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157章望日大朝会
  杨维垣和杨所修,各自以陕西四府巡按的身份,离开了北京城这个大明朝政治斗争的旋涡,前往陕西,去调查陕西民变的真正原因了。
  
  而北京城这个大明朝的京师、帝都,却并没有因为一两个人的离去,而发生任何的改变,最多也就在大明朝的朝堂上,少了两个有资格参加朔望大朝会的京朝官而已!
  
  而在杨维垣和杨所修离开大明朝后的第二天,便是九月十五,也就是每月两次的朔望大朝会!
  
  在每个月的朔日和望日,即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都要举行朔望大朝会,在京中的所有有资格上朝的京朝官,在这两天,都要到紫禁城,参加大朝会!
  
  而作为帝国首脑的大明天子,在每个月的这两天,也都要穿上大朝服,登临皇极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举行大朝会。
  
  其实,每一次的朔望大朝会,都是礼仪性质的,简简单单的走个过场,皇帝登殿,文武百官朝拜,山呼万岁,然后上奏一些早就已经制定好了处理方案的‘军国大事’,然后就宣布散朝!
  
  而在京的京朝官,除了四品五品的文官,和二三品的武官以及超品的世家勋贵,能够在皇极殿中,近距离的瞻仰一下天子的龙颜。
  
  其他那些低品的文武官员,几乎都只能排到皇极殿外,在大殿外面的广场上,随大流的行一下跪拜之礼,山呼万岁,根本连一睹圣颜,聆听圣训的机会都没有!
  
  九月初一的时候,朱由检就已经举行过一次朔日大朝会了,再往前推,就是八月二十五日,朱由检继位之后的第二天,在皇极殿再次接受文武大臣的朝拜时,举行了一次大朝会。
  
  而就在那一次的大朝会上,杨维垣和杨所修,搞了一出同参兵部尚书崔呈秀的闹剧来,之后,整个大明国的朝堂,便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走过场似的颁布了几道圣旨,命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司派员前往皇陵工地,审讯被工地驻军看押起来的工地监工、监管等人之后,整个大朝会,也就已经进入到尾声了。
  
  第一次在皇极殿唱喏的乾清宫太监小顺子,用有些激动和颤抖的声音,尖声叫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退班散朝!
  本来,在唱喏了这句话后,大朝会也就该结束了,可九月十五这一天的大朝会,却仿佛是八月二十五日那天的大朝会的翻版一样。
  
  小顺子的话音还没落地,文官序列,排位十分靠前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却又站了出来,手捧笏板,躬身行礼说道:“陛下,臣有本上奏!”
  
  听了曹思诚的话,朱由检和他身边的小顺子,不由得全都愣了一下,而满朝文武,同样也为之愣了一下。
  
  都察院可不是别的部门,都察院身负督察百官的职责,前一次大朝会参劾阉党头目,兵部尚书崔呈秀,出头的还仅仅只是都察院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御史。
  
  而这一次,站出来的,可是朝廷二品大员!
  
  几乎所有人,心里都在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一次,不知道又有谁,要倒霉了!
  
  微微愣了一下之后,朱由检这才又说道:“爱卿有何要事,速速奏来。”
  
  “陛下,此奏章,非臣所奏,乃是臣昨日巡视午门,于午门外,见一人,长跪于地不起。臣心中纳闷,上前询问缘由,却是国子监贡生钱嘉征。”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曹思诚才又说道:“臣见钱嘉征时,钱嘉征手捧血书,直言‘请诛国贼,以正君侧’。”
  
  说着,曹思诚从衣袖里掏出一份奏章来,双手捧著,躬身捧过了头顶。
  
  听了曹思诚的话,满朝文武,所有人不由得全都又愣了一下,‘诛国贼’、‘正君侧’,光是听着,就让人心惊胆战,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寒栗。
  
  甚至于有脑子转得比较快的,已经开始后悔,自己今天怎么就来参加这场大朝会了呢!早知道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倒不如请了病假,在家里呆着,以免遭受了池鱼之灾呢!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朝最大的国贼,除了被称为九千九百九十岁的魏忠贤外,还能有谁,能够被称之为国贼的?
  
  很明显,这个国子监贡生钱嘉征,参劾的对象,已经不仅仅是阉党党羽了,而是阉党的首脑人物!
  
  监察百官,原本是都察院御史和六部给事中的权力,只不过,为了避免‘言路闭塞,蒙蔽圣听’,在都察院御史和六部给事中参劾百官的权力之外,国子监贡生,甚至是天下普通的臣民,也都可以直接上书言事。
  
  只不过,这样的上书,想要被送到皇帝面前,没有朝中贵人的帮助,是绝对不大可能的!进京告御状,那也只是戏文里的唱词,普通百姓,能够见到皇帝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就更别说向皇帝告御状了!
  
  因此,国子监和天下臣民上书言事,很多时候,也就是一个形式罢了。但是,就算只是一种形式,只要运用得当,做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也不是没那个可能的!
  
  微微愣了一下之后,朱由检飞快地瞧了一眼文武班序最前面的内阁辅臣和英国公、定国公等世家贵勋一眼,见他们这些文武重臣的脸上,也全都写满了惊讶的神色!
  
  朱由检见此,也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难道这件事,就连内阁首辅黄立极、英国公张维贤、定国公徐希皋他们事先都毫不知情吗?
  
  瞧了黄立极和张维贤等人一眼之后,朱由检这才又朝身旁的小顺子示意了一下。
  
  小顺子从御阶一旁走了下去,走到曹思诚跟前,将曹思诚手上的奏章取了过来,双手捧著,高举过头顶,微微躬著身子,几步走到了朱由检跟前,将奏章递给了朱由检。
  
  朱由检伸手取过奏章,展了开来,入眼便是一片猩红闻着还有淡淡的血腥味,心中不由得也有些惊讶,难道这份奏章,真的如同曹思诚所说的那样,是钱嘉征用鲜血写出来的么?
  
  也不知道是谁借了钱嘉征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直言参劾魏忠贤,没看见满朝文武百官,御史督查无数,却是连一个敢参劾魏忠贤的人都没有么?
  
  这样想着,朱由检飞快地看起了手上的血书,一瞧之下,朱由检的脸色也不由自主地为之一变,旋即冷声喝道:“传旨,命魏忠贤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