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126章陕西民变
  其实,想要制衡文官,也并不一定非要武将,还有一股力量,朱由检其实也是可以加以利用的,那就是内宫宦官!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道理,朱由检可以说是很清楚的。
  
  朝堂之上,如果只有两个派系,只有文官和武将的话,不是像现在这样,武官完全被文官压制住,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就是像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的二战时的脚盆国一样,文官完全被武官压制住,所有的话语权都被武官所掌握!
  
  这两种情况,无论任何一种,对于朱由检来说,其实都算不上是什么好结果。文官政权,武官权力受到压制,必定导致整个政权显得有些懦弱,缺少血性,更缺少对外的攻击性,富国强民,自然也就变成了一场空谈。
  
  而如果武官权势过大,完全压制住了文官的权势,又会导致出现脚盆国的那种军国主义政府,只知道一味的对外穷兵黩武,一味的进行扩张扩张,到最后也只有死路一条!
  
  因此,在文官和武官体系之外,再引进一股既不属于文官,又不属于武官的势力,三股势力互相监督,互相制衡,才能让整个朝堂,保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格局下。
  
  而且还不虞会出现某一股势力一家独大,架空皇帝权力的可能!
  
  只不过,现在的宦官,头子便是魏忠贤,而魏忠贤在整个大明国的名声,都已经臭不可闻了,民间对魏忠贤之恨,恐怕只能用恨不能‘吃汝肉寝汝皮’来形容!
  
  因此,就算朱由检想要在御前会议中,再引进一股内官势力,在现目前这种情况下,朱由检还是有些心里没底的。
  
  今日的御前会议,除了朱由检故意岔开杨维垣、杨所修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的案子外,其余的议题,也是跟之前的议题大同小异。
  
  先是处理了一些各部各司通过‘建献’的名义,呈递上来的条陈,审核批准了一些先皇山岭地宫的修建进程等,然后便是处理地方军政事务。
  
  地方上的军政事务,之前因为天启皇帝大行,朝堂大丧期间,军政事务,除了一些特别紧急的事务外,其余的几乎都被暂时搁置了下来。
  
  现在,朱由检已经正式继位,皇帝大行,以日易月,如今也已经过了小祥日,也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度过了皇位交接,政权接替的最开始的那一段最凶险的时日。
  
  就连朱由检,在有了慈圣宫慈圣宣懿皇太妃支援的两个御厨后,也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享用宫中膳食,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吃的喝的,都必须要周皇后和袁妃田妃三人亲自准备。
  
  可以说,一切都已经在慢慢的步入正轨了。因此,之前积压下来的那些地方军政事务,大致也就可以分出轻重缓急,加以处置了。
  
  特别紧急的事务,之前就已经处理了,剩下这些事务,都是内阁筛选过一遍的,在内阁觉得不是特别紧急的事务。只不过现在嘛,又要从这些不是特别紧急的事务中,再分出轻重缓急来,分别加以处理。
  
  按照之前的流程,这些奏章,内阁都已经进行了票拟,然后本来是要送司礼监批红的,只是现在,朱由检继位之后,对司礼监的重视,明显不如以前,所有的奏章条陈,几乎都已经不再经过司礼监之手。
  
  因此,这些奏章条陈,在经过内阁票拟之后,便直接在御前会议,呈送给了朱由检。
  
  所有的这些不是特别紧急的奏章条陈中,其实也大致可以分成几类,一是弹劾类,多半是地方外道御史、给事中,参劾地方官员,懒政不作为,又或者是贪污受贿等等的。
  
  二是地方官员禀奏地方事务类的,这一类的奏章条陈中,又有禀奏祥瑞,譬如麦结双穗、三穗、枯树新芽等等。
  
  此外,请求在地方修建桥梁、宫宇,兴修水利等等,比如之前河间府知府卢有德,为魏忠贤请求在河间府修建生祠的奏疏,也是这一类。
  
  还有就是地方发生天灾人祸,请求开仓放赈,救济灾民的条陈,当然,地方发生流寇流民暴乱,为祸乡邻,出现大盗巨寇,之类的重大案件时,地方官员也会直接上条陈奏疏。
  
  同样,地方上如果发生重大的刑事案件,灭门惨案,人伦惨事时,地方官员同样也需要直接禀奏,阐明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同时也会就此向朝廷请罪,请求皇上责罚等等。
  
  而这些重大案件的材料,则会移交三法司,由三法司酌情处理,或将案件发还,着地方提刑按察司处理,或者将案件直接接手过去,由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派员亲自审理。
  
  总之,整个大明国十三个行省,一千多个府州县,每天要上呈大明帝都的条陈,都可以用车载斗量来形容。
  
  地方官员,特别是一些封疆大吏,就算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需要上呈,隔三差五的,都会向皇帝上一个请安的条陈,在恭请圣安的同时,也好让皇帝记得还有自己这么一个人,自己在地方上,也并没有懒政失职等等。
  
  而这些条陈奏疏中,算得上是比较紧急的,自然就是地方出现天灾人祸,发生流民窜动,甚至有暴乱的迹象或者可能的这一类的奏章了。
  
  而今天的御前会议上,偏偏还真就有这么一份奏章,是从陕西发来的,西安府知府呈文陕西巡抚刘诏,言及西安府渭北,七月大旱,白水县民王二、种光道率民暴动,袭澄县,杀县令张斗耀而返。
  
  陕西巡抚刘诏接到西安府的呈文后,不敢耽搁,急忙拟具奏章条陈,上禀朝堂,请求派兵镇压。
  
  奏章条陈是在八月初的时候,就送到了京师,送进了内阁六部的,六部当时也已经票拟了处理结果,只不过因为先皇天启皇帝病危,无法视事,便一直耽搁了下来,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朱由检看到这份条陈的时候,心中顿时便大吃了一惊,明末农民起义,那可真可谓是声势浩大,而且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几乎从崇祯初年,不,准确的说,应该是从天启七年,一直持续到了明亡之后十几年,清朝都已经定鼎北京,席卷大半天下之后,这才在西南川蜀,扑灭了最后一股农民起义,前后持续了足足三十年!
  
  如果不是这次明末农民起义的话,大明朝仅仅只是对付辽东鞑子,说不定还有翻盘的可能,但就是因为内有农民起义,外又有鞑子寇边,内忧外患之下,才让大明朝最终彻底的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