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从末路抵抗军到联合国第六常 > 第二十四章援军
  “总督大人,就算兰芳军队有了新式武器的支援,但毕竟没有武器生产能力,甚至军队的后勤补给,都只能靠对外采购来满足,加上对方毕竟兵力不足,我相信以您的睿智,一定已经有了稳妥的解决办法。”
  
  
  范加尔上校的回复滴水不漏,不但刻意强调出了兰芳的弱点,更是不着痕迹地拍了拍总督大人的马屁。
  
  
  “嗯,上校先生果然观察敏锐。是的,兰芳那些华国人的弱点很明显,对于一个工业生产能力,落后我们一个世纪的国家来说,根本没有资格成为我们的对手,最重要的,就是稳妥。”
  
  
  范登博格对范加尔的回答十分满意。
  
  
  其实对于这位下属想要在自己退休后,接任总督之位的野心,他也心知肚明。
  
  
  但那又如何?
  
  
  莫非这世上,还有没有丝毫野心的二把手吗?
  
  
  对范登博格来说,在退休之前的这几年,最重要的就是稳妥。
  
  
  平平安安地把能赚的钱都赚了,再顺顺利利地都带回家,到时候等他退休回到国内,哪怕不能进入内阁或者枢密院,踏踏实实地进入贵族议会混个议员,安心做个富家翁,也未尝不是个极好的结果。
  
  
  所以,身为爪哇总督的范登博格,尽管一直大力支持吞并兰芳、乃至整个婆罗洲的行动,但更多的,是作为爪哇总督府扩张政策的延续,以及看重顺利完成吞并后,有可能带给他的巨额财富。
  
  
  要知道,那些南洋华人家族,可是各个都很有钱的。
  
  
  要论做生意,华人的水平,可从来不比欧洲人差。
  
  
  对于并不太热衷于跟那帮华人拼命的范登博格来说,金钱的刺激,就是吸引他继续攻略兰芳的最大动力了。
  
  
  毕竟在他看来,人如果失去对金钱的贪婪,那活着还有什意义?
  
  
  当然,这也是最近这些年,他更倾向于通过收买,而不是战争手段对付兰芳的原因。
  
  
  既然花点蝇头小利就能搞定的事情,何必拼命呢?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是吗?
  
  
  更何况,若不是罗忠信的突然出现,照之前的发展态势,其实范登博格很快就能如愿了。
  
  
  当然,对范加尔来说又有所不同。
  
  
  作为军人,所有的利益和荣誉其实都来自战场。
  
  
  早已接近穷途末路的兰芳,在他的计划中,其实只是嘴边的肥肉,只要发发狠,随时都能轻易拿下的小角色。
  
  
  但不是现在!
  
  
  没错,哪怕是坚定的强硬派,范加尔也并不希望马上彻底拿下兰芳。
  
  
  最好是让兰芳保持半死不活的状态,然后等到范登博格一退休,他马上以雷霆扫穴之势,一举吞并整个婆罗洲。
  
  
  如此在他看来,唾手可得的功劳,为什要急着给即将退休的总督先生做嫁衣呢?
  
  
  就这样,在两位荷兰总督府最高领导人的心照不宣下,荷兰人对于兰芳共和国和婆罗洲的吞并行动,才会拖延了这长时间。
  
  
  罗忠信等人,也才有了如今异军突起的机会。
  
  
  当然,对于德容中校的求援,无论是范登博格还是范加尔,都还是会及时给出必要的回应。
  
  
  让兰芳人得过且过是一回事,放任对方军事力量的壮大,又是另一回事了,这可不符合他们任何一人的计划。
  
  
  “这样吧,我们的本土驻军人数不多,德容中校带去的一个营,就已经接近我们总驻军三分之一的数量了,这次就不要继续从你手下抽调陆军过去了,可以从欧洲本土采购一批已经淘汰下来的武器送过去。
  
  
  我记得总督府的库房面,也还有不少这十几年陆续换装下来的燧发枪,我安排人清点一下,下周就作为第一批支援物资送去。”
  
  
  范登博格一边说,一边在心打着自己的算盘。
  
  
  就总督府库房那些老枪,能不能顺利开枪不好说,用得狠了说不定都有炸膛的风险。
  
  
  不过拿来武装那些仆从军就正好,顺便自己还能在接下来欧洲二手武器的采购中赚一笔。
  
  
  要知道最近十几年,自从拴动式步枪和无烟火药出现后,全欧洲的军队,都在陆续换装呢。
  
  
  那些淘汰下来的燧发枪,价格还不如废铁,这要是操作一下,金灿灿的金币这不就来了吗?
  
  
  “另外,通知一下我们的海军,加强在整个婆罗洲周边海域的巡逻,争取搞清楚那些华人手的武器是哪来的,就算做不到,也要掐断他们后续的武器来源。
  
  
  只要他们的武器弹药得不到补充,就不会对我们的军队构成足够的威胁。至于援军,就请上校先生您再招募一批雇佣军过去吧,人数就控制在两到三千人左右,怎样?”
  
  
  范登博格说完,就将视线看向了自己身旁的范加尔。
  
  
  眼神中透露的意思很明显,军队的事我不想掺和,二手武器采购的事,你也别掺和了。
  
  
  范加尔迅速点头表示明白。
  
  
  总督先生的意思他清楚,采购二手武器,主要动作在欧洲那边,也是利润最丰厚的一块,总督先生显然是要亲自掌控了。
  
  
  相对应的,总督将招募雇佣军的任务,交给了他负责,甚至连招募人数,也只是大致给了个范围。
  
  
  这其中,雇佣军的薪水和武器消耗等方面,就留给他很大的操作空间。
  
  
  于是这一轮不能摆上台面的幕后交易,就这样在两人默契的举杯中,敲定了下来。
  
  
  一周后,身在古晋城中的德容中校,便收到了来自爪哇岛总督府的回信。
  
  
  与信一同送来的,还有第一批军事援助物资——数百支年代不一的老式燧发枪、一批陈年黑火药。
  
  
  这些枪支中的相当一部分,在德容中校的记忆中,都是欧洲各国生产于19世纪初的款式,或许应该称之为古董枪更为贴切。
  
  
  幸好,这一批枪支,都是准备拿来低价卖给那些仆从军的。
  
  
  哪怕质量有些堪忧,但看看那半卖半送的价格,你说是吧?还要啥自行车?
  
  
  再怎说,也比你们手那些大刀长矛强多了不是?
  
  
  什?你说会炸膛?
  
  
  那你让手下人凑近了再打呀!
  
  
  这样就算炸膛,最起码还能拼个同归于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