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无敌芝麻官 > 第003章穿越主角都能成功
  听到她们如此发问,郭少靖猛然想到:红薯玉米土豆此时虽已传入大明,但是可能因为是外来品种,不适应大明的气候,产量很底,所以并没有推广,老百姓大多不识。
  
  
  于是走上前去,一一告诉她们怎吃。
  
  
  几名妇人依言剥去外皮,露出金黄色香喷喷还冒着热气的果肉,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五个小孩嘴边挂着长长的口水,眼巴巴的望着香气扑鼻的食物。几位妇人一阵夸张的惊呼,尝试着吃了一小口,
  
  
  “喔呼!…喔呼!…好吃!好吃!好吃!太好吃了!”
  
  
  “美味!美味!真香!真甜!”
  
  
  妇人与孩子们一人拿一个在一阵尖叫惊叹中喜滋滋的品尝著香甜的食物。
  
  
  忽然,一个妇人一脸坏笑着在一个男孩耳边悄悄的说了一句话,虽然很小声,但郭少靖已经清楚的听到那妇人对小男孩说“快去叫你爹来这尝尝。”那男孩点点头,撒开光脚丫子往百步外的村庄奔去。
  
  
  不到一分钟,那边一阵喧闹,几十个骨立森森穿着破旧褴褛的衣衫,顶着一头乱发,蓬头垢面的一大群男女老少吵吵闹闹地往这边赶来,领头的正是小孩父子俩。
  
  
  我们的大明朝的百姓竟然是这样的,简直比难民还不如!小郭同学心情沉重,心中暗自叹息,朝堂上的鸿儒高官可知民间疾苦否?若是百姓都死绝了,他们站在高堂大殿中振振华丽词藻又有何用。
  
  
  那个妇人望着人群拥来一脸懵逼!
  
  
  郭少靖却听得清清楚楚,那熊孩子还未跑到家中,在村口便大呼“爹!爹!快出来!快出来!有好吃的!有好吃的!”熊孩子这一阵大呼,全村人都听见了。纷纷从破败的茅屋中钻出来。
  
  
  “在哪?在哪?”
  
  
  “好吃的在哪?”
  
  
  “瞎喊个甚!跟着王大炮父子俩便是。”
  
  
  “对对!刚才就是王大炮儿子在大叫有好吃的。”
  
  
  一大群人咋呼著跟着王大炮父子来到火堆旁。
  
  
  郭少靖迎上前去深深一揖开口道:“各位乡亲!在下郭少靖,来自海外,乃南宋后裔,近日来秦汉故国旧地游览,多有打挠!”
  
  
  “噢!原来是海外人士,怪不得打扮与咱大明人不同。”
  
  
  “各位乡亲,好吃的食物就在这火灰,只是数量有限,不如分著让大家都尝个新鲜。”
  
  
  “好的!好的!就依郭小哥。”
  
  
  刚才那几个妇人走上前来扒开热灰,把余下的三十几个红薯土豆玉米都拿了起来,掰成小块,分给各位村民,并告之如何吃。
  
  
  众村民依言,吹吹热气,小心翼翼的送入口中……,
  
  
  霎时!一片“嘶…哈…吼…哈…喔…喔…喔…”的欢叫声响起。
  
  
  “好哇!又甜又酥又香,果然是好东西,天哪!俺这辈子从未吃过如此美味之物。”
  
  
  “这些美味的食物居然连锅都不用。”
  
  
  “还不挑地点,随时随地只需一把火便能吃上,”
  
  
  “俺得慢慢吃,好多亨受一会。”
  
  
  “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好更方便的食物吗?连烤焦的皮也如此美味!郭小哥这皮能吃吗?你刚才说要剥皮吃,这是为何?是否有毒?”
  
  
  “噢!没毒!没毒!剥皮是因为外皮有泥灰不干净,所以要剥去。”郭少靖急忙解释,自己哪能想到他们连皮都不放过呀!
  
  
  “嗨!这点脏泥算什,咱们连观音土都吃过。”那村民不满地朝着小郭同学翻个白眼,手一抬将一大块沾满泥灰的红薯皮扔进口中。
  
  
  一转眼工夫,连皮带肉,这些食物便已被吃个干干净净,连刚才妇人剥下扔掉的皮都捡起来混著泥土吃个精光,几个村民还没吃过瘾,又把剥下的玉米外衣捡起来放进口中咀嚼。
  
  
  明末时期的百姓真是太可怜了!小郭同学不禁眼眶发红。
  
  
  众村民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把郭少靖围在中间。
  
  
  “郭小哥,这东西还有吗?”
  
  
  “郭小哥,这东西这能种吗?”
  
  
  “郭小哥,这东西是你从海外带过来的吗?”
  
  
  “郭小哥,能不能搞点种子给咱们?”
  
  
  “郭小哥,这几种食物亩产各几何啊?”
  
  
  “郭小哥,今年青春几何呀?”
  
  
  “郭小哥,娶妻了没有啊?我家荷儿正待字闺中”
  
  
  “郭小哥,这就是我家梅儿,可漂亮了!”
  
  
  ………
  
  
  越说越不靠谱,更离谱的直接要让郭小哥去她家做上门毛脚女婿。
  
  
  擦!还真有电视上演的那种新闻发布会上长枪短炮的味道!
  
  
  看着乡亲们一双双热切期盼的目光,伟大的小郭同学清了清思路,摆出个伟大的姿势,双手张开向下压一压。
  
  
  “乡亲们!乡亲们!静一静!且静一静!听我细细说来。”
  
  
  好一会,众人才停止骚动。
  
  
  “这食物的种子我有!还不少呢,足够种上几百亩,而且这的土地也适合种植。”
  
  
  西伯利亚那种半年冰天雪地的环境都能种土豆,没理由此处就不能种植。
  
  
  “好!好!好哇!……”一听有种子还能栽种,村民又是一阵欢呼。
  
  
  “能种植!太好了!那亩产如何啊?这些食物如此美味,产量不会高吧?有没有一百斤?”
  
