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世界军事百科 > 第十二章《世界军事百科·第三卷》(3)(1
  现代将帅
  
  凯末尔
  凯末尔
  12岁的凯末尔进入萨洛尼卡幼年军事学校,14岁升入玛纳斯提尔军事预备学校,因为他和这里的一个老师穆斯塔法同名,老师为了便于区别,在他名字的后面加上“凯末尔”(kemal意思为“完美”,“完善”)。毕业之后,凯末尔到首都进入伊斯坦布尔军官学校,1902年毕业后又继续在参谋学院学习,1905年毕业时,被授予上尉军衔,从此带兵作战,并晋升到校官直至将军、元帅。
  
  凯末尔为了土耳其的新生奋斗了一生。在他生活的时期,土耳其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已经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法国和英国掌握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命脉,德国则控制了帝国的政治和军事。德国里曼将军率领的70名德国军官组成的军事代表团,操纵着土耳其的政府和军队,并于1914年8月迫使土耳其签订《德土军事同盟条约》,把土耳其拖入对协约国的战争,最后土耳其战败。
  
  土耳其战败,标志着50年庞大帝国的崩溃。根据签订的战败和约:土耳其军队立即复员;交出全部军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黑海海峡各处要塞等等。随后,协约国军队先后进占了土耳其几乎全部的国土。
  
  1919年底,占领军达10万多人,其中英、法军队均在4万以上。1920年8月,英、法、日、意、希腊等国同土耳其苏丹政府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订和约,共433条,基本精神就是肢解和灭亡土耳其,不仅把土耳其原有属地削减了3
  在凯末尔的学生时代,由于欧洲列强的入侵,苏__________丹政府的腐败,民族受压迫,同胞被奴役,这一切凯末尔都看在眼里,他无法忍受,所以他便积极串连校友,出版进步刊物,宣传民主思想。在毕业之后,他被捕入狱,后因没有任何证据,经过长时间的审讯之后把他释放了。
  
  出来以后,因在监狱中看到了苏丹反动统治的腐朽,他就在大马士革和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军官、医生、知识分子组成了“祖国与自由社”。后来这一组织与青年土耳其党人合并,凯末尔本人也积极地参加了青年土耳其党人在1908年组织的革命,并且在反对封建势力进攻的军事斗争中表现出色。但因凯末尔不同意青年土耳其党人保留帝制主张,所以他受到了排挤。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执政的青年土耳其党人拒不听从凯末尔的正确建议,跟随德国参加了反对协约国的作战。凯末尔在国家的危险之际,毅然担负起了保卫祖国的重担。在这场战争中他成了名将。
  
  凯末尔在1915年担任了人数少、装备差的新编19师的师长,他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击溃了英国军队从海上和陆上的进攻,打碎了英国通往俄国的企图,保住了伊斯坦布尔的安全。这场战争使凯末尔名声大振,为此他获得了“伊斯坦布尔救星”和帕夏的称号,并且被晋升为军长。
  
  一战之后,按照停战协议,土耳其要交出他的军队。而在叙利亚前线的凯末尔,拒绝交出军队。但是从伊斯坦布尔传来了不许抵抗的命令。凯末尔愤然辞职,回到伊斯坦布尔之后向苏丹表示,只要成立由凯末尔自己担任军事大臣的强硬政府,就能够把侵略军赶出土耳其,并拯救土耳其。但是,苏丹拒绝了他的要求,他对买办阶级封建势力组成的政府完全失望了,他决定前往爱国力量集中和民族运动高涨的安那托利亚。
  
  安那托利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土耳其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地方,这里新兴了许多的中小型企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战败后签订的和约使他们失去既得利益,所以安那托利亚成为土耳其民主主义的发源地,民主主义蓬勃发展。
  
  凯末尔在萨姆拉就任第九军团检阅使。安那托利亚的人民给了凯末尔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决心。1919年,在锡瓦斯召开安那托利亚和罗姆里护权协会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性的代表大会,凯末尔当选为领导机构代表委员会的主席。大会坚决要求外国占领军撤退和恢复土耳其民族主权。有土耳其独立宣言之称的《国民公约》也在这次大会的基础上形成。他还成立了土耳其国民革命军,为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内反动势力准备了力量。凯末尔在大会上大声疾呼,要土耳其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而奋斗,并提出了“不独立,毋宁死”的口号。
  
  从此,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的领导之下为民族的独立展开了艰苦的奋斗。
  
  1920年开始,希腊在英国的支持下向土耳其进军,进入到安那托利亚的腹地。凯末尔利用这一时机,开始组建土耳其国民军。他号召复员的军人起来为祖国的生存而战,以复员军人建立国民军的骨干,凯末尔还注意和农民武装建立联系。在凯末尔为民族独立的强大号召力之下,许多官兵脱离旧政权参加国民军,各地的农民游击队和自卫军也先后加入了国民军。
  
  1921年初,15000人的国民军,在伊诺努战役中,面对四倍于自己的敌军顽强斗争,打败了希腊入侵军。到8月份,凯末尔亲自指挥5万国民军,同10万希腊军在距安卡拉40公里的萨卡里亚河岸进行了一场大会战。凯末尔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动员全体军人不惜一切牺牲,英勇抗敌。所有男子都上了前线,运输弹药的任务就几乎全交给了妇女。她们冒着枪林弹雨,将一发发炮弹送入战壕。成千上万土耳其儿女的血汗洒遍了萨里卡亚河畔。凯末尔后来回忆这次战争时说:“阵地的防线是没有的,有的是肉体的防线。这肉体的防线是由全体人民组成的。人民的每一寸领土,都是用人民的鲜血换来的。”在凯末尔亲自指挥下,经过22昼夜的血战,击溃了进犯的希腊军,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凯末尔因这次胜利被大国民议会授予“加齐”
  
  (胜利者)的称号,并晋升为土耳其国家元帅。
  
  1924年8月26日,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土耳其国民军开始反攻。两周之内把英国支持的希腊军全部赶出了安那托利亚,收复了伊兹密尔,俘虏了希腊军的总司令库皮奇将军,迫使苏丹逃亡国外。
  
  1923年,英、法、意、希等协约国成员同土耳其在瑞士洛桑签定了《洛桑条约》,废除了治外法权,确认了土耳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1923年10月,土耳其国民军进军伊斯坦布尔,实现了全国统一,并且召开大国民议会,宣告土耳其共和国成立,通过宪法,定都安卡拉,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1924年3月3日,神职哈里发被废除。
  
  1928年4月10日,宪法删除了“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条文。土耳其至此完全成为世俗的共和国。
  
  在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之后,凯末尔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他努力使土耳其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且使土耳其世俗化,反对伊斯兰教神权势力对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控制和束缚等等,这一切后来被人民称为凯末尔主义。凯末尔主义说来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的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凯末尔的改革使土耳其获得了新生,并且致力于建设富强的新土耳其。
  
  约翰
  约翰
  1898年,参加了美西战争,英勇无畏地在古巴作战。战后,他被派往菲律宾服役,与棉兰老地区凶猛、尚武的摩洛人艰难地生活在一起,并成功地建立起美国人的统治。1916—1917年,潘兴亲率12万名美军对墨西哥进行武装干涉,追捕弗朗西斯科
  在潘兴的一生中,最值得他炫耀的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所以,他专门写了一本回忆录———《我在世界大战中的经历》。的确,一战时期是他军事生涯的顶峰,他的指挥艺术和谋略思想在此时得到充分的发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正如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得尔
  1917年,潘兴携少量的参谋骨干,乘丘纳德班船“波罗的”号离开美利坚,赴欧洲走马上任。到达法国后,协约国军队狼狈的处境尽入眼底,于是他急切希望用美军来扭转战局。然而,此时正陆续运往欧洲的美军大多是素质较差的新兵,又缺少军官。英、法等协约国对这样一支军队嗤之以鼻,尤其对它的指挥能力不敢相信,因此,他们要求把美军编入英、法军队中去,并说这对美军利多弊少。协约国的要求使潘兴很恼火,他极力维持美军的“独立”状态,并明确指出:“凡是有一点民族自尊心的人都不愿为其他国家军队的建立提供兵员。”
  
  他坚持自己的立场,直至战争形势十分危急时,才形式上接受了协约国的要求,但依然不愿放弃美军的独立性和自己对美军的直接控制权。
  
  潘兴之所以如此固执己见,原因是很多的,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战略战术上的分歧。协约国热心于堑壕战、阵地战,而潘兴则强调野战、运动战。潘兴认为野战是一种灵活性极大的战法,部队可以在地面上伺机运动,迂回攻击,“迫使敌人走出堑壕,并用运动战的形式将其消灭”,而协约国那种固守堑壕、不求强攻的打法是得不偿失的。事实证明潘兴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从1914年年底以来,交战双方拘于阵地、来回拉锯,未能向前推进几英里的距离,却付出了数百万将士的生命。潘兴明确认识到,“这样的帐是付不起的”,要改变窘局,只有先改变作战方法。
  
  同时,在野战中,步枪的作用也可以大大发挥,因为步枪在运动战中歼敌是有效的,是步兵的主要武器。相反,堑壕战是用炮兵开路,用手榴弹和炸药结束战斗,而步枪冷落一旁,甚至协约国军队战士在与敌人短兵相接时,往往忘记朝敌人开枪,而把手榴弹扔出,结果与敌人同归于尽。潘兴极力强调步枪的作用,反对协约国的作战与训练方法,更反对协约国到他的军队中指指点点。
  
  潘兴的态度使协约国很为不满。法国总理克里孟梭郑重地告诫道:“如果美国人不让法国人教他们,德国人会‘教他们的’。”然而,潘兴却用实际行动“回敬”了协约国的“好意”。1918年5月底,美军在坎蒂格尼的战斗中顽强拼杀,获得大胜,与此同时,协约国军队却在节节败退。美军的得势使潘兴激动不已,他致电美国国防部说:“我坚信,我们的部队在欧洲首屈一指,我们的参谋人员不比任何军队逊色。”他甚至拍案怒斥:“谁胆敢再问我美国人会不会打仗,我就对他不客气!”潘兴的举动让人无可奈何,协约国军队大元帅福煦也只得急呼:“战斗!战斗!这是当务之急!”
  
  在形势紧急的情况下,美军顶住了德军,他们牢牢地守在横跨巴黎公路的地带,挡住了德军的前进。据哈博德回忆:“中路的协约国军队没有一支部队能顶住德军的进攻。当德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而来时,能站稳脚跟的第一支协约国部队是美国的第二师。他们不但稳住了阵脚,而且还开始向前推进了。”6月6日,美军又向贝洛林苑的德军展开了一场攻势,他们英勇战斗,伤亡较重。6月25日,在一整天的炮火准备后,冲进了贝洛林苑。这次战斗使德国人再一次领教了美军的分量。此后,德军大多只有了招架之势。9月中旬,潘兴发起圣米耶尔战役,这是美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独立实施的战役,尽管它本身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但总体上说,取得了很大的胜利。9月26日,美军又发动了马斯阿尔贡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整个战事也于11月份宣告结束。
  
  潘兴是一位精细、勤勉又很有谋略思想的指挥员。他始终强调现代战争需要充足的准备,不能靠临阵磨枪。他决意打破依托深沟高垒的作战方法,冲破阵地的局限,主张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灵活用兵。
  
  他的一个重要的谋略思想就是在运动中争取主动,消耗敌人,而不是蜷缩在阵地上,被动挨打。这个思想不仅在美军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对其他国家的军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鲁登道夫
  
  随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德国军国主义分子树立起来的一座所谓的军事丰碑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倾斜,那个一向被德意志民族殖民扩张分子们狂热崇拜的偶像———当时的德军最高统帅部第一军需总监鲁登道夫,面对兵败如山倒的黯淡局势,终于低下了他那颗曾是不可一世的头颅。自此,一战时期德国军国主义“不可战胜”
  
  的神话被抛进了英吉利海峡。
  
  鲁登道夫生于1865年4月9日,自幼受当过预备役军官的父亲影响,他希望自己长大后当一名威武的军官,去指挥千军万马。在这种思想驱使下,他十二岁进入陆军幼年学校读书,后又进入陆军士官学校。1890年,他又考入柏林军事学院深造。1908年至1913年,鲁登道夫在德军总参谋部任职,曾担任第二处处长,主管军队的训练、装备、动员等事宜。这时,整个欧洲大地战云密布,德国周边各帝国主义国家磨刀霍霍,加紧备战,眼看一场世界规模的残酷战争一触即发。面对这种紧张局势,鲁登道夫及时向最高统帅部提出了“最大限度地加强陆军实力”和“配合军火工业,把宣传鼓动做为武器,用于最广泛的扩军备战之中去”的主张,使德国在一个时期内又迅速增加了30万军队。由于他扩军屯兵有功,因而他的军阶不断升迁,一度担任德军第三十九联队司令员等职务。
  
