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158章魏贼之罪
  很快,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便在皇极殿中的一个小太监的引领下,走进了皇极殿,来到朱由检身前的御阶下,跪拜行礼,说道:“奴婢魏忠贤,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本来,像魏忠贤这样的宫中大貂珰,就算不是权倾朝野的权阉,在山呼万岁之后,作为皇帝的,都会说一句“免礼平身”。
  
  而作为权阉,在天启朝的时候,天启皇帝甚至根本不会等魏忠贤行完礼,就会说一句“起来,快起来”之类的话。
  
  就算是之前,朱由检对魏忠贤虽然是又忌惮又厌恶,但每次魏忠贤拜见朱由检的时候,明面上,朱由检还是会给魏忠贤保留一丝颜面的,至少还从来没有完全的撕破脸面。
  
  只是这一次,魏忠贤山呼万岁之后,朱由检却并没有让魏忠贤起来,而是淡淡地说道:“魏公公,知道朕为什么叫你来吗?”
  
  朱由检没有让魏忠贤起来,魏忠贤就只能继续跪倒在地上。听了朱由检的话后,魏忠贤连头都没抬一下,低着头说道:“奴婢不知。”
  
  “曹爱卿,还是你来说吧。”朱由检冷眼盯着魏忠贤,冷声说道,话却是对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说的。
  
  曹思诚微微愣了一下之后,旋即出班,躬身说道:“是。”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才又说道:“昨日曹某巡视宫禁,于午门外,见一人长跪不起。曹某上前询问,却是国子监贡生钱嘉征。”
  
  说着,又略微停顿了一下,曹思诚才又提高了一些声音,说道:“钱嘉征手捧血书,直言‘请诛国贼,以正君侧’!”说完,曹思诚便冷眼盯着魏忠贤,闭口不言了。
  
  听了曹思诚的话,魏忠贤眼神微微缩了一下,只不过他一直低着头跪在御阶前,高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也看不到他脸上的表情。
  
  一丝寒光从眼中一闪而过,魏忠贤旋即便又低头说道:“如今,圣天子在位,何来国贼之说?陛下,这不过是国子监的贡生,出仕无望,又不肯安心读书,只想着通过这种危言耸听的方式,为自己博个正直的名声,好凭此挣些功名、前程罢了。”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魏忠贤又说道:“像这种想要通过危言耸听的方式出名的贡生,皇上随意赏他一官半职,便会感恩戴德,所谓‘诛国贼,正君侧’之说,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说着,又停顿了一下,魏忠贤却又说道:“只是,公府职事,乃是国家名器,岂能轻易与人?此例一开,天下不学无术之事,岂不皆会有样学样,以危言耸听,骇人听闻之辞,为自己博名博利,谋求官职?”
  
  一口气,魏忠贤便说了这么大一堆话,而且话里话外的意思,直接就将上了血书的国子监贡生钱嘉征定性成了,为了博名博利,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谋求官职的宵小之辈!
  
  至于国贼什么的,那自然就是心怀怨愤的不第仕子的怨懑之言罢了,又怎能当真呢?
  
  听了魏忠贤的话,朱由检眼神也不由得微微缩了一下,这个魏忠贤,还真是有些小聪明呢,钱嘉征攻讦国贼的血书,到了他嘴里,就成了为了博名博利,追求仕途官职的手段了!
  
  没错,血书什么的,的确是有博名博利,追求功名利禄的意思在里面,可是,钱嘉征攻讦魏忠贤的血书,未必就是空穴来风,他所说的,又有哪一条,不是魏忠贤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眼神微微缩了一下,朱由检旋即微微点头说道:“魏公公所言,也不无道理。只是……”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才又接着说道:“朕这些日也曾翻阅古籍史书,资治通鉴,如今就放在朕的床头之上。”
  
  “翻遍整部资治通鉴,以血上书之事,也鲜有所见,鲜有所闻。朕甫一登位,便收到此血书,心中着实不安,国贼一说,魏公公就不想听听,钱生所指,到底为谁么?”
  
  “狂生胡言乱语,听之作甚?”魏忠贤不屑地说道,停顿了一下,却又说道:“陛下若想让老奴知晓,老奴便姑且一听好了。”
  
  听了魏忠贤的话,朱由检心中不由得又是一怒,这老贼,事到临头,还敢嘴硬!钱嘉征的血书,本就是参劾他的,到他嘴里,竟然倒成了老子求着他听似的!
  
  心中愤怒异常,朱由检脸上却并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只是淡淡地说道:“钱生血书,字字鲜血凝聚,朕与满朝臣工,都应该听一听。”
  
  说着,朱由检这才又转手将手中血书,递给小顺子,冷声说道:“小顺子,念。”
  
  小顺子躬身应道:“是。”接过血书,转过身来,面对着满朝文武百官,展开血书,瞧了一眼,但旋即,脸色却猛地一变,只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一样,两股战战,好像连站都快要站不稳了一样。
  
  只是,自从信王府中那天晚上,跟着信王殿下,嗯,现在应该称为皇帝陛下,进入紫禁城,进了乾清宫,见到了先皇之后,小顺子就只能跟着朱由检一条道走到黑,再没有别的选择的可能了!
  
  特别是在信王殿下,为了自己,带着府中羽林卫,冲进地牢,从信王府中的大管事徐应元手中,将自己救下之后,他陈顺忠的这条命,就已经不属于他自己了,而是属于信王殿,嗯,皇帝陛下的了!
  
  脸色猛地一变之后,陈顺忠的眼神旋即便变得更加的坚定起来,双腿也不再打颤,清了清嗓子,尖声说道:“钱塘监生钱嘉征,顿首百拜,圣天子阙下,泣血以闻。”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陈顺忠才又接着念道:“先贤有教,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今国贼当道,蒙蔽圣聪,当朝诸公,尽皆失聪,满朝文武,有视无睹!”
  
  “征虽百黎,亦是圣贤子弟,熟读圣贤之书,明忠义之理,岂能因惜身惜命,而枉顾国贼当道,蒙蔽圣听?”
  
  说着,又略微停顿了一下,陈顺忠才又接着念道:“国贼者,阉竖魏某者也!魏某者,先皇赐以忠贤之名,实则不忠不贤,不仁不义,不孝不悌之饕餮大贼耳!”
  
  “魏贼之罪,一曰并帝,二曰蔑后,三曰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曰克削藩封,六曰无圣,七曰滥爵,八掩边功,九曰脧民,十通关节。罄南山之竹,不足书其奸状,决东海之波,难洗其罪恶!”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陈顺忠才又接着念道:“并帝者,魏贼自号九千九百九十岁,谓先帝曰坐皇帝,谓自己曰立皇帝,贼子谋逆之心,可见一斑!”
  
  “蔑后者,魏贼并其对食客氏,不敬后宫,威凌圣母皇后,后宫百务,皆出魏客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