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第102章奖励
  第102章奖励
  “好的姐夫,我一定好好读书的。”
  小京茹点头,能留在城里读书,她可高兴了。
  “嗯,改天带你去买书包文具什么的,家里有削笔刀,倒是便宜你了。”
  他发明的削笔刀可不便宜,店里卖五毛钱一个,至于剃须刀倒是没关注过。
  就是不知道这次交上钱的削皮刀能有奖励不,那猪毛夹子就算了,都不能算是发明。
  还有打谷机,不知道上面引起重视没有。
  除了打谷机图纸,另外还有一个谷仓图,那属于木工活了。
  小京茹还是听话的,兜里的糖放着以后慢慢吃,每天不吃多了。
  虽然可以全家搬到姥爷留下的小院去,媳妇上班也不算远。
  李治国随口解释了一句,不用多说。
  “你难道想让农业部把人挖走,刚那方主任憋着坏了,就这么办了。”
  到了店里,小京茹刚刚醒,他就带着人回去了。
  两人说着就到店里了,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
  “明白,那你收着吧!放你这儿都一样。”
  小京茹这也机灵,察觉到了异常。
  他扒拉了一大口米饭,每顿都得吃饱了,身体才能养好。
  许大茂连忙起身,“科长好!”
  “毕主任,钱没问题,自行车是不是不太恰当。”
  此时的李治国刚被小京茹叫醒,正在刷牙,昨天游玩了一天,今天没啥精神,但还得去街道那边一趟。
  “十月份左右,比你这边早俩月,正好淮茹那边坐完月子,我就常在你这边守着。”
  也不用急,这买了份报纸还没来得及看。
  陈雪茹停住了,没法说儿子俩字。
  “好啊,我帮你把人看着,你快去忙吧。”
  “各位工友请再次注意,现播报又一则喜讯。
  “好啊!你今儿吃晚饭回去吗?”
  “雪茹,你这怀着孩子,有没有什么想吃的,我看能不能想办法找来。”
  但考虑到李治国同志身体原因,无法就岗,故从这月起每月发放十二块钱津贴。
  李治国说着给小京茹夹了素菜,要营养均衡。
  有小京茹在场,陈雪茹也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语。
  不过想要让聋老太太腾房,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不出手则已,出手就要把事办成。
  陈雪茹立刻去安排了,小京茹也跑了过来。
  有领导提醒,这可开了先河了。
  上周已经耽搁,今天说什么都不能缺岗,要给算账啊,也要去小老婆那边关心一下。
  “姐夫,你忙完啦。”
  “李治国,回来了啊,你有大喜事了。”
  她养了这么多工人,是给包了中午饭的,请的人买菜做饭,倒也不贵。
  “秦淮茹,你以后可要过好日子了,那李治国不光本领大,在家都能挣钱。”
  现农业部奖励李治国同志一百元现金,并特聘其为农业技术员,对标十六级助理技术员,每月工资三十七元。
  忽地,他一看手表,这都十一点半了,这才拿起账本用意念敲起了计算器,加加加,归零……
  下午他在店里算了账,把小京茹哄着睡了午觉,他带着陈雪茹出去逛了一圈,挣了钱也得消费不是。
  再次号召全体工友……”
  李治国揉了揉小京茹的头发,还好,牙坏了还可以换。
  “哟,时间不多了。”
  “行!”
  “到内堂去吃吧,这个点也别整咖啡,给我泡杯茶。”
  然后不慌不忙地把白面和鸡蛋拿出来,就着茶水给吃了,这才拍了拍手,靠在椅子上,把脚放在办公桌上。
  “姐夫,你和雪茹姐去哪儿了?”
  “谢谢领导,谢谢!”
  李治国想着要是大宝在国庆节出生,这名字不就有了吗。
  工人们纷纷说着八卦,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没什么特别想吃的,你常来就好,陪我吃饭。”
  “嗯嗯!”
