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哪怕人民公社时期,自家也能养鸡养猪这些。
  公社生产队一般是不分肉食的,各家要自给自足,能养猪的地区,一般一年家里就养一头猪,多了养不起。
  从年初养到年关,在宰了吃顿杀猪饭,剩下的猪肉就做成腊肉,攒起来省着点吃一年,也会熬制猪油,攒着用一年。
  不然手里连肉票都没有,有钱也买不到肉吃。
  当然也有穷的,把家禽家畜养大后,卖到收购站换成钱,另作他用,给家里孩子交学费什么的。
  就在李治国坐在院子里跟大舅哥一家闲聊的时候,梁妈端着凉盘到了堂屋,要开饭了。
  “李治国,你这想法很靠谱啊,就是这水泵,研究起来不容易吧。
  当即方主任就去打电话,等他把李治国的观点说了出来,电话那边也很激动。
  李治国点头,“空着也是空着,给拉娣一人免费住了,也能帮我打扫卫生。那院子离她上班的厂子也不远,她住起来也挺方便的。”
  “啊!是您给三妹找的工作啊。”
  晚上在梁家吃了炖鸡,第二天上午联系了医生到家里来为梁父诊断,没啥大毛病,养着就行。
  正好梁家人,除了去当上门女婿的老二,其余人都在家,他就想试试以势压人,为以后梁拉娣给他生孩子扫除障碍。
  我现在哪怕以街道办那边来算,也才二十二级,等于要给我连升七级?
  是李治国亲口说的要研究年产百万台的农用小型抽水泵。”
  就算再次剥离出来,但同益的性质,还是公私合营的企业,最高可以设科长职位。
  你们以后要是进城去玩也方便,有个落脚的地方。”
  梁拉娣应了一声,赶忙帮着脱了鞋,见人躺好后,她才红着脸出去了,手里捂着那块手表,过会好看时间。
  “拉娣,你后悔吗?”
  “老方,你说投入百万啊,这有难度,上面这一千多万,是要支援十七个水泵厂,分为骨干和重点。
  下午,李治国被叫醒后,就以农业部技术员的身份在村里走访起来,期间叫来了村里管事的来陪同。
  梁父有点怀疑女儿不会是带了个女婿回来吧。
  李治国一看手表,我去,都快一点了,要不是一直坐着等,怕不得饿晕啊。
  从水泵的研究与生产在到普及,不可或缺,利国利民。”
  但如果有水泵,完全可以提前蓄水,哪怕遇到干旱也能救急,而不是眼睁睁看着河里的那点水被蒸发掉。
  大领导忽然觉得这事靠谱了,也希望他被打脸。
  “你是说小李啊,这我当然有印象啊,他人在你那儿?”
  全国仅有的水泵厂已经交流了一千八百多份图纸,正在加班加点的研究水泵。
  “李治国,过会有大领导要过来,你跟他好好聊聊年产百万台水泵的事。”
  大领导都气笑了,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梁家人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这是打扫卫生的事儿吗?你要是租给别人,每月不得收好几十块钱租金啊。
  方主任还是很心动的,如果水泵能像打谷机那样进行普及,这对农业方面的助力太大了,远超过打谷机。
  “得,吃饭。”
  “哥,迟了,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
  方主任咬了咬牙,这不会被李治国那小子给坑了吧,不过细想起来,那小子虽然没啥良心,但却从来不放空炮。
  “方主任,我这边有个想法需要得到你的大力支持。”
  李治国跟着说:“我要设计的是一种小巧的农用水泵,功率不大,灌溉速度也不算快。
  李治国琢磨着按照原本的轨迹,到七十年代末期,抽水泵就能出现在偏僻的农村了,那会的产量应该在一年两百万台左右。
  你说这都不把钱当钱花了,我都不知道他跟大爷家的二丫到底是啥亲戚,咋就认咱们女儿当妹妹了?”
  “领导,这个是我这边的技术员提出来的,就是领头研究出了我国第一台反铲挖掘机的李治国,打谷机也是他发明的,他还是去年京城的劳动模范。
  李治国解释说:“五三年那会,刚过了国庆节,我媳妇在医院生孩子,刚好遇到拉娣进城找工作。
  我不是到丰台去调研吗,发现农田灌溉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想要达到百万台,需要投入的人力人物,是很夸张的,一千万资金打底,一万工人不嫌多。
  方主任笑着说:“有困难可以提嘛,到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目标,水泵厂你来当家,还不是你说了算。”
  时间正好,趁着下午,就在小院把事给办了,以免夜长梦多,突生变故。
  李治国一脸懵,怎么还听不懂了啊。
  弟弟小冬一人住一间房,也是留着以后当婚房用的。
  早在几年前上面就在布局这个问题,但是缺人才啊,到去年水力机械专业才有第一批毕业生。
  方主任也希望能成,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李治国又说:“我也有一阵子没见过拉娣,今天刚好在车上遇到了。
  “哎呀,给太多了,刚李小哥在外边还给秋秋拿了五块钱。
  不料方主任却说:“这个,同益水泵厂现在并入了五厂,属于小分厂。
  我见到有两个成年人抬着一个水筐,站在田埂上,从河里抬水浇灌,这效率太低了。”
  “领导,我说的是年产百万台水泵,不是要一百万投入。”
  “给了多少?”
