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穿书后男主为我打天下 > 第五十四章(倒v结束)
  约莫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既未见姜木的身影,也不见秦纵前来,楚霁不由得有些着急。但他也知晓,州牧府距离远,姜木能在半个时辰内赶来便很不易了。东郊大营更是军营,远在城郊。虽离这里比州牧府近些,但也不是十来分钟就能赶到的。
  这样干着急地等着也不是办法。
  “先去准备银针,用沸水煮过,当做消毒。再准备各种止血的药物。”楚霁吩咐济世堂的大夫。要做“外科手术”,总得先把工具准备好。没有酒精,只能先用沸水凑活。
  “有新鲜桑树皮吗?”楚霁记得在姜木给他开的药方里看到过,桑树皮也是一味药材。
  楚霁记得曾看过一个报道,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千五年前的干尸,在干尸的下腹部,有一个用马尾毛缝合起来的伤口。
  他不由得庆幸,自己多看了两眼底下热心网友的科普。医学也是在不断进步的,一开始人们会选用动物的毛发或普通的麻缕作为缝合线。后来,人们发现,桑白皮作为缝合线更为适宜,它无需拆线,可以被肌肉组织吸收。
  所谓桑白皮,就是从桑树皮内撕下的较粗丝线。用热水蒸汽熏之,则会变得柔软丝滑,像是丝线一般。
  大夫摇摇头:“只有晒干炮制好的桑树皮,是润肺平喘的良药。”
  “那便先去准备着旁的东西吧。”医馆没有,楚霁只得另想他法。
  大夫领命,立即回到药房内准备去了。
  “你们去市集上买桑树皮,多买些。若是实在没有,便买些麻缕。”楚霁指了三四个衙役,让他们分头行动。
  吩咐完这些,楚霁还是皱着眉头,提着一口气不敢松开。
  这毕竟是一条鲜活的小生命,与战场上的那些不得不面对的敌人不同。时间一格不错地走着,一同流逝的还有小少年的生命。
  秦纵从人墙中翻进来,看见的就是楚霁紧蹙的秀眉和苍白的面色。
  “发生什么了?哪里难受?”他上前一步,想拽住楚霁的胳膊,给他号脉。
  楚霁无暇顾及其他,一见到秦纵来了,连忙将人领到那小少年旁边:“你快看看。我想将他的肚子缝起来,看看还能不能活。”
  秦纵见不是楚霁有事,顿时放下心来。
  那衙役拿着楚霁的玉佩来寻,吓得秦纵几乎心脏骤停。要知道,楚霁印信从不离身,何至于扯了玉佩便让人来
  寻他!他也没工夫听衙役细说,只听得一句楚霁在东十三街济世堂,心中慌乱更甚。扯了玉佩,便一路赶来。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被甩开的手,但楚霁的话让他也没有功夫再细想心里升起的那点子失落,将目光落在了躺在地上的少年。
  开膛破肚,无药可治……与许多在战场上受了伤的士兵一般,只能束手待毙。
  秦纵抬头看向楚霁,楚霁朝着他重重点头。
  既然楚霁说可以缝起来一试,那或许此人当真还有得治。从楚霁知晓的那些事物不难推测,楚霁原本生活的地方,应当比这里先进许多。
  若是当真能有缝合之法,于军于民,皆是莫大的功德。
  秦纵也不耽搁,蹲下身来,仔细检查着小少年的头部、背部和胸椎。若是这些部位没有损伤,便可将人先挪进医馆中了。
  楚霁见秦纵已经有所动作,心中一下便安定下来。
  这时,他才注意到此刻的秦纵,与往常大有不同。
  曾以一敌二,力克蒯信与薛正二人也面不改色的秦小将军,此刻黑色的劲装显得有些凌乱,冷淡平静的面色也掩盖不了他正在平复的粗气,深秋萧瑟的风中,他竟从断眉出滚落下几滴豆大的汗珠。
  自己方才还说,从东郊大营至此,十几分钟必不可能。
  而后,秦纵便来了。
  闹市不得纵马,秦纵不会拿百姓的安危开玩笑,也必不会叫他在罚与不罚之间为难,所以并未骑着踏雪。那便,只能是跑着来的。
  想起方才秦纵一来便问他有何处难受的举动,楚霁闭了闭眼。
  是了,他情急之下让人拿了贴身玉佩去找秦纵,可不是要把他给吓坏了吗?怎么像个笨蛋一样……
  适时,秦纵已经检查结束,对着楚霁轻轻点头。
  楚霁深呼吸一口气,按下心绪,把心思集中到救人上来。
  等小少年被转移到医馆的病床上,旁的人刚刚离开,姜木便赶了过来,手里还拿着桑树皮。
  楚霁有些惊喜,但来不及多问:“快些进来吧。”
  姜木将桑树皮交给楚霁,随手端起一碗水,一边咕噜咕噜地灌了下去,一边走到了小少年身边。
  “嘶,这血丝糊拉的,真能治好吗?”
  楚霁无奈地摇摇头:“你都不知,我便更不知了。只能尽力一试。”
  姜木皱着眉:“那这肠子怎么办?”
