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156章分巡陕西
  两份诏书,第二天一早,就从乾清宫发出,送到了都察院和兵部大院,分别送到了都察院御史杨维垣和兵部给事中杨所修手中。
  
  杨维垣以都察院佥都御史的身份,任陕西西安、汉中、凤翔、延安四府巡按,而兵部给事中杨所修,转迁都察院佥都御史,任临洮、平凉、庆阳和巩昌四府巡按,限期离京,巡按地方。
  
  接到圣旨后,杨维垣和杨所修几乎没有任何的耽搁,很快便各自从都察院和兵部大院,返回了自己在北京城中临时租住的地方,收拾行装,准备离京。
  
  杨维垣和杨所修,之前都还只是五品六品官,而且又一直在地方任职,一年到头,也不见得能到京师一趟,有时候甚至三五年,直到任期满了之后,才能回京述职。
  
  再加上,北京乃是大明朝的京师帝都,以杨维垣和杨所修两人的薪俸,想要在北京城置办产业,几乎不大可能!
  
  因此,每次到京师的时候,杨维垣和杨所修,都是住在京师驿馆之中,或者在城中八大胡同等处,临时租住一处院子,作为落脚之处。
  
  回到住处,收拾好行装,跟东家结算好了房钱后,第二天一早,杨维垣和杨所修,几乎就前后脚的离开了北京城。
  
  对于杨维垣和杨所修来说,能够在这个时候,离开北京城这个政治旋涡,那可真是家里的祖坟冒了青烟了!
  
  自从八月下旬,在大朝会上参劾了兵部尚书崔呈秀之后,杨维垣和杨所修就成了大明朝堂斗争中,除了崔呈秀之外的另一个焦点!
  
  在之前的十几二十天的时间里,整个大明朝堂都在围绕着兵部尚书崔呈秀进行着激烈的争吵,有参劾崔呈秀的,同样也有想要保下崔呈秀的!
  
  虽然,杨维垣和杨所修在大朝会上同时参劾崔呈秀,是受了魏忠贤的暗中指使,而且当时,魏忠贤也拍著胸脯给他们保证,会保他们的安全,甚至还会让他们因此而升官晋爵。
  
  当时,杨维垣和杨所修,对魏忠贤的承诺,可谓是深信不疑,可事情发展到现在,魏忠贤的保证,也越来越难以让杨维垣和杨所修感到安心,或者说,杨维垣和杨所修,对魏忠贤之前给与他们的保证和承诺,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朝堂上参劾崔呈秀,和想要为崔呈秀脱罪的人,都日益增长,被卷进这次朝堂政争之中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而慢慢的,挑起此次朝堂政争的杨维垣和杨所修,也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对于杨维垣和杨所修来说,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那些想要为崔呈秀脱罪的人,越来越多的注意到了杨维垣和杨所修,甚至连他们的亲戚、朋友或者同乡,甚至是同榜同年,只要跟杨维垣和杨所修有点瓜葛的,大多都被人揭了老底,一道道参劾的奏章,直接就呈递了上去!
  
  杨维垣和杨所修的朋友亲戚都遭受到了这种‘待遇’,更何况是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杨维垣和杨所修了!
  
  这几日,几乎每天,都有几份甚至是十几二十份,参劾杨维垣或者杨所修的奏章,而这些奏章之中,甚至将杨维垣、杨所修的老底都给掀了个底朝天。
  
  就连杨维垣小时候爬隔壁王寡妇家的墙头,杨所修偷了族叔五两银子这样的丑事,都给揭露了出来!
  
  虽然这些丑事,都是杨维垣和杨所修小时候所为,但在被人写进参劾的奏章中时,自然而然的,就被加上了‘品行不端’‘私德不修’等评语。
  
  而不管是品行不端,还是私德不修这样的评语,放在普通人身上,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若是放在一个官员身上,却往往会成为攻讦一个人的利器!
  
