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第91章运气
  第91章运气
  “就东直门外边护城河老位置,好久没去了,今儿运气还行吧!”
  李治国这次底气十足,真是自个儿钓的,有小京茹作证。
  小京茹连忙跟着说:“是我帮姐夫看的鱼竿呢。”
  “哎呀,你赚大发了,是不是那棵大树底下,能遮阴那里。”
  阎埠贵是去踩过点的,他也钓过多次啊。
  小京茹接话说:“就是那儿啊!我姐夫在睡觉,我看着鱼竿,见泡沫动了,就叫姐夫,一下就钓到大鱼了。”
  李治国忙说:“那啥,我装睡的,这是骗鱼呢。三大爷,你忙着,我去看看老何家有人没,帮我把鱼给处理了。”
  你也给他特训,早晨起来买菜,给做早饭,完了回来擦桌子扫地洗衣服。
  “贾张氏,不是我说你啊,你就是把我东旭兄弟养得太好了!
  许大茂当场就想带着媳妇回来。
  “快到点了,把鱼早点下锅,饺子包好,等你秦姐回来咱们就可以开吃。
  现在还没有明确区分农村与城市户口,但在五一年时,已经对全国城市住户进行过登记。    农村户籍也在摸排中,却是为了统销统购。
  许大茂乐呵了,也让你这大傻子尝尝他之前受过的苦。
  “东旭,好好学着。”
  “哎!”
  “是大茂回来了啊,正好,你也来指点指点。”
  许大茂威胁上了,一人搞不定,这不有李治国吗。
  “就是啊,难不成让陈碧华下班回来还要煮饭?”
  许大茂又把人鞭策上了,得走一遍他受过的苦。
  但现在媳妇连钱都给了,只好认栽,特么的,一定得吃回来。
  许大茂在远处看着,又看了看贾东旭,心想,你个大傻子,迟到还要被李治国给坑了,敌人都已经打入内部了啊。
  为此,他赶忙跑李家那厨房,见还挂着一小块腊肉,直接拿回家给煮了,不然炉子忙活过来。
  这么大一条鱼真吃不完,本来想去小院那边,和老秦家一起吃,但院里就不知道他钓到大鱼了。
  贾东旭脸色难看,帮个屁的忙。
  李治国直接现场抓壮丁,等媳妇回来直接就可以开吃。
  李治国接话说:“大茂,甭管多少钱,反正你不亏。你先指点东旭处理鱼。
  许大茂赶忙屁颠屁颠跑过来,可别让李治国找到借口又给坑一把,大伙都散了,他一人顶不住。
  直接开全院大会,我第一个帮你收拾他,他虽然是我兄弟,但我做人帮理不帮亲。”
  等把鱼处理好,许大茂熟练的到李家厨房拿出肉和菜,让贾东旭剁馅,这院里多一个能给媳妇做饭的男人,他就不尴尬了。
  过会东旭忙完,我让他带一碗鱼肉回去,他是我兄弟,我说这些都是为了他好。”
  “什么?给多少了,媳妇,我不是……”
  贾张氏一拍大腿,哆嗦着说:“李治国,你说得太有道理了,我去顶岗,到五十岁退休,也干不了几年啊。
  李治国觉得还真能这么操作,逮住轧钢厂不停薅羊毛,全家上阵,这厂子是属于集体的,薅不穷。
  我那厨房还有好的,今儿我买了前夹肉,还有韭菜,晚上包饺子,再加上这鱼,你能亏了。”
  “许大茂,你谁啊你,我凭什么听你的,我是来帮忙的。”
  贾张氏垮着脸教训起儿子来,为以后她进厂挣钱,也为了大孙子,必须对儿子严厉起来。
  “贾东旭,把这些都拿进厨房,我盯着你和面。”
  除非是城市无房户,户口是挂在单位集体户,住房是宿舍或是租户,那就没办法投靠了。
  今晚上可得陪我喝两杯啊,明儿你不上班也不怕喝醉。
  李治国乐呵了,“行,就让我东旭兄弟来帮忙,那就走吧。”
  “哎呀!”
