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穿书后男主为我打天下 > 第一百零一章
  现如今,秦纵归来,便代表着整个胶州已然尽收楚霁囊中。
  周珩被沧州军合围在沧州与胶州交界之出,孤立无援,彻底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是以,沧州城中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祥和。
  土地蓬勃生长,农民忙碌耕种,商贩往来售卖,店铺满目琳琅。
  曾经的那个沧州城回来了。
  不,他们相信,此番过后,沧州城只会越来越繁华。
  此时,沧州城中的慈安堂也迎来了新的客人——蒯民从胶州大营带回来的那些胶州军家眷。
  这些人自然是要回胶州的,但不是现在,怎么也要等到此间事了过后。
  在这个期间,楚霁将他们全权交给纪安安顿。
  纪安早就做好了打算,将他们安顿在慈安堂。
  六百多名胶州军军属被分成二十或三十人不等的小队,一起跟着纪安来到了慈安堂。
  这慈安堂倒不稀奇,不止是沧州,但凡是大一些的州府都会设立,专门抚养失去父母的孤儿。
  可眼前的这个慈安堂却与朱芸印象中的全然不同。
  这哪里是那个狭小拥挤的慈安堂?
  除了位置偏远了些许,这分明是一座烟火气十足的小村落。
  阡陌小道纵横,道旁绿树成荫,整齐的砖头瓦房排列有序,仿佛在专程迎接他们的到来。一座三层高的建筑上炊烟袅袅升起,看着很是壮观,又很是温馨。
  看得他们啧啧称奇。
  “咱们沧州的慈安堂同别处不同,”领着众人进了大门,纪安便介绍起情况来。
  这慈安堂里的诸多事宜,虽说楚霁给纪安也安排的人手帮忙,但主要是由纪安一点一点完善起来的。
  纪安原本就是孤儿,却因当地官员昏聩,被慈安堂给忽略了,不曾接去抚养,这才流落街头。
  小小年纪的他一路乞讨,又被人贩子给抓了起来,卖到益州给富贵人家当奴才。
  也是源于此,他才进了楚家。
  他是因为慈安堂无能受过苦的,现在对这些事情自然上心,对整个慈安堂都了如指掌。
  “咱们现在走的是主干道,直通大门的。左手边是孤儿院,和别处的慈安堂一样,是收留失去父母的孩子们的。再看右手边,是养老院,专门赡养没有子女的六十岁以上老人的。”
  这养老院便是与旁的慈安堂最大的区别了。
  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便不再成为劳动力,不能再创造所谓的价值。是以,大雍之中鲜少有官员在意他们的死活。
  可是,正所谓幼有所长,老有所终,楚霁正在全力践行这一点。
  纪安正说着,朱芸便看到右手边的瓦房前头,三五成群地坐着或是闲聊,或是做着女工,亦或是下棋会友的老人们。
  他们瞧见纪安走在前头,还热情地打着招呼,叫他小纪大人。
  纪安自然扬起笑脸回应。
  他自己也没想到,他本不过是少爷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现在却也别人家发自内心地叫一声小纪大人了。
  单是从这些老人的状态来看,就知道他们在这里过得很是舒心。
  朱芸他们一行人只觉得心中无比安定。
  他们原本以为等待自己的是必死的命运,不想峰回路转,沧州的楚大人救了他们。
  不,现在也是他们的楚大人了。
  他们方才也听说了,那位突然出现救了楚大人的是沧州的秦将军。
  当时楚大人就是为了救她的未婚夫才差点中了周珩那歹人的箭,她当时都已经扑出去了,准备给楚大人挡箭。
  还好,那位秦将军回来了。
  这一路上,为了叫他们安心,负责安顿他们的小纪大人便把所有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原来这位小将军这些日子不在,就是到胶州去了。
  从今往后,胶州不必再被周珩祸害,也能在楚大人的手底下管着。
  看着这一路过来,沧州百姓虽历经战争却笑容不减的样子,众人便知道,楚大人是实打实的好官。
  “你们就暂时先住在这一片吧。这里住的人少,空房间还多得很待会儿他们会领着你们去住处的。”
  对着朱芸他们说完这话,纪安又转头朝着等在那里的几个负责人交代了几句。
  “小纪大人放心,一应的床铺被褥和生活用品都准备好了。”一位瞧着年岁不小的婆婆慈眉善目道。
  “你们都跟我来吧。”见纪安点头后,老婆婆便对着朱芸他们这一队说道。
  老婆婆姓柳,是去年随着流民一起进入到沧州城的。
  她的老伴和儿女都死在了流亡的路上,只剩下她一个人孤零零的。
  好在,进了这养老院之后,不仅衣食上有官府养着,她也遇见了不少好姐妹,每日说说笑笑的,日子又能过下去了。
  “我先带你们去小院安顿下来,洗漱一番,换身衣裳,然后再……”
  柳婆婆话还没说完,便被身后的人仓皇地打断:“不,不用的。我们身上这个洗洗就行,不能再麻烦了。”
  他们会被周珩选做人质,家里实在是没有一丁点儿的背景,全都靠着在地里刨食。
  但是现在朝廷收的田税越来越高,他们又不得不把地卖给那些不用交税和服徭役世家大族,给他们当佃户,一年下来实在是落不到几个钱。
  他们实在是没有银两去负担一件新衣裳。
  “别担心,”柳婆婆单看他们的神情就知道他们的想法,她当初刚入慈安堂收到新衣裳的时候,那反应跟他们差不了多少。
  “我们慈安堂中,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春夏秋三季各能领两套衣裳,冬天还能领一套冬衣呢。虽说你们不能算是慈安堂中的人,但方才小纪大人也传了话来,说是楚大人为了褒奖你们登上城楼的壮举,特意让人准备的。”
  “这,这么大数量的衣裳,能供得上吗?”