  鲁登道夫作为资产阶级军事家,他的“大德意志民族”观念在早期就有所显现。也正是由于他身上害有这种痼疾,才使得他甘愿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效命沙场。他__________鼓吹、宣传实行大规模的“总体战略”,积极推行对外军事扩张和对内实行扩军备战政策,是德国“彻底消灭”
  
  理论的狂妄的支持者和叫嚣者。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的军事野心也逐渐膨胀起来。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帷幕,各帝国主义势力兵刃相向,粉墨登场。8月3日,德国军队为了实现长驱直入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大纵深迂回,从背后狠狠打击法军主力的目的,在必经之路列日镇展开了一场恶战。战事刚起,德军自恃有新式大炮和优势兵力,原设想比利时守军会不堪一击,一触即溃,孰料,他们面对的是列日花了二十年时间构筑起来的坚固工事,再加上比军将士英勇顽强,拼死抵抗,德军一次次冲锋都溃败下来。残酷的攻坚战斗连续进行了两天,德军伤亡惨重,尸体堆积如山,做为先头部队的第十四步兵旅指挥官“出师未捷身先死”,战局明显对德军不利。这时,鲁登道夫主动接替了第十四步兵旅的指挥职务。是夜,他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带领部队从比军防御阵地侧翼暴露出来的夹缝地带大胆实施穿插,像一把尖刀直刺守军心脏,尔后配合外围部队内外夹击,终于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列日之战”对实现德军最高统帅部速战计划意义重大,立下首功的鲁登道夫因此赢得殊荣,受到了德皇威廉二世的嘉奖。不久,任命他担任第二集团军军需总监的职务。
  
  鲁登道夫在一战期间曾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普鲁士战役”。1914年8月中下旬,正当德军主力在西线向法国边境推进之际,俄国军队乘德国东线空虚,分兵两路向东普鲁土进犯。
  
  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德军仓促应战,连连失利。危急之时,鲁登道夫奉召奔赴东线出任第八集团军参谋长,同司令兴登堡联袂负责东线战事。最高统帅部在给他的电文中这样说:“你或许能挽救东线战事。
  
  我们不知道哪一个人曾得到我们这样完全的信赖。德皇也完全信任你。”
  
  到任以后,鲁登道夫果然不负厚望。他根据敌强己弱和俄军指挥不利等情况,及时调整部署,制定了故意示弱,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兵器歼敌一部等作战方案,将俄军先遣部队装进预先设置的“口袋里”。经鏖战五昼夜,全歼俄国一个集团军,打死打伤和俘虏俄军共达十四万五千余人,从而扭转了东普鲁士的局势,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胜利。“东普鲁士战役”被称颂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围歼战”。鲁登道夫以此被狂热的德国军国主义分子奉为不可战胜的偶像,顶礼膜拜,他的职位也于1914年11月擢升为东线方面军参谋长,再次与出任总司令的兴登堡合作。鲁登道夫虽然每次都以副手的身份出现,但他始终发挥着独立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他在《总体战》一书中说的“东线作战的领袖不是司令官,而是参谋长,作战意图取决于参谋长”。1916年8月,鲁登道夫靠自己卓越的军事指挥才略,爬上了德国统帅部第一总监的位置,权力达到了势倾朝野的顶峰。这次,尽管他仍然和担任总长的兴登堡合作一起指挥全国部队,但实际上,军事上的指挥权多半落到了他的手里。1918年,德国经过几年战争的消耗,内外交困,财竭力衰,陷入了极度艰难的境地。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德国人民掀起了反战和革命的浪潮。
  
  面对现实,大权在握的鲁登道夫非但没有收敛军事扩张的野心,反而认为只有军事上的胜利才能使德国得到繁荣和发展。他扬言,为了胜利,就必须在军事上发动进攻,要进攻就必须进行大的决战。1918年,对于鲁登道夫来说是决定性的一年。他不顾国内朝野上下的一片反对,倾军事上几乎全部实力破釜沉舟,先后炮制和发动了“米夏埃尔行动计划”和“埃纳攻势”,虽然在开始阶段进展顺利,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后来由于美国介入,德军终于在8月8日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鲁登道夫后来回忆说:“8月8日乃是世界大战史上德国最黑暗的日子”,“8月8日这一天确定了我们战斗力衰亡的命运,并把我在战略上为我们的处境寻找亡羊补牢之计的希望破灭了。”1918年9月29日,鲁登道夫下达了和平停战的命令,不久,他迫于国内舆论压力只身逃到瑞典。
  
  1919年春,鲁登道夫从瑞典回国。这时,德国经过所谓“__________自由与民主”选举,建立了魏玛共和国。1920年3月,鲁登道夫参加了以推翻共和国、建立君主体制为目的的卡普暴动。暴动破产后,他又贼心不死,和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勾结,企图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统治,结果又以失败而告终。1925年,鲁登道夫的军事论著代表作《总体战》出版,阐述了他“战争和政治都是以民族生存为目的,而战争则是为民族生存而奋斗的最高体现,所以政治是从属于战争的”这一战略思想。这一理论后来被希特勒继承下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7年12月20日,鲁登道夫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卡尔
  卡尔
  1867年6月4日,曼纳海姆出生在土尔库附近的洛乌希萨里(villnas)一个贵族家庭,这时他的祖国芬兰还是俄国的一部分。1889年被任命为俄国轻骑兵的陆军中尉,曼纳海姆参加了1895年5月26日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和沙皇皇后亚历山德拉加冕礼的仪仗队。在1904
  随着1917年大革命中俄国军队的瓦解,曼纳海姆回到祖国加入了一场于1917年12月6日宣告芬兰独立的运动。1918年1月16日曼纳海姆在芬兰西部接受了反共产主义白军军事武装的指挥权,挥军向南驱赶赞成共产主义的红军。在瓦萨,曼纳海姆夺取了一个俄国的要塞和一批急需的武器弹药。有了这些战利品和装备,曼纳海姆继续对抗红军的行动直到3月16日在坦佩雷外遇到一支装备优良的军队。
  
  曼纳海姆的进攻暂停了,但是稍后德国军队加入了战斗并于4月18日占领了赫尔辛基,将布尔什维克的武装分割为两个部分。曼纳海姆利用德国人的胜利向东前进切断了源自俄国的卡累利地峡。随着俄国战败,德国人根据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协定被迫撤退,芬兰保住了其独立地位。曼纳海姆于1918年12月2日宣布为芬兰的摄政者,继续率军击败最后几支红军。随着战争的结束和1919年7月17日芬兰共和国宣告成立,曼纳海姆隐退了。
  
  1931年六十多岁的曼纳海姆被芬兰政府召回,任命为国防部主席准备抵抗新兴的苏联的威胁。在接下来的八年时间里,曼纳海姆监督指导卡累利地峡崎岖地带由相互联结的战略要塞组成的防御工程建设。
  
  曼纳海姆防线变得知名是在其快完工时,苏联投入了将近一百万兵力于1939年11月30日对其进攻。曼纳海姆被任命为总司令率领只包含五万正规军总数不足三十万的士兵面对苏联的武装力量。虽然芬兰兵力弱很多,但是曼纳海姆把他的士兵训练得跟他的防御工程一样强大。每位芬兰士兵都有足够的冬衣,包括与雪景协调的白色外套,还有一副滑雪板以方便行动。
  
  与之相反,苏联的军队训练素质低、装备贫乏。这些侵略者大多来自乌克兰,对在零下四十度的环境下如何生存都没有准备,更不用说战斗了。索姆斯萨尔米战役在1939年12月至1940年1月间进行,曼纳海姆利用天气和地形来拖延苏军的前进,设伏兵切断他们的补给线,然后用狙击兵和炮兵配合消灭被隔离开的部队。在侵略期间,苏联因被敌剿灭或被冻死损失了2万7500名士兵而芬兰只损失了900名士兵。俄国人还有两个完整的兵团放弃了武器和装备。
  
  虽然芬兰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更多的俄军补充进来,无论曼纳海姆的士兵还是恶劣的天气都不再能压制住他们。2月1日苏联聚集了五十四个兵团冲破了曼纳海姆防线。芬兰人作战勇猛,但是苏军强大的兵力还是在苏玛击败了他们的防守。1940年3月12日芬兰投降,但是苏联允许这个国家维持一定程度的自治,条件是他的人民不能组织游击战争反对占领者。芬兰总的伤亡人数是二万五千,估计苏联的伤亡是这个数据的十倍,还有四十万人负伤。
  
  苏联和芬兰之间的和平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当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俄国时,芬兰与德国结盟,曼纳海姆再次担任军队指挥官,重振士气将俄国人赶出他们的国土。曼纳海姆的首次进攻就成功地迫使俄国人撤退。虽然德国要求曼纳海姆向列宁格勒追击俄国人,但是他拒绝将他的部队带入苏联。在随后短暂的和平时期,芬兰政府将曼纳海姆提升为陆军元帅。
  
  1944年,当苏联最终取得对抗德国的优势时,他们重振士气进攻芬兰。曼纳海姆的部队表现很好但是再次寡不敌众,芬兰再次被迫于1944年9月4日与苏联签订和平条约。作为条约的一部分,曼纳海姆指挥了他的最后一场战役将他从前的德国盟友赶出了他们占领的拉普兰。
  
  根据新条约,曼纳海姆还接任了芬兰共和国总统一职。他专横的政治手腕堪与他出色的军事才能相媲美,曼纳海姆在战后保持芬兰的独立平衡了东西方的关系。他一直是政府首脑直到年纪渐大身体变差才被迫在1946年退休。他于1951年1月27日在瑞士的洛桑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没有曼纳海姆也许就没有芬兰。毫无疑问,他的军事和政治领导挽救了一个国家,否则这个国家不可能在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政治格局中生存。他对修筑大型防御工程的专业意见和他善于在崎岖地形和恶劣天气下利用运动战来抗击强大的部队为他赢得了最受尊敬的芬兰战士的声望。
  
  他的表现也使他成为苏联最尊敬和惧怕的对手。在后来的四十年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来说曼纳海姆是可以阻止和打败自吹自擂、天下无敌的苏联军队的证据。曼纳海姆在本名单中相对较低的排名不是他个人领导能力和影响力的反映,而是因为芬兰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不大。
  
  伦德施泰特
  
  在纳粹德国的高级将领中,声望像伦德施泰特这样高的人为数不多,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强,英国人认为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最能干的指挥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资历深,其资历在纳粹将领中是首屈一指的,人们把他视为德国陆军的元老。旧日德国军人的典型。
  
  1875年,伦德施泰特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据说,其家族的军人生涯已经延续850年之久。他的父亲出身贵族,青年时当过骑兵少尉,后来升到少将。1892年,17岁的伦德施泰特从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校毕业,被派到驻卡塞尔的步兵第83团任见习军官,一年后晋升为少尉,开始了正式的职业军官生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及大战期间,由于没有特殊的机遇和优异的表现,他提升得相当慢,大战开始时,他任预备第22师的上尉参谋,1916年晋升少校,任喀尔巴阡山某军首席参谋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20年以中校军阶加入共和国陆军,任骑兵第3师参谋长。1923年晋升上校,1926年任第二集团军参谋长,1927年晋升少将,1928年任骑兵第二师师长,一年后升为中将,1932年任第3师师长及柏林第3军区司令,半年后又任下辖六个师的柏林第1集团军司令,这时候他已经是上将了。
  
  伦德施泰特是一个性格复杂、难以揣摩的人,他谦虚而又清高,缺乏自信而又多疑;有时沉默寡言,有时议论风生;有时感情冲动,有时又格外镇静和沉着。他的家庭生活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27岁结婚,只有一个后来成为历史学家的独生子。在军事思想上,他既不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也不是一个守旧的人,比如在对待装甲兵的问题上,他虽不赞同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体制和战术,但又主张部队技术装备的更新,尤其是装甲部队的发展。
  
  伦德施泰特是个纯粹的职业军人,对政治缺乏兴趣,希特勒夺取政权后,在军队建设问题上常同他所在的陆军总部发生意见分歧。
  
  1938年元月,陆军总司令弗里奇突然被免职,伦德施泰特因此同希特勒进行过一次激烈的争辩。
  
  这年夏天,当奥地利和捷克苏台德地区发生危机时,他指挥的第2集团军被内定为入侵捷克的主力。当慕尼黑会议解除了苏台德地区的危机后,厌倦官场生活的伦德施泰特主动呈请辞职。据德国一些人说,在这之前,他一再警告要避免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8月下旬,德军入侵波兰的前夕,伦德施泰特被重新征召服役,希特勒任命他为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这时,他遇到了一个得力助手———德国陆军中的干才曼施泰因出任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长。
  
