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第92章鱼
  第92章鱼
  “秦淮茹,下班回来了啊。”
  “秦淮茹,上班不累吧,你男人又钓到鱼了,六七斤重呢,好大一条。”
  秦淮茹回到院里,大妈们就纷纷打招呼,她很清楚,都是沾了自家男人的光。
  一听到又有大鱼,她忙说:“那我赶紧回去把鱼炖了,我男人不会做饭。”
  “别急啊,贾东旭和许大茂在帮着做饭呢,你等会回事就能开吃了。”
  陈大嫂把人拉住,得找人聊会,跟秦淮茹关系好了,到时候李治国那里还不得更好说话啊。
  “是仨人,不过东旭,你媳妇大着肚子,你妈我也好久没吃白面了。
  贾东旭低声骂了一阵,在看碗里,这饺子一时半会吃不下去了。
  看在大茂媳妇的面子上,这次就不计较了,来日方长。
  李治国勉励了一番,一回头就见春燕端着一盘子腊肉过来。
  贾张氏还是能压得住儿媳妇的。
  “碧华,你给我吃,吃不完就给妈,不许给东旭留。”
  麻了,没法说理了,天理何在,朗朗乾坤,这院里就容不下好人了吗。
  陈碧华人傻了,才上一天班,怎么就不一样了啊。
  “一大爷,我……”
  贾张氏碎碎着,今儿晚上吃了四个饺子,虽然没吃饱,可里边是韭菜肉馅啊,这都是营养。
  唐春燕也不管男人,这饺子好吃着呢,还有鱼炖得也好,这是大鱼,刺少肉多,她喜欢吃。
  这边秦淮茹终于能回到后院,还没等到家里,就听见叫喊。
  贾张氏就想着把儿子培养成干活小能手,她才能放心到轧钢厂去顶岗,到时候中午都吃白面,那素菜也是油水,多好。
  秦淮茹以前在家一年吃的白面不超过十顿,只有过年才能吃得上饺子。
  你别惯着他,不允帮忙,妈当初就是吃了这亏,把东旭给惯坏了。”
  孙二娘毫不避讳的说着闲话,就看不惯装病的人,不过李治国是真病,情况不同。
  贾张氏把要培养儿子的事说了出来,担心这一大爷要护着儿子,最后给加了句,“这也是李治国的主意,他可是把东旭当兄弟看待的,对我也好。”
  许大茂也怕啊,所以之前就答应了,也早就理解了李治国的担忧,上次他给炖的鱼,心塞。
  “妈,我听你的。”
  谁知道许大茂舀饺子的技术不行,碗里除了饺子,下边还有汤水,没等饺子掉进嘴里,汤水先流下来了,连廊里光线不好也看不清。
  “东旭你别急,我去问问。”
  贾张氏麻溜迎了上去,就把儿子手里的两个碗接了下来。
  今儿在厂里也很不自在,没人找她说话,最后还是中午吃饭她主动找的秦淮茹,不然得闷上一天。
  贾东旭快哭了,这还不如去上班,为什么李治国能过得好好的,他就不行,天道不公啊!
  奈何任贾东旭怎么说,贾张氏都不为所动,已经把碗里的鱼和饺子分好了。
  后院,李家!
  李治国已经把许大茂喝趴下了,这小人还想跟他拼酒,这不找虐吗,他事先吃了个米糕垫底啊,许大茂却是一上来就干喝。
  “他啊,在里边呢。贾东旭,秦姐回来了。”
  易中海满脸笑意的掀开门帘出去了。
  贾张氏把儿子说教了一番,就去拿了两双筷子,等碧华过来了,递过去一双,就俩人吃。
  唐春燕是真难得亲自切菜了,就是切得不好。
  那李治国不也啥活都不干吗,一天天的都吃好了,还下馆子呢。”
  关键让他训斥了贾东旭,看着人受苦,他高兴啊!
  易中海原本板着的脸早就乐呵了,“这安排好,东旭那病我专门到医院打听过了,啥都不影响,就是别干太重的活。
  “哦,好!”