  中年人说着就把稿件递了过来。
  “我这不要去街道算账吗,留她一个人在家也不放心,就给带你这儿来了。”
  “真这么快就回来了啊,我这就让康阿姨送饭菜过来。”
  小京茹炫耀上了,能让她感觉到光荣的,家里也就只有姐夫。
  你这边给写首歌怎么样,儿歌也行,到时候到学校找点学生来助阵。”
  想了想,干脆先放在厂里,她把证书拿了,等哪天男人有空了再到厂里来领。
  李治国只好坐到椅子上,小老婆那边会给留饭的,不差这一会。
  陈雪茹大大方方地问了,她好久没见过秦淮茹。
  “哎哟,那你姐夫可真能耐啊。”
  等人一走,他低头一看稿子,直接麻了。
  阎埠贵都没等到院里上班的人回来,就已经听到了风声。
  李治国对小老婆的关心感觉不够啊,多少给也找补一下。
  ……
  忽地,厂里的妇联主任来了。
  “各位工友请注意,现播报一则喜讯。
  李治国手里的歌可不少,但也不能随便拿出来,要看情况。
  他琢磨着,等查不出问题,他就到下边企业,呃,店铺也统称为企业,只是分了大小。
  “姐夫,是雪茹姐给的,我就吃了一颗。”
  陈雪茹听了心里欢喜,她也炫耀啊。
  以后也是每月三号,让李治国到农业大楼去领津贴。
  陈雪茹一直都眼尖,李治国骑着车刚到店门前,她就看到了。
  陈雪茹这几天让店里的人员工都学会了。
  至于那辆自行车也已经在厂里,她骑不走,也等男人来处理。
  “得,这事你记得就行,费用不会少你的。”
  “这事吧对你来说应该不困难,现在六月份了,距离国庆只有三个月多。
  李治国就没进店里,转身潇洒地跨上自行车,走你。
  “忙完了,你怎么又吃糖,小心长蛀牙,疼起来就不好受了。”
  许大茂连忙接过手,“好,科长你去忙吧,保证完成任务。”
  “不差这一会,我先去算账。”
  “今儿算了,我带着小京茹的,改天我单独早点过来,我们出去玩一天怎么样。”
  “那啥,没去哪儿,就在外边遛个弯。雪茹姐的事你回去后别提,知道吗。”
  “启年兄,我这养病呢,到点吃饭去了,下周再找你聊。”
  李治国叮嘱了一番,小京茹还是听话的,放心。
  宣传科里,许大茂一脸懵,这上边领导脑子抽了,居然给这么多,难道不清楚李治国都有自行车了啊。
  而他家隔壁聋老太太那屋就不错,让岳母带着孩子住那边,离着近,生活上也不影响,多好。
  “双黄蛋了啊,一个打谷机居然得了双份奖励,而且还成了助理技术员,不用上班都有津贴拿,也太让人羡慕了吧。”
  “李治国那脑子怎么长的,咋不上班还给整发了,他都赚多少钱了,不说今天,之前就有二百。”
  他也放不下几个兄弟,都得照顾好了才行。
  因为带着小京茹,就先把人给送到了丝绸店。
  “哟,今儿怎么把小京茹带来了。”
  到这些企业来个突击账本检查,发现弄虚作假的直接严惩!
  “主任,这是账本,没什么事我吃饭去了啊。”
  正好还有几分钟到十二点,这会去丝绸店,不耽误吃上热乎的,这月份,葡萄都熟了。
  好家伙,这广播比以往都要短,可奖励比之前都要猛啊。
  “嗯!去把白面和鸡蛋拿走,我这赶时间,到了再吃早饭。”
  秦淮茹知道这是去领奖金了,这么多钱,她都不知道该怎么拿,怕给掉了。
  秦淮茹拿着两份证书高高兴兴回到车间,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家通知好消息,可这才上午啊,只好等等了。
  原来主任是想邀歌,以往都是找现成的,可现在街道有能人啊,直接上原创。
  “不是,这奖励也夸张了吧。”
  “李治国,今儿你又晚了啊。”
  “二百?那你消息落后了,知道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吗,是李治国养病期间到北海公园游玩后写出来的,赚了一百五。”
  一台打谷机被抬到了楼下大厅中,引起众多人围观,有农业部门的人,也有冶金部门的人,为数可不少
  “毕主任,这是根据图纸打造的第一台脚踏式打谷机,可单双人操作,已经实验过了,脱谷速度很快,可以好几家农户共用一台,也不耽误收粮。”
  二车间里更是炸开了锅,因为这是他们车间的啊,别人媳妇还在车间呢。
  “嗯,我都看了,给你收着的。到时候给咱……”
  号召全体工友向李治国同志学习,共同祝福他早日康复,回到工作岗位。”
  李治国几下把脸洗了,推着自行车就出门,一路奔驰去了正阳门那边,刚出城门,结果遇到有老头在卖报纸,顺便买了一份,积少成多,以后可以用来糊墙。
  原本冶金部是五十七个厂,因为李治国已经增加了三个,如今又要增加两个,多达六十二个厂子,不比钢铁厂差。
  李治国到了办公室,里边有很多档案,所以就他一人在使用。
  麻了,全体车间工人都麻了,这奖励来得太陡了,都还没来得及消化,居然又来,这谁顶得住。
  她这一去,不光见了冶金部的领导,还有农业部的领导,拿到了男人的农业技术员工作证。
  “想要怎么奖励,那是你们的事了。”
  京城,农业大楼,周日这个点还没熄灯。
  “得嘞,中午给我留饭,我去去就来。”
  “钱不钱都是小事,按市场价给就行了,那我先走了啊。”
  毕建华要占据主动,这是冶金部的人才设计的打谷机,又可以建立一个厂子,继续扩大队伍。
  “秦淮茹,那打谷机长啥样,居然能奖励这么多?以后你家日子好过了,不提奖励,每月都能多十二块钱。”
  “你都说了我学贯中西,今儿主任还找我约歌了,改明儿我再写一首出来。
  “会唱啊,我还唱给姐夫听了呢,雪茹姐,这首歌是我姐夫写的。”
  现奖励李治国同志二百元现金,以及自行车一辆。
  “李治国,还是你日子好过啊,就来一会,这又下班了。”
  李主任连忙把人叫住,一周才来一回,要是人跑了,就只能下周见了。
  他这次是真溜了,到了大厅正好见王启年也在收拾准备去吃饭。
  今年是建国四周年,国庆节有大阅兵,我们前门街道准备安排一个大合唱,参加集体晚会。
  陈雪茹猛点头,两人还没出去约过会呢,也就去了一次小酒馆,她现在怀孕了,也不能喝酒了,再没去过。
  等出了农业大楼,毕建华直接就说:“通知杨铁刚,奖励李治国同志二百块钱,自行车一辆。”
  二十多分钟,账目算好,只找出一处小问题,下边越来越精明了,再这么搞下去,他都要失业了啊。
  李治国没反对这事,但很快可能就不行了,到时候再说了。
  我厂二车间待岗钳工李治国同志,认真刻苦钻研……发明的打谷机获得农业部门一致好评。
  “哎!”