  在入侵波兰的行动中,他们没有完全按照最高统帅部的计划执行,而是根据实际战况,毅然把第10集团军调到华沙北面阻止波军主力向东撤退,使波军大部遭到围歼。为表彰其卓越的指挥,希特勒授予他武士十字勋章,并任命他为东线总司令。10月18日,他又调任新职,任西线“a”集团军群总司令。
  
  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对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以及英国远征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这次代号为“黄色方案”的作战行动的实施,是按曼施泰因提出的“镰割”计划进行的。伦德施泰特指挥的“a”集团军群作为攻击主力,越过阿登山脉,直趋英吉利海峡沿岸,从马奇诺防线后进至瑞士边界,完成大包围态势。而“b”集团军群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开路,在航空兵协同下向阿登地区急进。
  
  “镰割”计划获得惊人的成功。英、法、比、荷、卢都溃不成军。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先后投降,英国远征军侥幸从敦刻尔克撤回本土,法国也被迫于6月22日投降。7月19日,伦德施泰特被希特勒提升为元帅。
  
  1941年3月,希特勒在布雷斯劳召集会议,部署对苏联的入侵、伦德施泰特又被调到东线,出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他指挥的部队除德军外,还有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等国的部队。6月22日,德军发起全线进攻,苏军节节败退,伦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围歼了东面苏联元帅布琼尼部队的主力,于8月24日进至第聂伯河河口,突入苏联国土纵深达500多公里。8月到9月下旬,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又在其中央集团军群的支援下,攻占了基辅,俘虏苏联红军60余万人。
  
  11月,伦德施泰特又指挥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17装甲集团军沿亚速海北岸继续东犯,一度曾攻占了罗斯托夫。伦德施泰特由于积劳过度,在其指挥部因心脏病突发而昏倒,后经抢救才脱离了危险。此时严冬来临,他意识到后勤补给线过长,缺乏冬季装备的德军难以在当地长期坚守,于是建议将部队后撤100公里,希特勒没有批准,于是他以心脏病为理由要求辞职。伦德施泰特以为希特勒会表示挽留并接受其意见。不料希特勒却立即答复道:“我批准你的请求,请你马上交出指挥权,伦德施泰特把指挥权交给了德国陆军元帅赖歇瑙,但防线并没有守住,不久就被苏军赶到了米亚斯河一线。
  
  1942年3月15日,希特勒再次起用伦德施泰特,任命他为西线总司令。1942至1943年,西线无大战事,伦德施泰特主要是在其总部所在地巴黎,与德国的傀儡贝当保持接触。由于希特勒认为他对构筑沿海要塞工事态度消极,遂将此事交给了“b”集团军群总司令隆美尔。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战争形势急转直下。伦德施泰特此时已看到德国在军事上是必败无疑了。1944年6月6日,盟军在强大的海空军支援下,出动大量地面部队在诺曼底登陆。盟国的空军夺取了从沿海到内陆纵深地区的制空权。切断了德军所有交通线,使德军在白天无法采取作战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伦德施泰特主张的“机动防御”
  
  已毫无意义。
  
  7月2日,希特勒授予伦德施泰特一枚栎树叶骑士十字勋章,同时任命克卢格接替了他的职务。伦德施泰特回到德国休养,希特勒送他一张25万马克的支票,他把这笔钱如数存入银行,一直不曾动用。7月20日,暗杀希特勒的事件败露后,伦德施泰特认为这是一种叛逆行为,他说:“作为一个军人,要受宣誓效忠的约束。”正因为如此,他才奉希特勒之命担任了“德国荣誉军人法庭”的主席,负责审理反抗希特勒的案件。
  
  希特勒为了利用伦德施泰特的影响鼓舞士气,于1944年9月1日请他三度出山,再次担任西线总司令之职。10月18日,伦德施泰特代表希特勒主持了隆美尔的国葬仪式,当然他并不知道隆美尔是被迫服毒自杀的。1944年12月16日,德军在西线发动了所谓“伦德施泰特攻势”,但实际上伦德施泰特并不同意这次反攻,甚至根本不管,只是让他的部下们尽力而为之。他把自己的司令部仅仅作为传达希特勒指示的通讯站。虽然德军在反攻初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后续力量不足等原因,在损失了大量兵力、兵器之后,至1945年1月底又被盟军赶回原出发阵地。1945年3月9日,在美军渡过莱茵河之后,他又一次被解除了西线总司令职务,奉命永久退休。
  
  1945年5月1日,伦德施泰特在他的休养地巴特特尔茨被美军俘获,后来被引渡给英国人。他在英国度过了数年监狱生活,1949年因健康状况不佳而获释。从那以后,他在一所养老院里度过余生,1953年3月24日死于心脏病。
  
  约翰
  通过发展装甲作战以及前瞻性理论,约翰
  1878年9月1日,富勒出生在英格兰南部的奇切斯特(itchenor),父亲是一个牧师,母亲则是在德国受过教育的法国女人,1898年,富勒获准毕业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短期驻扎爱尔兰之后,1899年率军乘船开往南非,领导英国步兵团和土著黑人士兵参加抵抗布尔人的战争。
  
  战争结束后,富勒回到了英国。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里和他的军队一直驻扎在印度,并往返于各个军事院校之间。富勒在这段时期中渐渐对战争原理产生了兴趣,他发展了有关战术突破胜于军事包围的理论,并阐述这一理论将成为未来战争胜利的关键。为了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想法,富勒开始写作,在杂志和小册子上发表文章,并将他的想法应用在了军队集合、训练和军事部署等方面。富勒的这些著作以及他对充满神秘魔力事物的着迷,引起了批评家与反对者们的注意,使富勒的军事生涯变得荆棘密布。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富勒在法国军队里担任了许多不同的职务,得以证实了他突破就是取得胜利的关键的理论。然而,在充满机枪扫射、带刺铁丝网以及重炮轰击的堑壕战中,还没有一种现有的武器能够成功地突破敌军前线。1916年,富勒首次在战争中使用坦克,并认识到最终只有坦克才是可以成功突破的武器。
  
  1916年12月,英国建立了坦克军团,富勒稳坐军团参谋部总参谋长之位,并升任为陆军中校。随后开展了他第一次大规模的坦克袭击战。
  
  1917年11月20日,富勒率领坦克军团突破德国战线,取得了康布雷(cambrai)战役大捷。这次战役标志着装甲战争时代的到来,并使坦克在战场上成为武器中的重中之重。
  
  之后富勒继续担任坦克作战的总设计师,并制订了“1919年计划”
  
  作为结束战争的最后总攻。他在“1919年计划”中提议使用超过四千辆具备远程作战能力的新型坦克发起进攻,突破敌军战线之后,另外的一千辆坦克穿过打开的缺口,向德国领土纵深进攻,瘫痪其指挥体系,空中则利用飞机进行轰炸扫射后勤基地和德国增援部队来配合地面进攻。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使得富勒没有来得及实施“1919年计划”,可却为下一次世界大战中支配早期战局的“闪电战”(深入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
  
  大战结束后,富勒回到英国,并成功地建立起皇家坦克军团。此时,除了战前的反对者之外,富勒的敌人中又加入了英国骑兵团,他们反对把战马换成金属机械。富勒是一个从来不会忍受愚蠢的人,也从不会放弃争辩,他回应那些反对者道:“没有什么再比科学更神奇的了。我们这些为战争服务的人必须抓住这个魔棒,以迫使未来听我们指挥。”
  
  在参谋部供职的同时,富勒写出了许多的军事理论著作。《大战中的坦克》与《战争改革》两本书中包含了他许多提倡进行装甲战的提议,这与当时的军事思想与作战实践有些矛盾,世界范围内的军事领导人们都认为富勒作品中的理论有些极端和不切实际。1926年,富勒担任参谋学院院长,并出版了他名为《战争的科学基础》的演讲集。
  
  在这段时期里,富勒还成为同是军事理论家的巴西尔
  1926年,富勒在皇家总参谋部任职,继续他军事理论的创作。他坚持提倡突破战理论,并对上级和同盟军强调并依靠毫无攻击力的保守战而感到愤怒。他还中肯地表明了“马其诺防线”将会成为“法国军队的墓碑”,1927年和1930年,富勒两次谢绝了指挥作战的委任,并于1933年以少将军衔退役。他现役出版的结论性书籍《野战条令3》进一步阐述了他一直未曾改变的观点,那就是坦克战将会构成未来的战争世界,这个结论在大不列颠岛以外极容易地就被人们接受了,就连德国与苏联军队的总参谋部也在采用并研究著这个结论。
  
  退役之后,富勒曾进入政界一小段时间,还被选为法西斯派议会候选人,他这个时期的著作中包含了些许模糊的反犹太主义思想。同时他还作为《每日邮报》的随军记者报导了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与西班牙内战。在英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富勒提出转服现役,然而即使战争中的盟军与敌军都在研究并执行着他的理论,可他再没被召回英国军队。
  
  在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时期里,富勒转向军史,他的《武器与历史》一书是一部研究武器发展与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辉煌著述,而他出版的《西洋世界军事史(三卷本)》则阐述了从远古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发展史。1966年2月10日,富勒在英国的法耳默斯逝世,享年八十七岁。富勒截止到临终前已经出版了共四十多部作品,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文章。
  
  富勒有一个“多骨”的绰号,不只因为他身材瘦弱,还有他盛气凌人的个性。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战术战略思想家,他的理论,尤其是机动的装甲作战理论影响了当时欧洲大部分的军事领导者。他是一位不寻常的军人,极其聪明并坦率直言;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创造性思想家,留下的作品中包括李德尔
  伏罗希洛夫
  
  克列缅特
  伏__________罗希洛夫在其一生的军事活动中,曾荣获8枚列宁勋章,6枚红旗勋章,以及苏沃洛夫一级勋章和许多苏联奖章。1935年11月20日,苏联首次授予五名苏军将领元帅军衔。伏罗希洛夫是这五名元帅之一。
  
  1920年,他获得革命荣誉武器———带镀金刀柄的、刻有红旗勋章的军刀,1968年,又获得镀有金色苏联国徽的革命荣誉武器。
  
  1881年2月4日(公历1月23日),伏罗希洛夫出生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里。父亲叶费列姆
  伏罗希洛夫童年时期生活贫困。直到13岁,他才进入一所乡村学校读了两年冬季补习班。1895年从这所学校毕业后,他还渴望继续读书,但在当时这只是一个梦想。
  
  1896年,他进入尤里耶夫卡冶金公司的一家工厂,当上了钳工学徒。1903年到卢甘斯克的加尔特曼机车制造厂做工。在加尔特曼机车制造厂,他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这个共产主义组织是与列宁分不开的,从此,伏罗希洛夫就把自己的命运同列宁领导的党永远联系在一起了。
  
  1905年1月9日,彼得堡14万受尽剥削和压迫的工人及其家属举行示威,遭到沙皇军队镇压,死伤工人3000多名。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俄国革命的开端。卢甘斯克地区的工人和农民都积极参加了这次革命。2月16日,伏罗希洛夫参与领导了卢甘斯克机车制造厂工人罢工,并发表了演讲。罢工以工人的胜利而结束。
  
  此后,伏罗希洛夫秘密地在工人中开展革命活动。曾多次被捕,遭到监禁和流放。在霍尔莫戈雷被监禁的时候,他结识了女政治流放犯叶卡捷琳娜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伏罗希洛夫正在察里津(后改为斯大林格勒,现为伏尔加格勒)的一座大炮工厂做工。他在工人中进行反战宣传。在1917年二月革命的日子里,他来到彼得格勒。发动了伊兹麦洛夫禁卫团起义。起义进行得极为顺利,最后士兵们选举伏罗希洛夫为彼得堡工人代表和布尔什维克党团委员会委员。十月革命前夜,他按照列宁的指示,加强了矿区工人的工作,在工人中建立了赤卫队。
  
  积极参加十月革命。11月被任命为彼得格勒市人民委员。
  
  1918年3月6日,基辅陷落于德奥军队之手,哈尔科夫和彼得格勒都处于危险之中。伏罗希洛夫组织和领导了第一支卢干斯克社会主义游击队,开始对德奥军队作战。伏罗希洛夫自己把这件事看作是做军事工作的开端。3月下旬,他率领游击队从卢干斯克出发,向科诺托普前进。在科诺托普,游击队与德奥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率领的游击队在哈尔科夫工人游击队的配合下,击退了德国第27预备兵团的多次进攻。但终因力量悬殊,哈尔科夫于4月8日被德军占领。
  
