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184.第184章
  第184章
  李治国摇头,吃着手里的白面,他胃不好,只能偶尔尝尝粗粮,还得以细粮为主。
  一顿饭下来,最终还是剩下一个窝头在簸箕里。
  这才打开大门,秦淮茹收拾碗筷到院里去清洗,分工明确,多少年了都没变过。
  “秦淮茹,忙着呢。”
  贾东旭忽然来后院了,打了声招呼,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快七年了,每每看到秦淮茹,都能想起当年相亲时的场面,痛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诗多好啊,跟他写的能有一拼了。
  “光齐相亲?那我得好好看看。”
  贾东旭也已经躺下了,原本的床改成了大通铺,带着俩孩子才住得下。
  “谢谢哥,那我就去卖车了。”
  “行,我知道了!”
  “那把钱攒好了。”    贾张氏也没法说什么,她天天还吃不饱呢,谁家都没多余的粮食,连李治国好像都瘦了。
  李治国一个激灵,不由转过身,也没了困意。
  贾张氏有工资,能养活老贾家四口人,这都小事。”
  李治国从街道出来,没能吃上心心念念的豆浆油条,因为炸油条要白面和食用油,都紧缺。
  “是这么个理儿。
  “李副厂长,您来了。”
  贾东旭连忙跑椅子后边帮着哥哥捏肩膀,正好瞧见秦淮茹拿着碗筷从门口经过,看到这一幕,他也不尴尬,又不是第一回了。
  李治国跟着又说:“解成,今天光齐都相亲了,你这还没工作,是惨了点。”
  “治国,之前贾东旭来找你说啥事?”
  阎解成后悔了,要早知道日子这么艰难,当初他读书时,就该多努努力,考上高中,也不至于混的这么惨啊。
  这职位进可攻退可守,先熬资历和工龄,如果真有必要,随时可以找个大厂强势空降,就跟当初的李新民一样。
  “嗯!我给你扇着风。”
  而且他每月还上交四块钱养老,这算起来亏了,还不如让老娘早点走了得好,留在家里没起作用。
  “东旭,你妈就没说省点口粮?”
  一张工业卷黑市价两块钱,单说自行车,就额外增加了二十四块钱成本,三轮车要的卷更多。
  大妈回话说:“这可说不准了,我们街道这边的企业少,要是大前门或是北郊、西郊那边就要快一些。”
  李治国愣了一下,这有大半年没见到过真人,变化大到认不出来了。
  “我没关心她,就觉得挺奇怪的,她好像压根就没打算找对象似的。”
  “哎!”
  他干脆就不回家了,到前院把三轮车推出大门,一溜跑去找同行把车卖了。
  锁好门,推着自行车,走也。
  等李治国漱了口,在二大妈的伺候下洗了脸,回屋把红包打开一看,哟呵,八块钱呢。
  贾东旭拿到钱后,高兴坏了,现在七月份,他躺到过完年,等明年这天道总会变好了吧。
  “嗯!辛苦了。”
  阎解成愣在当场,都忘了打招呼,好不容易回过神,赶忙去了老爹的屋。
  “行,顺道的事!”
  李治国口齿不清的询问,他今天计划是要去水泵厂一趟的,这月工资还没去领呢。
  李治国出了街道办,直摇头,阎解成这怕是要躺久了。
  “我妈省啥啊,她倒好,占着岗位,早晨吃窝头,中午在厂里吃白面,晚上回来还得吃家里,一天至少吃八两,遇到三十一号那天,她还抢家里的定量吃。”
  年月不同,给钱都大方了,想当初他娶秦淮茹过门,对外说的才五块钱彩礼,如今兄弟相亲,他都能收八块钱出门费?
  也没想多,跟着到厨房一看,锅里还温着早饭,这也没胃口,就把吃食拿出来放碗柜里,不然闷一天还不得坏了。
  中院,贾家!
  贾张氏原本都在小床躺下了,忽然听到了什么,连忙掀开帘子嚷嚷起来,“东旭,你刚说把三轮车卖了?”