  陈碧华心情复杂的回到家,掀开门帘,见灶还是冷的,就知道没开火。
  李治国也不占便宜,别人花了钱的,这桌上所有的菜加起来,差不多就是五块钱的标准。
  “知道了妈!”
  “一大爷,你跟我妈说明白了吧!”
  陈碧华点头,可却担心东旭学不会啊,没那么简单,哪有李哥儿脑子那么好使。
  “东旭啊!我觉得你妈说得对,你还年轻,二十出头,就想着啥活不干让媳妇和你老娘养着了?
  这像什么话,你得忙起来,学着洗衣服做饭。
  秦淮茹一脸幸福,这辈子值了,等给男人生几个大胖小子,才对得起人。
  贾东旭回过神来,只见饺子和鱼肉都没了,本来就没多少,那经得住这么造。
  现在回到院里,见秦淮茹被大妈们热闹的接待,她说不出的羡慕,只觉得人命好,被李哥儿看上了。
  只好一脸麻木的把碗端回了家。    “媳妇,我回来了。”
  “好嘞!”
  李治国说着就出了门,去喊了唐春燕过来吃饭,跟着就去了厨房。
  陈碧华惦记着缝纫机,还要给未出生的孩子做衣服。
  贾东旭乐呵了,真没白忙活,就是没机会请教怎么钓鱼,反正不上班了,有的是时间。
  学学秦淮茹,勤俭持家,再不济你学学许大茂,别人每天不光上班还做饭啊!你可别让人给比下去了!”
  差不多了,你歇会,我去叫春燕。”
  主要现在不用票,才能这么造,可如果家家户户都如此,农民的负担就太大了,天天吃粗粮都供应不上城里的消耗。
  这样下去可不行,所以妈决定,以后家务活全让东旭包了,包括买菜做饭都让他来做。
  “不是,妈,这是我干活得来的啊,一口都没吃着。”
  易中海掀开门帘走了进去,贾家屋里不止一个人,他不用避嫌。
  “贾东旭,你忙着,我去看看你哥。”
  贾东旭身上没钱,一个大男人带七分钱出门,在市场上随便买个米糕,就只剩一分了啊。
  村里倒是有麦子,但白面要用麦子去换,要扣损耗,不划算,不如直接磨成粉蒸黑馍,不浪费的。
  “碧华,妈不是嫌弃你啊,是要培养东旭。”
  “好,真好,有饺子还有鱼肉,够我和碧华吃了。”
  秦淮茹到了厨房门口,贾东旭正系着围裙尴尬的站在那里,看到秦淮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易中海摇头,“李治国聪明啊,他现在还算着工龄的,等他病好了,一回厂子至少都是二级工。
  “妈,我没亏待你吧,咋就不让做饭了。”
  秦淮茹进了堂屋,心里也跟着光荣。
  贾东旭就指望师傅能给帮忙,才能继续过上好日子。
  李治国始终认为粗粮是给营养过剩的人,或是老年养生的人准备的,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就得吃细粮啊。
  贾东旭本来想狠心吃四个窝头,八两棒子面,结果一下被拿走了一半,刚病退一天,他明儿就想回车间钻螺丝孔了,至少中午能吃上白面配俩菜。
  大茂,鱼和饺子都给东旭来一碗。”
  秦淮茹有点懵,这人班不上,到她家帮忙,这才是真有病吧。
  老嫂子,你以后就得这么盯着东旭,可得把人教好了。”
  陈碧华不敢反抗,再说这可是李哥儿家拿回来的好东西,连忙吃了个饺子,真香。
  结果我拿回家,我妈都不给我吃,我是一口没吃着啊!”
  贾张氏倒是想管钱,就怕儿子不答应,所以还是给媳妇拿着,不能把儿子惯坏了。
  “老易,我就知道你也得赞成!”
  “哥,你又钓着大鱼了,运气真好。”
  “嗯!”
  “贾东旭能有什么病,能吃能睡的,他就是懒……”
  “贾东旭?他不是有病吗,怎么帮我家做饭啊。”
  这会桌上酒瓶子和花生米都摆上了,就等开喝。
  许大茂也不管贾东旭比秦淮茹年龄大,损人他是会的。
  “你是我兄弟,当然得给,不让你白忙活。
  贾张氏这又想出了新点子,把儿子当小孩来管,只要儿子没钱,就得好好给干活。
  改明儿在去买点大米回来,不光喝粥,也捞干的吃。
  李治国扭头看到许大茂一脸嘚瑟,这小人可以啊,在防守的同时也能反击了?
