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第104章使坏
  第104章使坏
  贾张氏竟也说:“李治国是挺好的,还劝东旭孝顺我,这养老的风气不能变了,咱们以后都要靠孩子给养老。”
  “对,既然李治国都带了头,这是大好事,这传统要保持住。”
  “哟,都聊着的啊。”
  聋老太太拄着拐杖来了,旁边跟着两个大妈,很快坐到了场中,这下连贾张氏都要靠边去,这院里的媳妇,都是老太太看着嫁进来的,辈分在这儿。
  陈大嫂开口就说:“太太,我们在说养老呢,要不让翠云和老易给你养老得了。
  连李治国都知道孝顺老人,也让别个年轻人多学学。”
  “这事我赞成,太太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也吃不了多少,再说街道每月还给着五块钱补贴的。”
  阎埠贵本来已经淡了钓鱼的心,这又被提起了动力。
  这会人也差不多到齐,唐春燕把板凳放在李治国旁边,说起话来,这让院里众人面色有点古怪。
  今天这个大会,是讲养老的问题,今儿白天咱们院里啊,聊起了养老。
  众人纷纷赞成,李治国对陈大嫂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这事成了,全院的意志,哪怕易中海有什么想法,也挡不住。
  “别啊,我帮你把鱼炖了,咦,还有蘑菇,一起炖到鱼汤里也鲜。”
  李治国斟酌着用词,不给阎埠贵抓住漏洞的机会,等把房子到手,别人就算想明白了,也拿他没办法。
  李治国一看时间,知道今天运气耗光,为了晚上能吃鱼,只好用备选方案。
  “开全院大会了。”
  “姐夫,我也不困。”
  小京茹一脸失望,还以为又是大鱼呢。
  刘海中说到这儿看了一眼坐在一大妈旁边的老太太。
  “咳咳……人到齐了啊!
  “啥!”
  许大茂一脸麻木,只能想着,这也能引人注目啊,不算被坑吧。
  还是写歌吧,这都快凑到一首了,到时候也挣个一百多块钱,买辆自行车去钓鱼,就跟李治国一样,多潇洒自在。
  “是挺好!”
  聋老太太叫大孙子也没毛病,李治国是青年一代年龄最大的。
  他已经等好一会了,几个兄弟居然没跟他打招呼,这可不行啊。
  “许大茂,我乐意跟李治国聊会咋了,你管着吗。”
  蔡全无和傻柱一根板凳,至于何大清带着雨水坐在旁边,这是想让女儿也听听养老?
  “好,老蔡,改天我们出去喝一杯。”
  “对了,李治国,我听院里说老易要给老太太养老,今晚上全院大会要给宣布了?”
  聋老太太一脸乐呵,不管李治国想做什么,这对她都是大好事。
  “各户都来人到中院集合,开全院大会……”
  “嗨,你们怎么坐一块了。”
  李治国就是逗个乐,中午还要叫外卖,总不能给东旭兄弟也叫一份,别人也是有媳妇养的。
  贾东旭摸了摸兜里,一早他就把家里的废品偷摸拿去卖了两分钱,再给攒攒,就够买鱼线和鱼钩了。
  “去啊,就是我鱼竿没了,被我妈折断了啊。”
  大吉大利,今晚吃鱼!
  想到这个季节正是产山珍的时候,又从菜场里拿了不少蘑菇,有肉有菜,晚饭差不了。
  “哎,今儿什么日子,都在得啊!”
  这才接过小伙递来的碗筷,今天给小京茹也单点了一个小碗,不亏待了。
  李治国随后就撤了,老马识途,我呸,是轻车熟路地点了外卖,再到护城河边大树底下,铺好凉席,放好鱼竿,睡一个先。
  再看贾东旭,还在洗衣服,倒是有个小媳妇的样子。
  护城河是不行了,改明儿打听一下哪里有人工养殖的鱼塘,上钩快啊,一拉一个准。
  李治国直接喊了一嗓子,“春燕,你再带一根板凳,我跟大茂先走。”
  不经意呢,就提到了老太太的问题。”
  “太太,你当然得听李治国的,他脑子好使,这都赞成了,就没跑了。”
  秦淮茹也没想去,她还有活要忙。
  聋老太太一听这话,眼神不由一亮,那是一点都不耳背,乐呵地说:“让小易和翠云给我养老啊,这事我这老太婆说了可不算。”
  “大孙子,你真赞成让一大爷给我养老。”
  等他们到了中院,人还没到齐,许大茂鸡贼的占了个前排,得露脸啊。
  “那我听大孙子的?”
