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248章太祖旧法,可变否,不可变否?
  英国公张维贤这几句掷地有声的话,刚一出口,便将整个乾清宫中参与御前朝议的文武大臣,甚至也包括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张彝宪、秉笔太监高时明,以及朱由检身边的王承恩,全都镇住了!
  
  一时间,整个乾清宫都处在了一种诡异的静谧之中,静得几乎能够听见自己和旁边人的呼吸之声!
  
  许久之后,文官班序之中,才有一人,猛地回过神来,出班跪倒在朱由检跟前,磕头说道:“皇上不可!自古君上,以仁治国,以德治国,从未听说,有以残暴屠戮,而能国泰民安者!”
  
  “英国公所言,实乃误国误君之言,欲致陛下于桀纣耳!臣请陛下,下旨训斥之!”
  
  那人话音未落,张维贤便又冷笑了一声,说道:“好,好一个欲致陛下于桀纣耳!如尔所言,行此刑罚,便是夏桀商纣乎?如此,太祖岂非夏桀商纣再世?”
  
  张维贤的话,顿时便让那人哑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辩驳了!
  
  朱由检抬头瞧了两人一眼,沉声说道:“行了,两位卿家也无须再争论了,朕也听明白了,两位卿家争论的焦点,其实就在一个,太祖之法,可变否,不可变否?”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才又环视了众人一眼,说道:“既然如此,那今日朝议,诸位爱卿便畅所欲言,说一说这太祖定下的法度,能不能变,哪些已经与今日之观念背道而驰,必须要进行更改不可的了?”
  
  听了朱由检的话,参与御前朝议的众人不由得全都又愣了一下。
  但是,谁都知道,太祖那条旧法,真的可以说是十分的残暴不仁,甚至自从太祖之后,就再也没有哪个继任的皇帝真正的使用过!
  
  就算有皇帝想要那样做,也会被文武大臣以各种各样的借口给劝止住,不可能真正再落实执行下去!
  
  可如此一来,那些文武大臣想要再用太祖旧法,来阻止朱由检召集各地藩王入京觐见,商议更改宗室法度,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好吧,要行太祖旧法,那就都行太祖旧法,将皇陵山贪腐案中那一百四十七人,先都剥皮实草了再说!
  
  皇陵山贪腐案中那一百四十七人,剥皮实草也就罢了,反正他们涉及贪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谁也改变不了,杀了也就杀了,反正也牵连不到自己的头上来!
  
  可问题是,这个口一旦被打开,那以后呢,以后那些涉及到贪污受贿的官吏,难道也全都如同这些人一样,只要超过了六十两,那就直接剥皮实草?
  
  就算再清廉的官员,家中还能没收过亲朋好友,逢年过节时送的一点小礼物么?还没有下属孝敬的一点点小小的心意么?而那些小礼物、小心意,没人追查就不说了,可一旦有人追查下来,那些东西,可不就会被当成贪污受贿的证据么?
  
  新
  而区区六十两银子,在现在这个社会来说,至少,对大明朝堂上这些官员来说,还真算不了什么,一方上好的端砚,都得七八十两银子呢!
  
  若是真的超过六十两就得剥皮实草,那放眼整个朝堂,恐怕就连主张用太祖旧法处置贪官污吏的英国公张维贤,也绝对逃不掉!几乎可以说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能跑得了的!
  
  可如果不按照太祖旧法,处置皇陵山贪腐案中的那些贪官污吏,那就是违背太祖旧法,不遵祖训,既然如此,那太祖旧法,太祖遗训,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虽然,一直以来,大明皇朝的历代皇帝,甚至包括历朝历代的文武大臣,对太祖遗训,《皇明祖训》,都是要用的时候,就拿来用,不用的时候,就扔到一边,浑然没有谁,真的将太祖遗训和《皇明祖训》当一回事。
  
  但这一次,皇帝却是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在问所有人,太祖的法度,可不可以改变!
  
  太祖的法度,当然可以改变!
  
  历朝历代的皇帝、大臣,真正遵守太祖法度的,又有几个?
  
  真要一切都按照太祖定下的法度来行事,太监就该待在后宫之中,皇帝也还得在建文废帝一族手中,大明的京师帝都,也还得在南京城里!
  
  至于内阁,也根本不可能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甚至可以制衡六部,凌驾于六部之上!
  
  可问题是,这样的话,乾清宫中的这些文武大臣,也包括没有来参加御前朝议的所有文武大臣,却没有一个敢直接说出口来!
  
  纵观华夏千年历史,历朝历代,实行改革新政的,主导者,可几乎没有什么好下场!战国时的李悝、商鞅,北魏孝文帝时的新政,以及前宋王安石变法,近的还有前朝的万历新政!
  
  主导万历新政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当政之时,自然是风光无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绝对的权势!
  
  可等到张居正身死之后呢?还没过上一年,就被万历皇帝清算,抄家灭族,追夺玺书、诰命,亲属或死或流放,几乎没有落到一个好的下场!
  
  这也就是四五十年前才发生的事情,万历皇帝仙逝,也不过才七八年,连十年都还没到,可以说是殷鉴不远!
  
  万历新政,是不是对太祖旧法的改革?当然是,否则也不会被称作万历新政了!
  
  可作为主导新政改革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呢,最后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甚至于在整个万历朝的后期,张居正几乎都是一个禁忌性的名字,无人胆敢提及!
  
  直到天启二年的时候,先皇天启皇帝,才终于为张居正平反,为他复官复荫。然而就算为张居正平了反,也让他的子孙后代荫袭为官,可经过万历朝的一劫之后,张家哪还有张居正当政之时的风光?早就已经家族凋敝,不复往日的荣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