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第110章歌
  第110章歌
  他打算去北新桥那边找几个老头下棋,赢了也算截胡,能奖励个几毛几分的。
  “哎,还是这小子日子好过,家里来了岳母,这下也有老人帮衬了。”
  陈大嫂念叨着,要说之前李治国最大的短板就是家里缺老人,现在给补上了。
  “陈大嫂,你在嘀咕啥啊。”
  贾张氏掀开门帘出来,还在抹嘴,也是刚吃了午饭,把碗筷留给东旭,她出来转悠会。
  “没啥,你这就吃过了?”
  “淮茹妈,过会你还去买菜不。”
  一家几口人,十五块钱家用,是吃不上啥肉的,水电煤,油盐酱醋,米面,啥不得花钱,光是一担煤就不便宜了。
  吃了一会,秦母就说:“京茹,你晚上跟大娘一个屋,别吵着你姐夫了。”
  “碧华,你这大着肚子,上班还能行不?”
  “让贾东旭学厨师?那何必找傻柱,直接找何叔不就行了吗。”
  李治国隐约听到点不同的口音,来客人了?
  就一个不大的玻璃瓶,没几口就喝完了,躺在椅子上,让小京茹把收音机的音量调小,先睡个午觉的。
  但也不慌,她男人有本事,能挣钱,就是不懂得节约。
  一直到傍晚,小京茹都在小口喝着汽水,终于在姐姐回来时,才算是给喝完了,把两个瓶子都放在姐夫旁边。
  陈碧华站在那里,直到看不见身影,又过了一会,才走了。
  陈碧华一脸惊讶,当初不是说好,让东旭回来顶岗吗?
  “我这是假设,现在问问你的心思。”
  很快,顺利领了十二块钱津贴,上月已经来过了,熟悉流程。
  秦母把人送到中院连廊那里,这才回到家里,收拾了碗筷,就接着洗衣服,这一点都不累人。
  陈大嫂菜洗好了,拿着簸箕就想回去。
  至于李治国对家里白面的消耗,根本没放在心上,现在能吃是福,以后就得搭配棒子面等粗粮了。
  李治国不由分说把人带了进去,都算是逛超市了,不去结个账,不等于白来吗。
  “我拿碗筷!”
  现在并没有明文规定的产假,但休两个月是默认的规矩。
  贾张氏见也没别人在,就说:“李治国现在家里四口人了,负担也重,以后啊,怕也要过苦日子。”
  这事吧,在院里一直是个迷,很多人都好奇,二大妈忍不住又问了一次。
  “也是哦,傻柱现在的水平还带不了徒弟。”
  是夜!
  对了,凤玲都放暑假了,怎么也不回院里看看。”
  饭后,李治国就带着秦淮茹出去遛弯,把小京茹留下来帮忙,别一天天粘着他,这感觉都给带一女儿出来了。
  “搭不了啥,淮茹那儿也在给的。”
  岳母的厨艺比秦淮茹要好不少,吃的就是家常味,不容易腻乎,偶尔去下个馆子,也整挺好。
  喝这玩意儿,就是喝个碳酸感。
  但这是京城,行政级别高,街道办主任放到下边,都能管一个县了。
  半下午,李治国拿着几瓶汽水回来,夏天呢,不能少了这个,就是不便宜,一毛五一瓶,退瓶子能找回一分钱。
  ……
  二大妈听到了八卦,麻溜的洗了衣服,就去中院聊天去了。
  转眼到了北新桥百货商店,这是一家国营店,附近还有一个副食商店,里边也卖菜。
  秦母也心疼女儿,全家都跟着女儿沾光呢。
  秦母忙说:“要不妈给退点回去?”
