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249章朱由检的第二份明发诏书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张居正改革的教训,却就在眼前!
  
  而现在,皇帝竟然又当着众人的面,问出了“太祖旧法,可变否,不可变否”的问题来!
  
  这是要对太祖旧法,实行变法啊!
  
  这是要实行崇祯新政啊!
  
  这可不仅仅是改变宗亲法度,而是要改变太祖旧法,实行新政!
  
  皇帝要废旧法,行新政!而且最主要的是,皇帝要实行什么样的新政,由何人来主导,等等这一切,现在都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不,准确的说,现在皇帝应该还没有拿定最后的主意,所以才会询问他们,太祖旧法,可变不可变!
  
  太祖的旧法,当然可变!只是,要改变到程度,变成什么样,这一切,都还有得商量!
  
  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恐怕连引出这个话头的英国公张维贤,事先恐怕都完全没有任何的准备!
  
  一时之间,整个乾清宫中,变得更加的静谧起来,甚至可以说静得有些可怕!
  
  作为内阁首辅的李国,更是将脑袋几乎低得贴在了胸口上,生怕朱由检再次点到了他的头上来!
  
  之前争论的焦点还在大明宗亲法度上面的时候,李国便打定主意,不做出头鸟,以免得稀里糊涂的罪了大明宗亲。新
  而现在呢,在改变太祖旧法这件事上,得罪的可不仅仅只是大明宗亲,而是整个大明朝堂,甚至很有可能涉及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
  
  变法变法,说不定什么时候,这法度就变到自己的头上来了呢!
  
  这个时候,说多错多,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也不说,皇帝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去,只要自己不掺合,自然也就万事大吉了!无功也无过,那才是最好的结局!
  
  然而,李国想躲,又怎么可能躲得过去?
  
  朱由检的视线,很快便落在了李国的身上。
  
  虽然李国在前两次的表现中,都摆出了一副墙头草的姿态,让朱由检对他这个内阁次辅,十分的不满意,但现在的内阁之中,李国还是次辅,朱由检第一个要问的,自然还是他!
  
  视线在李国低垂著的乌纱帽上停留了几秒钟,朱由检这才开口说道:“李阁老,你觉得呢?太祖之法,可变不可变?”
  
  “皇上,太祖法度,事涉江山社稷,国朝安稳,臣,臣以为,此事更当慎重为上。”李国硬著头皮说道。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李国才又说道:“皇上,臣以为,此事当召集文武大臣,并遍询地方督抚并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广泛征求群臣意见,方可定夺?”
  
  李国话音刚落,英国公张维贤便插嘴说道:“遍询地方督抚并布政使、按察使,又怎能少了地方都司?”
  
  说着,张维贤又转身对朱由检躬身行礼,说道:“皇上,地方三司,布政使执掌民政,按察使执掌法度,都指挥使则执掌地方军政!要遍询群臣意见,地方都司也需参与其中!”
  
  新
  听了张维贤的话,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说道:“也好,那此事便这么决定了,朕这就明发诏书,命天下有司,秉直上书,直书胸臆,畅言太祖之法,可变否,不可变否!”
  
  听了朱由检的话,乾清宫中的所有人,不由得又全都愣了一下,随后,内阁辅臣钱象坤便又出班说道:“皇上,明发诏书,昭告天下有司,会不会造成朝野轰动,令天下动荡不安?”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钱象坤又加了一句:“若是因此而引发朝野非议,百姓惶恐,那岂不是有负陛下励精图治,富国强民之志?”
  
  “无妨,只需让地方官吏,对乡邻百姓,详加解释即可!”说到这里,朱由检心中却又猛地一动。
  
  既然要明发诏书,让天下官员,全都参与到变法不变法的讨论中来,那何不动静再弄大点,让士农工商,也全都参与到其中来呢?
  
  只不过,这个念头刚刚冒了出来,旋即便又被朱由检给压了下去,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实行已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个位面时空中,未必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嗯,就算不能完全的照搬照套,加以适当的改进,使之符合这个时空的历史发展规律,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只是,后世举行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从筹集到召开,层层选举代表,收集议案,都要耗费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一年也最多就能够举行一次!而且还是在后世那种资讯发达,交通便捷的情况下!
  
  放到现在这个位面时空中,以大明朝的疆域,以大明朝的交通体系,哪怕有遍布全国的驿传系统,要将中枢的命令和决策,送到大明朝的每一个角落,都绝对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做到的!
  
  就更别说收集地方士绅百姓关心的议题议案,征求并整理各方意见和建议了!
  
  收集整理这些意见建议,形成条陈或者奏章,再送到京师,然后在层层遴选之后,最后被送交到朱由检手上的,就算十不存一,甚至是百不存一,到最后恐怕都会是一个恐怖的天文数字吧?
  
  朱由检之前还仅仅只是让北京城中的六品以上的京朝官,以建献的名义,直接向他呈递‘富国强民之策’,每天收到的奏章条陈,就数以十计百计,几乎让朱由检看不过来!
  
  这还仅仅只是北京城中的六品以上的京朝官!若是再加上全国各地的地方官员,以及地方上的名望宿老,士农工商,要是都畅所欲言,来一次全民大讨论,讨论太祖之法可变不可变,那还不得争论上几个月,甚至好几年啊?
  
  因此,让士农工商也参与到其中来的念头,只是在朱由检的脑海中冒了一下头,旋即便被朱由检给打消了!
  
  饭咬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现在还不是实行全民大讨论的时候,也还不是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各党派政治协商会议的时候,现在的大明朝,无论硬件软件,可都还没达到那种地步,也根本举行不起来这样的全国性的会议!
  
  能先确定一下祖宗之法,可变不可变,就已经很不错了,。等确定了能够改变祖宗法度之后,再慢慢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行改革新政,也不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