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199.第199章
  第199章
  何大清没跑远,心里惦记着女儿,经常送钱送粮,也会把雨水接到白寡妇那儿去小住。
  这让何雨水渡过了还算完整的童年和少年,没准学习成绩就提高了,加上今年运气好啊!
  “嗯,李哥哥,那我们先出去了啊。”
  “爸爸再见。”
  关响挥着小手。
  “等等,这有点钱票,你们仨中午在外边下馆子,别省着!”
  秦淮茹刚在厨房门口听着的,谁让提到了梁拉娣呢。
  “谢谢秦姐!”
  秦淮茹赶忙回到家,就见男人躺在椅子上,京茹拿着一把扇子在旁边扇着,这像是要读高中考大学的样子吗?
  “嘘!姐夫睡着呢。关响在隔壁屋写作业。”
  送点礼混个班干部,这妥妥的就是当干部的料,合该读大学。
  “拉娣,我来看看你。”
  “婶儿,这鸡蛋给你,我进去了啊。”
  这鸡蛋是她早晨就让留下,不然也不好买。
  “拉娣,给孩子起名了吗,这长得真好看,我家治国就想要个女儿,我琢磨着啊,等灾年过了,就给他生三胎,拼个女儿。”
  秦淮茹之前就说去看梁拉娣,正好今天过去。
  “是要考大学啊,咋了?”
  李治国随便扯了个借口,又说:“三大爷,跟你说个事啊,你认识红星高中的领导不,过几天帮我引荐一下。”
  轧钢厂二车间,唐如德踩着点回来,他中午也回家去了。
  “对,我找梁拉娣,我跟她一个车间的工友。婶儿,拉娣住哪间屋呢?”
  李治国说着到了屋外,也摆放着椅子,晚上好纳凉。
  秦淮茹拿了家里的购货证,到副食店去换了四斤鸡蛋,一个月就这么多。
  秦京茹也已经听说姐夫读书的事,但没还机会询问,人还没醒呢。
  贾东旭从中院出来,正准备出去蹬三轮,中午好在外边下馆子。
  梁母说着就叫喊着,“拉娣,你工友来看你了。”
  秦京茹在撕咸菜,京城人喜欢吃咸菜,尤其遇到非冬季新鲜菜不足的时候,全靠咸菜度日。
  贾东旭人麻了,然后下意识就想跟着学,他比哥哥小几个月,也可以去读个书吧,让老娘,不,现在是让媳妇养了。
  跟着就去了小院,这地儿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她想着家里房子多,再生一个也养得起,等灾年过了,就生三胎。
  李治国再次体会到了老蔡的感受,这不当人啊。
  “你哥谁啊!”
  “行了,你就别惦记梁拉娣了,她又没离婚,再找就是重婚罪,你还是回去喝点,早点歇着,梦里啥都有。”
  他可以直接去找人,也可以用职位去压,但都不如约出来送点礼来得好,这关乎到道德品质的评语问题。
  “大伙听说了吗,李治国要读高中了。”
  李治国起身回屋去了,懒得跟着浑人多说。
  秦淮茹不解,没听说过啊,难道梁家规矩这么大,出嫁的女儿都要受管?
  “是李哥儿,您男人。我认他当哥哥了,北屋你们的,我不能住。”
  “她男人没死,傻柱你瞎说啥呢。”
  但好像也没啥,坏小子本来就不上班,还跟以前一样。
  “啥,哥,你要读书?”
  “大茂,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境界!”
  就算她男人在读书,又不是住校,不耽误生孩子,她自己能挣钱养活。
  没一会,院里住户都聚集到了全院,这可是大事,李治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了院里的人心。
  傻柱摇着头回去了,梁拉娣不成,那就接着找,总有缘分到的时候吧。
  许大茂是不想念学堂的,但总觉得这哥们念书,不靠谱吧,好好把孩子带大,以后有人养老不好吗?