  不久,卢甘斯克也面临着被德奥军包围的形势。他率领部队掩护80列火车由顿河草原向察里津撤退。此时,他已被任命为第5集团军司令,指挥两个军和由莫罗佐夫军区与顿涅茨克军区居民组编的部队。
  
  在这里,他指挥的部队不仅对入侵乌克兰的德奥军队进行了有组织的抵抗,而且与顿河哥萨克白匪军苦战了三个月,到达察里津与苏军主力会合。
  
  1918年的察里津保卫战,成为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最重要战役之一。伏罗希洛夫率部从顿巴斯突破封锁来到察里津之后,大大加强了察里津市的防御力量。7月19日,伏罗希洛夫到刚建立的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任副主席,同时担任了察里津前线司令、南方方面军副司令。为了有充足的兵员,他派人到农村动员可靠分子参军,并加强了对部队的训练。为了适应大兵团作战,他把零散的游击部队编成正规兵团;为了对付机动性强的哥萨克骑兵,他组建了几个用大量机枪和火炮装备的加强师;为了支持步兵和骑兵作战,他组建了装甲纵队。所有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察里津的防卫。苏军在伏罗希洛夫的指挥下,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显示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1918年11月,他当选为乌克兰工农政府委员、乌克兰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哈尔科夫军区司令。1919年5月,他领导了格里戈里耶夫的剿匪作战。6月,出任第14集团军司令。不久,指挥了卡捷林诺斯拉保卫战。后任乌克兰内线司令,指挥了基辅保卫战。
  
  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一样认为,大批骑兵部队机动灵活而且威力巨大,苏联红军必须组建一支相当规模的骑兵集团军。于是,当布琼尼向中央提出这一建议时,他表示完全赞同。1919年11月,伏罗希洛夫便被任命为第一骑兵军的军事委员。布琼尼在回忆中说道,伏罗希洛夫“是领导全军作战的核心人物之一”。“骑兵部队的特殊组成要求任命不仅具有一般政治声望,而且要多少以自己的军事生涯闻名于众,享有一定威信的人。”伏罗希洛夫率领这支部队粉碎了邓尼金军队的进攻。从波兰白军手中解放了乌克兰,消灭了弗兰格尔的部队。
  
  此后,伏罗希洛夫在苏联红军中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党政工作。
  
  从1924年起任莫斯科军区司令。与伏龙芝等人一起参与领导了军事改革。1925年至1934年,他升任陆海军人民委员和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此后又担任了6年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为加强苏军建设花费了大量心血。
  
  卫国战争一开始,他就直接参加了粉碎德军进攻的组织工作,先后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西北方面军总司令和列宁格勒前线司令、游击队总司令等职。但由于他对战争的认识在一些方面仍停留在骑兵时代,对当代战争中的新情况认识不足,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绩一般,未能像在国内战争中那样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于1945—1947年出任盟国对匈牙利管制委员会主席。1952—1960年为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53—1960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1年10月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因被指责为支持反党集团而未进入新的中央委员会。1966年4月苏共二十三大后,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1969年12月2日病逝。
  
  乔治
  1880年12月31日,乔治
  1901年9月,马歇尔参加军官委任考试,次年2月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少尉。2个月后,他被派往菲律宾,在麦克阿瑟将军的司令部供职。马歇尔第二次带兵执行任务时,就遇到了士兵们粗野无礼的捉弄。
  
  当他们趟过鳄鱼出没的一条小河时,忽然有人大喊一声:“鳄鱼!”士兵们争先恐后把马歇尔挤倒在泥水里。马歇尔借此机会严肃军纪;他把士兵们集合起来,在这条河上来回趟了两次。他的严格、镇静,使士兵们肃然起敬。
  
  1917年6月,马歇尔随陆军第1师到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久,他被晋升为临时中校,并担任师代理参谋长。有一天,美国欧洲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将军来1师观摩军事演习,马歇尔设计的一套运用新方法猛攻敌人战壕的演习,引起潘兴的注意。不久他又被提升为临时上校,并被调到驻肖蒙的美国远征军总参谋部工作。在那里,他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战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马歇尔调任第8军参谋长。1919年9月马歇尔回国,他的临时上校军衔被取消。直到1936年8月,56岁的马歇尔才晋升为准将。
  
  1938年夏,马歇尔被任命为陆军部作战计划处处长,接着又改任陆军副参谋长。这一年,慕尼黑协定签订,战争的阴影在美国上空徘徊。但作为经济强国的美国,其军事力量竟排在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在内的16个国家之后。对此,马歇尔认为必须立刻采取措施,重整军备。1939年9月1日,马歇尔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同时晋升为四星上将。他站在全球的战略高度,分析了美国卷入世界战争的必然性。
  
  他的精辟见解,驳斥了美国国内孤立主义者和不干涉主义者反对美国介入战争的论调。他还直率地向总统进言,给总统分析国际局势、美国军事现状以及它所面临的威胁。总统心悦诚服,两天后便把这项计划提交国会批准,为美国的军事发展开了绿灯。至此,美国的军队建设和军备发展迅速展开。一支不到20万人马的陆军部队发展到537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作为参谋长,马歇尔十分重视优秀军官的挖掘和提拔工作,他查阅了手下高级军官的档案,向总统提交了一份需立即退役的将官名单,并建议提拔一批年轻的、具有现代战争思维的人才。艾森豪当时是个年轻的上校,是马歇尔建议予以提升的人选之一。巴顿能领导部队赴汤蹈火,马歇尔建议一有装甲部队就交给巴顿指挥。更难能可贵的是,马歇尔在用人上敢于承担责任。魏特迈是个有才干、有学识的人才、他曾在德国军事学院读过二年半书,他参加拟定的一项有关与德国作战的计划被泄露了,于是他成了头号嫌疑犯。但马歇尔对他信任不疑,指示陆军部长不能撤换他。正是在马歇尔的努力之下,美国陆军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转机,盟军决心在1944年渡过英吉利海峡,开辟第二战场。那么谁来执掌帅印呢?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马歇尔。在魁北克会议上,同盟国首脑们一致同意由马歇尔担任此职。但罗斯福总统认为,一旦马歇尔出任欧洲最高司令,无人能接替他担当美国在全球性军事行动的指挥。马歇尔体谅总统之心,自觉放弃了这次千古扬名的机会,而把它转让给了艾森豪。
  
  1945年8月20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到一个星期,马歇尔致信杜鲁门总统,请求辞职,退隐还乡。同年12月作为总统特使赴华调解国共关系,参与国共谈判。
  
  1947年1月,他被任命为国务卿,掌管美国外交事务,他拥护推行“冷战”政策的杜鲁门主义。在此期间制定和推行了旨在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1959年10月16日,马歇尔病逝于沃尔特里德医院。终年79岁。
  
  切斯特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海军统帅,切斯特
  1885年2月24日,尼米兹出生在离大海很远的德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prederkksburg),最初希望进入美国陆军军官学校,但是在得知西点军校没有剩余的名额时就接受了美国海军军官学校的录取。毕业后,尼米兹加入了美国亚洲舰队,加官晋爵为驱逐舰迪卡特号(decatur)的舰长。1908年7月7日,他让迪卡特号搁浅几乎终止了他的军事生涯。尽管他因渎职被送军事法庭,但是他受到的惩罚仅仅是谴责。
  
  回到美国后,尼米兹被分配到几个潜水艇上任职,一直到1913年去欧洲学习德国和比利时柴油机的技术发展。在他回到祖国后,他运用这些情报监督指导柴油机推动的美国军舰莫米号并且1916年起航后留在军舰上担任执行船长和总工程师。
  
  1917年4月美国加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尼米兹和莫米号加入了大西洋舰队。8月,在被提升为少校后,尼米兹成为潜水艇部队指挥官辅助决策塞缪尔
  战后,尼米兹在华盛顿的海军参谋部任职,1920年转到了珍珠港视察新的潜水艇基地的建设情况。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他在各式潜水艇和战舰、驱逐舰上服役。他还几次返回华盛顿协助在美国大学里成立第一批海军预备军官训练团计划。
  
  1938年被提升为海军少将,尼米兹在圣地亚哥担任一支巡洋舰团的指挥,在夏威夷担任一支包括美国军舰亚利桑那号在内的战舰团的指挥,随后在1939年回到华盛顿担任航海局的局长。1941年当日本人轰炸珍珠港时,尼米兹主管海军人事,负责在这场大战中组织人力资源。
  
  1941年12月31日,在海军部长弗兰克
  尽管盟军认为对付日本人的战场次要于“欧洲第一”计划,尼米兹并没有推迟阻止日本扩张,收复他们的失地,将战火推向日军本土的策略。利用美军密码破译人员提供的日军的作战计划,尼米兹于1942年在珊瑚海歼灭战中第一次打破僵局。
  
  6月,再次利用数据情报,尼米兹确定了由袭击过珍珠港的日本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率领的敌军的位置,在中途岛附近海域。在日本的飞机还在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补充燃料和更换弹药时,尼米兹赢得了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海军的第一次胜利,这也是日本海军在350年来的第一次战败。在这场战役中日本损失了整个舰队中9支航空母舰中的4支,超过300架的飞机和很多日本最优秀的飞行员。
  
  在关键的中途岛战役中,战争的主动权转到了美国人手中,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在一系列的越岛作战战场中成功合作,越来越逼近日本本土。尼米兹在1943年11月占领了吉尔伯特岛,1944年2月占领了马歇尔岛,1944年8月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10月,他加入了麦克阿瑟的队伍收复菲律宾群岛。美国的领导阶层公认尼米兹的成就,将他提升为新设立的海军五星上将。
  
  1945年初,尼米兹指挥对关岛、艾渥吉马和冲绳的进攻。当日本在经受两粒原子弹轰炸后投降之时,尼米兹正在准备入侵日本。1945年8月29日,尼米兹乘坐美国军舰南达科塔号旗舰开进东京湾。9月2日在密苏里号上的投降仪式上,尼米兹作为美国的代表在条约上签了名。
  
  10月5号,海军上将回到华盛顿受到热烈欢迎,这一天被誉为“尼米兹之日”。在欢庆后不久,尼米兹接任了海军总司令的职务,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管理士兵和军舰的复员,同时为核潜艇的发展提供资金。他在1947年12月15日退休。第二年,他短暂地做了一段时间的海军部长顾问,随后做了两年联合国驻克什米尔专员。尼米兹在1966年2月20日他八十一岁生日的前几天死于一场手术后的并发症,安葬在旧金山的金门国家公墓。
  
  尼米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海军领导人,他善于鼓舞士兵的士气并与各方合作。他丰富多彩的经历使得他能执行大胆的行动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在一场最具深远意义的战役中,尼米兹在中途岛打败了日本最优秀的海军统帅山本五十六。
  
  乔治
  在人类的战争历史中,时常涌现出一些能征善战、所向披靡的天才人物。他们似乎具有与生俱来的斗志和勇气,又不乏浑然天成的指挥才能,所以能在广阔的疆场上建立不朽的功勋。美国陆军上将乔治
  1940年6月的一天,一列火车徐徐驶入美国西点镇的火车站,著名的西点军校就在这里。在下车的新学员中,有一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碧眼金发、神色坚毅的青年,他就是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威名赫赫的乔治
  1885年11月,巴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军人世家。他的曾祖父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位准将,祖父和父亲都毕业于维吉尼亚军事学院。巴顿19岁进入西点军校。一年级时,因数学不好,留了一次级,但他对橄榄球、田径:剑术等都很擅长,特别是剑术方面颇有造诣。巴顿雄心勃勃,相信自己是命中注定的伟大人物,他奋发努力,从不懈怠。他曾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只要今天我能伟大,则明天受苦而死我也甘心。”
  
  巴顿从步入军界起,就把杰克逊的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基本格言:“不让恐惧左右自己”。他认为这是军人能够勇猛无畏的根本因素。巴顿发现自己虽然勇敢,但在危险面前并非毫无顾虑。于是他决心要进行锻炼,克服恐惧心理。骑术练习和比赛,他总是挑最难越过的障碍和最高的跨栏;在西点军校的最后一年里,有几次狙击训练,他突然站起来把头伸进火线区之内,为这件事父亲责备了他,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我只是想看看我会多么害怕,我想锻炼自己,使自己不胆怯。”
  
