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127章三军合击平陕乱
  在这个位面时空中,在大明朝的统治者和各级官员眼中,是绝对不可能有‘农民起义’这个词汇的,有的,只会是‘民乱’、‘民暴’、‘乱匪’、‘贼军’之类的称呼。
  
  而且,在这个位面时空中的明朝地方官员眼中,区区一县或者数县之地的民乱,根本不足为虑,几乎可以轻而易举的就能够镇压扑灭下去。
  
  可是,来自于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的朱由检,对此却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明末农民起义,那可真的可以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形容!
  
  谁也没想到,最初只不过是一县一地的农民暴动,到最后,竟然会演变成波及整个大明国,持续长达三十年时间的明末农民大起义!
  
  甚至于,朱由检最后在煤山上吊自尽,也是因为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各地勤王兵马救援不及,走投无路之下,才不得不因此而上吊自尽的。
  
  朱由检自尽之后,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才会因为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因为陈圆圆之故,而引清军入关,最后让满清鞑子,占据了中原花花世界的。
  
  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朱由检是绝对不相信的,那只不过是吴三桂为了投靠满清,而为自己扯的一块遮羞布而已!跟之后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造满清鞑子的反,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吴三桂要反,要投降满清鞑子,就算没有陈圆圆,他也同样会反,会投降满清鞑子!
  
  嗯,当然,现在的吴三桂,还根本没那个能力,就连他的老子吴襄,朱由检都还没在辽东的军报上,看到过,可见,吴襄现在在辽东对抗鞑子的前线上,也都还声名未著,都还没出人头地呢!
  
  吴襄尚且如此,吴三桂,嗯,至少还没有崇祯末年时,吴三桂手握关宁铁骑那种一方诸侯的权势吧?
  
  当然,现在自己穿越来到了这个位面时空,成为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吴三桂还想要像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那样出人头地,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至少,在崇祯初年的时候,关宁军团还没成型,朱由检想要打掉关宁军团这个雏形,还是完全有那个可能和能力的!
  
  在看到陕西巡抚刘诏呈上来的西安府的奏文和贴在奏文封面后边,内阁给出的票拟结果时,朱由检在很短的时间里,脑海里就已经转过了无数个念头。
  
  内阁票拟的处理结果是,著陕西巡抚刘诏,领陕西延绥总兵吴自勉、游击将军萧惟中等,领兵合击镇压。
  
  朱由检瞧了瞧票拟上面的那三个名字,巡抚刘诏,延绥总兵吴自勉和游击将军萧惟中,三个人,没有一个是熟悉的名字!
  
  而对于朱由检不熟悉的名字,那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历史上,这三个人,也都是寂寂无名之辈。
  
  至少,跟孙承宗、孙传庭、袁崇焕这样的名将,或者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之类的汉奸投降派,是完全扯不上关系的!
  
  穿越之前,朱由检对明朝,特别是明末的历史,所知甚少,看过的有关明末的小说、电视什么的,还多半都是源自于《碧血剑》、《帝女花》之类的,可以说是十分的浅显。
  
  而残留自朱由检这具身体前一个主人的灵魂意识,又多半只跟皇兄天启帝朱由校有关,其余的大多就是他在信王府中的日常生活起居了。
  
  之前的朱由检,几乎是被当成猪一样,在供养著,虽然身为亲王,但为了皇位的安全,亲王跟太子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太子有专门的帝师,负责教导治国方略,驭下之道,参与朝政的机会也会多上许多。
  
  而其他皇子皇族呢,就算贵为亲王,天子唯一的亲兄弟,朱由检在做信王的时候,几乎都是被圈养的,几乎没有任何能够接触到大明政事的可能,帝师教导治国之术,那更是痴心妄想了!
  
  如果不是天启帝突然上仙,膝下又并无子嗣,可以继承皇位,信王朱由检又是天子唯一的亲兄弟,大明帝国的皇位,又怎么可能落到朱由检的身上?
  