  贾东旭坐了起来,说:“我是把车卖了,这实在是吃不饱,蹬不动车。等过完年,我把傻柱那辆三轮车买过来,他那辆就没咋用,要好很多,到时候我在蹬车挣钱,不耽误。”
  “没咋,就是躺久了,哥,我求您个事,您面子大,能帮我到街道说说,让早点安排工作岗位吗,我在家真待不住了。”
  “你说咋了,你把车卖了还怎么挣钱?”
  二大妈说着就把准备好的红包放到李治国的上衣口袋里。
  一日又一日后,躺平了!
  解成,你才十七岁啊,连个工作都没有,急什么。”
  “咋了,是卖了啊!”
  李治国感觉这不是出馊主意吧,是帮兄弟。
  李治国一看前面牌子,上面写着医务室,我去,大上午泡病号?
  “领导,您来了,他们这是见您妹妹来了,想看热闹呢。”
  李治国有点懵,这流程不太合理啊。
  “就今儿中午,你要在前院守着,还能看到大姑娘上门,走了,我去街道帮你问问。”
  而李治国是真去了锣鼓巷街道,反正也顺路,这一打听,得知现在岗位紧缺。
  但是不好抓了,人饿得都没力气了,走路都成问题,能挖野菜就不错,打猎只能想想。
  “嗯,出去有点事,改天约上三大爷,我们去钓鱼,嗨,护城河的水都干了,早就没鱼了,还是下棋吧。”
  因为豆子的产量本来就低,灾年就更不用说了,到了后世也主要靠进口。
  “这关傻柱什么事?”
  街道那边是优先安排文化高的,再有就是家庭穷的,像他这样的,得排队,快也要等一年多,短则两三年才有岗位。
  “东旭,你这情况,确实有点困难。”
  每个月我还得给碧华交二十一块生活费,给我老娘交四块钱养老,这每天一睁眼感觉都在欠钱。”
  门口站着俩青年,手里拿着真家伙的,机修分厂别看只是个百人小厂,但重要性却很高,这安保级别,外人根本进不去。
  等到十月份,红薯上市了,给你搞个百来斤红薯,倒是问题不大,主粮真没法。”
  然而秦淮茹却还没困意,忽的问了句,“治国,梁拉娣她年龄也不小了,咋还不找对象呢?”
  “李副厂长好,您来了。”
  “一百二,我自己留了二十,交了一百给碧华攒着,够用小半年了。”
  大灾难影响还是很大,食品厂很多工人没有活干,酒厂也减产,布料厂也一样,原材料减产等等。
  贾东旭见桌上竟然还剩了一个窝头,看着就饿啊。
  李治国想了想,说了句,“对了,东旭,今天中午光齐那小子相亲,你帮着掌掌眼,回头跟我说说长得咋样。”
  贾东旭愣了一下,又说:“那我就把车买了?没事去钓钓鱼,下下棋,饿了就跟三大爷一样在家躺着?”
  不过光齐都满十九了,开了年就二十,现在相亲也是应该的,你二大爷还等着抱孙子。
  “妈,你别急啊。”
  桌上还有个窝头,你拿去吃吧,吃饱了,才有力气出去卖三轮,没准还能拉一单。”
  因为只要招工,就会有额外的粮食补贴。
  “大姐,那您估计,我那弟弟还要排多久的队?”
  “也是哦,那让光齐好好相亲,我今儿有事得出去,就不替他把关了。”
  价钱是真不错,用了好几年,还卖了一百二,只亏了十块钱,是因为现在买工业品要卷了,二手的反而更保值。
  “那你卖了多少钱?”
