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27章魏忠贤的顾虑
  其实,天启皇帝之死,对于魏忠贤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魏忠贤上位,从惜薪司的一个小太监,到司礼监秉笔太监,再到后来的提督东辑事厂,再到现在的九千九百岁,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天启皇帝的信任!
  
  可以说,魏忠贤的一切权势,都是建立在天启皇帝对他的信任之上的!而到今年,才不过是天启七年,天启皇帝,在皇位上,还不足七个年头!
  
  七年里,虽然魏忠贤只手遮天,掌控朝政大权,并且大肆拉帮结派,培养心腹,在朝中自称一党!
  
  但是对于魏忠贤来说,这短短的七年,想要彻底的掌控整个京师,还远远不够,更别说掌控整个大明天下了!
  
  谋朝篡位这种事,魏忠贤小时候有想过,后来入宫成了太监,长大之后,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做这种不切实际的迷梦了!
  
  可是,当魏忠贤权倾朝野,大权在握,甚至被人称为九千九百岁的时候,这个私心私欲,却又开始慢慢的膨胀起来!
  
  大唐盛世的时候,女人都能做皇帝,宋时,太监也曾封郡王!同样是女子,是太监,人家能做皇帝,能生而封王,自己这个九千九百岁,怎么就不能再活得长久一点,变成万岁呢!
  
  只是,天启皇帝死得实在是太不合时宜了!才短短七年,二十三岁,大好的年华,怎么就去了呢?
  
  这要是再多活上几年,自己也能更进一步的扩大在操纵的势力和影响,深植根基,到那时,就算还不能篡位自立,立个小皇帝做傀儡,自己趁机掌权,进一步封王拜相,也好啊!
  
  而现在,魏忠贤虽然也想找个三五岁的毛头小子来做皇帝,可问题是,整个大明朝的京师之中,唯一的皇族,除了天启皇帝外,就是已经满了十六岁的信王了!
  
  而信王,年岁既长,又没有客氏这个奉圣夫人,可以让信王深信不疑,想要掌控他,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离著北京城最近的大明皇族,除了信王,可就要往山东山西境内寻去了!
  
  而从京师到山东,或者山西,不管到哪里,没有个三五几天,都根本不可能,更何况还得找一个年龄小,家里又不能太强势的宗室子弟,短时间内,还真不好找!
  
  而且就算找到了,在短时间内,也根本送不到北京城来!
  
  可如果就这样将大明天子天启皇帝龙驭宾天的消息公诸于众,膝下无子的先皇,遗留下来的皇位,必定会落在信王朱由检的头上!
  
  这个结果,却又是魏忠贤不愿意看到的!
  
  这两天,魏忠贤和他的党羽崔呈秀、黄立极等人,可都在为这事烦恼着呢!
  
  崔呈秀和黄立极,两个都是自己的心腹,黄立极甚至还是自己的同乡,能够做到内阁首辅,也全都是因为自己的大力提拔,否则,以黄立极的资历,根本还不可能成为大明朝的内阁首辅!
  
  而崔呈秀,那更是从天启帝登基,自己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开始,就投靠在自己门下,并且以‘阿父’称呼自己的真正的心腹,更是五虎五彪十狗十孩之首!
  
  可以说,跟黄立极比起来,崔呈秀还更让魏忠贤信任一些!当然,不管是崔呈秀还是黄立极,现在都是魏忠贤必须要依靠的心腹!
  
  只是,当这两个心腹的意见,也都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魏忠贤却不免有些头痛了!
  
  面对着天启皇帝驾崩,遗留下来的这座大明帝国的皇位宝座,崔呈秀的意见很简单,那就是直接从宗室,甚至干脆从民间,抱养一个孩子,假称是天启帝的子嗣,先扶上皇位再说!
  
  等大势砥定,皇位归属尘埃落定之时,就算信王朱由检,还想再生事端,那时候,要处置区区一个亲王,那还不是一道圣旨的事情?
  
  等将来时机成熟了,废掉幼帝,或者让幼帝禅让帝位,那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样的改朝换代,历史上,可都有现成的例子,而且还不是一个!
  
  魏忠贤大字不识,可以说是个文盲,但他却喜欢听书!而他听的《三国志评话》中,这样的例子,可都不止一次,魏文帝曹丕代汉,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可不都是这样么?
  