  新
  从军校毕业后,巴顿被调往美国第一集团军任骑兵少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巴顿随约翰
  经过4年鏖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参战国人民同庆和平的降临,而将自己与战争融为一体的巴顿却感到生活失去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年过半百的巴顿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代,他那好战的心被欧洲的炮火激荡起来,密切注视着战局。1940年他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奉命到本宁堡组建一个坦克旅,不久晋升为准将,并很快成为美军的战车专家,后又升为少将。
  
  1942年11月,在突尼斯境内的美军被德军打得节节败退,士气低落。为鼓舞士气,艾森豪威尔把巴顿调去接管军队。巴顿在短短十几天时间里,就使美军的精神面貌振奋起来。在他的指挥下,美军开始收复失地,而且每战必捷。使巴顿名声大震的是攻占西西里的战役,他指挥部队沿西西里北岸向麦西纳前进,以惊人的速度先于蒙哥马利进人麦西纳并赢得了这一战役。这一战役使同盟国和德军对美军刮目相看。
  
  正当巴顿在事业上如日中天之际,却因两次殴打士兵引起美国军内和国内的舆论反对,在马歇尔、艾森豪等人的保护下才幸免撤职。1944年1月,巴顿前往英国参加诺曼底登陆。盟军登陆后,为了结束缓慢迟滞的推进情况,决定开始发动“眼镜蛇”行动。巴顿又以其惊人的进军速度和勇气把局部性的突破变成了全面的运动战,使盟军终于冲出诺曼底,迫使德军全面撤退。接着,巴顿又率领部队转战欧洲大陆,于1945年3月22日到达莱茵河畔,他当夜就强行渡河,直捣希特勒老巢。巴顿外表豪迈直爽,看似作决定不假思索,实际上他决断前都经过深思熟虑,甚至精确的计算,正是这种精神才使他无往而不胜。
  
  巴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传奇将军。巴顿与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苏联名将瓦杜丁不同,他是在战争胜利结束后的一次车祸中受重伤不治而逝世的。他未曾听到凯旋时的欢呼,未能接受少女的鲜花,命运却让他与之擦肩而过。
  
  在二战的将军中,巴顿是少有的战争狂热分子,他简直就是为战争而活的。他曾说过一段著名的话:“与战争相比,人类的一切奋斗都相形见绌!上帝啊!我是多么热爱战争!”另一句著名的话是:“一个职业军人的适当归宿是在最后一战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而干净利索地死去。”按他自己的说法,他的死是不干净利索的,是一种非军人的死法。但是,对一个只为战争而活的人来说,仗打完后死去,却也是一种不错的解脱。
  
  蒙哥马利
  
  1976年3月24日,英国著名的军事家、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间英国武装部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伯纳德
  1887年11月17日,蒙哥马利出生在伦敦肯宁登区圣马克教区的一个牧师家庭。少年时他十分顽皮,14岁才正式上学,20岁时考入桑赫斯特英国皇家军官学校,1908年毕业,被分配到驻印度的部队中服役,任少尉排长。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即将结束时任司令部上尉参谋。这段经历对他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回忆说:“到第一次大战结束时,我已经认清军事职业是一种终身的研究。”他潜心研究战争的科学和实践,终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大展雄才。
  
  第一次大战结束后,蒙哥马利体会到军事完全是一种需要毕生精力去探讨的学问,但真正理解这种道理的军官不多。他决心献身于这种行业。1920年,他正式跨进了参谋大学之门,毕业后参加了爱尔兰战争。几年的实践,为蒙哥马利日后任高级指挥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蒙哥马利任第三师师长,率部队赴法国和比利时抗击德军,1942年上半年,英军在远东战场上节节败退,在中东战场上丢城失地。在这危急关头,蒙哥马利被派往北非,出任英国驻北非第8集团军司令。
  
  蒙哥马利是一位谨慎从事,善于把战略、战术联系起来考虑的军事家,他亲自制订了全歼“非洲军团”的计划,并认真检查每项准备工作。这次作战计划是要骗过德国将领隆美尔,不让他发现英军主动进攻的企图,具体行动就是在阿拉曼南面佯攻,在北面准备真正的进攻。激战前夕,隆美尔加强了对英军阵地的空中侦察,蒙哥马利指挥第8集团军的坦克部队,在一夜之间将所有的战车转移出集结地,换上了逼真的假目标,英军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出色,骗过了有“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阿拉曼决战始于1942年10月23日深夜,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锐不可挡,势如破竹,用十几天时间,迫使隆美尔的部队连续后退600多公里,伤亡惨重。德意军死伤和被俘59万人,隆美尔的助手冯
  蒙哥马利是阵地战的高手,有点像“拿破仑的终结者”英国惠灵顿公爵。他对作战的目的、步调有极清晰的概念,但也容易固守这个概念不知变通。巴顿在西西里战役中改变计划,冲向巴勒莫,再回身取墨西拿的即兴行动,蒙哥马利和巴顿易地而处是决做不出来的。因为在他看来,墨西拿才是整个战役的关键。
  
  蒙哥马利在诺曼底登陆后没有及时占领卡昂城,而是改为“在卡昂附近回旋”,吸引德军主力,以便美军在南翼达成突破。包括巴顿、布莱德雷在内的盟军将领都说,这是蒙哥马利为他无力攻占卡昂所找的借口。在当时,即使蒙哥马利真想占领卡昂,他可能也没有这个能力。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那是他的借口也好,应变计划也好,确实不失为上乘的变招:德军主力和全部的装甲部队都集中在英军周围,从而使美军在7月份发动“眼镜蛇”作战,突破德军防线,达成了突进。
  
  蒙哥马利是战略上和阵地战的高手,连隆美尔也承认这一点。
  
  蒙哥马利的问题在于他缺乏把突破变为突进的魄力,在这个问题上总是过于谨慎。有时即使有了巨大的优势,他能突破敌人防线,但不能决定性地消灭敌人,而是把敌人向后推。像阿拉曼战役以后,和“市场一花园”作战就是如此。在这一点上,他与朱可夫无法相比。蒙哥马利长期与巴顿一起作战,巴顿很看不起蒙哥马利,还经常骂娘。
  
  不过蒙哥马利对巴顿本人倒没什么恶意,只是把他们之间的竞争看作是事业上的竞争。
  
  战后,蒙哥马利先出任英军总参谋长,后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最高副统帅。他退休之后继续参加国际国内政治活动达10年之久,出访了许多国家,广结政界要人。他于1960年和1961年两次访华,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华西列夫斯基
  
  1942年11月19日晨,浓雾笼罩着斯大林格勒,突然万炮齐鸣,集结在斯大林格勒南北两面的苏军出敌不意地发起了钳形攻势,迅速将33万德军合围,而后至1943年2月2日又将其全歼。斯大林格勒战役被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为这一战役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苏军总参谋长亚历山大
  华西列夫斯基与朱可夫是同时代的苏军高级指挥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一起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但是两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朱可夫豪爽开朗,大胆果敢,魄力强,华西列夫斯基老练稳重,平易近人。有一次,华西列夫斯基从前线回到大本营,斯大林开玩笑地说,“瞧您指挥这么一大批部队,而且您干得不坏,但您自己也许连苍蝇都没有欺侮过”。华西列夫斯基一向认为,善于在下属面前保持自重是军事首长不可少的品质。
  
  1895年,华西列夫斯基出生在新戈列奇哈村的一个神甫家庭。母亲共生下八个孩子,华西列夫斯基排行第四。父亲收入微薄,母亲常到临近工场作坊里做些零活补贴家用。华西列夫斯基也常常到菜园和田地里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他先是在诺沃波克罗夫斯科耶村教会办的一所小学读书,后来进入基涅什马神学校,1909年秋天又进入科斯特罗马神学校读书。这个学校出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
  
  华西列夫斯基童年时并没有梦想作一个军人,更没有想借此机会飞黄腾达,是战争使他进入军队,成长为著名的军事家、统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战争打破了他学生时代曾有过的当一个农学家的梦想。1915年,他进入阿列克谢耶夫军事学校速成班,毕业后获准尉军衔,被分配到一个县城的预备营,不久,即率一个连开赴前线,被编入第9集团军步兵第103师诺沃赫皮奥尔斯克团。
  
  1916年春,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第9集团军,驻扎在从德涅斯特河畔的拉塔奇到普鲁特河上的鲍扬一线。他作为第一连连长,参加了勃鲁西洛夫战役。同年8月,罗马尼亚对奥宣战,却连吃败仗,11月布加勒斯特沦陷。华西列夫斯基随第9集团军开到罗马尼亚,阻止德国人通过罗马尼亚进攻俄国。
  
  1917年3月,国内传出彼得格勒爆发革命的消息,华西列夫斯基所在团的军官开始分化,一部分人更趋于保守,一部分向士兵群众靠拢。他一向很接近士兵群众,自然走了第二条路。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军军官层的分裂加深了,保守分子暂时占了上风。华西列夫斯基因承认苏维埃政权,接触布尔什维克,出席士兵代表会议而遭到一部分军官的冷遇。为此,他决定结束军事生涯,去做一名农学家。
  
  1917年12月,他退伍回到了家乡。
  
  三个星期之后,华西列夫斯基接受了县军事部的建议,担任了基涅什马思乌格列茨克乡的军训处教官。1919年5月,他参加了工农红军,当上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指挥官。此后,他担任过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教导队长等职。1931年5月,华西列夫斯基被调至工农红军军训部工作。在此期间,他参加了许多军事演习的准备和实施,同时参加了司令部勤务条令和大纵深战斗实施细则的编写,使他学会了参谋业务,积累了工作经验。1934年,他升任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军训部长。1935年9月苏军实行军衔制时,他获得上校军衔。1936年秋,改任司令部作战部长。11月,进入总参军事学院深造,一年后以优异成绩结业,到总参谋部任训练处长。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6月,德军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仅三个月就推进到列宁格勒、莫斯科和罗斯托夫一线。形势十分危险。这时,已升任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长的华西列夫斯基,为稳定战局进行了许多具体的组织计划工作。
  
  1942年5月,他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当时,他正在西南方面军协助工作。最高统帅要求他至迟于7月4日返回大本营。刚刚就任总参谋长的华西列夫斯基,根据统帅部的意图,主持总参谋部拟制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计划和方案,领导解决了各方面军作战中的许多具体问题。
  
  7月23日,他作为大本营的代表来到对战局起决定性作用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为解除德军对苏第62集团军合围的威胁,他建议使用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的剩余兵力,对敌实施反突击。这不仅打破了敌人的围歼计划,而且阻止了敌人一举拿下斯大林格勒的企图。随后,他协调其他战场,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保证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显示了他统率大军的才能。
  
  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华西列夫斯基作为大本营派出的代表,先后协助各方面军领导进行了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进攻战役、库尔斯克会战、解放顿巴斯战役、克里木的作战行动和白俄罗斯进攻战役等。白俄罗斯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的进攻战役之一。
  
  在战役准备阶段,华西列夫斯基根据斯大林的设想;一方面详尽审阅了被命名为“巴格拉季昂”的作战计划,另一方面帮助大本营完成了各方面军的调动和集中,提出了他认为适合担任新编组各方面军司令的人选,供最高统帅选择。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又深入各部队检查战役准备情况,实施最直接的战役指挥。这次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解放了白俄罗斯全境,为以后的战略进攻创造了条件。
  
  1945年4月,华西列夫斯基受最高统帅之命,与总参谋部的人员一起拟制了远东作战计划,并采取极严格的保密和伪装措施,将三个方面军调到中苏边境的三个主要突击方向上。7月,他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指挥对日本关东军作战。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华西列夫斯基指挥150多万苏军发起进攻,进入中国东北等地。仅仅10天,苏军就在三个作战方向上分别挺进了200———800公里,将日军分割成许多孤立的集团。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下旬,关东军陆续被解除武装。华西列夫斯基对这次战役的指挥,再次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战后,他先后担任总参谋长、武装力量部部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国防部总监等职,为苏联武装力量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77年逝世。
  
  朱可夫
  
  朱可夫(1896
  国内战争结束后,历任骑兵团长、旅长、骑兵监助理,骑兵师长,驻西班牙军事顾问,骑兵军长,驻华军事顾问,军区副司令。1939年在哈拉哈河地区指挥苏蒙军反击日军取得胜利。后任军区副司令、司令。
  
  1941年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长。苏德战争期间,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代表,战时最高副统帅、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方面军司令,多次参与制定战略计划,指挥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柏林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曾代表苏军接受德军投降。
  
  战后,任驻德集团军总司令兼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部长。他作风果断,具有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善于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大量兵力,擅长使用坦克兵团,穿插迂回,分割合围。四次荣获苏联民族英雄称号,获列宁勋章6枚。著有回忆录《回忆与思考》。
  