  贾东旭那边好不容易剁完馅,一扭头,见老娘在给李治国打扇子,顿时整个人不好了。
  李治国一直怀疑来着,贾东旭年纪轻轻,能有什么问题。
  李治国说得大义凛然。
  你瞧瞧他这么大个人了,生活还不能自理,啥事都指望你,这可不行,连许大茂都不如。”
  “什么机会?”
  这会听到还有韭菜馅的饺子,那是更卖力了。
  李治国这会又说:“你想要改造东旭,就不能让碧华帮忙,不然就前功尽弃了,大概就这么多,具体怎么做你看着办吧。
  他这老娘在家啥事都不干了,为啥这么会伺候人。
  许大茂回来了,今天有事去了电影院,就提早回来了。
  许大茂也怕贾东旭往里边下料,就用上次李治国的招,这下总不能乱来了吧。
  “你年纪轻轻也可以顶岗啊!
  “东旭,好好做饭,咱家的衣服你晚上加班洗。
  贾张氏乐呵呵的走了,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就差把东旭培养成干活小能手了。
  这院里就只能他一人躺平,贾东旭还想学,学个屁啊,得让人知道什么才叫勤劳致富。
  还有个麻烦事,陈碧华生了孩子,你去顶岗,那她短时间内啥也干不了,这洗衣做饭带孩子,都得东旭扛住。
  等他一溜烟回到家,见媳妇正在照镜子,都这个点了,还打扮啥啊。
  轧钢厂辖下也有别的周边产业,像是电影院、小旅馆这些业务都有。
  可想到他媳妇说了多少次都不管用,还好,也就亏了点钱,这还能接受。
  人群中,贾东旭也奇迹般的好转在看热闹,他那肾根本就不叫病,也就快了点,不影响传宗接代。
  “东旭,不想学钓鱼了?”
  “贾东旭,你会不会包饺子啊,速度快点。”
  贾家中午就没吃上热乎的,母子俩杠上了,到现在衣服都还没洗。
  “妈,我学还不行吗。”
  这下许大茂乐呵了,终于扳回了一句,比以前进步了。
  今后没准能让街道安排个工作,家里不就成双职工了吗。
  “大茂!”
  中院!李治国已经被众人围了起来,正唾沫纷飞的讲解他那三起钓鱼技术,基本领先一个时代。
  “简单啊!许大茂娶媳妇前都能突击培训出来,我东旭兄弟也就比我差了点,比许大茂强多了。
  许大茂说完看到里边的情形就后悔了,这不是他上次的遭遇吗,准是李治国又钓到大鱼了。
  贾张氏却没管了,继续给李治国摇着扇子商量突击培训的细节。
  “贾张氏,我东旭兄弟,到底是啥病啊!”
  李治国直接把人叫住,早知道大茂回来得这么早就不找贾东旭了,那技术差的老远。
  “贾张氏也是个傻子!”
  “来了来了!”
  你看看老何家,也是三个人挣钱,带着雨水一个孩子,那日子过得多好啊,蔡全无都胖成啥样了。
  许大茂麻了,刚想给说道,但突然反应过来这么多人看着,李治国也在这里,没法当面说坏话啊。
  “就肾那方面的,不影响生孩子,等碧华生完孩子,他在回去顶岗。”
  我也就看你人不错,爱穿你做的鞋,不然这法子,我根本就不可能说。”
  贾东旭找老娘求救,再等会秦淮茹就要回来了,见他给做饭,这脸往哪里搁啊。
  阎埠贵拿着鱼竿一溜烟出了院子,小跑着往东直门而去,要是晚了,没准鱼就跑了。
  三大妈连忙关上门奔着中院去了,虽然吃不着但看看也能过眼瘾啊,不也占着便宜了吗。
  等煮好后在拿过去切了,这李治国总得出点东西吧。
  就算工龄不长,那以后多少也能拿到点钱的,养老就不发愁了。”
  贾东旭也想着有媳妇了,再说李治国也啥事不干啊,他还有老娘凭什么干活。
  “春燕,你给拿多少钱了?”
