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92章青衣小官
  离开乾清宫后,崔呈秀直接就去了魏忠贤的住处。他是魏忠贤的人,魏忠贤是他的义父,这一点,崔呈秀从来都没有否认过,在朝堂之上,这也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外臣不能结交内官!这是祖宗定制,但是在天启朝,这一条,却几乎没有几个人真正的遵守过!
  
  不结交内官,不投靠义父魏忠贤,在朝中,几乎就没有站稳脚跟的可能!而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在现在这个年纪,就成为一品大员,兵部尚书的!
  
  连内阁辅臣,都是靠着义父的提携,才能入阁拜相的,更何况自己了!
  
  只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天子继位之后,内阁首辅黄立极,对待义父的态度,就已经开始变得暧昧起来了!
  
  自己已经好几次,没在义父那里,看到内阁首辅黄立极了,倒是张瑞图,还经常出入义父住所,给义父请安问好什么的!
  
  这些年,跟在义父身边,自己也做过不少事,几乎义父的每一件事情,自己都有参与!对于自己做过的那些事,崔呈秀从来都没有觉得后悔过,也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做得有什么不对!
  
  朝堂上的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血腥残酷的,只要能够把事情处理好,把国家大事,军政要务,全都处理妥当了,能够保证朝堂之上政局稳定,朝野内外国泰民安,牺牲掉一些政治对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少,在崔呈秀看来,自己还是每天都在脚踏实地的做事,为大明朝付出,奉献著自己的精力和热血,比起那些夸夸其谈,只会指手画脚,却从来都不肯认真做事的所谓的‘清流’来,自己可真没觉著对不起大明,对不起皇族!
  
  就是义父,在天启朝的时候,对皇上,那也是忠心耿耿,从来都没有过二心的!
  
  只是,天不假年,谁能想到,天启皇帝会在年轻力壮的时候,突然就撒手人寰,龙驭宾天了呢!而新皇上,很明显的,从坐上龙椅开始,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对义父的极度不信任!
  
  若是依著自己,义父当初就应该狠下心肠来,一不做二不休,先除掉信王,一了百了!到那时,新皇帝,就只能从皇族旁支中去找一个来!
  
  而为了皇统的延续,从皇族中请来的皇上,多半得是个未成年的毛头小子,而且还得过继在天启皇帝的名下,以天启皇帝‘子嗣’的身份,继承皇统,这样才方能显得更加的名正言顺!
  
  而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义父在这禁宫之中,也能高枕无忧,继续掌控朝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整日提心吊胆的了。
  
  如今,大局已定,信王殿下,坐在了龙椅之上,成为了大明朝的新皇帝,就算义父现在还想要再做些什么,也不得不有些投鼠忌器了!
  
  信王,嗯,皇上入宫之后,已经将信王府中那些太监、宫女,包括府中的护卫,全都带进了宫中。
  
  而义父之前安插在信王身边的把兄弟,徐应元徐公公,皇上是说把他派去凤阳祭祀煕祖仁祖皇帝了,话是这么说,可问题是,此去凤阳,千里之遥,谁也不知道徐应元是不是真的去了凤阳。
  
  就算义父想要派人去追查,一来一回,快马也得二三十天,等追查出结果来了,黄花菜都已经凉了!
  
  而且,就算追查出徐应元没有去凤阳皇陵,那又怎样?义父难道还能去当面质问皇上不成?就算跑去问皇上,皇上一句他去了南京太祖孝陵,难不成还要跑去孝陵查验?
  
  可以说,现在皇上身边,义父一个得力的助手都没有了,想要从中再打探到一些皇上的情况,都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
  
  更何况,皇上带进宫中的信王府亲卫,现在已经接管了羽林卫,而刚才在乾清宫大殿之上,魏国良那个武夫,可是直言不讳地说了,羽林卫和锦衣卫,依然独立于六都之外,归皇上直辖!
  
  也就是说,御营二十六卫的兵制改革,根本就不会涉及到羽林卫和锦衣卫!
  
  锦衣卫由于历史的原因,早就已经独立于二十六卫之外了,成为二十六卫之中,最大的一卫,更是历代皇上最为信任的一卫,权力也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说让满朝文武,都为之色变的一卫!
  
  御营二十六卫改革,锦衣卫独立于外,这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可羽林卫呢?羽林卫凭什么也独立于二十六卫之外,不参与御营改革?
  
  不就是因为皇上已经将信王府中的亲卫,全都安插进羽林卫,已经彻底的掌控了羽林卫的缘故么?一支已经掌握了的势力,自然也就没有再改革的必要了!
  
  至于其他二十四卫,从英宗朝之后,名义上虽然还是属于皇上直领的御营,但实际上呢,人员调动,粮草配备,几乎全都已经归入了兵部管辖,早就已经不再是皇上亲卫了!
  
  至少,在皇上心中,御营二十六卫,恐怕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而且,除了皇城禁宫之中的羽林卫之外,在紫禁城外,还有张维贤督领的京师三大营和五城兵马司!
  
  这些驻扎在京城内外的京营兵,可全都不跟义父一条心,义父想要再做什么事情,自然就不得不有所顾忌了!
  
  脑海里胡思乱想着,崔呈秀很快便来到了义父魏忠贤的住处。还没跨进大门,迎面便走来两个穿着青色官服的小官,见到崔呈秀,急忙退到一旁,躬身行礼叫道:“部堂大人。”
  
  崔呈秀脑子里正想着事呢,也没细看那两个小官,微微点了点头,便算是回应了,大步走进了魏忠贤的住处。
  
  走了几步之后,崔呈秀才猛地回过神来,回过头去瞧着那两个越走越远的青衣小官的背影,那好像是都察院的御史吧?
  
  都察院御史,官品虽然不高,但权力却很大,有风闻奏事之权!
  
  文武百官,上至内阁首辅,国公侯爷,下到郡县邑守,哪怕没有真凭实据,只是听到一丝丝的流言蜚语什么的,都可以凭此而参奏弹劾!
  
  所以,对于朝中御史,文武百官是能避则避,能忍就忍,生怕一不小心,招惹上了这些愣头青。
  
  所谓贼咬一口,入骨三分,要是被这些御史给盯上了,哪怕没做什么坏事,到最后恐怕都会被这些都察御史们,泼上一身的脏水,想洗都洗不干净!
  
  义父一向跟都察院少有往来,嗯,就算有往来,也几乎没有摆在台面上来过,能够被义父接见的,也多是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副都御使那样的部堂官,两个青衣小官,什么时候也能随意出入义父住处了?
  
  难道是来投靠义父的?这种小官来投靠义父,而且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来意,可得好好思量思量了!
  
  等下见了义父,还是提醒义父一句吧,别大风大浪都过了,却在小阴沟沟里翻了船。
  
  这样想着,崔呈秀又转过身去,大步朝里面走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