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203.第203章
  第203章
  他还是想装一把嫩,别进了教室,看着比老师年龄还大,场面就不好看了。
  “好嘞!李哥哥,我帮你占座啊!”
  何雨水有经验,不用等老师分配,先占喜欢的座,没准就不调了呢。
  “别,我不能跟你同桌吧!回头再说。”
  李治国赶紧找地方去把胡子刮了,空间里有剃须刀,这还是他发明的,关键时刻发挥大用了。
  刮好后,用镜子看了看,不错,这小伙真俊。
  李治国上台后,那是一点都不虚,班上这都是些半大孩子,即便有聪明的,都还是小号。
  但这事吧,机会来了还是要争取一下,因为是要写入档案的。
  “春林同学,你找老师有什么事吗?”
  这种情况下,往往才会有多年后感叹那个同桌的你。
  这年代班干部没有那么细分,没有诸如劳动委员、体育委员等等。
  雨水起身后看了旁边李哥哥一眼,不是要征询意见,而是两人坐的是同一根长板凳,担心她起身,李哥哥就倒地上了。
  小胖子还是想当班长,这下应该可以了吧。
  何雨水心想这有什么好看的,抓紧时间复习一下不好吗,不努力,怎么考大学。
  “好的老师!”
  不过小胖子的得票率也挺高的,四十九票,他和雨水没举手。
  顿时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胖子一脸呆滞,明明该选他的啊,怎么班长的位置就被抢走了。
  “李治国同学,接下来是你。”
  李治国又叫喊着:“春林,有空没,一起去。”
  李治国有点懵,他没想当班干部,因为要请假啊,这怎么还成了候选人?
  这个叫李治国的学生,绝对不是五级钳工那么简单,你能挣五十块钱,但搞不到三十斤全国粮票。
  张淑琴见过傻柱的,初中那会,傻柱有送过雨水上学。
  忽的一个中年妇女走了进来,径直走到讲台,刷刷的黑板上写下三个大字,唐冬琼。
  旁边还有一个水槽和平台,有不少学生正在抓紧时间往饭盒里和面。
  雨水说了些很常规的自我介绍,也很简短。
  “我还好,早晨就把红芋泡好了,捏好了就能吃。”
  李治国这儿就不存在什么尴尬,再说一个没经历过毒打的小胖子,根本就不是对手。
  这话一出,李治国有点懵,不是吧,他那三十斤粮票威力这么大?他只是正常送礼,没说要搞小胖子啊!
  小胖子沈春林已经哭了,埋着头在座位上不说话。
  小胖子也赶忙从座位上出来。
  “不是傻柱,是李治国哥哥,喏,人来了。”
  话一落,刷刷刷的,班上所有同学都举手了,不,还漏掉一个小胖子,一脸的不服气,他很想当班长,家里条件也好。
  足足三十斤全国粮食,让她头皮发麻,这种粮票很值钱,也很难搞。
  这会翻看着课本,让他又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不咋用脑就能当学霸。
  所以道德品质很关键,适不适合当干部这点也很重要,关乎到分配单位好坏。
  “春林同学,你这是不道德的行为,老师现在对你提出严厉批评,并免掉你班委的资格,如果还有下次,老师会上报学校,对你进行处理。”
  不过后世荞麦算是好东西了,粗粮中的精品,有些人就好这一口。
  正式上课了,座位也没调整,暂时就这么上着。
  好几个同学听到铃声就起身而来,着急忙慌的往外跑。
  “他竟然也是学生啊,我开始还以为是老师呢。”
  “好,好的,稍后我会把地址写在黑板上。”    唐冬琼已经明白了,这是想送东西的吧,五级钳工的收入可不低了。
  李治国走到近前问了一句,一看雨水占了第三排,这不靠谱,他个子高,得坐最后一排去,无论睡觉唠嗑,都挺好。
  “好嘞!”
  李治国看了小胖子一眼,今天要是拿不下这个班长,都不好回院里了。
  饭盒里装着一个个窝头或是黑馍,这是学生的自带口粮,拿到锅炉房来进行加工。
  忽的小胖子沈春林来了,这小子也聪明,知道挑老师单独在办公室的时候进来。
  但问题不大,见到有拿饭盒的,跟着去就是了。
  李治国有点懵,离中午饭点,还早呢。
  而且怎么说呢,教的内容对他有一种化繁为简的感觉。
  李治国凑近看了看,见到有个学生在捏菜团子,是一种不知道啥叶子混了点啥粉末,混上水,捏把捏把就成了一个团子,放在碗底,就完事了。
  李治国迷迷糊糊的,被雨水一拉,就坐下了,我去,第三排啊!
  就是这么利索,没有什么填写名字,当初出结果。
  “这什么情况?嗨,别说了,老师看过了。”
  “咦,刚进来的老师,怎么坐在座位上了?”
  就这三十斤全国粮食,在今年的黑市上能卖五十块钱,有价无市。
  后世的数学教育内卷,起初是把高年级的知识往低年级调,越学越难,后来调无可调,就走第二步,阐述题,一道数学题,非得用到语文的方法来解答。
  “雨水,这啥情况?这会就加餐了?”