  他这么热衷于想买自行车和收音机,一是因为实用,二呢是想着儿子终归是要长大,以后娶媳妇还不得准备大件。
  秦淮茹接话说:“妈,你可把人叫不走,京茹她一天天的粘着治国,也就还小,不然啊,得跟我抢男人了。”
  阎埠贵也吃好从屋里出来,天还没黑,在院里修着一根旧板凳。
  这位跟毕主任在冶金部的地位差不多,若放在地方上也不见得多大个领导。
  “我来算算啊,李治国每月到手四十五块钱,给出去二十二块,差不多一半,他应该是算着的。
  李治国坐在沙发上。
  许大茂怕了,赶忙岔开话题说,“李治国,那贾东旭我不教了,他跟我跑了好几次给人放电影,愣是啥都没学会,还差点把机器给弄坏了。”
  “姐夫,你买汽水了啊。”
  “哎,秦淮茹还是好的,知道心疼你这个妈。”
  “我这不是怕没等到国庆节你就生了。下个月看情况吧。”
  “哟,三大爷你可是发了啊,家里没喜事,不过年不过节的也买大件。”
  所以啊,怎么算都是不亏的,早买早享受。
  许大茂心想,你也有算计不到位的时候啊,还算是个人。
  秦母双手粗糙,搓揉起衣服来,那是嘎嘎的就给洗干净了。
  他为了东旭兄弟能过上好日子,也是操碎的心。
  他也就随口问了句,这厂里还有别的孕妇,不罕见,现在流行多生,多子多福。
  李治国倒是不意外,阎埠贵也是院里的弄潮儿,一路抠门算计,但一路走在前边。
  “我说了不算,得听东旭和婆婆的。”
  小京茹苦着小脸,她就怕写作业了,可却是姐夫布置的,她没读过幼稚园,也没读学前班,啥都不会。
  李治国笑了笑,说:“妈,就让小京茹在这边睡,等她大点就好了。”
  “那行,你忙着,我带淮茹出去散步。”
  “不教就不教吧,估摸着东旭没放电影的天赋,你说,要不让他跟傻柱学厨,怎么也是门手艺。”
  “嗯!”
  今儿没急着走,直接去了楼上找到方主任。
  李治国直接出了厂子,没去车间,手里的钱有点多,如果再频繁刷发明,就要薅成小资了,所以先冷却一下。
  李治国放下洗脸帕,睡醒后真有点饿了。
  不由低声说:“京茹,你又喝汽水了啊。”
  ……
  所以方主任也能算是大领导,但他照样不巴结,只因士农工商的身份占齐全了,随时可变节,很稳。
  秦淮茹到屋里看了看,男人还在休息,旁边有两个空瓶子。
  许大茂一脸羡慕,瞧瞧,别人一天班不上,每月都有十二块钱津贴。
  秦淮茹就歇不了,平时都习惯了,利索地拿了碗筷,这时小京茹也过来帮忙。
  “不,先去轧钢厂领工资,顺道送你秦姐去上班。
  他先买来享受了,等儿子和大姑娘相亲,别人来家里一看这条件,那不就成了吗。
  陈碧华照例跟着领了钱,不用排队的。
  秦淮茹念叨了一句,也没法说,跟着就去厨房去了。
  “嗨,那啥,我昨儿买了台收音机,还没来得及跟你说。”
  这会去农业大楼交歌,他也不打算拿出去吹嘘,只要手里有挣钱的证明,那就能可劲花,让别人猜去吧,不怕被举报。
  小京茹这边,麻溜地打开柜子,从里边拿出花生米和酒瓶子、酒杯,给姐夫摆放好了。
  李治国把四瓶汽水放桌上,直接开了三瓶,让小京茹给岳母也送了一瓶过去。
  秦淮茹却又心疼起来,家里四口人,每顿光白面都得吃掉一斤多了,老妈胃口好,京茹胃口也养大了。
  她一个月能攒下十五块,这简直不敢想,已经偷偷给女儿拿了十块钱回去。
  “不是,你别惦记我妹啊,她忙着呢,有别的事。”
  “李治国,你是来交歌的?”
  二大妈自问也是干活能手,但都被比下去了。
  小京茹摇着头,就跟拨浪鼓似的。
  “能行的,都习惯了。”
  “好嘞!”
  小京茹还没读书,一天天的真没啥事。
  “给三十啊!”