  家里活干完了,就过来帮我啊!
  你让他变得勤快了,以后就是奶孩子的好手,风评好了,街道那边还能少了工作岗位?”
  “不是,妈,你之前不是这样说的啊。”
  小京茹在旁边嘟着嘴,不太高兴,这个老太婆把她手里的扇子拿走了,还想讨好姐夫呢。
  “哟,这是出啥事了!媳妇,也你在啊!”
  别说,这办法真好使,上次他就是这么默默的奉献了,最后妹妹还夸饺子好吃呢。
  许大茂碎碎念着,这院里难道就没人是李治国的对手了吗?苍天不公啊,为何让他这么清醒,还不如糊涂点好。
  许大茂一脸麻木,我这还搭进去两瓶酒了,在算上花生米,大概是够五块钱了。
  “就东直门外边……”
  李治国不介意说出地方,因为下次打算换个地儿了。
  “李治国,我谢谢你了,改明儿我再给做双新鞋。”
  之后要是碧华不上班了,你可以去轧钢厂顶岗,到了厂里,还不得天天吃白面,每月按时领工资,老了还有退休工资。
  “让贾东旭去吧,他一个大男人这就不上班了,可不得出点力。”
  可李治国不就啥都没出了,到底是谁跟谁搭伙啊!
  不成,今晚上得大吃特吃,吃不死就往死里吃,把老本给吃回来。
  李治国这会想了想,还是说了句,“贾张氏,其实顶岗对你来说是个机会。”
  贾东旭麻了,“那等会饺子下锅,你多少让我吃几个吧!我好久没吃过饺子了。”
  “别,我还得回家做饭。”
  许大茂挽起袖子,就要开工,他得提防着贾东旭,别给故意往里边下东西,他和媳妇都要吃的啊。
  哪怕以后卡了户口,也能用夫妻投靠这一招。
  这会大妈们也跟去了后院,这么大的鱼,还不得多看看,沾沾喜庆。
  “东旭,把鱼鳞刮干净点,这儿还有呢,别给漏了。媳妇,把我围裙拿来。”
  “贾东旭厨艺还可以的,就是太懒了,让他多练练,以后在也家煮个饭。”
  李治国给说着大道理,这可都是金玉良言,关系不到位,他都懒得开口。
  阎埠贵把人送走,扭头就回家把鱼竿拿了出来。
  李治国点头,大概也知道贾家的算盘了。
  不管了,他这不能久站,就躺旁边椅子上,贾张氏拿了张小板凳坐在旁边帮他扇风。
  “好啊!你还想反抗,我这叫李治国过来一起收拾你,反正你老娘也听他的,把你打了也是白打。”
  贾张氏想着都有儿媳妇了,她也不当家,还不得享福啊。
  贾东旭懵了,这又怎么了。
  贾东旭一脸委屈,他才刚病退啊,都没好好歇息过,怎么就帮李治国干活了呢。
  “媳妇,你高兴就好!”
  对了,我家的酒刚好没了,你去拿两瓶过来,喝不完可以放我这儿攒着。”
  贾张氏没好开口提吃鱼的事,她给人一直扇风,总不能啥都不给吧。
  “那得看你表现了,麻溜的干活,我去跟李治国说,让他分你几个饺子。”
  也就是说,现在娶农村媳妇,户口根本就不算是个事,直接夫妻投靠就迁过来了。
  没想贾张氏毫不避讳的说:“东旭,你那算什么病,不影响生孩子,快去给你哥帮忙,多练练厨艺,晚点回来做饭。”
  “好好,你快回吧。”
  “李治国,你打哪儿钓到的,都好几回了啊。”
  没一会,后院水槽那里就围满了人,贾东旭系着围裙在指指点点中刮起了鱼鳞。
  孩子户口随母亲,那之后出生的孩子也都是城市户口。
  许大茂一脸麻木,你说得倒是好听,关键我从来没占过你便宜啊,哪次不是亏大发了。
  然后中午、晚上做饭也让他包了,没事让他打扫院子。
  但你看看,我这兄弟太懒了,我都出去钓鱼了,他还在睡大觉,这以后你那大孙子能养活吗?”