  皇帝若是不想处置杨维垣和杨所修,看到这样的奏章,最多也就一笑了之,可如果真的有人想要拿这些大做文章,或者皇帝想要处置杨维垣和杨所修,这样的评语,就足以断送杨维垣和杨所修所有的政治前途!
  
  而杨维垣和杨所修,连这些小时候做的丑事、糗事都被人给挖了出来,就更别说这些年在外任官时犯下的错误了!
  
  大明朝的官员,从太祖立国开始,俸禄就一直低得令人发齿,单单仅靠着那一丁点少得可怜的俸禄,大明朝不说百分之九十的官,百分之八十的官,至少得饿死!
  
  京朝官中,那些清水衙门的官吏,或者在京中候阙的官员,举债过日子的,也不是没有!也只有那些外放地方的官员,日子才能够过得稍微舒坦一点。
  
  而外放地方,日子想要过得稍微舒坦一点,就少不得要有灰色收入,而所谓的灰色收入,就是指那些大家约定俗成,利益均沾,但却又见不得光的收入!
  
  这样的收入,平时你拿我拿大家拿,只要不被曝光出来,这就是惯例,是你该得该拿的东西,可一旦被曝光了出来,这可就成了不法收入了!
  
  可以说,整个大明朝的官场,从上到下,从京师到地方,都存在着这样的灰色收入,谁的屁股下面,都不见得有多干净,只是有没有被曝光出来的区别而已!
  
  杨维垣和杨所修同样如此!
  
  现在,杨维垣和杨所修小时候所做的丑事、糗事,都被人给捅了出来,那些见不得光的灰色收入,又不会牵扯到其他人的,自然而然的,就被有心人给曝光了出来,成为了参劾他们的罪证之一!
  
  至于那些有可能会牵连到官场所有人利益的灰色收入,自然是不可能被人给捅出来的!他们要攻击的,只是杨维垣和杨所修,还不至于为了攻击杨维垣和杨所修,将所有人都一竿子打死!
  
  因此,这些天里,杨维垣和杨所修,可谓是战战兢兢,惴惴不安,晚上几乎连觉都睡不安稳!
  
  在这种情况下,杨维垣和杨所修,突然接到调任地方,巡按地方的圣旨,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了!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的,在第二天一早,天刚刚亮,北京城外城的城门刚刚打开,杨维垣和杨所修便前后脚的离开了北京城,往陕西紧赶慢赶的赶了过去!
  
  对于杨维垣和杨所修来说,能够尽早离开北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也能够早些安心!
  
  更何况,他们现在可都是以都察院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按地方,而且是分任四府巡按,跟戏文里的八府巡按,从职权上来说,其实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巡按的地域的大小而已!
  
  戏文里所谓的八府巡按,代天牧守,巡按地方,其实就是地方上的提刑按察司中的提刑按察使和按察副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
  
  而‘巡行天下,抚军接民’的巡抚,则多半是以都察院副都御史的身份兼任的,这样一来,巡抚也就有了监察地方三司的职权。
  
  而除了巡抚一省之地的巡抚外,在一些重要的边关重镇,又或者是某一两个相邻的省司之间,还通常设有总督。
  
  总督的全称名为‘总督某处军务一员’或者‘总督某处军务兼理粮饷一员’,从这个全称就可以看得出来,总督的主要职责,还是管军。
  
  因此,给总督的加衔,就跟以监察地方三司的巡抚和分道御史不同,多半以兵部尚书或者侍郎的身份,再加上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或者副都御史衔,出任地方总督。
  
  兵部管军,都察院理民,这些加衔也就让地方总督,有了掌管军事民生的双重使命和重任,也就让总督,成为了地方上真正的封疆大吏,就是一省巡抚,或者地方总兵官,也得受总督的节制!
  
  杨维垣和杨所修虽然只是四府巡按,跟一省提刑按察使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但他们身上的都察院佥都御史的加衔,却让他们有了监察地方三司的权力,调查陕西民变的肇因,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甚至于到了陕西,杨维垣和杨所修,几乎就可以被认为是代天巡牧的钦差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