  一大妈忙说:“太太,我乐意给你养老。”
  鱼竿一拉就起,轻飘飘的,钓起了一条二指宽的小鱼,这好,直接用油炸了,鱼骨头都能给吃下去,营养啊。
  傻柱这会心情不错,之前到李家帮着炖鱼了,还跟秦姐聊了好几句呢,就是这会秦姐没来,有点失望。
  这家里,有他一个坏人,呸,好人就够了。
  小京茹睁大了眼,就怕眨眼就睁不开了。
  送面的小伙坐在凉席边上等着,忍不住说:“大哥,你这钓鱼还带人给看竿的啊。”
  唐春燕都到门口了,又转身回去拿了凳子。
  “我也觉得好,让太太跟翠云做个伴,平时咱们在中院唠嗑也热闹。”
  也回头看了下面无表情的易中海,这才接着说:“这有人提议啊,干脆让老易,也就是一大爷给老太太养老。
  贾东旭的心思已经不在放电影上边,那书根本看不懂,还是写歌搞发明来钱快。
  “东旭,你别碰瓷啊,快干活去吧。”
  “老地方啊,钓一天就这点收获,就下午那会睡醒了在附近逛逛就采到蘑菇了。”
  傻柱就见不得许大茂的德行,不就能给人放小电影吗,搞得高人一等似的。
  这会,李治国接话说:“等一大爷下班回来,干脆开个全院大会,把这事定下来。”
  “是有这么个事,今早晨好像是陈大嫂发起的,我出来遛弯听了一嘴,也聊了会,具体的等全院大会再说吧。”
  李治国终结了闹剧,心里感叹,这就是好事做多了,应该得到的尊重。
  刘海中一口吃了一个煎蛋,放下筷子就走,开不会不能少了他这个二大爷。
  何大清嚷嚷着:“就请我兄弟,不知道请我啊。”
  就连贾张氏都点头说:“太太到中院来好,让老易孝敬老人,也让我家东旭多学学。”
  小京茹把姐夫摇醒,不能错过了饭点,对胃不好。
  贾东旭眼睛都红了,他就差一分钱就能去钓了啊。
  “我就说李治国也得赞成吧,他也是孝顺孩子。”
  “妈,唉,我知道了。”
  许大茂不太乐意,跟着你啥都被比下去了。
  “还采着蘑菇了,今天运气是真不错,差不多了,收竿。”
  “哎哟,还是我们翠云好。”
  阎埠贵凑到近前,蘑菇还是新鲜的,他怎么就没这运气。
  “哎哟喂,李治国,你又钓到大鱼了。”
  “那算了,我就两根鱼竿,没法分给你。”
  “姐夫,这鱼好小啊。”
  至于说脸面什么的,不要也罢!
  “好,那你快回去歇着吧!”