  有种说法就是,坐月子时哪儿疼或是受了凉,以后老了就专疼哪儿。
  “不是,你咋知道她男人没死,要真没死在半道上,她都生了孩子了,能不出现吗。”
  “大茂,我有儿有女……人。闲着也是在家养病,不如去读个书,坐着念书,也是养病。”
  秦淮茹进了屋就去看小孩,她是过来人,能抱得利索。
  “不是,他都快三十了啊!”
  自从梁拉娣搬进来后,秦淮茹就从来没到过这里。
  “是这么个理儿。”
  “还能干嘛,傻柱看上梁拉娣了,这可不行,犯法的啊!”
  “秦姐,您来了。”
  只要还在校园里,就永远没有就业问题。
  住户们纷纷打招呼,都想看看秦淮茹的反应,可别撂担子啊,得好好把李治国养着,不然倒霉的就是他们了。
  “也没看上谁,就那梁拉娣,她男人逃灾去了,说是死在了半道上。你说她带着一女儿,日子该多难过啊!”
  李治国打了个哈欠,在秦京茹的搀扶下,坐了起来,读书呢,就要专心,家里别的事他都不能做,不然就分心了。
  或是家里有好几个孩子等着做饭的。
  “刘岚,你打哪儿听到的消息,这不能吧!”
  “咳咳,这有什么,啥年龄求学都不丢人。”
  梁母看到一个陌生女子到了院里,手里提着篮子,肯定是来送东西的。
  “啊!真要读书啊,这,这好啊!”
  “哎呀,这能行吗?”
  梁拉娣反应过来,这事李治国没提啊。
  秦淮茹到了堂屋,就问:“治国,刚你和傻柱说梁拉娣干嘛?”
  “谢谢李哥哥!”
  都还没到下班时间,这消息就如长了翅膀飞到了轧钢厂。
  今年老何家的雨水,和老刘家的光天,都考高中,估摸都考不上吧。
  傻柱替秦姐鸣不平啊,一辈子就给耽误在这儿了。
  “得,你好好读吧!我回家做饭了。”
  “京茹你看着锅里,我去去就来。”
  秦淮茹不好打击人,若是早几年,她觉得还好,可现在都快三十了,还能学得进去吗?
  她是以己度人,家里书不少,她就从来没看过,连儿子的课本都不想看。
  刘岚见是过路时,听几个下棋大爷在聊这事。
  “淮茹,苦了你了,小的还没拉扯大,大的又要开读了……”
  秦淮茹过去把扇子接了过来给扇着,天是真热,她都是满头大汗的。
  乍一听李治国要读高中考大学,这不是,增加秦姐的负担吗。
  “这有什么,我中午吃食堂,比下馆子便宜。你那儿要有什么好吃的,就多做一份,让雨水给我带来。”
  李治国这会已经缓过来了,目前这种情况是罕见,但等到七七年那会,就太正常了。
  就在这时,李治国睁开了眼,“咦,你们啥时候回来的。”
  “嗨,我平时不做梦啊。”
  就跟后世的本科生,感觉找不到工作,就读个研,能拖几年是几年,都是基操。
  古之圣贤不会骗人,他也早就悟了,不然哪能过得这么悠闲。
  秦淮茹把鸡蛋篮子递了过去,却在想,院里八间房,还带北屋,怎么梁拉娣选了个西房,按方位来算,是最差的屋了。
  梁拉娣低声说:“取名了,大名梁秀儿,小名就叫秀儿。”
  不过想想也正常,原剧单身傻柱一出场就三十一岁了,那时贾东旭挂了不到四年,也有可能是不到三年。
  “秀儿,这名儿好!”
  “什么,李治国,你要考大学?”
  梁拉娣自己倒是摆明了身份,她是做小的,没有名分。
  也因为小红星要读幼稚园,三岁了,她一人就可以带着,还有别的一些原因,就搬了回来。
  “李治国,你真要读书啊,就算你考上,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等你再参加工作,你不是都三十六七了?”