  这话一出,二大妈心想,走得好啊,你走了才放心,总好过留在院里有捣乱的风险。
  阎解成懵了,他比光齐小不了多少,这差距太大了。
  但不是所有单位都发,要看企业的情况。
  “哥,能帮忙搞点粮食吗,实在是不够吃了。”
  为此,他原本想辞掉轧钢厂的钳工岗位,但毕主任那里没答应,这搞得他的人社关系一直在轧钢厂,没放人啊。
  “哥,出去啊。”
  “那咋办啊,天气这么热,又吃不饱,我都两天没出去蹬三轮了。
  这会,他在路上买了个高粱饼子垫肚子,就这还要粗粮票,好歹抗饿。
  李治国到了前院,刚想出院里,隐约间听到了呼喊,一扭头就看到了一个踉跄的声音。
  推开门就叫喊着:“爸,光齐今天相亲了,我也想找对象。”
  贾张氏急了,“这是钱的事吗?车没了,咱家要过苦日子了,东旭,你必须把话说清楚。”
  你呢,也能养养身体,别年纪轻轻累出病来,你有儿有女的要扛住了,不然你要是两腿一蹬,没准傻柱就美了。”
  陈兵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他这个秘书基本没啥事做,就在厂里晃悠,收集各种消息。
  比如现在京城居民定量不到二十斤,但工人一般在二十五斤,甚至有三十多斤的特岗系。
  而新的京城水泵厂就修建在附近不远的地方,如今有三千多名工人。
  贾东旭甩了甩火柴棍,大吐苦水,最近都没咋挣钱了,蹬不动啊。
  但实际只要够拼的,三轮车生意贼好,灾年只是缺粮缺物资,但是工资照常发啊,人走路没劲,还不得叫三轮车。
  阎解成叹息着回屋去了,躺着吧,现在就希望治国哥那儿能帮上忙。
  二大妈也是算得精,老大没跑,家里日子还能过。
  李治国说着扭了扭脖子,躺久了也不得劲啊。
  去年初,大领导找李治国谈了话,最终经过在深思熟虑之后,李治国还是放弃了大厂的全勤班,选择继续在水泵机修分厂兼任副厂长一职。
  “就光齐的事,之前联系的媒婆今儿一早来回话了,中午就带姑娘过来,这不得给你说一声,这有个小红包,你一定要收下。”
  “副厂长来了。”
  李治国掐灭烟头,准备送客了。
  “他让我给寻摸点粮食,他吃不抱没力气蹬三轮,我就让他把三轮车卖了,在家躺着。
  “咋了?”
  “对,趁着现在行情好,早点出手,还能卖个好价钱。
  秦淮茹这会擦着身子,天气太热了,不冲凉真睡不着,但现在用水紧张,不能随便浪费,擦一擦就行。
  “哥,我帮你捏捏。”
  贾张氏躺不住了,连忙起身穿着鞋子过来。
  秦淮茹也忽然想起当初,她就没看上贾东旭,也不知道啥叫多愁善感。
  贾东旭想着二十也够了,他之前还攒了点私房钱。
  “找不找是人家的事,跟咱没关系,快睡吧,明儿你还得上班。”
  “哟,都在干啥呢。”
  李治国即便能搞到,也不敢操作,一旦被查到了,属于破坏统销统购,犯法的。
  “刘光齐相亲?这大灾年的也不怕浪费粮食。
  “咳咳……你突然关心她做啥?”
  自行车继续往前,以前的同益水泵厂已经改制成了机修分厂,主要维修水泵和设备,以及作为研发场地,工人也发展到了三百多人。
  这也是正常的,四合院原剧里六五年过年那会,刘光齐的女儿都好几岁了,阎解成才结婚不久,估摸两人的差距就是被灾年给拉开了。
  棒梗嚷嚷着,他还没睡着。
  正在排队的工人们嚷嚷起来,忽然就化整为零跑路了。
  翌日上午,李治国醒来后,刚在院里洗漱,就见二大妈快步走了过来。
  “东旭,口粮真没办法,管控太严了,每月粮票过期清零,谁家都攒不下来,还不能跨区购买。
  “贾东旭,找你哥是吧,他刚吃了饭,在屋里歇着呢。”
  李治国叼了一支烟,等着东旭兄弟帮忙给点上。
  你拿到这钱,也能过一段时间好日子,又不用干活。
  “李治国,跟你说个事啊。”
  ……
  “成,我走了。”
  李治国摇头,别说鱼,郊外的野菜都被挖光了,倒是农村的山林里还有不少野生动物。
  买自行车要十二张,缝纫机六张,手表五张,搪瓷盆半张,也就是撕一半下来,剩下一半下次还能用。
  “解成,你这是咋了?”