  因此,对于大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朱由检都是继承了皇位之后,通过王承恩之手,突击学习,才掌握了个七七八八。
  
  对于朝堂之外那些地方官吏,封疆大吏,巡抚、总督之类的,朱由检虽然也正在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去想要记住这些人的名字,但是到现在,真正被朱由检记住的,也还都少得可怜!
  
  陕西巡抚刘诏,朱由检在之前也有听王承恩提及过,但印象却并不是很深刻,而且记忆中,朱由检也没有这个人的任何印象和资料,可见,这个刘诏,应该也只不过是个寂寂无名之辈!
  
  这样一个陕西巡抚,能做好镇压陕西流民暴动,应对明末农民起义大潮的准备吗?
  
  想到这些,朱由检不由得又微微皱了皱眉,要是孙承宗在就好了,嗯,就算没有孙承宗,有袁崇焕,或者其他什么名将名帅,出镇地方,出镇陕西,说不定也能将陕西这些流民暴动,彻底的镇压在萌芽状态下呢!
  
  只是,这样的名将名帅,自己又要上哪去找呢?对了,吴襄,吴三桂那个狗汉奸的父亲,现在在什么地方?如果这个时候,将吴三桂的父亲,调离关宁,调到陕西,去平定陕西民乱,那吴三桂是不是就根本没机会掌握关宁铁骑了呢?
  
  那这样一来,吴三桂自然也就没法子再跟满清鞑子走到一起,投降了满清鞑子,最后引鞑子兵入关,占据了中原花花世界了!
  
  想到这些,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之后,这才又说道:“黄爱卿,仅凭这些兵马,平定陕西民乱,能行吗?”
  
  内阁首辅黄立极,听了朱由检的话,微微愣了一下,之后才躬身行礼,说道:“陛下,刘诏久抚陕西,吴自勉亦是军中老将,陕西巡抚,标兵营有营兵三千,延绥总兵麾下,亦有数千精兵,再加上游击将军萧惟中,三军合围,区区陕西民乱,何足道哉?”
  
  听了黄立极的话,朱由检却还是有些不放心,就算有陕西巡抚、延绥总兵,再加上一个策应的游击将军,三方兵马,已经超过万人,可问题是,这三个人,都几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过太多的笔墨,朱由检的记忆里,更是连一丁点的记忆都找不出来。
  
  这样藉藉无名,甚至连农民军中的李岩、牛金星、刘宗敏等人都比不上,这些人,虽然是农民军的将领,可好歹也在历史上留下过自己的名字,可刘诏、吴自勉、萧惟中三人呢,朱由检翻遍脑海里的记忆,也都找不出跟三个人有关的任何消息!
  
  可见,跟李岩、牛金星、刘宗敏等人比起来,刘诏等人可真算得上是藉藉无名之辈了!
  
  当然,李岩、牛金星等人,能够留名青史,更多的还是因为明末农民军声势浩大,甚至攻占了北京城的缘故,真实实力,并不一定就真的比刘诏、吴自勉、萧惟中等人高多少!
  
  但是,朱由检记忆中没有的人,他心里毕竟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只不过,朱由检现在真正能够放心任用的人,也根本没几个!
  
  就连徐允辉和王辅臣,不同样也是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无名之辈么?
  
  而从这些天的接触来看,徐允辉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如何,朱由检还没法妄下结论!可王辅臣,领军打仗的本领如何,朱由检不知道,但训练军伍,却绝对可算得上是及格的!
  
  单是从自己‘检阅’过一两次信王府的仪卫司和羽林卫亲兵,提到了几次‘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就能够总结出一套跟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训练新兵军姿相近的练兵之法,就可以看得出,王辅臣在练兵一途上,是绝对有几分天资和潜力的!
  
  而王辅臣等人,之所以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和事迹,多半还是因为没有那个机会,或者说根本还没来得及崭露头角,就已经被历史的大潮给淹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