  秦淮茹问出了疑惑,四合院以北为尊,东次之,西稍差,南是下人房,这跟城市的发展方向,倒了过来。
  好不容易等到下班铃声响起,秦淮茹赶忙出去骑着自行车回到院里。
  “秦淮茹,你听说了吗,你男人要读高中考大学……”
  许大茂就是来听个准信,劝不住的,只要别坑人就好。
  李治国摇头,灾年啊,没办法搞个升学宴什么的,可惜了。
  明年灾年第三年,也是最好考大学的年份,不然再等等,后边会取消高等专科招生,升学率会骤降到百分之二十几,考大学就难了,呜呼哀哉!
  “啥,你要读高中考大学。”
  工友们把秦淮茹围住,这么重要的消息,必须求证一下。
  傻柱原本在后厨躺着,这一下就躺不住了。
  傻柱是高小文化,这辈子已经绝了读书的念头,现在就想找个媳妇。
  积压了十几年的考生汇聚一堂,那才叫热闹。
  坏小子今年都二十九了啊,虚岁三十,去读高中,这又不是前朝那会,致死是秀才。
  就像孟子说的,做官不是因为贫困,但有时候就是因为太穷才做官!
  这话一出,院里住户们都反应过来,是啊,年龄是不是过于大了点?
  好吧,这辈分挺乱的,仨孩子跟着就走了。
  住户们话是这么说,心里却不这么想,别人秦淮茹最开始就养你,后来倒是过了几年好日子,可现在苦日子又来了啊。
  饭后,秦京茹收拾碗筷,关响也在帮忙,不吃闲饭,不然以后下乡插队,啥都干不了。
  这事他既然已经下了决定,瞒不住也不打算瞒,他有媳妇养,读个书,没毛病。
  “我不知道啊!早晨出门时也没听他说过这事。”
  李治国提着自行车跨过门槛,这辆涡轮增压,脚动挡,油面两用,百公里油耗十二个白面。
  “李治国,你真要去读书啊。”
  就连春燕都抱着孩子来看热闹了,她之所以现在搬回来,是因为在娘家待太久,那边邻居在说闲话。
  “怎么不能,我中午有事回家,在春桥副食店那边听到的。”
  “三大爷,忙着呢。”
  “谢谢姐夫!”
  秦淮茹压低声音,急也不行,得等人睡醒。
  “不是,你这……唉!”
  四合院,前院。
  合着秦淮茹养着俩孩子,还得供你这个男人读书,万一考砸了呢?
  “嗯!”
  “是有这事,白天我见到高考的场面,忽然就有了这想法。”
  等大学毕业出来,就是干部,家里这日子还不得起飞。”
  “你又看上谁了?”
  “李治国,你真要去读书?那不是跟雨水一个年级了吗?”
  傻柱叹息,说:“我又看上一个对象,你在帮帮我呗。”
  像是参加完高考,赶紧出来奶孩子的,考完了回去接着坐月子的。
  梁拉娣到了屋门口,坐月子各地讲究不一,有些是不能出房间,有些是不能出家门,但都有一点,不能受风寒。
  “我买啥啊,也没票,这都朋友送的。”
  李治国点了支烟,这些道理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李治国人麻了,你特么能不能有点出息,当初梁拉娣单身你不正眼瞧别人,现在倒是心疼上了?
  “东旭,你哥要读高中考大学……”
  “什么,李治国要读书,考大学?”
  娶妻不是为了供养,但有时候就是为了供养才娶妻,不然哪能专心读书去做官呢。
  李治国担心跟过去要露馅,这事能缓则缓。
  傻柱觉得猜得没错,以前他觉得梁拉娣不咋地,但那不是人还没长开吗,现在可不同了。
  这会后座上绑着一个袋子,里面有物资,这不要读书了,营养要跟上啊。
  下午,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有板有眼的,让人不得不相信这事是真的。
  “哟,这么早就回来了。你又买好东西,真不打算过日子了?”