  梁拉娣忙说:“我进轧钢厂上班,就是哥帮的忙。”
  把电缆线接在水泵上面,线头另外一头剥开,用竹竿撑着挂到空中的电线上边,火线零线一接通,水泵就能作业。
  “这是啥?”
  李治国摇了摇头,他这还没刺刀见红呢,等回去到了小院再说,好饭不怕晚一天
  梁正林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层关系,梁家人也很震惊,这没听拉娣说过啊。
  梁医生就托我帮忙,这不碰巧就帮拉娣进了轧钢厂。
  李治国直接懵了,“方主任,你这不是忽悠人吗,那我还不如继续当钳工,等我升到八级工,每月工资都九十九元了,那不香吗。”
  电话那边的大领导对水泵很关心,奈何快不了啊,技术太落后了。
  如果达到千万级,全国每家每户都能用到水泵,这样就能有更多的粮食来支援工业建设。
  “哥哥,吃饭了。”
  方主任反正先把牛皮给吹出去,在来看反应了。
  梁父的手都在抖,快拿不住了。
  我们已经从老大哥那里引进了两套深井泵图纸在研究。
  方主任就想把人留住,从之前的打谷机到小鸡孵化箱,他觉得这小子跟农业部有缘,留在冶金部太浪费人才了。
  再有就是生产速度快,年产能达到百万级,就能造福一千万个农村家庭,解决数千万人口的用水问题。
  吃喝了一阵,梁拉娣又把情况说了一遍,众人都清楚了李治国是下乡来调研的,也难怪会到村里来。
  “拉娣,我先睡一觉,手表给你,下午三点,不,四点叫我起床,我得到村里转转调研。”
  “对,他好歹也算是我们农业部的人,刚去乡下调研回来,就来找我汇报了。”
  “哎!你好好休息。”
  虽然只是调研了一个村落,但依旧算是第一手的真实数据。
  愣了一会,梁正林忍不住问:“李哥,你把院子给三妹住,那你家里人不说啥啊!”
  吃完饭后,李治国就提出想要午休,今晚上也住这儿了,明天再跟梁拉娣一起回城里。
  还有开春那会,闹得沸沸扬扬的小鸡孵化箱也是他领头研究出来的,现如今大量的鸡苗已经投放到下边各个农场了。
  “老方,你的理解跟上面的想法不谋而合。
  但水泵就不同了,只要灌溉到位,粮食是能增产的,以全国如今的体量,哪怕增幅只有半成,那也是一千万吨的产量,简直不敢想象。
  俩孩子叫喊起来,梁拉娣也从厨房出来了。
  梁正林感觉有点坐不稳了,他是去过京城的,知道那里的房子有多紧俏,你这居然有空着的院子。
  “整整五十块钱,还有五十斤粮票,这别人家嫁个女儿都收不到这么多彩礼。他还给小雨和小冬一人拿了一块钱。”
  方主任,你要真能给我升职,那我申请今天就,就带病上任。”
  这一晃都快四年了,拉娣都转正了。”
  大舅哥梁正林忙着给倒酒,坐在旁边陪着,让妹妹坐在另外一边。
  梁正林问起了梁医生的男人,这位李哥只能是那边的亲戚才对。
  “等等,什么我来当家?”
  “你让小李等着,我现在就召集人手过来,当面详谈。
  但年产值能让一千万人受益,相比起投入,回报率就超级高了,社会主义,就应该不计成本只看结果才对。
  梁母也觉得不太对劲啊,有这钱去讨个媳妇不好吗,认妹妹有啥用?最多就听一声响?