  这碗里是李治国送我的,今儿我和碧华吃,你自个儿蒸窝头吧。
  贾张氏拿着鞋底出来,这是给李治国新纳的鞋底,把人哄好了,以后还得接着帮她。
  “东旭,你这是咋了。”
  贾张氏把碗放到桌子上,伸手就抓了一个饺子放进嘴里,烫是烫,香啊,用口水多紧吧几下,不就好了吗。
  “你说能买啥,能买好几斤白菜了,你多挑挑,买两样小菜回来。一点都不知道节省,往后能过上好日子吗。”
  贾东旭太委屈了,老娘怎么突然就这么狠心了。
  还有那衣服,过会你就去洗了,以后家务活……”
  比自家做饭贵一半了,关键她在家吃不着啊。
  ……
  李治国笑着说:“京茹帮了不少忙,你看过厨房了吧,饺子快好了没。”
  没多久,贾东旭一手一个碗,乐呵呵的走了,但走到连廊时却转了个弯,躲在耳房旁边角落里,把嘴凑到碗边,一抬手举起碗就想把饺子倒进嘴里。
  “哎哟,你可别动,以后啊,都不许你做饭。”
  “春燕,你吃你的,过会给大茂打包带点回去,他酒醒了还能吃。”
  秦淮茹大大方方的,虽然相过亲,但她就没答应啊!
  谁知道贾张氏说了句,“以后也让东旭学缝纫机,别人李治国都能当师傅了,东旭也得学。”
  贾东旭一声哀嚎,连忙喷出滚烫的汤水,可已经晚了,嘴里被烫惨了。
  东旭,别怪一大爷跟你说重话,你要不听话,别说你老娘收拾你,一大爷也得对你严厉批评。”
  易中海放下碗筷从屋里出来,虽然东旭暂时病退了,但还是徒弟,备选的养老人。
  外边院里,贾东旭哀嚎了一阵,活脱脱就是贾张氏的翻版,从小学到大,多少带着点影子。
  陈碧华虽然不知道婆婆为什么就变了,可这是好事啊!东旭要是再不努力就比李哥儿差得更远了。
  “听说东旭在我家帮厨?”
  贾东旭擦干眼泪,回到家开始和面蒸窝头,在怎么难受,还是要吃饱的,不然怎么睡得着。
  “哎哟,闻到香味了,我就说李治国对我好吧,肯定要送吃的。”
  贾东旭人麻了,他哪点比李治国差了,还不是因为老爹走得迟,他进厂顶岗晚了,不然早就是正式工了啊!
  别人李治国半上午就起了去买菜,还去钓了大鱼回来,东旭一天啥都没干。
  其余家里油盐酱醋、电费、煤费,妈这边去买,剩下的钱让碧华攒起来。”
  “哥,你真好!”
  不然拿着钱,在家里没吃饱,肯定会出去下馆子,那得多费钱。
  可即便是黑馍,每月也不过吃四五顿,其余都是吃粗粮。
  秦淮茹还是不敢相信,这就不正常的。
  有儿子看着,她没敢太占便宜,几乎和陈碧华对半分,她就多了鱼汤,里边也是营养。
  “是老易啊,是这么个情况……”
  “妈啊,媳妇啊,你们不能这样啊!”
  陈碧华尴尬的从旁边走过,她是和秦淮茹一起结伴回来的,可大伙就跟没看到她似的。
  李治国听到动静,从椅子上起来,刚在听广播,小京茹没事做也在旁边跟着听。
  “妈,我回来了,这就做饭。”
  “一大爷,我妈她欺负人。我今儿给李治国干活,别人好心送了饺子和鱼肉给我。
  但转念一想,他这总比李治国强吧,会煮饭的。
  “老嫂子,你这是咋了,东旭搁门外都哭着了,他还有病啊!”
