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26章风雨欲来
  紫禁城里,因为天启皇帝的龙驭宾天而魂不守舍的皇后张嫣,终于后知后觉的察觉出了一丝异常。
  
  而同样的,在紫禁城外的定国公徐希皋,英国公张维贤,同样也察觉出了紫禁城中的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身为从大明朝开国之初,成祖皇帝迁都京师,便已经在这北京城里扎下根来,以国公的身份,世袭罔替,传递到现在的大明公侯中的两个!
  
  定国公徐希皋和英国公张维贤,可谓是整个北京城里,耳目最为灵通的几个人之一,特别是英国公张维贤,身为总督京营戎政的中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北京城真正的实权人物!
  
  而现在,就连英国公张维贤,都已经两天没有收到宫中的消息了,前一次接到从宫中传出来的消息,还是天启皇帝,深夜召信王殿下入宫,给了信王殿下一道诏书!
  
  整整两天的时间,都没有宫中的消息传出来了,张维贤几乎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紫禁城里,一定出事了,甚至于很有可能,天启皇帝已经驾崩了!
  
  天启皇帝朱由校,因为之前意外落水,而落下病根,卧床不起的消息,在整个大明朝的京师,早就已经传开了,而像张维贤这样的朝中重臣,更是对天启皇帝的病情,了若指掌!
  
  就算张维贤、徐希皋这样的朝中重臣、勋贵,不用刻意的去打听,也自然会有人将皇帝的近况,通报给他们!
  
  而从之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天启皇帝,恐怕已经油尽灯枯,行将就木了!
  
  而在这种事关皇位轮替,社稷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身为朝廷重臣的张维贤,却不能在宫禁之中执勤,随时随地掌握皇帝的第一手情况,对于张维贤这样的重臣来说,是一件绝对不可想像的事情!
  
  大明朝,从太祖皇帝,传到现在,历十五帝,二百六十余年,皇族中人早就开枝散叶,人数也早就超过了十万人!
  
  但是,真正跟当今皇上血缘最亲的,却只有一个信王殿下!
  
  天启皇帝,膝下无子,秉著大明朝兄终弟及的祖制,皇上膝下无子,继承皇位的,自然理所应当的,就是信王殿下!
  
  只是现在,阉党魏忠贤把控朝政,封锁宫门,隔绝了紫禁城内外的消息,紫禁城中,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谁也不清楚!
  
  万一自己冒冒然的带着信王殿下,直闯禁宫,而天启皇帝却又并没有龙驭宾天,那自己这样可就形同谋反了!
  
  若是再被魏忠贤一党,趁机抓住把柄,在天启皇帝面前告上一状,就算皇上不会要了自己的老命,被逐出京师去,那也是必定的!
  
  而英国公公府,世代豪门,也将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就此宣告没落!就如同南京城里的魏国公府一样!
  
  魏国公府和定国公府,都是中山王徐达的后裔,定国公府还是中山王徐达的第四子,而魏国公,却是中山王徐达的嫡子嫡孙!
  
  可就因为当时的魏国公,在靖难之役中,站错了队,魏国公爵便几经削贬、复封!如今的魏国公府,就已经远远的没法跟北京城里的定国公府相提并论了!
  
  在这皇位交替的关键时刻,英国公自然也不得不为自己的门第考虑,在没有得到确切的,天启皇帝已经龙驭宾天的消息之前,英国公自然也不敢有任何的轻举妄动!
  
  好在,再过上两天,就是中秋佳节了!
  
  中秋节,这可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几个节庆之一!往年中秋节时,皇上都会在皇极殿中接受文武大臣的朝贺。
  
  到了晚上,皇帝更会偕同皇后,一起登上皇极门(旧称奉天门)的城楼,赏月观花,与民同乐!
  
  到了那一天,张维贤自然也就可以联合徐希皋等文武重臣,一起入宫觐见皇帝了,到那时,就算魏忠贤,想要从中阻拦,也已经绝无可能!
  
  而就在英国公张维贤,因为已经两天两夜没有收到紫禁城中的消息,而焦躁烦闷,在书房中来回走动,坐立不安的同时,紫禁城中,东安门内,东缉事厂里,魏忠贤也正召集黄立极、崔呈秀、许闲纯、田尔耕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等人,在紧急地商量对策。
  
  天启皇帝驾崩已经整整两天了,魏忠贤借着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身份,矫诏封锁紫禁城,隔绝内外消息,也已经两天了!
  
  而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再这样继续隔绝紫禁城内外消息,外朝中的那些文武大臣,可就都要闹起来了!
  
  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文臣,一向以文人傲骨自居,向来都是极为看不起魏忠贤这样的阉人的,对于投靠魏忠贤的那些文人,更是嗤之以鼻!
  
  若是那些毛头小子,被有心之人稍微挑拨一下,揣著本遗表奏章什么的,气血上头,就敢直闯禁宫!
  
  这要是再争执起来,闹出个文臣血溅宫门,以死进谏的事情来,那可就更不好收场了!
  
  魏忠贤也知道,自己在民间的名声,其实并不好,别看天下间,省府州县什么的,替自己兴建的生祠,没有一万,也有一千了,而且所有的禀奏中,都是香火鼎盛云云!
  
  但实际上呢,魏忠贤心里跟明镜似的,生祠什么的,不过是地方官员为了奉承自己的托词罢了!就连辽东的阎鸣泰、袁崇焕等人,都还请旨为自己修建生祠呢!
  
  阎鸣泰和袁崇焕,魏忠贤都见过,而且还不止一面,毕竟是戍守边关,专心辽事的重臣,每年都会回京述职好几次,被天启皇帝召见问对的次数,那就更多了!
  
  阎鸣泰,就不说了,那对自己是真的恭敬巴结,甚至可以说有些刻意的讨好,他上书请旨为自己兴建生祠,这还说得过去!
  
  可那袁崇焕,在魏忠贤看来,那就是个茅坑里的石头,脾气又臭又硬,他请旨给自己兴建生祠,那绝对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之所以袁崇焕的名字,也出现在请旨在辽东兴建生祠的奏疏上,除了因为阎鸣泰这个顶头上司的缘故外,多半还是因为担心自己会在辽饷上面卡他的脖子的缘故!
  
  在民间,自己的名声本就已经不好了,而现在,要是再弄出个什么文臣死谏的事情来,那自己的名声,可就彻底的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