  “塞进去。”楚霁正色道。
  “啊?直接塞进去!”姜木一直知道楚霁是个“活阎王”,但也没想到这么“心狠手辣”,这是人的肠子啊,不是什么做玩偶的布头。
  楚霁知道对于这个严重刀伤就只能等死的时代来说,塞回裸露在外的内脏的确过于难以想象。
  他刚想再说什么,那边的秦纵就已经净了手,走到那小少年身旁,面色冷静地将那截肠子塞回了他的肚子里。
  “这样,便可以了吗?”秦纵问。
  楚霁走过去,吞咽了一口口水,他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场景。但很快,他又点了点头:“肠子是会自己复位的。”也是在那个缝合伤口的报道下面,他看见了这样的科普。
  随后,他动作极快地将桑树皮内的白丝撕下,用热气稍蒸片刻。果然,桑白皮很快变得像丝线一般。他将桑白皮穿过准备好的银针,交到秦纵手上。
  “等一下,”姜木从刚刚的震惊中恢复过来,找回了身为神医的直觉,“你看他血流不止,如果以止血药物敷在线上,是不是要好一些?”
  说着,他从医馆大夫准备好的止血药物中,选择了效果最好,专治金刀箭簇伤的花乳石散。
  秦纵重新拿起敷了花乳石散的桑白皮,思考片刻,便用银针将小少年的肚皮,从里至外,一层层地缝合。果然,渐渐的,血止住了不少。
  小少年早已晕了过去,竟生生被疼醒。
  他醒来的第一眼就瞧见有人拿针线在缝他的肚皮,他当即挣扎起来,两条腿不停地踢动,哭着喊:“楚大人,求你不要杀我。”
  楚霁见状,立即上前按住他的腿:“不是杀你,是救你!”
  可恐惧和疼痛让他已经听不清楚霁的话语,两条腿还是在不停地挣扎。求生之下爆发出的力气,让楚霁几乎按不住。小少年的上身也抖动起来,两只手在空中不住地扑棱。
  秦纵剑眉一蹙,当即将银针塞到姜木手中,一手锁住那两只手臂,另一只手在少年后颈一敲。
  小少年又晕了过去,一切动静都停止了。兵荒马乱的“手术室”,终于又恢复了宁静。
  楚霁退后两步,浑身软绵地倚倒在墙壁上,长舒了一口气。还好把秦纵叫来,否则他和姜木两人,还真不一定制得住。看来,还是需要想办法把麻沸散这种东西弄出来。
  秦纵需要一直看着那小少年,好在他再疼醒过来的时候把他敲晕。于是,缝合的工作只能交给姜木。
  姜木拿着银针,脸上是少见的严肃。他深吸一口气,绷着嘴角,按照秦纵缝合的方式,小心细致地操作着。
  终于,最后一针落下,三人都松了一口气。
  又给人敷了一层止血的药物,楚霁打开了房门。
  浓烈的血腥之气冲出房门,可等在外头的夫妻俩已全然顾不得了。他们冲进房间,床上的儿子依旧闭着眼睛,面无血色。二人当即脚底一软,趴在床旁,痛哭起来。
  “别哭啊。我给他把过脉,脉搏已经比先前有力些了。”姜木一看这夫妻俩误会了,连忙出声。
  二人这才反应过来,跪在他们三个的脚边,磕着头:“多谢楚大人。”“多谢秦将军。”“多谢姜先生。”
  “别这样,别这样,快起来吧。”姜木被人磕得不好意思,连忙将人扶起来:“主要是楚大人和秦将军的功劳,我没做什么的。”
  随后又叮嘱道:“我估摸着他再过两刻钟就能醒了。今晚定会发烧,若是能熬过去,这条命差不多也就能捡回来了。”
  两人听此话,悬着的心放下来大半,又是一番千恩万谢才站起来。
  原本站在一旁的济世堂大夫早就按捺不住了,他也走过去号脉,随即跪了下去:“大人,当真是在世神佛,功德无量啊!”
  这小少年的脉搏,死气已去,展露生机。
  楚霁笑了笑:“本官为父母官,自然应当以百姓为重,算不上什么功德。”
  大夫点点头,站了起来,心底却更加崇敬楚大人的气度胸怀与爱民如子。这,才是真正值得他们爱戴的人啊!
  三人很快就出了医馆。发烧这样的事情,济世堂的大夫便能很好地处理了。是以,楚霁只是留了个衙役守着,有什么动向随时向他汇报。
  医馆门口的众人已经散去,姜木又先走一步寻杨佑去了。
  只余下楚霁与秦纵两人。
  想起秦纵的心思,楚霁有些尴尬。
  他下意识地要去摩挲腰间玉佩,却摸了个空。这才想起,他腰间的白玉觽摘下让人去找秦纵了,现下也不知在哪儿。
  下一刻,一枚云纹玉觽出现在眼前。
  楚霁偏过头,看见少年的脸上满是赤忱,柔和了凌厉的眉眼。
  “你先回军营吧。休沐日,戌时(晚上七点),至我院中。”楚霁咽下了叹息,温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