  
  喔了个擦!这帮土包子眼界那小。玉米产量虽低一些,那红薯与土豆亩产几千斤那是稀松平常得很!这的土质虽不怎肥,一两千斤应该能保证,不过我得稳当一些,说个保险点的数字,省得吓著这些古代的乡亲。实话实说也许效果正好相反,几千的亩产,只怕让乡亲误以为我在吹牛。
  
  
  打定主意,郭少靖开口说:“这几种农物的亩产量大约在500斤左右,不怕干旱,每年都能保证哦!”
  
  
  哄!霎那间现场一片欢腾。村民眼含热泪拍手欢呼,或是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要知道当时明末北方的主粮麦子能有二三百斤亩产那可是要对老天烧高香,嗑头跪谢老天爷开恩,赏了百姓一个风调雨顺之年,若不幸遇上灾年,能收回种子已经是撞大运了,大多连种子人力都白费。
  
  
  长在农村的郭少靖小时跟着爷爷奶奶也种过红薯之类的农物,知道一些农事。告诉他们如何选地块,要多烧些草灰。
  
  
  “各位乡亲先把地准备好,过几天我就把种子送过来,先告辞了。”
  
  
  “好的!好的!有劳郭小哥了!”
  
  
  “郭小哥一定要来啊!大伙都在这等你!”
  
  
  穿越小说看多了,郭少靖知道古时的一些礼节,拱了拱手与乡亲们告辞,刚要起步,不料却被小勇与那几个小孩抱住腿,眼巴巴地看向自己。
  
  
  喔呦!一通忙乱把他们这几个小屁孩给忘了,急忙从背包中掏出所有的糖果鸡鸭腿,分发下去。顿时!几个小孩笑得鼻涕冒泡,欢天喜地的大叫大嚷。
  
  
  郭少靖对着大人叮嘱一番,因小孩身体太虚弱,这些食物每天不可多吃。
  
  
  随即寻原路返回,出去老远,还能听到众乡亲热烈的讨论声。
  
  
  回到铁甲车队边,开始沉思回忆以前了解到的农事知识,
  
  
  土豆因为天气越冷越不会退化,育种主要还是搞在车队附近吧!红薯喜暖和得放到关内去,玉米倒是冷暖不忌。
  
  
  现在已经是春天,天气开始转暖,可以下种了。
  
  
  既然意外的来到古代,成了一个大明人,索性就做一个大明人,凭着超强的身体素质与三百多年的历史知识,手还有这多的现代枪支弹药,说不定能挽救这个即将倒塌,却是最有骨气的朱氏王朝,
  
  
  不称臣,不割地,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些铮铮祖训,昏君崇祯确实全都做到了。
  
  
  明末到了崇祯其实已无可挽救,不过崇祯虽有些昏,他对百姓还是不错的,虽然被文官忽悠加征三饷,但这不是他心想要的,只是被形势所逼,心中想着每亩不过征收几十文,对百姓的影响不大。却万万没想到无良又无耻的文官会因而借机敛财,将三饷分派到百姓头上时会增加到十倍。
  
  
  如此一来,地种出的粮食全部上缴都不够,自己还得去做工补上,无数百姓被逼抛弃田地走上逃难之路。
  
  
  也有个好处,昏君手中的皇权还是能镇住大部分的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明末朱氏王朝唯一的优点。
  
  
  自己的条件与起点这好,成功的机会应该很大,不是有很多穿越文主角到了明末都成功了吗!有的自己当上了皇帝。
  
  
  !皇帝有什搞头!每天呆在宫中,要对付那多的杂事,与那些腐儒大臣争辩对错,烦都烦死了!
  
  
  自己虽然没有金手指贮物仓库这些外挂,但也远比大多数魂穿者强。绝不能看着这大好的万江山被野蛮粗鄙的鞑虏糟蹋,残害无数华夏汉人,使我泱泱中华文明倒退几百年。
  
  
  我可不想头上留根丑陋的老鼠尾巴。
  
  
  自己要解决的有粮食、银子、赃官庸官、文官集团、藩王郡王、养寇自重的军头,流寇,还有那个昏君崇祯。
  
  
  昏君虽然有些昏庸,但那不过是被文官蒙蔽要挟,自己手中无武装对抗不了世家力量,只得妥协。
  
  
  这些东东每一件都难搞,任重且道远却只能向前,否则自己白白受了一顿撕心裂肺的升天之痛!好在自己知道明末一些忠臣勇将,可以结识联合共同努力,绝不能让之后愚昧的大辫子王朝出现。
  
  
  自己穿越几百年返回明末,随手又捡了几车武器,莫非是天意?小郭同学目光炯炯紧紧地盯着天上,想要看出一些明堂。
  
  
  明朝末年藩王与世家土地钱粮不计其数,然而国库却无粮无银,昏君崇祯最缺的是粮食与钱,事事左右支拙,才招致亡国,最后被野猪皮的子孙占了便宜。
  
  
  现在自己来了,誓要改变历史。第一步便从种粮开始。打定主意,从装甲车上取下一把工兵铲,吃了一块压缩饼干和一只鸡翅,刚才那些食物一点都没吃上一口。想想这附近看到过的有那些合适地块,关外这块大山附近几十都没看到有烟火升起,肯定还是无人区。
  
  
  终于想到一处地方适合,带上工兵铲大砍刀,往那处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