  可以说,崔呈秀的建议,其实还是很得魏忠贤的心的!可问题是,对于崔呈秀的建议,另一个心腹,而且还是大明朝的内阁首辅的黄立极,却是坚决反对的!
  
  当初诛除熊廷弼的时候,黄立极可是立了大功的,黄立极一封简单明了的“夜半片纸了当之”,简单明了,干脆直截,可是让魏忠贤直接就高看了一眼,甚至是好几眼,将之视为诸葛刘基一类的重要谋士!
  
  也正是在那之后,黄立极才能步步高升,在魏忠贤的推荐下,一步一步的成为了大明朝的内阁首辅,建极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的!
  
  因此,黄立极的意见,魏忠贤也不得不考虑,而且还必须得慎重考虑!而黄立极的意见却是,拥立信王朱由检,而且还是让魏忠贤带头拥立!
  
  只要有了拥立信王朱由检这个拥戴之功,魏忠贤在朝中的地位,就稳如泰山,无人能够动摇!魏忠贤也就还能够继续保持他现在的地位和权势,继续做他的九千九百岁!
  
  至于好不好掌控信王朱由检的事情,也根本无需过多的考虑,当初天启皇帝登位的时候,刚刚十六岁,对客氏和魏忠贤言听计从,现在朱由检,不过也才十六岁,跟当初的天启皇帝年纪相当!
  
  既然客氏和魏忠贤能够掌控天启皇帝,那掌控信王朱由检,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更何况,现在的魏忠贤,还掌控著司礼监,掌控著皇城内苑,就连皇帝的印玺,也都在魏忠贤的掌控之中!魏忠贤大可借着天启皇帝的名义,再给自己加官进爵,加个辅政大臣什么的,辅佐信王朱由检!
  
  朱由检承袭天启皇帝的皇位,又是在魏忠贤的拥护之下,成为大明帝国的皇帝的,手上还有辅政大臣的天启皇帝的遗旨,朱由检总不可能再对魏忠贤动手吧?
  
  而对于黄立极的这种建议,其实还是很让魏忠贤有些心动不已的!至少,跟崔呈秀的建议比起来,黄立极的建议,可是少了许多许多的风险的!
  
  采用崔呈秀的建议,那势必现在就会跟整个大明帝国的皇族宗室闹翻,甚至很有可能还会遭受到来自于京师中的文武重臣的质疑!
  
  别的不说,掌管着九门京营兵马大权的英国公张维贤,就不得不让魏忠贤有所忌惮!
  
  魏忠贤以东辑事厂的身份,掌管东厂,甚至还兼管着锦衣卫,但魏忠贤手上的兵力,也就锦衣卫那点番子了!
  
  可英国公张维贤呢,那可是总督京营戎政,北京城中大大小小,所有的京营驻军,那可都在张维贤的掌控之中!
  
  那可是十数万的在籍兵马!
  
  就算其中有一半的空饷,京师三大营,五军营、神枢营再加上神机营,三大营的总兵力,也,肯定超过了十万人!
  
  虽然现在,在张维贤这个总督京营戎政的京师三大营总兵官身旁,还有一个宫中太监作为监军,那个太监甚至直接就是魏忠贤的人!
  
  但就算如此,以张维贤的家世背景,再加上他在京师三大营中的威信和地位,那个监军太监,能够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根本就起不到监视和控制张维贤的目的!
  
  甚至于,如果张维贤真的铁了心要跟自己作对,京师三大营,可就全都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而天启皇帝在位这几年,张维贤,可没少跟自己作对!
  
  如果不能拉拢张维贤,一旦自己扶立幼帝登基,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自己的,肯定就是这个英国公!
  
  而自己,却连派锦衣卫去捉拿张维贤的可能性都没有!张维贤,那可是从太祖朝便世袭罔替,传承到现在的英国公府的当代国公爷!
  
  三大案时,英国公也没少触怒皇帝,更没少跟自己作对,而自己,也没少在天启皇帝面前说张维喜的坏话,可结果呢,张维贤的地位,依然稳如泰山,甚至还在不停地加官进爵!
  
  这,其实就是世家贵族,根基深植的缘故!
  
  如果天启皇帝还能再多活几年,自己羽翼丰满,根基深植之后,同样也是可以达到英国公这样的地位的,那时再与他分庭抗礼,甚至彻底的铲除英国公,也不算什么难事。
  
  但是现在,魏忠贤还真没有跟张维贤分庭抗礼的资本,就更别说彻底的扳倒张维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