  “姐,是我帮姐夫看着鱼竿的呢。”
  贾张氏笑了,听听,连老易都这么说,全站在她这边的啊,都是儿子的不对。
  贾东旭掀开门若帘出来,在院里哭喊起来。
  “咱家白面多,还有一百多斤,可劲造。你怀着孩子,不能少了营养。”
  贾东旭真哭了,为什么同样是让媳妇顶岗,他就不被理解呢。
  “东旭,你又不缺营养!还有啊,妈想了想,以后家里的钱还是归碧华管,你要买什么菜,头天找碧华拿钱。”
  李治国点头,给小京茹夹了好几个饺子,“快吃吧,自己能吃鱼吗?”
  “不谢,你跟大茂,还有傻柱,都是我兄弟,咱院里四大进步青年,都要把日子过好了。”
  “天啦,欺负儿子了。”
  “秦姐,你回来得正是时候,水开了,饺子这就下锅。”
  贾东旭见到人来,忙说:“李治国,你要给我点吃的吧,我都忙活俩小时了。”
  李治国放心了,他之前怕东旭想不开往锅里下药什么的,岂不是悲剧了,这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易中海何止是高兴,简直是心花怒放,东旭要是勤快了,啥家务都能干了,懂得照顾老人了,可不就是最好的养老人吗。
  “妈啊,我是你儿子,唯一的亲儿子啊!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你呢,你还是学徒工,你哪什么跟他比。
  “哦,妈,那我去做衣服。”
  “许大茂,我与你不共戴天。”
  贾东旭懵了,这真是他老娘,以前不是最疼他的吗,至少不会吃独食啊,多少会给留点。
  他又不是下苦力的窝脖儿,这洗衣服做饭能算什么。
  贾张氏觉得要给儿媳妇说清楚利害关系才行。
  你没人聪明,还没人勤奋,哪来的好日子过。
  “碧华,你这别惯着,他饿了自己知道回来做饭,也别给他拿钱。以后他买了多少菜,妈都给算着钱的。”
  “没事,肉嘛,就是用来吃的。”
  还有这鱼,是李哥儿亲自钓回来的呢,味儿比外面买的不知道好多少倍,李哥儿真有本事。
  “嗯!大茂就是贪杯,不能喝还爱喝。”
  “妈啊,七分钱能买个啥啊!”
  “那肯定是好啊!对了,我收了五块钱,今晚上邀请春燕两口子搭伙。
  “不是,一大爷,你怎么也说我啊。
  贾东旭心思放在锅里了,这鱼,这饺子不香吗。
  小京茹也在邀功,下次钓鱼她还给看鱼竿。
  过了会,见窝头蒸好,贾张氏连忙去拿了两个,给儿媳妇递了一个,锅里正好剩下俩,够儿子吃了。
  “啊!”
  “碧华啊,你今天去上班那是不知道,东旭饭也不做,衣服也不洗,光躺床上睡觉了。
  “饺子下锅了,哥,咱家又吃这么好啊!”
  陈碧华真傻了,这是她婆婆能说出来的话,全是大道理呢。
  这是七分钱,你明儿早晨起来做了早饭,就去市场上买点小菜,我跟碧华商量过了,以后只给你买菜的钱,还有三号买粮你去。
  “哎呀!烫死我了。”
  “就这么定了,听妈的,你去歇着,等东旭回来他煮饭。”
  “东旭,你也别怪妈狠心,这都是为了你好。
  “天啦,我不活了。”
  最后出各种票据也是迫不得已,不然就崩盘了。
  “李治国,谢谢你了啊!”
  “妈,你别吃太急,家里仨人啊,饺子不多。”
  贾东旭左右看了看,杯子里没凉水,干脆舀了一碗生水就喝了,这给缓了缓,感觉又能吃了。
  “李哥儿,这你家的腊肉,炉子不够用,放我家煮好的,我给切的呢。”
  “淮茹,回来了啊!”
  许大茂一脸乐呵,虽然这顿亏了,但也能吃回来不少,算半亏吧。
  “姐夫,我能吃的,不怕刺儿。”
  小京茹伸出筷子夹了一块鱼肉,咬进嘴里,就把刺给理了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