  朱可夫实事求是,多谋善断,指挥若定,堪称军事“奇才”。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德军以闪击战法侵占了苏联大片领土,朱可夫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主张收缩兵力,于7月29日正式提出放弃基辅的建议,结果不仅被斯大林指责为“胡说八道”,而且半小时后被免去总参谋长职务,调任新组建的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次日,朱可夫即到任,了解情况,着手准备在斯摩棱斯克东南的耶利尼亚地区发动一次进攻战役。这是朱可夫在苏德战争中第一次独立指挥的战略性战役。1941年8月30日至9月8日,他成功地实施了这次进攻战役,彻底铲除了德军在耶利尼亚的突出部,迫使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为苏军统帅部在莫斯科方向上改善防御态势,赢得了时间。
  
  1941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德军从西部迂回,直奔莫斯科。10月10日,朱可夫奉命任西方面军司令员,担负保卫莫斯科的重任。朱可夫知己知彼,料定墨守陈规的德军还将采用强攻两翼、分进合击的战法,因此,他格外重视两翼的防守,同时掌握部分兵力在紧急时从正面支援侧翼。11月15日,德军以51个师180万人向莫斯科发起总攻。朱可夫指挥若定,沉着应战,只以一线部队抗击敌军而不动用预备队。守旧的德军果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两翼部队苦战之时,正面的部队却按兵不动,从而使朱可夫得以把正面兵力机动到两翼抗击德军。12月13日,红军击溃德军两翼,使希特勒损兵折将50万人,打破了法西斯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战争进程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朱可夫也从此名扬天下,连和朱可夫打过仗的德国人都承认他是苏俄将领中最大的天才。
  
  1943年3月中旬,朱可夫来到库尔斯克,迅速查明了德军意欲夺占库尔斯克的企图。朱可夫向苏军最高统帅部建议:苏军先不要转入进攻,而以优势兵力进行防御,在阵地上疲惫和消耗敌人,然后投入精锐预备队,转入反攻,最后歼灭德军主力。
  
  1943年7月5日凌晨,朱可夫当机立断,命令苏军炮兵提前对敌实施炮火反攻,迫使德军将发起冲击的时间推迟3小时。德军进攻进展缓慢,不久便转入防御。7月12日,苏军转入反攻,并于8月23日解放哈尔科夫,胜利结束了这次会战,这次会战堪称苏德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
  
  1945年春,苏军对德的最后一战开始了。而奉命直捣柏林的正是朱可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1945年4月16日4时,朱可夫下令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向德军发起全面进攻。4月18日晨攻克泽劳弗高地,打开了这把“柏林之锁”。
  
  4月20日,突破柏林近郊的德军防线。次日,朱可夫的3个集团军突入了市区。4月30日15时50分,朱可夫下属的两名军士将红旗插到了国会大厦。
  
  朱可夫还以治军严格闻名,特别是对干部的要求更为严格,这在他戎马生涯的早期就开始表现出来。在他担任团长时,他禁止任何坦克兵穿工作服离开车间、车库和坦克停车场,外出必须穿规定的制服,穿着制服时,必须把铜扣、皮鞋擦得锃亮。野外训练归来,必须立即洗刷战斗车辆。
  
  多谋善断、指挥若定的朱可夫堪称军事奇才,他领导指挥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柏林一系列战役,直接打败了希特勒纳粹集团,是一位战功显赫的二战将领。
  
  麦克阿瑟
  
  在二战中,获得过美国五星上将军衔的只有3个人:马歇尔、艾森豪和麦克阿瑟。在他们之中,马歇尔没有实战指挥经历,艾森豪直接指挥的战役也不太多,惟有麦克阿瑟可说是久经沙场。
  
  麦克阿瑟出身将门,父亲老麦克阿瑟是1898年美西战争中的名将,曾任驻菲律宾军事总督。一战前后好几任美国陆军参谋长都是他的门生,这让小麦克阿瑟在仕途上得益不少。麦克阿瑟本人少年早慧,在西点军校的4年里有3年名列第一,毕业的时候还是学员队长。据说西点军校校史上毕业时既是第一名,又是学员队长的,只有3人而已,一个是麦克阿瑟,还有一位没有在军界闯出名堂,再一位就是南北战争时的南方军总司令罗伯特
  军校毕业后,麦克阿瑟被派往菲律宾服役。但不久,便被调回华盛顿,先后在罗斯福手下和作战部任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阿瑟率“彩虹”师赴法参战,因作战勇敢、屡建战功而不断升迁,一战结束时他已是一名准将。战后麦克阿瑟回西点军校担任校长,成为西点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校长。193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麦克阿瑟担任太平洋西南地区总司令。他对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概念是,应该使用由舰队支援的空、地打击力量出其不意地对几个主要目标实施大规模攻击。麦克阿瑟的战略是,应该把灵活与节约兵力结合起来,在他的部队不脱离己方的空中掩护之下,沿着前进的轴心线,向几个重要目标外围作跳跃进攻。从广义上讲,他谋求用突破敌人内部防线的方法来割裂并摧毁所谓的“大东亚———南海日本帝国”。正是由于缺乏同日本正面作战的设施,他建议对日本的坚强据点不做正面攻击。对每一次战斗,他所谋求的是获得时机迂回到敌人后方,打击其侧翼,切断敌人的补给线。麦克阿瑟的整个作战理论是抛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种消耗人力的正面攻击,回到拿破仑时代的机动作战。
  
  麦克阿瑟采用这一战略,借助海空军力量,运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越过不重要的岛屿,向深远纵深的主要目标实施“蛙跳”攻击,从澳大利亚经菲律宾一直打到日本国土,创造了无数个大步跨跃岛屿的胜利战例。
  
  麦克阿瑟的这一战略是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取得胜利的关键原因之一,避强击弱的规避战术使美军重创日军,而自己的损失却不大。
  
  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侵朝军总司令,负责援救朝鲜李承晚政权事宜。韩国的美韩残军希望迅速得到麦克阿瑟的增援,麦克阿瑟则考虑得更远,他计划率领军队在汉城附近的港口城市仁川登陆,以拦腰切断北韩军队的供给线,给北韩军队以致命打击。
  
  美军中陆军和海军的作战军官及参谋人员都反对这一计划,当地的驻军司令也表示反对。但是麦克阿瑟凭借其超常思维拒绝了将领们的反对意见,并且将进攻日选择在英法七年战争时期魁北克战役191周年纪念日,即1950年9月13日这一天。他声称,当年英军将领沃尔夫认为,既然陆、海将军们都认定他的计划不可行,那么蒙卡姆(法军将领)也一定认为他不会那么干。现在,既然美军军官都认为仁川登陆不可行,毫无疑问,北韩人也一定会那么想。为了达成登陆的突然性,麦克阿瑟指挥航母分别对韩国东海岸的三陟和平壤外港镇南浦及清川江口的达阳岛进行佯攻,在群山方向实施佯动登陆,同时利用报刊、广播散布假情报,造成在东海岸登陆的假象。他自己则率10艘军舰驶进仁川港,稍费力气便登了陆,然后长驱直入,扑向汉城,粉碎了北韩军队对釜山的包围,迫使其重兵撤回三八线以北。麦克阿瑟又赢得了美军史上一次罕见的胜利。
  
  麦克阿瑟的军事才华集中体现在一个“奇”字,出奇制胜是他成功战例的特点。太平洋战争中,“跳岛作战”是他的拿手好戏,这反映了他在战略概念上的冒险和创新。“跳岛作战”能充分发挥己方的海空机动优势,既减少伤亡,又让大批日军无用武之地,加速战争胜利的进程,可以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朝鲜战争中的仁川登陆,则是麦克阿瑟在战役层次上指挥艺术的巅峰之作。
  
  除了军事指挥艺术,麦克阿瑟还是出色的教育家和军人政治家。
  
  他在20年代是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他担任校长时正是西点军校经历大变革的时代,他给军校带来的活力和进行的教育改革到现在还有深远影响。日本投降以后,麦克阿瑟作为盟国占领军最高司令,实际是日本的太上皇。他对日本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造,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制度,从选举权到新宪法。虽然此人反共而且改造的是中国的世仇日本,单就他的工作而言,必须承认他是个出色的政治家。
  
  麦克阿瑟的弱点也和他的天才一样明显。他打过不少本可以避免的败仗,像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的空军被日军奇袭毁在地面上,像朝鲜战争第一和第二次战役。麦克阿瑟过于自信,自信到狂妄的地步,所以往往轻视对手,所有这些败战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轻敌。反过来,他开始重视对手时,往往又有天外飞仙似的妙手出现。他的出身、教育、经历决定了他的优越感和自信,他对荣誉有中世纪骑士式的渴望。麦克阿瑟是美军将领中获得勋章最多的一人,也不吝惜给手下的人以荣誉。在他的回忆录中每次作战之后都有长长的注解“我按以下的顺序嘉奖我的部下”,这在所有将领的回忆录中绝无仅有。以上这些都造成了他的个性弱点,进而影响他的判断力。
  
  阿特拉希
  
  1.傀儡王国君主
  
  阿特拉希,1886年出生于叙利亚德鲁兹山区的卡里亚村,小时进私塾念书。善于骑术,自幼受到本族尚武精神的熏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逐渐走向衰落,阿卜杜
  1904年,18岁的阿特拉希就跟随父亲加入了起义队伍,并坚持了多年斗争。由于当时奥曼帝国还具备一定的军事力量,而且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军终被包围德鲁兹山的土耳其军队打败。1910年阿特拉希的父亲和其他参加起义的部族领袖,被土耳其人捕获,并被押解到大马士革,处以绞刑。而阿特拉希本人则被编入土耳其军队,遣往罗马尼亚前线服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统治叙利亚的土耳其将领企图遏制阿拉伯民族运动的发展,采取了恐怖手段。1916年6月16日,汉志的谢里夫海珊在麦加发动了阿拉伯民族革命,呼吁叙利亚和其他阿拉伯地区人民起来为争取独立而斗争。此时的阿特拉希也脱离土耳其部队返回家乡,于是他迅速组建了一支队伍响应革命。
  
  德鲁兹山区是汉志和大马士革之间的军事要冲,阿特拉希率部先切断这条重要的交通线。然后,他随费萨尔部队北上追击土耳其占领军,直把他们逐出国境,从而奥斯曼在叙利亚的暴虐统治宣告结束。
  
  从这以后,阿特拉希成了德鲁兹族公认的领袖。
  
  一战后,法国根据1916年英法两国为瓜分阿拉伯世界而缔结的萨克斯皮何协定,取得了对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委任统治权。法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把叙利亚分割成几个部分,组成联邦,德鲁兹山区则被划为联邦中的独立部分,即杰贝尔
  2.为民族独立而战
  
  在法国殖民者的控制下,阿特拉希名义上是德鲁兹王国的社主,但实际上却成了法国殖民者的傀儡。1922年,法国殖民者趁阿特拉希外出的时候,竟然不顾叙利亚的习俗闯进国王住地,并逮捕了阿特拉希的朋友———另一位德鲁兹族领袖———阿丹
  也就是这一事件激怒了阿特拉希,他于1922年7月领导德鲁兹山区人民举起义旗,以反抗法国统治。虽然这次起义很快就被法军镇压下去,但法国殖民者慑于阿特拉希在德鲁兹族中的威望,不敢随意杀害他。只是从此以后对他的防范监视更加严密了。
  
  1924年初,叙利亚成立了民族主义政党人民党。这个党组织是支持德鲁兹教派的,同时该党还与阿特拉希达成协议,共同起来斗争以争取叙利亚的独立。
  
  1925年6月,阿特拉希以叙利亚全国起义部队总司令的身份率部打回德鲁兹山,准备收复家园。同年7月,起义军占领了德鲁兹首府苏韦达。此时,法国当局派出4000名讨伐军镇压起义。然而,起义军还是于8月2日大败敌军,取得胜利。
  
  1925年8月,起义军乘胜向大马士革挺进,准备与该市民族主义政党里应外合攻下这座中心城市时,由于未能很好配合,斗争没能取得胜利。
  
  1925年9月末至10月初,法军对德鲁兹山区进行两次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就在此时,大马士革市内又爆发了反对法国统治的总罢工。1925年10月18日,阿特拉希乘胜第2次率军攻打人马上革。起义军在市内群众全力配合下,很快就控制了大马士革市的绝大部分地区,阿特拉希在自己实际管辖地内,建立了民族自治机构,行使地方政权的职权。各地区也建立了隶属于临时的革命政府的民族自治机构。
  
