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236章备选阁臣
  “臣等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内阁辅臣李国的带领下,参与御前朝议,或者说廷推的文武大臣,一起向乾清宫龙椅上的朱由检躬身行礼道。
  
  参与廷推的文武大臣,在平时的御前朝议之外,又多了通政司通政使,左右通政以及六科给事中二十余人,让参与御前朝议廷推的总人数达到了六十三人。
  
  好在乾清宫足够大,虽然一下子涌进了六十三人,但却也并没有显得如何拥挤,只是端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就只能用眼光扫视众人,而没法看清楚后面那些人的面貌,记住他们的长相了。
  
  微微扫视了一下龙椅下边跪成一片的文臣武将,朱由检微微抬手,脆声说道:“众卿免礼,平身。”
  
  “谢皇上。”李国带头,再次行礼后,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
  
  朱由检环视了众人一眼后,旋即脆声说道:“众卿,今日有何要事,需要禀奏于朕?”
  
  朱由检这句话,也算是礼节性的问答了,甚至可以说是御前朝议的开场白了吧!
  
  所有的需要在御前朝议上处理的政事,不管朱由检事先是否已经知晓,或者已经有了决断,在御前朝议上,都还需要大臣再禀奏一次。
  
  然后才由朱由检开口询问众臣,处理意见,或者武断点,由朱由检乾坤独断,直接宣布处理结果!
  
  甚至于,不仅在御前朝议上是这样,在朔望大朝会上,也是这样的一套出事流程。
  
  朱由检继位之初的那几次在大朝会上曝出的杨所修、杨维垣参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和钱塘贡生钱嘉征参劾魏忠贤十大罪的事情,真的只是大朝会上的例外!
  
  听了朱由检的话后,微微沉默了几息,旋即,内阁辅臣李国便再次出班,躬身行礼,说道:“禀皇上,内阁首辅,太子太保,建极殿大学士黄阁老,年迈体弱,不能视事,现有奏表在此,乞求圣上,允其告老归田,以养残躯。”
  
  内阁首辅黄立极去职,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而且黄立极也已经连续上了三道奏表,乞求告老归田。
  
  朱由检也已经下旨慰留了三次,甚至还派了太医前去为黄立极瞧病,派了内官,给黄立极送了御药。
  
  可以说,君臣两人,都已经将戏码演了个十足,已经三辞三留了,朱由检现在也可以批准黄立极告老归田的奏章,天下臣民也不会,不可能再有任何的说辞了。
  
  而且,朱由检要增补内阁辅臣,内阁首辅去职,也不过是抛砖引玉的一个由头而已。也只有等朱由检批准了黄立极告老的奏表后,才好进一步的廷推内阁辅臣不是?
  
  听了李国的话后,朱由检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黄阁老身为内阁首辅,辅佐皇兄,劳苦功高,以致操劳成疾。”
  
  “朕践位以来,黄阁老辅佐于朕,亦是多有操劳。朕实不忍,不忍老臣离去。”说到这里,朱由检声音也变得有些沙哑起来,眼角甚至还挤出了几滴眼泪来。
  
  “皇上体恤老臣之心,臣等感激涕零,黄阁老年迈体弱,不能再为皇上分忧解难,不敢恋栈权位,只求皇上恩典,允其告老归田,以养残躯。”李国再次躬身行礼说道。
  
  听了李国的话后,又沉吟了片刻,朱由检才又说道:“也罢,倦鸟归巢,落叶归根,既然黄阁老思乡情切,执意归老,朕也不便强留。”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又转头对身旁的小顺子陈顺忠说道:“小顺子,传朕旨意,加黄阁老三公之位,赐公田百亩,命甲士护送,驿传还乡,颐养天年!”
  
  “是。”一旁的小顺子急忙躬身应道。
  
  停顿了一下,朱由检才又说道:“诸卿,还有何事禀奏?”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王在晋便又出班躬身行礼,说道:“皇上,所谓孤掌难鸣,如今内阁首辅出缺,内阁辅臣四不在其三,仅存一员,且内阁杂务颇多,臣李阁老分身乏术,难以处置。若是李阁老再因此而累倒累病,则我皇明,又失一重臣耳。”
  
  听了王在晋的话,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旋即又问道:“那以爱卿之意,该当如何?”
  
  王在晋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躬身行礼说道:“臣斗胆,请陛下再选贤良之士,充栋内阁,以为皇上分忧解难。”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扫视了众人一眼,然后才又说道:“诸位爱卿以为,王尚书之言,若何?”
  
  虽然因为孙承宗之事,朱由检对王在晋这个兵部尚书,其实十分的不满,但不得不说,能够爬上六部尚书、侍郎等高官位子上的,都是察言观色,揣摩圣意的行家里手!
  
  朱由检只是在召开御前朝议之时,让通政司和六科给事中也参与到了其中,王在晋,甚至于李国、张维贤,以及其他参与御前朝议的文武官员,就已经猜测到自己想要增补内阁辅臣了。
  
  所以,才会有王在晋请求‘充栋内阁’之言了。
  
  而听了朱由检的问话之后,其他文武大臣,特别是张维贤和李国,几乎同时站了出来,躬身行礼说道:“臣附议。”其他文武大臣,也几乎同时出班,躬身行礼,对王在晋的提议,表示了赞同。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又说道:“既然如此,那便按照惯例,由诸卿举荐贤良之士,充栋内阁吧。”
  
  在来乾清宫的路上,很多朝臣就已经猜到,这一次的御前朝议上,皇上恐怕会增补内阁辅臣了,因而在心底也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或者说已经想好了合适的举荐人选。
  
  听了朱由检的话后,几乎很快,便有人出班,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合适人选。而有了人带头之后,其他人更是纷纷出班,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合适人选。
  
  一时之间,挤进来了六十多人的乾清宫中,顿时显得有些人声鼎沸了起来,朱由检见此,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这样子可不好,闹哄哄的,跟个菜市场似的。
  
  “嗯哼!
  朱由检扫视了众人一眼,然后才说道:“诸位爱卿,朕意以为,诸位爱卿,不若将自己心中合适之人选,书写于宣纸之上,呈送于朕,再于殿上,当场公布,取其得票最多之十人,为阁臣备选,诸位爱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