封死,不然被周珩找到,就会为祸到整个沧州。
  于是,一行人又分成了两波,一波带着救出的百姓往沧州方向全速前进,一波则拿起堆放在地道中的工具,一边赶路,一边将身后的道路封锁。
  前头赶路的人群忽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蒯民紧张问道。
  前头是通往沧州的,蒯民的心几乎要提到了嗓子眼。
  “校尉,那些人说要帮咱们一起填地道,怎么也劝不住。”
  士兵挠着头,为难道。
  蒯民的心脏骤然落回原本的地方,随之而来的是万千感慨。
  有胶州百姓这么一句话,便不枉大人执意要救他们了。
  “便说他们的好意咱们心领了,不必……”
  话还没说完,方才那个最先开口的女子便走了过来:“这位大人,我们在家里也都是做惯了农活的,有把子力气,绝不会拖你们的后腿。人多力量大,老人孩子先走,咱们有力气的都来帮忙,也能快些。”
  也许是脱离了周珩的掌控,眼前这位女子的状态竟比先前在地牢里好了不是一星半点,神采奕奕的,倒有些大将风范。
  话都说到这份上的,蒯民倒是不好拒绝。
  他一拱手道:“夫人真乃豪杰也。”
  女子摆摆手,随即便拿起墙边的铁锹,铲起土来。
  她身后还有上百民百姓,同她一起动作起来。
  蒯民长舒了一口气,心中倍感欣慰的同时,也更加快了手上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