  小京茹手里拿着汽水,跑院里溜达了一圈,炫耀完回来,都还剩下半瓶。
  “李哥儿,我这也数好了。”
  秦母不多说了,见小京茹都吃了一个半的白面,这胃口是真好,女婿这也是真舍得。
  没一会,二大妈也出来洗衣服,两人一块聊着家常。
  “别,妈你拿着吧,我男人他不差钱。”
  他洗漱完就回屋,早饭都做好了,岳母是勤快人,每天都起得很早,从未失手。
  “嗯!”
  上桌后,夹了块鸡肉,吃着香。
  “逛逛又不花钱,走吧。”
  “这家里还有别的开支,也难为淮茹妈了,亏得有秦淮茹那边给补贴。”
  李治国提到了曾经的邻家小妹,有些日子没见着了。
  小京茹知道姐姐抠门,还是姐夫疼她。
  几个大妈聊完后,反倒放心了,李治国自个儿不穷,不就能好好拉着聊天了吗。
  李治国这会,已经在轧钢厂办公楼领了工资了,站在旁边数了数,三十三块正正好。
  “淮茹,你去歇着,饭菜马上就好了。”
  放在村里,还有那种厉害的,上午还在地里挖红薯,下午就去医院把孩子生了,傍晚就出院抱着孩子回家。
  “女婿,吃饭了。”
  秦母扯了个慌,拿女儿说事。
  小京茹嘟着嘴,谁让姐夫疼她啊,下午还给买汽水了。
  “哟,你们这是一起去遛弯?”
  好吧,秦淮茹也给锻炼出来了,学会了怎么薅厂里的羊毛,这没白疼。
  “我就稀罕姐夫!”
  李治国也挺惊讶,我去,贾张氏也挺阴的啊,居然到现在都没坦白想法吗?
  “那也好。”
  别说收音机了,就是自行车,甚至是电视机都有,就是每次都不是二手的,就是尺寸小的,但也享受到了啊。
  李治国也没啥好担心的,谁家孕妇不是这么过的。
  阎埠贵脸上带着含蓄的笑意,这不也跟上步伐,家里有大件了吗。
  “这不最近几个月小挣了点吗。”
  李治国正大光明地牵着秦淮茹的手,别人看到了也不会说什么,思想得阳光点,照顾孕妇呢。
  “原来李治国给的十五块家用啊,要是照着贾家那么过日子,倒是够花了。
  “买啊!女婿就喜欢吃新鲜菜,这天热,头天买的菜就不好吃了。”
  就那贾东旭之前上班,每月才挣二十二块五毛,现在贾家也只有这么多,一家三口都能过了。
  陈大嫂说完就走了,想啥呢,别人李治国有三间房,老丈人一家帮衬,那就苦不了。
  “知道了姐夫!”
  “你先等等,我去叫两个专业的过来。”
  “行,就当我没问过。”
  不过这些事就不跟男人商量了,不让自家男人为难。
  陈碧华跟着下了楼,倒是不用急着回车间,谁还学不会偷懒啊。
  今儿三号,赶巧又是周一,正是李治国每月最忙的时候,得到处领工资,还带兼职的。
  岳母来了住在隔壁,也不影响以往的生活习惯,整挺好的。
  贾东旭在旁边听着,一脸的羡慕,李治国每月落下二十三块钱,比他媳妇的工资还多,这咋花得完,也不知道拿点出来接济一下兄弟。
  但也不是没办法,每顿放俩窝头在簸箕里做做样子就行,少搭配点粗粮,也健康不是。
  饭后,李治国拿出本子和笔,对小京茹说:“你在家写完作业才能玩,知道了吗?”
  “妈,我带淮茹出去了,中午不用等我吃饭。”
  这一条街,算是附近少有的繁华地段,店面比较集中。
  ……
  “问你个事啊!”
  亏得李治国这俩月没搞什么发明,好像也没写歌,不然他都要嫉妒到发狂了。
  方主任老脸一红,他是破锣鼓嗓子,也看不懂歌曲好坏,农业部的,不丢人。
  秦母报了个实数,她算了下,每月买菜也就花这么多,每天买点肉,再买点小菜,啥都够了。
  “幸不辱命!一首儿歌大合唱,一首高音个人独唱!”