  “哎呀,那么大的鱼啊!”
  “不听你的,这也简单,你找一大爷,好好给他讲讲大道理,再不行你就收拾他,难道他还敢打老人。
  李治国也懒得用别的法子,一句话就能让贾东旭妥协。
  妈以前就是对你太好了,以后所有的家务活都由你来干。”
  贾东旭也眼红,这么大条鱼,要是他家的能吃好多天,拿去卖了也值钱。
  缝纫机也让他学起来,不然就成了摆设,那可是花了大价钱买的。
  “妈,我想回去洗衣服。”
  “当然得去,李治国刚钓到大鱼了,怎么也有六七斤重,那地方肯定还有鱼,我现在去没准能捡到便宜。”
  许大茂叹息一声,还能说啥,拿酒去吧,好歹能喝不少回来,正好有机会问问媳妇花了多少钱。
  谁知道唐春燕开口就说:“大茂,我们今晚上和李哥儿搭伙了,一起吃,钱我都给了。”
  真正区分农户和城市户口,是在五八年,本意是限制农村人口进城,因为城市里无论是住房、岗位,还是商品粮都扛不住了。
  贾东旭含泪跟着走了,这学技术呢,不丢人。
  贾张氏发苦了,这不能耽误她进厂挣钱,也不能影响到大孙子。
  “当家的,都这个点了,你还要去钓鱼?”
  在加上那鱼,别人还出油盐酱醋,我们不亏啊。放心吧,花的是我妈给的钱,没花你的啊!”
  “我学!”
  “哎呀,那你说咋办,东旭就是被我惯坏了。”
  至于说把老丈人请过来,太耽误时间了。
  “不是,我病了啊!”
  李治国越说越觉得他是大好人,为了东旭兄弟以后的前途考虑。
  贾张氏听了这话,竟然也附和说:“东旭,去给你哥帮个忙,多求教一下你哥怎么钓鱼,咱家也能改善生活。”
  “是是,东旭是要多锻炼!再说他那病也没啥。”
  贾张氏摇着扇子,知道李治国脑子好,连她老贾家都多次着了道,还没法找补回来。
  李治国招呼着,就从柜子里拿花生米,这也是本钱。
  三大妈刚把孩子哄着睡了。
  东旭更年轻,只要病好了,在街道去登记一下,他有工龄在身,有合适的岗位会优先考虑。
  这不过只是一条鱼,下次从空间拿两条出来,在一块吃就好了。
  贾东旭越看这大鱼,就越恨不得立马也出去钓一条回来改善生活。
  东旭和碧华在找个工作,你家仨人都上班,那得挣多少钱。
  等他学会了李治国那套钓鱼技术,看以后还搭理人不,他老贾家也要过上好日子了。
  “就是这么个理儿,这事吧,你先别往外说,免得有人嫉妒,从中作梗。
  唐春燕没回头,还盯着镜看,说:“五块钱啊!我都算过了,光那饺子馅料加上白面就是一块多钱了。
  贾张氏也不好明说,老贾家让陈碧华顶岗,一是为了省钱,二呢让陈碧华有了工龄,成工人身份。
  李治国找好监工,接过茶杯,等等,刚谁给泡的茶都给忘了。
  “唉,老何蹬三轮去了,这不在家,咱院里谁还会处理鱼,帮我把鱼煮了。”
  贾东旭不乐意了,就想把东西一扔跑路得了。
  贾张氏也在这里,手里拿着个扇子,帮李治国扇着风,就想献殷情,晚点也能混点鱼肉吃。
  对于贾张氏心里想什么,他门清啊,不就想混点吃的吗。
  差不多了,你回家等着碧华,别让她干活。
  贾张氏听得双眼放光,“对,就得这样安排!
  可是东旭不听我的啊,我让他做饭,他都不肯,到现在家里衣服还没洗。”
  “那可说好了。”
  贾东旭终于来了精神,麻利包饺子,就想早点下锅吃上几个,这可韭菜馅的,听说吃了补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