  最关键的是,贾东旭好久没下馆子了,不得劲。
  李治国说完就走了,阎解成这小子,长大了比阎埠贵算得还精,但现在还得接受社会的敲打。
  “可不是吗,我没工作岗位,每月就十九斤半的定量,每顿就二两,这还没等出门就饿了,哪有力气蹬三轮……”
  贾东旭来了兴趣,在院里也是新鲜事,当初老蔡跟寡妇跑了,这院里多少年没人相亲了。
  “啥,光齐相亲了?”
  只见李治国正在换收音机频道,最近声响效果不好了,也该换一台了,需要用到工业卷,每领二十块钱工资就发一张卷。
  而豆浆所用的豆子,只有干部手里才有特供票,平民买不到。
  贾东旭拿着桌上的窝头乐呵呵的走了,还没到家就吃进了肚子里,这可是秦淮茹亲手做的,味道就是不一样。
  ……
  “卖了?”
  贾东旭彻底轻松了,今早晨醒来,不用想着挣钱,这才是李治国平时过的日子啊,真好。
  “哎!”
  想想,有好几个月没见过丁秋楠了,时光真的如水一般从桥下流过。
  李治国想了想说:“这样吧,你把三轮车卖了,好好休息几个月。”
  “得嘞!”
  秦淮茹手里摇着扇子,等了好一会,她才歇着了。
  提到这老娘,贾东旭就心酸啊,每月是交了十块钱伙食费,可基本都给吃回去了。
  “哥,我治国哥,等……等等。”
  当弟弟的,孝敬哥哥,这是院里的传统美德。
  “奶,我爸卖了好多钱呢。”
  “呸!不是,干嘛给我红包?”
  但这不还有傻柱垫底吗,所以啊,无论是光齐还是解成,这俩兄弟都别慌。
  贾东旭应了一声,赶忙去前边屋里了。
  “应该给的,光齐能进轧钢厂还是你帮的忙,不然人就跑了,哪能往家里交两年工资。”
  ……
  等今年一过,再让你老娘出钱把傻柱那辆三轮车买过来,这一来一回,不就把你老娘的家底给掏出来用了吗。
  她之所以饿瘦了,是因为光天和光福俩小子特能吃,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贾东旭一愣,这车可是他好不容易买到的,要养家糊口啊。
  中院水槽边上,贾东旭正在洗衣服,今年不蹬三轮车了,这家务活也续上了,这叫疼媳妇。
  自行车后座依旧绑着一个装着玉米芯的袋子当道具,一路到了北郊,在途经边江大桥时,忍不住在桥上张望了片刻,没看到人。
  贾张氏一琢磨,也是这么个理儿。
  秦淮茹总感觉这里边有事,可又好像没啥,梁拉娣在厂里上班,她男人在家养病,时间上都是错开的。
  像丝绸店的业绩就贼好,吃不饱,难道还不能买一身漂亮衣服,正好瘦下来了,才能穿出效果。
  李治国点头,蹬着自行车进了厂里,转个弯就瞧见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伍。
  李治国见天色已晚,干脆就早点歇着。
  李治国打了个哈欠,转过身去,睡了。
  阎埠贵把儿子养这么大,可不会轻易给放出去单过,先让儿子交几年工资才说。
  阎解成大喘气的从屋里出来,脚步发虚,脸色苍白,人也白啊,不够爷们。
  “丁秋楠来了?我去看看。”
  李治国把车一停,跟着就去了医务室,没想到率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