  秦淮茹第一反应就是拿太多了,还只用买菜,这咋花得完。
  “拿了十五块钱,够花了。”
  二大妈自己也买菜这些,能给算出价钱来。
  陈碧华其实是想上班的,但同时也想带孩子。
  这也好,他自个儿有钱,还有以前奖励的家底,也省得来霍霍我们。”
  厨房里,秦母小声说着:“淮茹,中午那会女婿给妈拿了三十块钱家用,只用买菜,让每天都见到肉,这钱是不是给太多了。”
  “三大爷,你屋里什么声音?”
  “我婆婆要顶岗?”
  “我不急啊!”
  因为粮票分两种,细粮和粗粮,你有钱也没法顿顿吃细粮,在定量上就给限制了啊,粗细搭配着给。
  阎埠贵小声说了句,买了收音机,接着攒钱买自行车。
  小京茹连忙跑过来,之前照相那天她喝过一回。
  秦淮茹虽然心疼,却做不了主,但可以让老妈把水电煤费交了,油盐酱醋这些都买了,还有多的也能去买主食啊。
  他把人带到旁边,又说:“你生完孩子,薅了轧钢厂的羊毛,是继续留在厂里上班了,还是让你婆婆来顶岗?”
  那边三进大院,也给老爹和弟弟算房租,得找补回来。
  “可不是吗,秦淮茹那边倒是听说李治国给到七块钱伙食费了,这倒是没亏待。”
  “刚吃了。”
  “姐,大娘在做饭了。”
  “淮茹,等下个月领了工资,你干脆休产假得了。”
  见姐夫那瓶底还剩了一点,仰起头就给喝了,一滴不剩,不给浪费。
  “你这一天天的,得费多少钱啊,少喝汽水,长不高的。”
  他也不瞎操心,跟着就骑自行车走了。
  “不说他了,我今天忙,回头再聊。”
  “淮茹妈,你女婿给拿多少钱家用,你天天都买菜,这够花吗?”
  他到院里洗漱,遇到大茂兄弟了。    “李治国,你大早要去农业部啊?”
  “女婿,路上慢着点。”
  “嗯!一人一瓶。你姐怀着孩子不能喝。”
  她也就拿了第二个白面,这吃得下的。
  方主任一见面就有所猜测,这小子上月来领津贴就不见人,今天出现肯定有事。
  “哥,别进去逛了吧,又得费钱。”
  等碗筷摆放好,小京茹把姐夫叫醒,帮着给拿了洗脸盆,先洗把脸清醒清醒才好喝酒呢。
  秦淮茹知道她这男人有个坏习惯,遛弯总想买东西,不空手而归。
  他这一天真挺忙,都八月了,农业部约的歌也该交过去了,不耽误别人排练。
  李治国说着就把歌单递了过去,他这不光有歌词,还给作曲了,上面注明了声调高低。
  她不担心女婿说啥,女婿会疼人,也大方,可女儿小气啊,为这事都提好多回了,她就怕哪天被女儿给赶走了。
  “妈,我回来了。”
  秦淮茹知道男人心疼她,可她现在能上班啊,东旭媳妇不也在车间,人也上得好好的。
  “大娘也喝了呢,姐夫买的。”
  “早啊,大茂!”
  “大娘,我不,我就要跟姐夫一个屋。”
  返回去十块钱,秦母这心里也安心,还有多的五块钱用来应急。
  贾张氏嘀咕着,“等我去轧钢厂顶了岗,家里日子不就好过了,也让秦淮茹给眼红。”
  李治国也反应过来,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许大茂偶尔也有聪明的时候。
  日子一天天地过着,转眼就到了八月份,光友都放暑假了,被送回乡下帮着收稻谷。
  “别,还早呢,过了国庆节再休,国庆有两天假也算工资的。”
  “十五块啊,那你这么给买菜,还不得每月往里边搭钱?”
  “贾张氏,你可别瞎操心了,把你家日子先过好吧。”
  可他经常要吃肉,随便在市场上割个半斤回来,都得小四毛,剩下那点再买点素菜,一天五毛钱就造没了,这还怎么过日子。”
  方主任连忙打了内部电话出去,把宣传科的人叫来。
  趁着这功夫,方主任倒是看起了歌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