  “用不着,我跟大茂一起。”
  “李哥儿好。”
  随后他就带着小京茹回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虚,路上不见停歇,一路狂飙,一小会就到了四合院。
  就是没找着老娘藏养老钱的地方,这都没法下馆子。
  “好嘞,李哥儿。”
  那大哥好好睡着,有小丫头给看鱼竿,好生让人羡慕。
  阎埠贵刚还在琢磨这事,这不同寻常啊。
  小京茹侧身躺在凉席上,很快就睡着了。
  “李治国,我们在说一大妈给老太太养老呢,这事你怎么看啊。”
  “嗯!我让京茹给你带板凳过去。”
  李治国这边也从椅子上起来,关了收音机,说:“淮茹,你带着京茹在家,开会就别去了。”
  “这还有蘑菇呢,你在哪儿采到的。”
  “免了,你的厨艺不行,别糟蹋了我的山蘑菇,等傻柱回来,我找他来帮厨。”
  李治国一出门就见许大茂提着板凳出来,上去就把人揽着。
  “这好,在全院大会给说清楚了,以后太太有一大爷养老,日子好过,咱院里也喜庆。”
  半下午,小京茹坐在那里盯着河面,好几次都差点睡着,终于等到浮漂在动了。
  他还惦记着小酒馆的那一大块和田玉,那才是宝贝。
  “李治国,要不你坐我这边吧,我家拿了两根板凳出来。”
  贾东旭上次没吃着鱼肉,今天说什么也要吃独食,不给带回家了。
  小京茹拍着手,睡眼朦胧的笑了起来。
  贾东旭主动发出了邀请,不能落下他这个兄弟。
  阎埠贵发现他住在前院也不是好事,经常见到李治国整发了,一天天往家里带好东西,偏生他还不敢占便宜。
  “哥们乐意,都是兄弟。”
  他要赤膊下场,没那么夸张,但是算计老太太房子这事,不好让媳妇参与。
  这事呢,一大妈已经答应了,老太太也乐意,还有李治国也表示赞同,
  现在请大伙都发表下意见,看这事吧,行还是不行,我呢是赞成的。”
  李治国还不放心,拿起扇子把小京茹的脸给挡住,观察了一下四周,从奖励的菜场里挪了一条鱼进袋子里,这不就妥了吗。
  许大茂念叨着,居然还主动邀请李治国,不知道这是院里最大的坏人吗。
  孙二娘已经确定了,这就是坏小子在出招,连忙跟着说:“我们都赞成了,刚一大妈也表态了呢。”
  “姐夫,醒醒,大肉面送来了。”
  “不是,我媳妇还在后边呢。”
  刚还提到了李治国,难道是那坏小子想做什么,这可以来找她啊,她不比陈姐差。
  “喏,挂车上了。”    李治国指了指靠在树干边上的自行车,那车把上挂着一条三斤多点的鱼,那条小鱼也在,够吃了,再多也是浪费。
  “小人,你就是傻。”
  李治国吃完面条又躺下了,小伙把碗筷收到食盒里,临走前,又多看了一眼。
  李治国睁开眼,慢悠悠地坐了起来,接过茶杯,喝了热茶当漱口。
  小伙一脸羡慕,不过他也快了,已经学了大哥的法子,走在过好日子的道路上了。
  他吃了一口面条,还是这味,不由想起了冬天钓鱼的时候,一晃都大夏天了。
  小京茹手里摇着扇子,一边盯着水面上的浮漂,今天她也要帮姐夫钓到大鱼。
  “东旭,下午钓鱼去吗?”
  李治国一个激灵,这次学聪明了,直接双手抓住两根鱼竿,这就不怕抓错。
  对面陈碧华也到了,坐到了贾张氏旁边,隔空看着李治国,笑着算是打招呼。
  “京茹,姐夫不困了,你先睡会,到点了带你回去。”
  还没等李治国开口,许大茂不乐意了,“贾东旭,你啥意思,我这就不是板凳啊,我媳妇带着凳子来了。”
  “李治国,你又钓到大鱼了啊。”
  “得了吧,快睡,听话啊。”
  李治国来了,是被小京茹叫醒的,昨晚上就有交代,他担心陈大嫂道行不够,决定关键时候亲自给把关。
  “这当然得赞成啊,一大爷工资高,太太你也有低保,一大妈天天在家。
  不出手则已,出手就要成功把房子拿下,不然和岳母住在一块,还怎么要二胎、三胎,不好发挥啊。
  “哟,这是好事啊!太太年岁不小了,腿脚又不利索,万一不小心摔着了,那可就出大问题了。”
  陈大嫂立马夸上了,把养老的事转接给坏小子,她就算完成任务了吧。
  “何叔,这也不能少了你,改天约在天桥那边去喝酒。”
  易中海想让别人养老,就先尝尝给人养老的滋味吧,给东旭兄弟打个样?
