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降世妖猿 > 第十章秋水文会
  文会的日子转瞬即至,尽管方真对这类活动不感冒,但碍于黄夫子的面子,他还是乖乖的一早就到了秋水河畔,手中还拎着一包肉条当作早点,那是将果子狸烧烤风干后制成的。
  
  
  虽然身怀一牛之力,方真还是打扮的如同一个文弱书生一般,到现在整个福威武馆,除了刘金贵,没有人知道方真会功夫,而就算是刘金贵所知道的也仅仅是表面的一点点。
  
  
  不是方真故意藏拙想要玩扮猪吃老虎的把戏,而是他深知这个世道太过险恶,做乞丐的那三个月,他完全见识了什叫人心叵测,低调行事才是生存之道。
  
  
  他可不想为了一点虚名随意暴露自己自身底牌,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要是被有心人盯上,并察觉出兽牙的隐秘,那他可能面临要永无止境的追杀。
  
  
  此时河畔处的凉亭,已有零星士子早早到场,三两成群,各自围坐。
  
  
  方真步入其中,目光扫过那些看似随意却又暗含团体分布的座位,他没有认识的人,只能寻个僻静的地独自坐着。
  
  
  幸好举办的人考虑周到,方真甫一落座,便有一位侍立在外的丫鬟适时而至,手中托盘上盛放着各式美酒佳肴。如此一来,即便是孤身一人,也不至于整场文会兀自发呆,凸显尴尬。
  
  
  不过方真也是事后得知,羊毛出在羊身上,参加这个秋水文会的最低标准便是要缴纳一两银子的会费。所以当他后来得知真相以后,恨不得拍断大腿,只怪自己当时假装斯文,以致文会上的酒水吃少了,没把本钱给吃回来。
  
  
  而那几个落座的士子见方真眼生,也是隔空举起酒杯遥遥一敬,算是打过了招呼。
  
  
  过了没一会,其余的参加文会的士子们也陆陆续续的到了场。
  
  
  秋水文会的发起者是一个名叫杜锦文的士子,家中经营着丝绸生意,颇具规模,几乎独占清源县半壁江山,并且听说其族中还有人在朝堂为官,这使得杜家在清源县的豪门之列稳居前三,因此无论是官府还是黑道都不敢轻易开罪。
  
  
  方真一边享用着面前的佳肴,一边目光流转于场中正在主持文会开幕仪式的杜锦文身上,只见对方长得白白净净的,搭配上那一袭华服,倒颇有一种陌上人如有玉,公子世无双的气韵,单论颜值,场内诸人,恐怕也就他能稳压对方一头了。
  
  
  待杜锦文慷慨陈词完毕,文会也随之拉开帷幕,此时一位长相较为憨厚的士子在其身旁同伴的拾掇之下,半是主动半是被动的上了台,他先是对着众人抱拳行礼,然后便是长篇大论的讲解经义。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
  
  
  方真起初还能专心听上几句,但是对方之后满嘴的“之乎者也”顿时让其失了兴趣,他倚著桌板,脑袋渐渐昏沉,两只眼皮上下张合,仿佛随时都要睡着一般。
  
  
  那憨厚的士子洋洋洒洒足足讲了小半个时辰,直到结束时场下众人响起一片掌声才将方真从恍惚中惊醒,随后反应过来的他,也跟着一起鼓掌。
  
  
  就在方真以为演讲就这样要结束的时候,又一个稍微有点矮胖的士子顺势登上了台,张口继续著之前那枯燥乏味的经义讲解。
  
  
  “偶滴亲娘哎!”方真重重的拍了一下额头,顿时面露死灰。
  
  
  好在后面几位士子的用时不像第一位那般绵长,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就在最后一位士子下台的时候,那小白脸杜锦文却是举杯突然站了起来。
  
  
  “各位同年,今日我们有缘共聚这秋水长河之畔,面对眼前这般碧波荡漾,芦花摇曳和丹枫映日之盛景,若有酒无曲岂不略显无趣。因此我特意请来了翠岚居冷如月-冷大家,为大家抚乐一首,以寄此情此景。”杜锦文话音刚落,便悄悄对着一直伺候在侧的丫鬟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其去请早已等候在亭外马车之中的冷如月。
  
  
  而台下的士子们闻言,顿时发出一阵窃窃私语,满座皆为这突如其来的雅事惊喜不已。
  
  
  只有方真一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这冷如月是何方神圣,竟然引得这些士子如此失态。
  
