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128章武举
  听了黄立极的话,朱由检微微沉吟了片刻,才又说道:“既然如此,那便照内阁所拟,著刘、吴、萧三军合击,荡平陕乱吧。”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又说道:“陕乱虽是星星之火,但也不可掉以轻心,黄卿,票复刘抚,需得小心防患,切不可为贼所趁,须知养虎为患的道理。”
  
  “是。”黄立极急忙躬身应道。
  
  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又说道:“朕记得,先皇兄在位时,曾举行武举,选拔武技精湛,熟知兵书战策之精武人才。朕决意效仿先皇兄,举行武举,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听了朱由检的话,黄立极正要躬身行礼应答,旁边的英国公张维贤却已经抢先一步,躬身行礼说道:“皇上圣明。”
  
  “武举,乃唐时所创,宋以继之,及皇明开国,宪宗孝宗以降,方成定制,仿文科制,三年一试,为国选材。前次武举,乃是先皇天启五年,今已逾三年,正当再开武举,再取贤才。”
  
  听了张维贤的话,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旋即说道:“既有此先例,朕自当遵循。”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旋即说道:“那便定在明年二月,开科取士。”
  
  “皇上。”朱由检的话音刚落,一旁的黄立极便躬身行礼说道,“皇上,明年二月,当是科举殿试之时!”
  
  “今天下莘莘学子,十年寒窗,翘首苦读,三年方得一试,经童试、院试、乡试,层层选拔,方得入京,参加春闱会试,若冒然更改,岂不让天下士子寒心?”
  
  “陛下初登大位,正应以春闱会试,聚拢天下贤才,图谋富国强兵,岂能因小失大,因区区武试,而误天下苦学之士?”
  
  听了黄立极的话,朱由检不由得也微微愣了一下,一旁的定国公徐希皋却又说道:“黄阁老此言差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并行而不悖!既不能因武废文,也不能因文废武。”
  
  “皇上开武举取士,乃是为了寻求镇国定邦之将才,又岂能说是因小失大?试想,若天下只有文士而无武将,那边患何以平,内乱何以定?”
  
  听了徐希皋的话,黄立极不由得也愣了一下,微微沉吟了一下,旋即说道:“今之天下,定国安邦者,又岂是区区武将?君不见,边关诸帅,皆是文臣出身,统领诸将,亦并无差池!”
  
  “统帅诸军者,文臣,冲锋陷阵者,武将也!若是没有武将在前冲锋陷阵,边关诸帅,可有能挡鞑子头儿一击之帅?”徐希皋冷笑了一声,大声反驳道。
  
  “打仗,打的是文韬武略,个人勇武再高,又有什么用?勇武如霸王者,万人敌也,不也败在汉高之下,乌江自刎么?”黄立极也跟着反驳道。
  
  龙椅上,朱由检见双方的争执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迹象,急忙伸手说道:“行了行了,两位爱卿都别争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朕还是懂的,文臣武将,都是国之栋梁,缺一不可。”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又转头对张维贤说道:“英国公,武举取士,流程是怎样的?”
  
  “回皇上,武举取士,仿的是文科旧例,同样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只是比文科少了童试和院试两试而已。”张维贤急忙躬身说道。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旋即又问道:“若现在举行武举乡试,明年春夏,武举取士,能来得及吗?”
  
  “皇上,武举不比文试,武举所试,先试策略,后试弓马兵器,策略不中者,概不入围。跟文试比起来,武举要简单得多,因此,即便现在下旨试武举乡试,明年春夏,也完全来得及。”
  
  张维贤话音刚落,朱由检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黄立极却又说道:“陛下,明年春闱,礼部刚刚会试文举,若是又马上会试武举,礼部诸司,岂不繁忙异常?臣意以为,何不将武举移至夏秋,礼部也好能够从容应对。”
  
  “礼部?”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瞧着黄立极说道:“黄卿,武试也是礼部主持的吗?”
  
  黄立极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躬身行礼说道:“正是。文武二试,依例,都是由皇上钦点礼部官员主持。”
  
  听了黄立极的话,朱由检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沉吟了片刻,旋即说道:“既然是为国选拔武将贤才,还是当由兵部主试为好。”
  
  说着,又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才又接着说道:“这样,朕意以为,以总督京营戎政、御营都指挥使和兵部侍郎,三方共同主试武举,诸卿以为如何?”
  
  总督京营戎政,那就是英国公张维贤了,至于御营都指挥使,按照五城兵马司西城兵马指挥使魏国良的《请改御营军制疏》来说,御营可是有六个都呢。
  
  六个都指挥使,自然不可能全部都充任主试官,很有可能是从中挑选一个。至于兵部侍郎,同样也有两个,很有可能也是二选一。
  
  因此,朱由检虽说是以‘兵部主试为好’,可这三方共同主试武举的方案一出来,黄立极等文官,顿时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皇上这是想要将武举之事,交给武官主持呢!
  
  三方主试,其中两个都是军方出身,剩下一个文官的兵部侍郎,又能济得了什么事?最后做主的,还不是武官么?
  
  嗯,其实,就算将这三方主试中的主试官,争取到两个文官的位子,只要有总督京营戎政的英国公张维贤在,另外那两个文官,也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发言权。
  
  文官之中,能够跟英国公张维贤比资格比威望的,根本就一个都没有!
  
  只不过,如果以此形成定例的话,以后武举的时候,三个主试官中,也能有两个文臣。
  
  现在虽然会被英国公张维贤给完全压制住,但以后,英国公不在了,文官就能趁机再拿回在武举试上的话事权了!
  
  因此,三方会试可以,但绝对不能是总督京营戎政和御营都指挥使以及兵部侍郎这三方!
  
  想清楚了这一点后,黄立极当即便又出班,躬身行礼说道:“皇上,文武二试,向由礼部主持。臣以为,武举会试,当由京营总政、御营都指、兵部侍郎和礼部侍郎共同主持。”
  
  黄立极话音刚落,他身后的内阁辅臣张瑞图便又说道:“皇上,御营都指挥使,乃是新设之职,到现在,御营六都,都还没正式建立,都指挥使也都还没到任。如此,如何能主持武举会试?”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张瑞图便又说道:“臣以为,可由京营总政、兵部和礼部双侍郎,共同主持武举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