  “好的,老师!”
  小胖子沈春林跟着上台,巴拉啦又说了一大通,觉得肯定会赢。
  希望在未来三年里,同学们都能取得好成绩,考上心仪的大学……”
  “就是啊,这看着怎么也有二十二三了吧,还是学生?”
  他对班主任点了点头,这才面向同学们说:“我叫李治国,京城人,建国前在红星中学读的初中,因为一些原因,选择来继续深造读高中考大学。
  “就是啊,不会老师胆子这么大,第一天就敢撩女学生?”
  “老师,那我去安排发书了。”
  李治国反应过来,他一直都知道农村孩子是自己带粮食,但没见过啊,正好奇呢。
  但很快小胖子就笑不出来了。
  我有信心也有能力管理好班集体,为大家在生活上排忧解难,并为大家安排各种学习活动。
  李治国再次上台,背着学生,拉了拉衣袖,露出戴着的手表,开口就说:“唐老师,您家的地址在哪儿,以后班上遇到事了,好方便随时找您沟通。”
  虎妞张淑琴也在写着什么,闻言连忙放下笔,就从座位上小跑出来。
  “唐老师,这是班上同学的名单,您看一下。”
  在这之前,我是红星轧钢厂的车间工人,五级钳工,我的目标学校是北大。
  到时候这些饭盒就会摆放在上面,到中午饭点,学生自己来找自己饭盒。
  唐冬琼跟着在黑板上写下班里的职位,一个班长,四个班委。
  过了一会,李治国就呼喊了一群男同学去搬书,重点照顾了小胖子,给加了担子。
  “名单,我这……好的,我看一下。”
  到了那个小胖子,众人才知道这位也是能人,其父是一个百人小厂的厂长。
  雨水走上讲台,所谓讲台也就是比正常地面高一截,中间放着一张课桌,贼简陋。
  差的有常见的粗粮,玉米、高粱、红薯等。
  何雨水伸手挡了一下,“张淑琴,这座不行,我给人留着了。”
  李治国跟着又说:“同学们,我的话在之前已经说完了。”
  何雨水介绍说:“李哥哥,她是张淑琴,我初中同学。”
  “是学生,他是单位上推荐过来继续读书的。”
  这是家里日子好过的,吃的都是细粮。
  一节课数学课下来,李治国有点懵,这简单啊,学起来贼轻松,没毛病。
  “你那傻哥?不对啊,他不是轧钢厂的厨师吗?”
  更差的有吃红芋、荞粉,一般的黑馍馍就是荞麦做出来的,后世用来泡茶喝的苦荞,就是荞麦的一种,泡茶味道挺好,你直接吃下去试试。
  “何雨水,你先来。”
  “雨水,这你朋友啊!”
  “你留给谁了,于海棠不是没考上高中吗?”
  当即就到班上宣布说:“同学们,沈春林刚刚犯了错误,老师已经取消他班委资格,由何雨水同学后补当班委。
  “不过我们老师真俊啊,估摸才刚大学毕业不久吧。”
  所用的食材五花八门,好的就是灰面,也就是全麦面,实际上比棒子面要好。
  现在的大学生,其实就是在培养干部,若是不从政,也是奔着工程师、各单位主任去的。
  张淑琴一听这话,扭头一看,顿时眼冒星星,这哪来的大帅哥,比电影里的男主角还俊。
  就李治国这气质,也跟复读的那些衰仔不一样,真挺像是老师。
  李治国很干脆的走了,先给点甜头,后边再找机会请短假,再到请长假?
  “哎,唐老师,刚那位也是你们班上的,这看着像是实习老师啊。”
  唐冬琼开口说:“好,现在五个班委已经出来了。下面从班委中竞选班长,由李治国和沈春林,再次发表演讲。”
  真正能考上高中的,还是想认真学习的。
  再到后来,就到了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搞得乱七八糟的,一步能解出来的题,非得分三步走,我去……
  唐冬琼很生气,这种歪风邪气不能助长。
  何雨水解释说:“不是于海棠,是我哥。”
  唐冬琼懂了,这手有点颤抖的接过了本子。
  李治国忽然想到这长相蛮实的女孩是谁了,不就是原剧里雨水打算介绍给傻柱的虎妞吗,长着两颗虎牙,这对上号了。
  随机转过身来,说:“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名叫唐冬琼,毕业于通州师范,也就是现在的京城师范学院。
  唐冬琼再次上台说:“好,我现在任命李治国当选我们高一三班的班长。班委成员,沈春林、张淑琴、赵艳华、方明根。大家鼓掌。”
  仨人出了教室,直奔锅炉房,结果仨人都不知道地方,不住校啊,也都是有粮票的。
  这种百人小厂,到了二级工就升不动了。
  唐冬琼简单解释了一下,等着旁边的老师出去后,她才翻开卷着的本子,以为里边可能夹着钱,谁知道是粮票。
  也不怪班上同学会认错,虽说高中有复读的,但那是专门的复读班,一般连教学楼都是分开的。
  这会唐冬琼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十个人的名字,其中四个是成绩最好,五个是出生最好,还有一个是搞特殊的,不能漏掉。
  张淑琴跟着认哥了,就是雨水的哥哥怎么不姓何啊!