  3.两度流亡国外
  
  叙利亚人民起义军所取得的胜利,迫使法国政府不得不撤换驻叙殖民军政头目,改变统治手法,甚至企图通过谈判手段来收买阿特拉希等起义领导人,扑灭起义烈火。当这一策略遭到失败后,法国当局便想方设法阻止英国出售武器给起义队伍,同时从摩洛哥调来重兵镇压起义。增援部队到达后,法国殖民军兵分3路向起义军反扑。其中一路在1926年4月攻打德鲁兹山区,占领了苏韦达城。另一路于同年5月5日与阿特拉在大马士革近郊展开激战,并且争得了对大马士革市的控制权。起义军只得撤回到德鲁兹山根据地。第三路殖民军在同年8月向沙漠地带绿洲的游击队阵地进军。阿特拉希派兵驰援,但由于敌人火力强大,遭到严重损失,只得撤出绿洲,退向德鲁兹山。直到1927年初,由于处境日益恶化,临时革命政府不得不停止活动。阿特拉希和一部分游击队员及其家属离开祖国撤到约旦东部。但在那里,他们遭到英国殖民当局的刁难和迫害,无法立足,只得又辗转到沙特阿拉伯境内锡尔汉谷地盐村定居,从而开始了10多年的流亡生活。
  
  虽然阿特拉希身在异国,但他时刻关注著叙利亚局势的变化。在起义的影响下,法国虽然改变了某些统治形式,做了一些表面上的让步,但总的说来,仍然在继续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他们把德鲁兹山区划为特区,由法国顾问掌握实权进行统治。
  
  根据这一新形势,阿特拉希于1930年和流亡在国外的民族主义领袖举行了会议,揭露法国殖民当局的新阴谋,呼吁人民坚持斗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维希政府投靠纳粹德国,自由法国派卡特鲁将军前往叙利亚。卡特鲁为了争取叙利亚站到自由法国方面,1941年9月27日他正式宣布叙利亚获得独立。同时卡特鲁特意约见阿特拉希,向他承诺,法国当局已决定恢复他的自由,并给予他1000里拉的金币以弥补他所受的损失。被阿特拉希拒绝了。
  
  二战结束后,法国不承认自己曾经宣布叙利亚独立这一事实,不仅拒不撤军,反而还增派大军入侵叙利亚,法国的这一举措激起了叙利亚人民的愤慨,全国各地纷纷组织游击队准备抗敌。阿特拉希在德鲁兹山区带领当时的军政人员举兵起义,一举铲除了法国在德鲁兹山区的统治。
  
  而此时英国以“维护秩序”为名,派兵进入叙利亚,企图取法国而代之,并与叙利亚人民发生冲突。由于叙利亚人民的起义斗争方兴未艾,示威罢工日趋扩大,加上国际舆论都是谴责英法的侵略行径,英法军队迫于国际舆论压力,不得不于1946年4月17日从叙利亚撤军。但是,帝国主义势力仍在不断采取各种手段,干涉叙利亚内政。
  
  1949年3月到1951年11月两年多时间里,叙利亚的军政头领在英美的操纵下先后发动四次政变。最后,总参谋长施舍克里在美国支持下攫取了军政大权,实行独裁统治,残酷镇压爱国志士。阿特拉希毅然宣布反对施舍克里的反动统治,并于1954年1月在德鲁兹山区举行起义。施舍克里在采取安抚手段未能奏效后,便派出“讨伐军”进攻德鲁兹山区。阿特拉希被迫再度流亡国外。
  
  虽然暂时遭到挫折,但阿特拉希发起的反对施舍克里的正义斗争却得到广泛的响应,甚至连“讨伐军”中的一些队伍也开始转到起义者方面。
  
  1954年2月,叙利亚北部的正规部队举行大规模起义,并占领了阿勒颇的政府机关和广播电台,这给了施舍克里沉重的打击。随后,起义烽火迅速扩展到拉塔基亚、霍姆斯和哈马。形势急剧转变,施舍克里独裁统治在群众运动和起义斗争的强大压力下垮台了。
  
  1954年2月下旬,起义军官和政治活动家在霍姆斯举行著名的代表大会,选举新的总统,成立新政府,废除施舍克里颁布的各种命令和决议。霍姆斯代表大会后,阿特拉希返回祖国,回到德鲁兹山区。
  
  叙利亚各地群众为他举行了盛况空前的欢迎仪式。
  
  阿特拉希结束第2次流亡生活回到祖国后,便辞去公职定居在德鲁山区的苏韦达城。1982年3月26日,阿特拉希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终年96岁。
  
  艾森豪
  
  1投身军校
  
  德怀特
  1911年,艾森豪考取美国海军学院,却因超龄而未被录取;后经该州参议员推荐,考入美国军事学院,即西点军校。艾森豪在校期间并非模范学员,学习成绩中等,但他注重交际,热衷于橄榄球运动。可以说,正是军校运动培养和发挥了他的组织领导才能。因西点军校1915届毕业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58人晋升为将军,故人们称之为“将星云集之班”。
  
  1915年,艾森豪从西点学校毕业并获得少尉军衔,旋即赴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任职。1916年7月1日,艾森豪与玛米
  1921年艾森豪从陆军坦克学校毕业,1922年调往驻巴拿马的第20步兵旅任参谋。旅长福克斯
  1923年,经康纳帮助而进入陆军指挥与参谋学校学习。1926年,以第1名的成绩毕业后又经康纳介绍赴法国进行战场考察。1927
  1940年2月艾森豪调到驻加利尼亚的第15步兵团任职,11月升任第3师参谋长。1941年3月,升为第9军参谋长。1941年6月出任第3集团军参谋长,晋升为准将。在任职集团军参谋长期间,因成功组织实施了大规模军事学习,而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重视。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艾森豪调任陆军参谋部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部副部长,1942年2月,升任作战计划部部长。
  
  就在此月,马歇尔将作战计划部改组为美国陆军最高指挥机构作战部,并于3月任命艾森豪为作战部部长。
  
  此后不久,艾森豪奉马歇尔之命拟制欧洲盟军联合作战计划。
  
  艾森豪认为,美军应以欧洲与大西洋战场为主要战略方向,先将美军的主要兵力兵器向英国集中,再横渡海峡突向欧陆。
  
  1942年5月,艾森豪奉命赴伦敦考察军事形势和未来驻欧美军的编制问题。6月,在呈交考察报告《给欧洲战区司令的指令》后被任命为欧洲战场美军司令,重返伦敦。7月,晋升为中将。
  
  2挺进北非战场
  
  1942年7月,鉴于北美英军及远东美军接连受挫和丘吉尔的极力支持英美发动北非战争,8月,艾森豪被任命为实施北非登陆的盟军最高司令。盟军司令部设在伦敦,根据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的指示指定作战计划。
  
  作战计划要点是:盟军特遣部队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萨布兰卡实施登陆,占领沿海主要港口,然后由阿尔极登陆部队向东抢占突尼斯,再待机与北非英军协同作战,消灭北非的德意军队。攻击发起日定为11月8日。艾森豪任命克拉克为副司令,史密斯为参谋长,坎宁安为海军司令。11月4日,盟军在巴顿、弗雷登道格尔和安德森的指挥下,在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与此同时,无线电台向北非广播罗斯福总统的友好声明。
  
  从10月起,美军副司令克拉克和墨菲开始与法军将官接触,要求合作,但盟军仍遭到法军不同程度的抵抗。艾森豪设法与因故滞留北非的维希法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达尔郎达成合作协议。盟军在北非登陆成功,艾森豪则被舆论攻击为与维希干将勾结而险些被迫辞职。北非登陆使法属北非及其军队归属盟国。
  
  盟军登陆前后,蒙哥马利的英国第8集团军与隆美尔的德国“非洲军”正在埃及的阿拉曼激战。11月,隆美尔部退抵突尼斯。艾森豪命令安德森部抢占突尼斯,但抢占行为因指挥系统混乱、蒙哥马利行动迟缓和气候恶劣而告失败,盟军只得就地转入防御。艾森豪因此陷入极度苦恼之中。大批德意志援军趁机开进北非。
  
  1943年1月,卡萨布兰会议决定,盟军将在北非战役之后实施西西里战役,以改善盟军的军事失势;任命艾森豪为北非战区盟军最高司令,亚历山大为副司令兼地面部队司令,特德为空军司令。
  
  与此同时,艾森豪晋升为上将。会后,北非盟军整编为第18团军群,由亚历山大任集团军群司令,在艾森豪之下负责直接指挥。
  
  1943年1月底至2月,隆美尔部经费德、加夫萨向卡塞林发动钳式攻势,费雷登道尔的美国第2军在塞林蒙受重大损失。艾森豪急调巴顿任第2军军长。在盟军的强烈攻势下,钳形攻势结束。隆美尔部向梅德宁进攻失败之后,隆美尔认为再战无益,于3月9日抱病回国,由阿尼姆代替指挥。
  
  根据艾森豪批准的突尼斯作战计划,英国第1集团军从北部和中部进入突尼斯前沿阵地;美国第2军则沿山地向东实施有限佯攻,把敌军从第8集团军的前线吸引过来并威胁敌军的右翼。3月17日,美国第8集团军对马雷特防线的正面突击失败。北非战役破坏了纳粹德国的威信,为开辟欧洲第2战场创造了前提条件,北非战役对艾森豪的指挥能力和领导地位都是严峻的考验。
  
  3扫荡地中海
  
  北非战役之后,北非战区盟军司令部即改组为地中海战区盟军司令部。1943年6月,艾森豪亲自指挥盟军攻占潘特莱里亚岛作为空军基地。
  
  因为根据美英联合参谋会议,攻克西西里战役是以空战为先导的。
  
  6月12日,艾森豪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大致的作战计划,以此防止新闻记者通过推测性报导泄露作战机密,结果获得成功。6月下旬,特德指挥空军对战区内的德意志空军基地及其他军事目标实施战略突击,并于7月获得控空权。
  
  根据作战计划,两栖登陆作战部队为第15集团军群,担任主攻的蒙哥马利部将在诺托登陆,沿东部海岸向默西拿突击;担任助攻的巴顿部队将在杰拉湾登陆,先向北面和西北挺进并攻占巴勒莫,再沿北部海岸向墨西拿突击,与英军会师墨西拿,围歼西西里守敌。9月9日晚盟国空降部队实施空降,地面部队则于10日凌晨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实施登陆,随后得到空军和海军的火力掩护。
  
  面对铺天盖地的盟军部队,意军毫无斗志。英军登陆之后,先后攻占杰拉、利卡塔、安佩多克列港、卡尔塔尼塞塔、马顿莫和马尔萨拉,但后来受到德国4个师的顽强抵抗。英军的攻势受阻之后,美军成为突向墨西哥主攻部队。得到增援的德意军开始通过墨西拿向意大利本土撤退。8月17日,盟军进占墨西拿。
  
  西西里战役为盟军的两栖登陆作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最终导致墨索里尼政府的垮台和法西斯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
  
  9月8日,艾森豪进军意大利本土,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于10月1日进占那不勒斯。此后,盟军与德军处于僵持状态。
  
  1943年11月,在德黑兰举行了由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参加的“三巨头”会议。会议广泛讨论了国际局势,美国和英国明确表明了1944年开辟欧洲第2战场的决心,苏联则希望尽快决定此次作战的盟军最高司令人选。艾森豪在会后被任命为指挥“霸王”行动的盟军最高司令。
  
  1944年1月中旬,艾森豪抵达伦敦组建盟国远征军,自为副司令,史密斯为参谋长,布莱轩为美国地面部队司令,蒙哥马利为在国地面部队司令,拉姆齐为海军司令,利马洛里为空军司令。
  
  按照艾森豪设计的体制,上述军种司令担负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军种司令是最高司令部成员,参与最高司令部制订计划的工作;另一方面,这种司令是整个军事行动中指挥具体作战的司令,拥有各自的司令部。为了获得诺曼底地区的制空权,艾森豪将朝鲜在英国的战术与战略完全置于其控制之下。
  
  早在1943年3月,盟军就在伦敦成立联合参谋机构,研究和拟制欧陆作战计划。艾森豪在计划的基础上主持制订的“霸王”作战纲要包括:在诺曼底海岸登陆并破敌军的防御阵地;用两个集团军群实施正面追击,重点是在左翼取得必需的港口,进逼德国边境并威胁鲁尔,右民办要同从南面进攻法国的兵力相连接;取得比利时、布列塔尼以及地中海的港口,以便沿着德国占领区的西界建立新的基地;按照两民办包围鲁尔的方式发动最后的进攻,重点再次放在左翼,随后朝着当时决定的特定方向直接突入德国;攻击发起日定为1944年6月5日。
  