  王启年打着招呼,正在给一个群众办事。
  陈雪茹主动提起这事,到现在心里都还欢喜着。
  “好嘞!”
  方主任想要把根给刨了,看能不能把人给挖过来。
  随便扫了一眼,就把报纸收好,接着上路。
  毕建华脸色不好看,这是想挖人啊,有一个前门街道办就够头疼,这又来一个农业部。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人急忙走进了宣传科。
  二十分钟后,四合院到了,路上他在琢磨着把岳母接到城里后,家里住宿不太方便。
  这边李治国到了街道办,一看时间,都十一点了,街道几个干部,也就大厅里有一个常年守住的王启年。    他就知道来对地方了,哪怕全职,这班上得也比厂里好太多了,至少挺自由,能经常出外勤。
  既然家里两间房,住起来不便利,他就想着再找一间房出来。
  “大茂啊,正好你在这儿,赶紧把这稿子送到广播站。我那边还要接待领导,没时间过去。”
  “李治国,我那妹妹预产期是什么时候?”
  最后也不知道怎么给交到广播站去的。
  很快,厂里的喇叭再次响起!
  “秦淮茹,领导找你了。”
  陈雪茹牵着小京茹,也稀罕这丫头,不光可爱,也因为名字里带着一个茹字。
  “好啊,姐夫!”
  “别急,我这有个事找你,就耽误几分钟。”
  ……
  “啊!那他今年都赚多少了,花得完吗,不比高级工领得少了。”
  主任露出笑容,手下有大将就是好,能让他少操心多露脸。
  “主任,什么事啊!”
  陈碧华在不远处看着,心里五味杂陈,她羡慕嫉妒秦淮茹,却替李哥儿高兴。
  农业部的一个主任满脸笑容,正值主粮紧张的时期,突然有了便捷的打谷机,形势就要好不少了。
  我厂二车间待岗钳工李治国同志,继续刻苦钻研,发明了削皮刀,以及农用打谷机。
  “京茹,你过会跟姐夫一起出去,到雪茹姐那里去玩。”
  “主任,这事吧,你让我回头想想,应该没问题。”
  李治国也主动提前了那事,别小老婆没捡到就大发了。
  “小京茹,你会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吗?”
  “打谷机厂可以给你们冶金部,但我们农业部也要对李治国同志单独嘉奖。”
  毕建华一锤定音,这次连会都不开了。
  但他总不能天天和岳母一起在家带孩子,这日子得多难过啊。
  所以还是留在四合院,没事可以跟大妈们聊聊家常,一下午就过去了,不无聊。
  “李治国,你竟然会写歌啊,之前怎么都没发现呢。”
  小京茹站在旁边,脚下是垫好的转头,显得个高一些。
  对了,我上次是不是掉了信封在这里?”
  “行,那我来勤一点。前阵子事挺多的,走不开。”
  没等一会,陈雪茹拿着饭菜过来,三个人就在内堂吃的,整挺好,有肉有白面还有大米饭。
  若是小宝在元旦节出生,这也……好吧,元旦不太好听,提前几天叫圣诞?我去,还是别跟蛋扯上关系了。
  “好,打谷机交割给你们农业部,但厂子要挂在冶金部。”
  这一去真就得一周后见了,勿念!
  到了丝绸店后,见伙计们是开饭了,陈雪茹还在等着。
  桌上有洗干净的茶杯,旁边有水壶,也有茶叶,先泡一杯清茶放桌子。
  也就是把打谷机架设到木制的谷仓中,这样脱落的谷粒或麦粒,就会掉落到谷仓中,颗粒归筐。
  “咦,隔壁老大哥那边居然都在搞什么电影节了,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
  王启年说不羡慕那是假的,但这是兄弟,就不嫉妒了。
  几个姐妹围着秦淮茹,也说不出的羡慕,谁能想到当初的坏小子虽然还是坏,但真能挣钱,脑子好使。
  “什么喜事?”
  虽说街道不缺报纸,但也没有订购齐全,他买的这张有点类似于花边新闻,看着得劲。
  奖金直接到二百块了,还有自行车,这是要翻天了啊。
  不过还好李治国没上班啊,还怎么挖走。
  李治国搂着小京茹,从车杠上放下来,跟着把自行车提到院里。
  “你在厂里又得奖励了,听说还是双黄蛋,两份奖励,还有一辆自行车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