  夜里两人都在小院住下了,第二天一早,梁拉娣一脸困意的去轧钢厂上班,她只请了两天假。
  “李哥,我二姑爷身体还好吧。”
  梁拉娣连忙把人带到了她的房间,她和妹妹小雨住一块的。
  这大舅哥就很有养鸡潜力,可以重点培养一下,他的五块钱可没那么好拿。
  但优点就是小巧,能把成本给打下来,让农村十来户人家凑一凑钱,就能买得起。
  尤其他这会拿到之前同益水泵厂的数据,一年才生产不到五十台清水泵,这不扯淡吗,不被公私合营也得倒闭。
  李治国倒是没打算让梁家的亲戚进城打工,一来是现在岗位真的紧张,二来不能把养鸡的重担都压在秦家二叔那边,也让梁家人分担一下。
  据我所知,全国目前也没几个研究水泵的厂子,主要是通过老大哥那边的图纸在研究。
  “不是,我那是举例,如果就一个厂子,一年顶天了十万台。想要百万台,至少要扩大十倍。”
  “红花,快过来一下,这红包给得太多了。”
  如此,我下乡调研的结果就是,与其单一的研究怎么提高某种农作物的产量,不如先解决农用灌溉的问题。
  “是这么个理儿。”
  梁家人再次呆滞,你这家里到底啥条件,真用不着认这么一个穷妹妹吧。
  顿了下,李治国又说:“所以我下一个方向想攻克抽水泵,只要水能淹没水泵,那么就能进行浇灌。
  方主任一脸懵,只见纸上有几条波浪线,下面有个黑乎乎的东西,接了两条线一直画到了最上面,又是两条线。
  等到了堂屋,一看桌上,很不错啊,有腊肉、鸡蛋、鸡杂,黄瓜丝,可以来一杯了。
  “李治国,你这个调研做得太好了,你等等,我现在就写报告,不,我直接打电话汇报。”
  而水泵的电力可以使用密集的输送电线,这在农村很常见。
  “你来担任水泵厂的厂长啊,到时候给你配几个副厂长,我来兼任书记,我看行。”
  优点是方便,缺点就是太浪费水了,一旦遇到水库水资源不足,那么灌溉靠的就是人力。
  这把李治国给吓了一跳,连忙低声说:“不是,这被发现就完了,等明儿还去那小树林。”
  李治国想了想说:“我媳妇生了俩孩子,都是你二姑接生的,我跟你二姑打五三年那会就认识了。我跟拉娣也认识好几年,很熟。”
  “嗯!”
  梁妈连忙凑过去,之前就好奇里边有多少钱。
  “多少,百万台?老方,你脑子没抽吧,百万台,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大领导觉得百万太多了,吃不下啊。
  “回头在问问吧,先把人招待好了,吃饭时看能不能探探口风。”
  因为打谷机主要是节省劳动力,对粮食进行抢收,也不会创收。
  方主任把百万这个字眼咬得特别重,可别坑人啊。
  方主任觉得太有道理了,因为每年农田灌溉都是个大问题,很多农户都等着丰水期蓄水。
  方主任听到这里,试探着说:“我这边有个技术骨干,他想设计年产百万台的水泵。”
  李治国也没回家,出了小院就去了农业部。
  众人全明白了,可好像又不太懂,总感觉这关系好像没那么简单似的。
  上面计划明年咬牙投入一千多万,用于支援水泵厂,京城以前的同益水泵厂会改制成京城水泵厂,计划做到年产三千台水泵。”
  我国的传统灌溉方式主要是修建水库蓄水,在修建水渠,通过丰水期排水,进行大范围灌溉。
  “挺好啊,上次还一块喝酒。”
  虽说有偷电的嫌疑,但肉是烂在锅里的,可以通过水泵的功率进行登记收取电费。”
  李治国原本是不打算出山的,可这给的实在是太多,拒绝不了啊。
  大领导想着一千多万的投资,之前商量的是给京城这边投入五十万,这下他敢开口要五百万,也让京城这边当个大户。
  你先问问他,愿不愿意过来担任京城水泵厂的厂长,他这样的人才,留在轧钢厂当一个钳工,太大材小用了。”
  路途中又去了昨天的小树林,待了半小时,也没找到蘑菇,只好回城里去了。
  梁父也被扶了过来一块吃饭,人多也热闹。
  李治国打了个哈欠,扛不住了,起得太早,又是坐车又是走路的,还钻了小树林,这会真困了。
  这相差了二十年,减少一半,也至少有十年的差距。
  路上我就跟她说了,我在城里边有一个独门独户的院子空着的,七间房,等回头就给她住了。
  我给你一千多万,你给我送一百万台水泵过来。”
  “独门独户的院子,七间房,给三妹住了?”
  梁父颤抖着手,把钱塞回红包里,跟着给放在裤兜里,连着抚了好几次,感受到红包的厚度,这心里才踏实。
  所以在吃过午饭后,李治国就和梁拉娣走了。
  组织上考虑到情况特殊,可以直接给你连升四级,到十八级的副科级待遇,每月工资八十七块五,职位上是代理厂长。”
  京城只是小厂子,最多能争取到五十万左右的投入。”
  “李治国,你要向前看啊,等公私合营十年结束,水泵厂还不得起飞,到时候别说十五级,就是十二级都不是事儿。
  这是啥农作物能长到天上去?    “主任,这是抽水泵啊,跟打谷机配套的农用机械。
  “不是,我这个级别可以当厂长?起码也要十二级干部,哪怕是小厂也要十五级干部。
  他说着递出了一张图纸,可谓心血之作。
  “原来是这样啊!”
  梁拉娣见门口也没别人,忽然身体一软就靠了上去。
  咱们京城以前倒是有一个同益水泵厂,去年公私合营并入了五厂,好像也没啥成果,还没用到农业方面来。”
  李治国笑着说:“我另外有一座三进大院,在大栅栏旁边,好几十间房,住不过来,家里我说了算。”
  就说我吧,这把年纪了,现在也才十级,你年纪轻轻,就能有机会升到十八级,这机会太难得了。”
  方主任掏出一包特供烟递了过去,又拆了一包散了发了一支,跟着还把自己的茶杯贡献出来递了过去,先给稳住,过会大领导来了才好接着往下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