  李治国起身就叫喊起来,“张淑琴,来一下,带我去锅炉房。”
  锅炉房里边有一个长长的台子,旁边站着一个大爷,有学生往上边放一个饭盒或碗,就交一分钱。
  “老师,我家有很多用不完的手套,回头我给您带一包过来。”
  “哎!好!”
  教室里安排了,没人出声,纪律好得出奇。
  是专门烧洗澡水和开水的地方,为了方便住校的学生。
  “在黑板上有名字的同学依次上台来自我介绍,完了就由同学们举手表决。”
  也有带大米的,往饭盒里加上适量的水和米,蒸好就是大米饭。
  价值是普通白面票的两倍还多,因为里边有油,可以按比例购买食用油,并且是刚兑,不限地域,不限月份,在今年内使用都可以。
  教师就没有独立办公室的,最少都是四人间,甚至八人间都常见。
  “哎!雨水,我跟你坐一块吧,咱俩初中就是同学,好着呢。”
  不仅是共用板凳,课桌也是一个长桌子,两人共用的,且没有抽屉,课本都是放在桌上。
  纺织工业总共好像有五十个厂子,看着规模挺大,但跟冶金部不是一个量级的。
  “李哥哥好,你坐这儿,我另外找座位。”
  “哦,他们是农村的学生,没有粮票,要自己去锅炉房蒸馍馍。”
  “李哥哥,我帮你做笔记呢。”
  “叮铃铃!”
  心里委屈得不行,这是怎么了,以前读初中那会不都这样的吗,一袋手套不少了,他老爸那厂里发劳保,也要攒好几个月才能攒出来。
  等到了冬天,弄点木炭,还能来个自热小火锅?
  “好,李治国同学已经介绍完毕了,请大家举手表决吧。”
  班上同学经过短暂的骚动后,很快安静了下来。
  “走,去看看。”
  李治国笑了笑,小胖子的老爹是纺织工业总公司旗下第四手套厂的厂长,这主要是生产劳保手套。
  李治国回到座位上,随后就是其他八个同学上台介绍。
  唐冬琼站在讲台边上,很快数好了举手的人数,一个班上五十二个学生,何雨水得票二十一。
  同学们都很给面子,没有闹腾,因为闹腾的一般集中在初二和初三。
  唐冬琼感觉这学生在搞特殊拉票,可是又没有任何毛病,参加集体活动,本来就是学校日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你一个学生免费安排这些,是不是越俎代庖了?
  唐冬琼叫了这个女孩的名字,祖上三代雇农,出生够好。
  唐冬琼其实没把小胖子看在眼里,百人小厂的厂长,起不了什么作用,工作名额也少得可怜。
  “张淑琴?”
  比如,二十这个数,现在就叫双数,但在后世小学阶段要叫合数,其中又包含了六个因数。
  “大家好,我叫何雨水,京城人,我相信……”
  “唐老师,我想找您说点事。”
  诸如看电影、公园游玩、基地学习、工厂参观、手工艺学习等等,全部免费,必要时可以安排汽车接送,也全部免费,我的话说完了。”
  张淑琴长得虎头虎脑的,还有俩大虎牙,成绩倒是可以,就是没啥朋友。
  “你叫我?”
  有个女孩刚到教室,就跑何雨水那儿去了。
  “快点,我早晨忘了和面,时间不够了。”
  到了才发现锅炉房就在食堂的侧面,也是澡堂子的对面。
  统称班委,除了班长,一般还有两到四人个成员,多数情况是由老师指定候选人,在让班长同学选出来,任期是半年,也就一个学期,在重新选。
  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管你是什么出生,学习才是第一,老师都会一视同仁。”
  “好了,现在我们要选出班干部,在安排人去搬书籍发课本。”
  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李治国才回过神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课间还是得出去逛逛啊,劳逸结合。
  这会,里面好不热闹,汇聚了农村来的学生,有拿饭盒,也有拿一个大碗的。
  唐冬琼这时候看到了李治国,知道这就是那位三十岁的特殊学生,只希望别是一个刺头吧。
  他摇了摇头,心情颇为复杂,在看锅炉房里边有一口超大的锅,是烧煤炭的,锅里已经微微冒着热气,上面有一个超大的蒸格。
  “呃,那我叫别人去。”
  “好,请大家举手表决。”
  趁着这功夫,他去了办公室,找到了班主任,把一个卷着的本子递了过去。
  何雨水在认真做笔记,帮李哥哥多写一份。
  “我的爸爸是厂长,我在初中就是班长,相信到了高中也会当好班长,我的话说完了。”
  小胖子懵了,不是,他们是竞争对手啊,而且他才刚刚被班主任批评,丢掉了班委,这怎么还有脸叫他?
  “走啊!”
  旁边作为的一个老师好奇的询问。
  小胖子有些得意洋洋,从小学到初中他都是班长,现在肯定也没跑了。
  每天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等回到教室,他莫名有了读书的动力,我去,读书不是因为穷,但有时候就是穷才读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