  朱芸自己本就精通纺织手艺,这套短褐加上裤子,一人少说也要大半个月才能做好。
  他们现如今可是有六百多人,一夜之间楚大人便变出了这么多的衣裳来?
  “这个自然。我们沧州城内有纺织厂,今年年初,大
  人又在底下的两个城里也建了同样的纺织厂。招了许多女工,一个月可有一两半的工钱呢。据说她们制出来的衣裳啊,楚大人就会卖到全大雍去,还有的甚至都能卖给北边的大阙人。”
  朱芸她们简直是被惊掉了下巴,是被这工钱惊到的。
  一两半,那都比得上她们家里的汉子在军营里头卖命得来的俸禄了!
  也不知道,她们有没有机会进这个纺织厂。
  说话间,柳婆婆已经领着他们进了一座院落。
  “这个大院子正好能住二十人,你们便暂且先住在这里吧。”
  小院外头用竹子篱笆围住,他们方才在外头便瞧见了,有好些二层的小楼,青瓦白墙,当真是好看极了,清雅极了。
  “这么好的房子,是楚大人特意为了慈安堂建的吗?”看着眼前的小屋,朱芸不由得发问。
  这疑惑她在一踏入慈安堂时便产生了。
  沧州远不如胶州富庶,可即便是胶州的慈安堂,对比起这里的来,简直像是贫民窟。
  “这儿倒还真是楚大人建的,但原先不是当做慈安堂用的。”柳婆婆像是回忆起了什么:“去年我们沧州下大雪你们知道吧?”
  朱芸被这话问住了,只以为是不小心说到了柳婆婆的痛处,连声道歉。
  毕竟这大雪灾的,那有不死人的的?至少家里的那些个鸡鸭鹅猪是别想活了。
  柳婆婆原先还没反应过来,随即又脑子一转,懂了,这不是造成误会了吗?
  “没事儿,去年啊,咱们老百姓是一点损失也没有。因为有楚大人在啊,不仅没人被这雪灾害死,而且楚大人还提前出钱买走了我们养的牲畜。就连些房子,也是楚大人害怕积雪山脚下的百姓遇害,这才建起来给他们住的。”
  听见柳婆婆说这话,这些人又想起了今年桐昌城的灾祸,这样巨大的对比落差让他们唏嘘不已。
  但只要一想到以后楚大人也是他们的父母官,他们也对于未来的日子也觉得越来越有盼头了。
  “那这些人现在是迁回积雪山下去了吗?”有人问道。
  “那哪能啊?要是再下大雪怎么办?”柳婆婆故作玄虚,心中却暗下决心,今日势必要让这些胶州人知道我们楚大人有多好。
  “是啊,可不能再回去了。这些人现在住在哪儿呢?”众人被柳婆婆这样子勾得好奇不已,连忙追问。
  柳婆婆一抬手,指向远处层层山峦,语气骄傲:“他们现在啊,被楚大人分了梯田,都住在这些山底下呢。”
  “梯田?”这未曾听说过的新事物叫一众胶州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看着他们疑惑的表情,柳婆婆笑着:“这梯田啊,就是在山上开出来的田。我们沧州原本山多地少,现在啊,有多少山就有多少地。这法子,也是咱们楚大人想出来的。不仅如此,他还免费把这些田地分给百姓,让咱们啊,都有地种!”
  “诶呦,那这楚大人还真是活菩萨。”
  “我一瞧着便觉得是个神仙人物,还真是的!”
  ……
  话音刚落下,柳婆婆便听到一连串发自内心的感慨。
  她不由得挺起胸膛道:“那可是。我们楚大人的好处还多着呢。还有秦将军,带领我们沧州的血性男儿赶跑了多少坏人!谁要是说他们一个字不好的,我们全沧州的人都不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