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1887年1月初。
  
  
  这天晚上,罗忠信、温仲义、陈季礼兄弟三人正在罗忠信的总长官邸内私下聚餐,顺便由温、陈二人,向罗忠信汇报最近的工作情况。
  
  
  桌上的菜式并不算多,主菜是家乡嘉应州的几道传统家常美食:
  
  
  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和牛肉丸汤,配上几道本地的蔬菜。
  
  
  要说这热带岛屿,唯一的好处,就是一年四季各类水果蔬菜不会短缺。
  
  
  特别是对勤劳智慧的汉民们来说,只要山地长得出东西,总归有办法把它们弄成好吃的。
  
  
  原本李满福也应该坐在这张桌上,无奈自从他当上罗忠信的警卫连连长开始,就把警卫连的事看得比天还大。
  
  
  哪怕是罗忠信邀他今晚一起聚聚,也被他拒绝。
  
  
  说是最近警卫连的老兵们,被抽调了不少人参与新兵训练去当教官,晚上值勤排班人手紧张,他这个连长得去盯着点。
  
  
  酒过三巡,温仲义主动转入正题,脸上的笑容也很快淡去,表情变得庄重严肃了起来,
  
  
  “忠信,咱们的新兵训练已经开始快半个月了,你这位总长,打算什时候去露个脸?
  
  
  我知道你现在忙得脚不沾地,但你毕竟是咱们的最高领袖,也是第一旅的旅长,许多新兵都还没见过你,这可不像话啊?军事力量是我们掌握兰芳的基础,枪杆子面出政权这话可是你说的,你总不会忘记了吧?”
  
  
  其实温仲义也知道罗忠信最近有多忙,自从独立军扩军计划开始顺利执行,各种行政工作就都找上了他这位“总长”。
  
  
  没办法,如今的兰芳可谓百废待兴。
  
  
  最重要的就是财政系统濒临崩溃,行政人员更是奇缺,加上新上任的这一批行政机构负责人威望不足,恨不得事事都需要找罗忠信请示拍板。
  
  
  拿起酒壶,罗忠信将温仲义面前已经空了的酒杯斟满。
  
  
  “仲义,我知道你的难处。我说的话我自己能忘吗?早都已经安排好了,忙完这几天就过去,不但要露脸,还要举行授枪仪式,还安排了月底在部队一起过春节呢。咱们虽然时间紧任务重,轻重缓急我还是分得清的。”
  
  
  虽然还做不到像自己前世在部队那样,班长洗脚指导员盖被子之类,但最起码的与战士们打成一片,罗忠信还是能做到的。
  
  
  尽管最近他是真的分身乏术,但有关于亲自为每一个新兵授枪,这个月下旬到部队驻地执导训练,每天在大食堂一起用餐,除夕白天一起吃年饭过春节,晚上带头值夜班之类的行程,也早就被明确列在了他本人的工作日程当中。
  
  
  今天三人喝的是客家娘酒,以糯米和山泉水为主要原料,经传统工艺发酵而成酒,酒色泽艳丽,口感甜、绵、醇厚。
  
  
  大概是因为山泉水的原因,婆罗洲本地根本酿不出来,之前江觉民专门让家人送来了几坛,都是专程从家乡那边搜罗来的。
  
  
  罗忠信一直舍不得喝,今天才开封。
  
  
  听到罗忠信的话,温仲义才放下心来,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再吃了两口菜,这来自家乡的味道,他也好久没有体会过了。
  
  
  “行,是我瞎操心了,你一直是更细致周全的那个。新兵训练我们计划的是一个月,但训练完成后,队伍的战斗力,恐怕一时还是比不上扩编之前,毕竟咱们突然从一百多人的连队,扩编到一个旅,哪怕把老兵全都分配下去当班排长,都凑不够人数。”
  
  
  罗忠信心明白,目前制约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困难远不止这些。
  
  
  在目前的历史背景下,除了他本人之外,兰芳独立军的所有军官,上至温仲义这位副旅长,下至各战斗班的班长,全都没有经历过系统化的军事教育和训练。
  
  
  尽管他从上一次部队整训起,就已经开始按照自己的记忆编写军官教材,但要想完成军官团的基础军事素质教育,恐怕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气候环境。
  
  
  自从11月进入雨季以来,整个婆罗洲北部的雨水几乎就一直断断续续地下着,连续天晴的日子不会超过三天。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天气,潮湿泥泞的场地,连绵不断的大雨,对参加训练的战士们来说,无异于是持续的折磨。
  
  
  唯一的好处,就是相对于夏天,气温还算比较友好。
  
  
  训练完及时冲个热水澡的话,倒不至于太担心战士们生病的问题。
  
  
  心念至此,罗忠信还是忍不住多提了一句,
  
  
  “周增他们医务连那边,一定要补足人手,不要怕花钱。上次我给家写的信,估计最近也该送到了,最晚下个月,我想第一批支援我们的人手,就会跟回信一同抵达,驻地那边也要做好准备,营房和仓库这些,都得早留余地。”
  
  
  早在上个月,接任“大唐总长”后的第一时间,罗忠信就已经写信回家,向家人交代了他们现在的状况,顺便向老家求援。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希望家中帮自己在粤省本地招募人手。
  
  
  无论是从文还是从武,只要是汉人,又肯下南洋的,哪怕没有什一技之长的也行。
  
  
  现如今的兰芳人才缺口巨大,总有能用得到的地方。
  
  
  尤其是行政管理和采矿、造船、医疗这些方面的专业人才,罗忠信的心,对家乡的支援是报以厚望的。
  
  
  跟温仲义又聊了几句,两人便放下了部队那边的话题。
  
  
  反正罗忠信很快就要去军营常驻一段时间,有很多具体的问题,到时候由他这位总长,直接跟营连级军官沟通,反而效果更好。
  
  
  目光转向一旁没怎说话的陈季礼,罗忠信一直很清楚,自己这个一贯不爱说话的小兄弟,其实不但很聪明,而且做事极为认真。
  
  
  话不多,只是更喜欢扮演一个倾听者和观察者的角色,这也是他在上任“大唐总长”之后,对陈季礼马上委以重任的原因。
  
  
  见最崇拜的兄长目光看过来,陈季礼原本就挺直的脊背,下意识地又正了正,将早就烂熟于心的腹稿快速回顾了一遍,他这才稳稳地开口:
  
  
  “总长,我要向您汇报的是,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我们军情处的基本架构搭建已经完成。第一批情报人员的突击培训工作,预计将在两周内完成,后续人员招募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中,如果您需要,我们随时可以开始工作,请您指示。”
  
  
  出于相处多年的习惯,罗忠信早就放弃了纠正对方称呼的想法。
  
  
  自从他成为兰芳“大唐总长”的那天起,只要有第三人在场,哪怕罗忠信要求,陈季礼也会坚持称呼他为“总长”。
  
  
  知道自己这个兄弟打小主意极正,罗忠信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没错,这次兰芳的军事改革方案中,还成立了一个目前还很不显眼的新设机构。
  
  
  正是由陈季礼所领导的,编制还不到二十人,却直接对“大唐总长”罗忠信负责的兰芳军事情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