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250章以太祖旧法量刑
  朱由检的第二份明发天下的诏书,也是崇祯元年的第一份明发诏书,很快便从大明京师帝都,北京城中发了出去,并通过四通八达的同向大明帝国十三个行省,数千座府州县城的驿传系统,传送到了各个府州县城之中,送到了地方督抚三司以及府州县之长官的手上。
  虽然李国的建议是参与讨论的要包括地方督抚以及布政使和按察使,但张维贤却又主张,既然地方三司中的承宣布政司和提刑按察司的主官都参与到了其中,那为何不把地方都司也包括进去?地方都司,可也是地方三司之一!
  
  而之后,内阁那几个新晋的辅臣,主要是吴宗达和钱象坤又主张了,既然地方三司都要参与其中,那地方府州县的长官,为何就不能参与其中呢?
  
  而吴宗达、钱象坤主张地方府州县长官全都参与其中后,张维贤便又主张,地方卫所甚至是千户所的长官,都应参与其中!
  
  于是到最后,这份原本只需要下达到大明帝国十三个行省的诏书,就成了需要传到到整个大明帝国几千座县城的明发诏书了!
  
  而要等到诏书下达到整个帝国几千座县城,再从几千座县城中得到反馈信息,反馈到大明中枢,恐怕还得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呢!
  
  不过,朝堂和帝国京师周边的几个县城,甚至是州府的情况,却根本用不了那么久的时间。
  
  几乎就在“太祖旧法,可变不可变”的明发诏书下达后的第二天,消息就已经在大明帝都京师之间传开了!
  
  最先引起反应的,自然还是大明帝都京师之中的京朝官,不仅仅是文官系统,武官系统的五城兵马司、五军都督府等,以及世家贵族,也都对此做出了相应的响应。
  
  嗯,甚至于跟前一次,朱由检明发诏书,让京朝官中的六品以上的官员,进献富国强民之策的时候,做出的反应还要热烈!
  
  参与讨论的人,也更加的多!
  
  而对于太祖旧法,可变不可变的问题,在最先做出反应的这些京朝官中,认为‘祖宗法度,不可更改’的,却几乎占据了绝大多数,准确的说,应该是占据了十之八九!
  
  偶尔有一两个,认为‘历朝法度,无百年之法,旧法不适用于今人’的,在其他人的口诛笔伐之下,很快便销声匿迹,不见了踪影。
  
  而在这些人之中,还有一小撮人,百个里面,甚至都不见得有那么两三个人,却认为古法比今法啊!
  
  而且他们认为的古法,还不是太祖旧法,而是更加古老,古老到三代之时的上古之法!
  
  这些人,竟然要主张恢复上古三王之法,并且还引经据典,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古书古册上,胡诌出了几条法度,像什么“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之类的,正儿八经的呈送到了朱由检的面前!
  
  看到这样的奏疏时,朱由检真的是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怎么着,难道老子还要越活越回去,废除封建法度,转而遵循奴隶制社会的法度么?
  
  是不是连老子这个皇位也得实行‘禅让制’,找天下的贤能之士来,继承老子的皇位啊?
  
  好在这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多半还都是读书读傻了的那种,朱由检看过他们所上的条陈之后,也就随手丢到了一遍,权当废纸了!
  
  
  而对于其他的那些参与辩论,变法与否的奏疏,朱由检也让王承恩、陈顺忠、王义三人,将之分门别类的整理归纳到一起,并且将其中一些有用,或者观点明确,引经据典,言之有物的言论,专门摘抄了出来。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京师周围的北直隶各府州县,以及直隶周边的山东、山西以及河北等地的府州县,也慢慢的对此事做出了相应的反应。
  
  而从这些人的反馈上书来看,反对变法的还是居多,认为太祖旧法,还并没有完全落伍,完全还能够凭借太祖之法,坐稳大明江山百年万年!
  
  甚至于,那些奇葩的言论,说什么要恢复上古三代之法的言论,不知怎么的,也传到了直隶周边去,甚至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回应,表示赞同!
  
  总之,从直隶周边的府州县反馈的情况来看,赞成变法的,只能算是少数,即便加上以赞成变法的名义,主张恢复上古三代之法的那些奇葩言论者,赞成变法的改革派,也占不了多数!
  
  从直隶周边的情况,朱由检大致也能想像得到,诏书传到其他府州县的时候,会引来什么样的反馈结果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由检也只得兵行险著,使出杀手锏了!
  
  崇祯元年三月初一,朔日大朝会上,朱由检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宣布皇陵山贪腐案的量刑结果!
  
  遵太祖旧法,以皇陵山贪腐案涉案人员一百四十七人,贪污受贿数目巨大,且全都超过了六十两以上,全都处以极刑,剥皮实草,分立于天下十三行省之大府要县之官府衙门之前,以警世人!
  
  朱由检的旨意一出,顿时满朝皆惊!
  
  此前,朱由检对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法司三堂会审,审理终结的皇陵山贪腐案的量刑结果,就已经表示出了不满。
  
  朱由检更是为此,已经下过一次旨意了,将涂全忠、孙如冽等一干主要从犯,三四十人,全都判了斩立决,这还没完,将剩下那些人中,贪污数目在五万以下,一万两以上的,也全都判了斩监候,那又是二十几条人命!
  
  当时,朱由检的旨意,就已经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轩然巨波,让满朝文武人人自危,甚至不得不为此而纷纷上呈奏疏,劝谏阻止。
  
  就算不为那一百四十七人考虑,他们也不得不为自己的以后和将来考虑不是?
  
  刑部接到朱由检的旨意之后,也并没有立即遵照朱由检的旨意,当即便将贪污数额在五万两以上的那些主要从犯,全都一股脑儿的咔嚓掉了,而是一直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到了现在!
  
  可没想到现在,朱由检竟然又下了一道新的旨意,而且是比前一道更加残酷和血腥,甚至可以说是冷血残暴的旨意!
  
  一百四十七人,竟然全都要被剥皮实草,然后还要被送到天下各府各州去,竖在官府衙门之前,警示后人!
  
  这还得了?这样的口子一旦开了,那他们这些大明朝的官员,还要不要做官了?还要怎么去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