  “哎呀,真钓着了啊。”
  许大茂歪着脸,瞧瞧,他跟李治国关系最好,是五兄弟里暂时排第二的,正在勇争第一。
  “成了!”
  小京茹就睡不到一个小时就醒了,也是勤快人,一般不睡午觉的。
  李治国没有多吹嘘,想着以后还是少去钓鱼,光是造假没啥成就感。
  太太你搬到中院来,也就添一双筷子,给你养老一点毛病没有。
  “姐夫,快,来鱼了。”
  李治国是真谦虚,底气不足啊,跟上回情况不一样。
  “运气了。”
  “哦,我听姐夫的。”
  过了饭点不久,院里就呼喊了起来。
  李治国想让老易给太太养老,这里边吧肯定是算计着什么了。
  “我明天下了课也去转转。”
  不管了,老易是高级工,工资高,这扛得住。
  李治国心想你不睡,我怎么造假,上午都在院里放出大话来钓鱼,就带这么一条小鱼回去,还能保住脸面吗。
  “嗨,你就美吧!”
  因为养老不是只管吃的,还有喝拉撒,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年累月啊,还得照顾老人的情绪,生疮害病,总之是个贼麻烦的事。
  “对,咱们这可是先进大院,今年还能得先进,让隔壁院子羡慕去吧。”
  贾东旭正在洗大白菜,一看到人,立马窜了过来。
  奈何可能这地儿被众多钓鱼客给扫荡过了,直到外卖送来都不见动静,但钓鱼讲究的是心境,耐心是第一位,不慌。
  李治国心情好,晚上想吃鱼了,反正都要睡午觉,那河边大树底下也凉快。
  不可否认,之前易中海就经常给老太太送粮食,但那只能属于散养。
  “太太,你们接着聊,我带小京茹出去钓鱼了。”
  “这么快?”
  李治国想着也就明年冬天,老蔡的姻缘就要来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把握得住。
  李治国推着自行车走了,想什么呢,这点道行还想占他便宜。
  陈大嫂一句话就把话题带了进来。
  “这我小姨子,还没上学,留在家里不放心,带来给做个伴,不挺好的吗。”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贵在坚持!
  “大茂,走,跟我坐一块。”
  一听叫叔,何大清这不吭声了,别又给憋着坏了吧。
  “这肯定是我上次钓的时候跑的那一条,被你给钓上了。”
  孙二娘好像明白了,今天陈大嫂不对劲,句句不离养老,平时陈大嫂没这么高调。
  我以后也要帮着淮茹给她爸妈养老,给小辈们打个样,让解放、光齐他们都好好学学。”
  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却没有太当真,别人没给她养老的义务。
  这话一出,众大妈都麻了,你说就说,别带上你老丈人一家,别人都把地刨给你了,这能等到养老的那一天吗?
  李治国想着老何对他不错啊,又是帮厨又是给过生日的,也不能少了。
  李治国心想,你这瞎扯得有点过分了啊,哥们就没钓到大鱼。
  贾张氏开口说:“东旭,中午你还得做饭,下午多看会书,学放电影呢。”
  “姐夫,钓着鱼了吗?”
  贾东旭一脸期盼,钓鱼好啊,上次跑了那条大鱼,他可是一直惦记着,做梦都梦到好几回了。
  阎埠贵没多问,等人走后,感觉好像明白了,又没怎么懂。
  李治国没有接话,心想,姐姐啊,咱注意点影响,别搞得太明显了。
  李治国走过来顺势坐在王大婶旁边,不去陈大嫂那儿,以免也太明显,这院里聪明人可不少。
  “行了,东旭,我下次找你,今儿答应了跟大茂一块。”
  贾东旭坐在凳子上,旁边是老娘,媳妇还在屋里用缝纫机,没来得及出来。
  阎埠贵立马接话,“我也赞同啊,这是尊敬老人,也是咱们院里的传统。”
  他想着反正老易挣钱多,也没儿女,多养一个老太太,也吃不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