  对面屋里,王大婶快步走了出来,她刚在里边切菜,听到这儿站不住了。
  秦淮茹拿出一个红包递了过去说:“这给孩子的,之前说你结婚时给,也没遇上,这就一起给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读书多好,去做饭吧,我饿了。”    李治国也不跟秦淮茹多解释,他是一家之主,说一不二。
  “我就一个小老百姓,不能住北屋,给我哥留着的。”
  他儿女双全,家庭和睦,明面上又无收入,不如读个书。
  “你是来找拉娣的吧。”
  王大婶觉得这事不靠谱吧,坏小子脑子是好使,但却没用在读书上边啊。
  “哥,你们在说啥呢?”
  他是走了,但院里可不平静,就如湖中砸进一块大石,激起的全是浪花。
  “京茹,你姐夫真要读书了?”
  “唐如德,你哪儿听的小道消息,这不靠谱吧,李治国都病退了,他要是病好了,能不回来上班,工资那么高了……”
  他刚躺下,没想到傻柱跑来了。
  阎埠贵不解,这院里迄今为止,都没有考上高中的。
  李治国微笑着说:“不就读七年书吗,没事,淮茹上着班的,等我毕业参加工作,家里日子就好过了。”
  李治国这脸皮不是盖的,他跟雨水同过窗。
  傻柱人麻了,李治国比他大好几岁,却跟雨水一起读书,这说得过去吗。
  李治国推着车回去了,夏日炎炎正好眠,关上门睡一觉先,改天再找阎埠贵引荐一个学校领导。
  李治国还有点没回过神,要不换个学校读高中,真跟雨水一个班级,哪怕不同班,同学校也不行,他有点那啥,总感觉搁不住老脸!
  “那啥,今天不是高考吗,我想了想,准备把学龄续上,九月份去读高中,到时候争取考个本科大学。
  “啥,你说的是李治国?他这又想干嘛?”
  “那,你去读书,也让秦姐养你?这负担太重了吧!”
  她虽然生了俩孩子,不咋担心被扫地出门,可也不想跟别人分享男人啊。
  “治国,你醒啦,我听说你要读高中?”
  一九五六年款的凤凰牌老车,还能再留一留,以后给京茹买菜送孩子用。
  “我认识那么一两个领导,不是,你找高中领导干嘛?京茹下半年不是才初二吗?”
  梁拉娣收了红包,这得收的,给孩子攒福气。
  “对了,拉娣,你怎么不住北屋,就是东屋也好啊。”
  “行啊!我就不去了,要在家学习。”
  “秦淮茹,你家男人真要读高中啊。”
  秦淮茹也不好打击人,心想,男人读书也好,在学校里还放心点,别天天在家闲着没事,没准哪天就养个外室了呢。
  “啊!傻柱他怎么不找一大姑娘,梁拉娣才生了孩子。对了,过会吃了饭,我把咱家的鸡蛋量先用了,到小院给她送去。”
  “姐,你去忙吧,这有我呢。”
  “就左边的屋!”
  一九六零年,夏!
  傻柱即便之后受到影响,那二十八岁之前呢?可不也一直单着的吗,就没讨媳妇的命啊。
  许大茂来了,他也有自行车,就晚了一步回来。
  李治国把钱票塞到了雨水手里,别人年龄最大,得看顾着弟弟妹妹。
  秦淮茹一头雾水,这不会是真的吧,关响读小学,朝阳读幼儿园,要是她男人去读高中,别人问起来,这怎么给介绍?
  车间里陈碧华、易中海也都一脸懵,这到底啥情况。
  李治国想躲,傻柱变化太大了,那是见一个就爱一个啊,到现在都没成。
  “散了散了,我回家读书去了。”
  “哦,这挺好的。”
  “话是没错,可你都快三十了啊。”
  阎埠贵拔高了声音,这比隔壁北河又下了冰雹还要让人震惊。
  阎埠贵正在打理盆栽,当老师就这点好,尤其是小学老师,假期多。
  秦淮茹心想,你是眼馋又得不到吧,来晚了,她先嫁的,不过梁拉娣认个哥哥也好,以后不要有念想了。
  她又呆了一会就走了,心里多少也踏实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