  与此同时,集中于英国的盟军加紧进行以两栖登陆作战为重点的协同作战演练,相当数量的登陆艇、特种坦克等逐步装备部队;空军频繁出动,以重创德国空军,掌握制空权,孤立突击地带;情报部门通过“超级”和“魔术”破译机构获取德军情报,气象部门则密切注视气候变化;开始制造人工港和防波堤,敷设通过海峡的输油管道;采取军事欺骗措施,使德国最高统帅部判断失误。“霸王”行动实施前夕,盟国在英国共集兵力38个师———计287万人,坦克5000余辆,舰艇9000余艘,飞机1.3万余架。
  
  处于防御地位的伦德施泰特的德军西线部队共59个师;施佩勒的空军第3航空队和克兰克指挥的西线海军集群,力量明显薄弱。
  
  令人费解的是,伦德施泰特和隆美尔颇受限制;无权向施佩勒或克兰克下达命令;未经最高统帅部批准,无权调动任何装甲师;战斗行动地域及防守沿海地区的所有陆军部队管辖的范围,纵深不得超过20英里。
  
  此外,伦德施泰特、隆美尔和最高统帅部之间在防御计方面亦有较大分歧。
  
  6月4日,在盟军作战会议上,艾森豪威尔根据气候形势的变化,果断决定将攻击发起日改为6月6日。
  
  1944年6月6日凌晨,“霸王”作战计划开始实施。空降部队在诺曼底地区的要害地域降落。空军和海军对沿海目标实施火力突击和扫雷。盟军5个师在海空的火力掩护和特种坦克的引导下向诺曼底海滩发起冲击,登陆成功。
  
  滩头争夺战时期,盟军主要通过激战来巩固和扩大登陆场。7月,盟军在攻占瑟堡和冈城之后,登陆场扩大为正面宽100公里、纵深50公里的地带。7月25日至30日,美军的“眼镜蛇”战役实现了对德军防线的突破。8月1日,布莱德雷指挥的第12集团军群组成。
  
  随后,美军横扫布列塔尼。盟军挫败莫尔坦反攻后,发现可在法莱斯形成对德军的包围圈。艾森豪命令实施围歼德军的作战计划。
  
  自8月8日起,盟军通过机动兵力从北、西、南对法莱斯形成包围态势。直至20日,德国被俘5万,死亡1万。诺曼底战役至此结束,德军损失约40万人,盟军损失约21万人。
  
  8月25日,盟军解放巴黎。8月,盟军“铁砧—龙骑兵”作战开始。9月,实施“霸王”和“铁砧—龙兵”作战的盟军胜利会师。德弗斯的第6集团军群开始归属艾森豪。
  
  9月1日,艾森豪将司令部移驻法国并从蒙哥马利手中正式接管地面部队的指挥权。在此前后,美军解放夏隆、兰斯、凡尔登等地,强渡马斯河,英军则解放亚眠、里尔和布鲁塞尔。艾森豪决定盟军采取“宽大正面战略”,使德军首尾不能相顾而加速崩溃。
  
  4日,艾森豪命令阿登以北部队必须占领安特卫普,突破各菲防线,然后夺取鲁尔区;阿登以南部队必须突破各菲防线,然后夺取法兰克福。英军攻克安特卫普后,盟军在齐格菲防线前受阻。12日,艾森豪晋升为五星上将。
  
  1944年12月16日,德军在阿登地区发动反攻,企图攻占列日和安特卫普,迫使美英同意和谈。德军从圣维特地区出发,向西攻至美国第1集团军的南部,最后进抵马斯河畔的迪兰特。
  
  与此同时,德军实施“格赖夫计划”,组成能讲英语的连队,换穿制服,突入阵区制造混乱。17日,艾森豪对形势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19日,艾森豪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北侧盟军先取势,待机转入进攻;南侧盟军侧应尽早向北进攻。南侧盟军于22日发动进攻,迫使德军由进攻转入防御;北侧盟军直到次年1月才发起进攻。
  
  1945年1月,盟军在乌法利兹会师,将德军赶过初始防线。在突出部战役中,盟军伤亡77万,德军伤亡12万。在突破齐格菲防线之后,盟军攻占萨尔,将德军赶过莱茵河,并抢占雷马根地区的鲁登道夫大桥,继而控制莱茵河东岸,对鲁尔实施两翼合围。
  
  4月18日,德国b集团军群32万余人投降。1945后3月,艾林豪威尔与蒙可马利就盟军主要突击方向发生分歧。
  
  蒙哥马利主张向柏林快速突击,先于苏军攻占柏林;艾森豪则认为主要突击方向为莱比锡和德累斯顿,因而据此以配合苏联协调行动。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代表到驻法国兰斯的盟军司令部治降。5月7日和8日,德国代表在兰斯和柏林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投降之后,艾森豪出任美国驻德占领军司令。1945年12月,艾森豪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艾森豪退出现役,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年,艾森豪出任北约组织欧洲盟军最高司令。1953
  为了使白宫办公厅成为有效的总统行政机构,艾森豪仿参谋长制度而设办公厅主任。艾森豪在任内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但继续奉行冷战政策,并先后提出艾森豪主义、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
  
  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在华盛顿病逝,终年79岁。著作有《远征欧陆》、《白宫岁月》《艾森豪的战争经历》等。
  
  蒙巴顿
  
  1年轻的海军军官
  
  1900年6月25日,路易斯
  皇室成员的出身给蒙巴顿带来了难以想像的机会,这一身份也给他带来了一种天然的阻力,他的每一步晋升都要招致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议论。但是蒙巴顿一向为自己的皇家血缘感到荣耀,他为英国皇室带来了更大的光荣。
  
  1913年9月,蒙巴顿入奥斯本皇家海军学校学习。次年10月,其父因原籍为德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英德宣战后,被迫辞去在英国海军内的职务。
  
  1914年末,因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的高年级学员提前毕业参战,蒙巴顿和他的海校同学转入该院学习。
  
  1916年7月,海军军候补生蒙巴顿奉命前往贝蒂上将的旗舰“雄狮”号报到。“雄狮”号是当时皇家海军中第一流的军舰,也许是由于皇室背景,也可能是因为海军对路易亲王的尊敬促成了这个对蒙巴顿非常有利的分配。1917年2月,乔治和蒙巴顿被调往贝蒂将军的旗舰服役。
  
  1917年4月,美国进入战争,当美国海军加入到皇家海军这一边后,德国水军舰队就更不敢出来挑战了。不过,蒙巴顿还是干了些苦差事。1918年,蒙巴顿转役k
  时隔不久,蒙巴顿晋升为海军中尉,奉命指挥皇家海军舰艇p
  几个月后,蒙巴顿离开心爱的舰艇,奉命进入剑桥大学切斯特学院补习大学课程。其间,他曾以学生会辩论委员会委员的身份领导剑桥大学队力克牛津大学队,以能言善辩蜚声全校。
  
  第2年,也就是1920年3月,蒙巴顿晋升为海军上尉,随即陪同威尔士亲王远航出访。在7个月的时间里,蒙巴顿随威尔士亲王先后访问了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太平洋里的许多岛屿。
  
  通过这次旅行,蒙巴顿不仅熟悉了他以后将要生活和战斗的那些地方,更重要的是与他的皇室表兄威尔士亲王建立了牢固的友谊,并利用出访机会组织拍摄出了英国第一部军事教育片。
  
  1921年仲夏,在一次舞会上,蒙巴顿与富家小姐埃德维娜
  新婚5个月后,蒙巴顿奉命前往“复仇”号无畏战舰服役。随着洛桑公约的签订,土耳其危机得以解决,于是“复仇”号返回马耳他。
  
  1924年7、8月间,蒙巴顿又随威尔士亲王到美国作了短暂的出访。9月,经请求,蒙巴顿奉命前往朴次茅斯皇家海军通讯学校学习远程联络方面的课程。1925年进入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结业后,任地中海舰队通讯军官。1931年,被任命为地中海舰队无线电联络官。
  
  1931年,被任命为地中海舰队无线电联络官。1932年晋升为海军中校。
  
  1934年,蒙巴顿就任新建造的“勇敢”号驱逐舰舰长。“勇敢”
  
  号的设计航速是36节,但他设法使它开到了38.2节。
  
  不久,“勇敢”号与整个驱逐舰队远航至新加坡,蒙巴顿将任“威斯哈特”号舰长。在此期间,蒙巴顿完成了一项重大的发明即一种能使舰队保持队形的仪器。1936年,蒙巴顿离开了“威斯哈特”号,前往海军部任职。蒙巴顿离开时,“威斯哈特”号上的水兵们没有让他乘摩托艇走,而是按皇家海军对舰长表示尊重和敬爱的传统方式,由六名海军军官划船为他送行。
  
  当时,白厅内军种之间争执的焦点即是对舰队航空兵的领导权。
  
  海军部希望能全权领导舰队航空兵,因此他们想到了蒙巴顿,指望着借助蒙巴顿的交际能力和他那些显赫的关系来加强海军部在竞争中的分量。海军部任命蒙巴顿为舰队航空兵驻白厅参谋,蒙巴顿没有让海军失望———除了海岸侦察航空兵和护航航空兵,其他的舰队航空兵都由海军部全部控制。
  
  蒙巴顿为皇家海军所做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贡献鲜为人知。1936年,纳粹德国正在研制俯冲炸弹,可是英国人几乎没有相应的反措施。
  
  奥地利工程师甘兹达通过在德国的关系,了解到了德国人的新型俯冲炸弹,并找到了对待它的办法。但是,英国海军部除了蒙巴顿以外,没有人对此感兴趣。不得已之下,蒙巴顿以个人名义买下了此发明。
  
  1939年4月,蒙巴顿的朋友贝克豪斯上将入主海军部,实战证明,甘兹达式机关炮是海军里最好的防空武器。
  
  2遭遇德军鱼雷
  
  1937年,蒙巴顿晋升为海军上校,1939年初被任命为“凯利”号舰长。1939年8月23日,蒙巴顿以舰长的身份正式接收“凯利”号,并亲自在舰上升起了皇家海军军旗。
  
  蒙巴顿早就断定欧洲大战会再度爆发。而且,在英国,除了蒙巴顿之外,几乎再没有别人注意到丘吉尔。在整个30年代,丘吉尔被三个政党的领导人所厌恶和疏远。
  
  1939年9、10月间,“凯利”号与德国潜艇进行了残酷的战斗,共击中了9艘德国潜艇,其中确定击沉一艘,其他几艘的毁伤情况不明。
  
  1929年11月下旬,“凯利”号奉命出海搜寻一艘u型潜艇。蒙巴顿提出港口可能已被德国人布下了水雷,但他的意见未被重视。当“凯利”全速驶向一艘正在燃烧的油轮时,一枚水雷撞上了螺旋桨爆炸。
  
  在“凯利”号维修期间,蒙巴顿带着参谋人员到第5驱逐舰队的“卡尔文”号上继续战斗,直到1940年2月“凯利”号修复完毕。
  
  1940年5月,“凯利”号奉命与“伯明翰”号巡洋舰一起出航,在靠近海岸的北海水域搜捕德国布雷艇和一些e型艇,途中“肯达华”
  
  号等新型驱逐舰加入搜捕编队。5月14日夜,“凯利”号被德国鱼雷击中了。
  
  8月8日,不列颠之战开始。虽然“凯利”号此时正在维修,因而没经历英国这段黑暗的时刻,但蒙巴顿却在此期间打了一场他一生中受批评最多的海上战斗。
  
  9月,蒙巴顿临时受命指挥第5驱逐舰队的“标枪”号等三艘驱逐舰,此时第5驱逐舰队驻泊在朴次茅斯,处于英国防线的最前沿。11月29日5点40分,“标枪”号驱逐舰的雷达屏幕上出现了5艘德国军舰,蒙巴顿立即率领“标枪”号等3艘战舰出海迎敌。在距敌舰约900码时,“标枪”号进行边舷侧炮火齐射,这次未命中。紧接着蒙巴顿亲自校正位置,又组织一次炮火齐射,命中德军旗舰。但就在蒙巴顿下令发射鱼雷的话音未落之时,两枚德国鱼雷先后击中了“标枪”号,使它失去了战斗力,随即德舰便释放烟幕撤出了战斗。
  
  战斗结束后,蒙巴顿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指责,心里特别难受。但这次挫折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功绩。1941年元旦,蒙巴顿被授予优异服务勋章,除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之外,这是对军人勇敢的最高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