  
  他白日舞拳,晚上学文,根本没有时间花前月下,不过即便有闲暇,他也舍不得那几两碎银。
  
  
  “这位同年,那冷如月究竟是何人?”方真侧身微移,屁股往邻座的士子处挪了挪,然后拱了拱手,面露谦逊的问道。
  
  
  “什!你居然连冷大家都不认得?”那名士子闻言转头,仿佛用看怪物的眼神凝视着方真,其声音中透著些许震惊。
  
  
  “实不相瞒,在下平日鲜有涉足市井巷陌,故而对这些风雅之事不甚了解。”方真面露一丝尴尬,略显窘迫的挠了挠头,随后半真半假的解释道。
  
  
  听到方真的说辞,那士子的脸上随即露出一股了然之色,显然将对方当成了一名苦学之士,心中不免升起了一丝敬意,他略一沉吟,随后便开始娓娓道来。
  
  
  “那翠岚居是清源县一带最有名的风月场所,其名下有四大花魁,分别是月玲珑,红尘醉,花语香和金雀舞。”
  
  
  “其中这月玲珑便是冷如月的花名,她生于江南水乡,自幼习得琴棋书画,因其长相气质颇为清冷孤傲,恰似一弯秋水共长天,故而得“月玲珑”之雅号,是众多学子求而不得的梦中情人。”
  
  
  ......
  
  
  正当方真听的津津有味之际,不曾想对方的声音却戛然而止,那种感觉就好像上厕所拉屎了一半突然有人闯入而被迫夹断似的难受。
  
  
  因此他不满的抬起头,准备好好教育一下这个士子关于礼数之道,岂料对方双眼迷离,脸上露出一副痴呆的神情,尤其嘴角还挂着一丝晶莹的口水,惹人注目。
  
  
  方真循着那士子的视线望去,只见一个肌肤胜雪,眉眼如黛的绝色佳人正款款步入凉亭,其人仿佛从画卷中走出一般,周身洋荡著一股出尘气韵。
  
  
  她身着一袭浅蓝色的宫装,流光溢彩间显出其凹凸有致的曲线,一束乌黑如瀑的长发倾泻于脑后,宛如星河璀璨。裙摆处巧妙的开有一条细缝,不知有意还是无意,随着其莲步轻移,一抹春色若隐若现,不禁叫人浮想联翩。
  
  
  佳人的身侧还跟着一个模样清秀的少女,虽然相比之下,略显青涩,身材也不突出,然而其脸上偶尔流露出的几许羞涩之情,看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非礼勿视!”方真心底默念一声便赶紧收回了视线,以免遭人误会,接着便眼观鼻,鼻观心。
  
  
  不过这并不是他自命清高,而是在他原本的世界就通过各种渠道,领略了形形色色的美女,在科技加持下的绰约风姿,所以此刻才能做到心如止水、坐怀不乱的程度。
  
  
  “有劳冷大家了!”杜锦文主动上前迎接,脸上带着一抹恰到好处、进退得宜的微笑,既显尊重又不落下乘。
  
  
  “杜公子言重了,今日有幸在此童试前夕,以琴声助各位才俊疏解心绪,实乃小女子之幸。”冷如月微微欠身还礼,举止端庄得体,接着步履如烟的走到台上,落座于一张雅致的座椅之上,随后接过身旁少女递来的琵琶,轻启朱唇:“小女子演奏的这首《凤求凰》,希望能与各位公子共窥琴瑟之妙。”
  
  
  说罢,随着她纤细如玉的手指在琴弦上慢慢拨动,一阵轻灵悠扬的旋律自凉亭中袅袅升起。那琴音宛如山泉潺潺,泠泠作响,又如凤凰展翅,婉转悠扬,直入人心,使得在场众人无不如痴如醉。
  
  
  一曲终了,众人还沉浸在那美妙的琴音中不能自拔,冷如月却是缓缓起身,欠身施礼之后便款款下台,和自己的侍女径直回到了马车之中。
  
  
  “小姐,您适才目光好像一直流连于角落一名独坐的青衫书生身上,那小子模样倒是挺俊的,怪不得您如此留意。”甫一上车,那侍女便开始对着冷如月打趣道。
  
  
  “小莲你休要胡说,看我不好好教训你!”冷如月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那娇羞的模样如同春日桃花初绽,平添了几分女儿家的柔情。
  
  
  她佯装愠怒,举起皓腕,指尖微翘,似乎就要轻轻落在侍女小莲头顶,然而,那手终究未落,只是在空中稍作停留,便收了回来。虽然小莲在外是她的侍女,但在心底她早就视对方如姊妹,哪会真的下手。
  
  
  “你啊,整日就会胡思乱想,方才我抚琴之际,全场学子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我身上,片刻不曾移开,唯独那个书生一直埋头吃喝,所以我才忍不住好奇的多看了两眼,”冷如月伸出葱玉般食指在小莲光洁的额头上轻点了一下,旋即幽幽然的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个臭小子也太不识好歹了,小姐为他抚琴,他却只关心填饱肚子。”小莲气呼呼的鼓起双颊,为冷如月鸣不平。
  
  
  此刻她的模样,恰似一只被触怒的土拨鼠,那副憨态可掬的神情瞬间让冷如月忍俊不禁,随后车内便响起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