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93章武将的机会
  大厅里,魏忠贤端起一杯茶,正要喝,崔呈秀几步走上前去,躬身行礼道:“孩儿拜见义父。”
  
  魏忠贤抬头瞧见崔呈秀,急忙将茶杯放在一旁,说道:“呈秀,你来了,快坐吧。”
  
  “多谢义父。”崔呈秀躬身说道,直起身来,走到一旁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刚坐下,在魏忠贤住处伺候的一个小太监,便端了一杯茶,走了上来,放到了崔呈秀身旁。
  
  崔呈秀微微颔首,端起茶,小口抿了一口,然后便将茶杯重新放了下来,说道:“义父,今日朝堂上,五城兵马司西城指挥使上了一份条陈,请改御营兵制疏。”
  
  “五城兵马司?那应该是英国公的意思了。”魏忠贤微微愣了一下,旋即便明白了过来,停顿了一下,魏忠贤才又说道:“皇上是个什么意思?”
  
  之前,朱由检下令,朝中六品以上京朝官,都可以以建献的名义,直接向朝廷建言献策,并且在经过内阁、六部、三法司都察院等各部各司讨论之后,直接上呈御前,送到朱由检面前。
  
  这一份明发的诏书,等于是直接将司礼监批红奏章条陈的权力,全都给收了回去,文武百官可以不经过内阁和司礼监,就直接向皇上建言献策。
  
  虽然朱由检在明诏中,加了一句,以三个月为期限,但三个月后,会不会因此而形成定例,却是谁也说不清楚!
  
  虽然,在大明朝,还有一条太祖遗训,要求后世子孙,不能随意更改太祖朝制定下的政策措施,但实际上呢,太祖定下的政策措施,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早就已经不和适宜了!
  
  而且,历代先皇,也多对太祖遗训,太祖制定的那些政策措施,加以补充和更改,前朝万历皇帝的时候,首辅张居正实行的新法,以及司礼监批红奏章条陈的定例,这些可都不是太祖留下来的!
  
  太祖曾经留下来的一句话,后宫和内官不得干涉朝政!但是现在呢,这句话也是被破坏得最严重的一句!
  
  甚至于,这一句话,现在已经成了朝堂内外的一个忌讳,百官不敢提,内官更是不可能在皇上面前去提,把手上好不容易得到的一点权力,再拱手给让了出去!
  
  朱由检颁发明诏的时候,魏忠贤就在现场,到现在也不过才过去一天的时间而已!
  
  在魏忠贤看来,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京中六品以上京朝官,多如过江之鲤,想要趁着建献之机,出人头地,在皇帝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的,应该大有人在!
  
  想必今天早上,各部各司,应该已经收到好多份贴著‘建献’的条陈了!
  
  只不过,文官派系是个什么情况,魏忠贤可是比谁都清楚!
  
  那些文官,外斗不行,内斗倒是一把好手!
  
  下面那些六品小官,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出人头地,在朱由检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恐怕是没多大的机会的!
  
  朱由检这道明诏,的确是个好主意,连魏忠贤都忍不住想要夸赞他一句。只不过,朱由检失算就失算在,不应该让内阁、六部先行审查这些建献之策!
  
  仅这一条,下面那些小官的建献之策,想要被送到朱由检面前,就几乎不大可能,十个中又那么一两个,恐怕就已经很不错了!
  
  只是,让魏忠贤有些意外的是,最终被呈递到御前,给朱由检过目的,竟然只有武将系统中的一个六品小官!
  
  这样看来,文官系统的内斗,倒是给了武将派系一个机会,否则武将派系恐怕根本就不可能将这样一份条陈,直接送到朱由检面前了!
  
  此前,朝堂上几乎根本就没有武官发言的机会,在军政大事之上,那些位列朝堂之上的武官,几乎都是泥塑木雕,在那摆摆样子的,就连边关战事,皇上也都是听文官的意见,鲜有垂询武将的时候!
  
  “皇上将五城司的条陈,直接让内阁、六部、都察院以及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等参与早朝的重臣,全都过目了一遍。”崔呈秀低声说道。
  
  “哦?”听崔呈秀这么说,魏忠贤不由得微微楞了一下,挑了一下眉头,颇为有些意外呢。
  
  “早朝重臣过目后,又等了片刻,皇上便又让内官拿了笔墨来,当场表决,赞成的写可,反对的写否,既不赞成又不反对的,就画上个圈,表示弃权。”
  
  听了崔呈秀的话,魏忠贤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当场表决,这倒是个新鲜事呢,只不过,武将递上来的条陈,在文官绝对占优的重臣之中,能被通过才怪了呢!
  
  新皇帝怪点子挺多的,而且都很新颖,如果都交给自己来承办的话,说不定还真能让大明朝的朝堂上,焕然一新呢!只是可惜了……
  
  微微愣了一下之后,魏忠贤便又说道:“这样子的话,五城司的这个条陈,被否了吧?”
  
  崔呈秀却微微摇了摇头,魏忠贤见状,不由得又愣了一下,失声说道:“通过了?”
  
  崔呈秀点了点头,说道:“是的义父,皇上以不记名的方式,现场投票表决,然后由身边的内官当场唱票,上条陈的魏国良当场计票,最终得票,赞同的十七票,超过否决和弃权的,五城司的条陈,在御前,获得了通过。”
  
  听了崔呈秀的话,魏忠贤微微愣了一下,旋即便又明白了过来,轻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呈秀啊,你们这一次,可真是大意失荆州了,皇上身边的内官,自然是最知道皇上心意的了,皇上想不想要这个条陈获得通过,他能不知道?”
  
  “由他唱票,这不就等于是由皇上唱票么?那可与否,又没写上名字,那结果还不是唱票的人说了算?”
  
  听了魏忠贤的话,崔呈秀也微微点了点头,刚才在来的路上,他其实就已经想通了这一点,只不过,就算想通了这一点,又能怎样呢?木已成舟,难不成还能去皇上跟前翻案?
  
  微微点了点头,崔呈秀才又说道:“皇上昨日下发明诏,寻求京中六品以上京朝官,富国强民之策。今日早议,只收到这么一份条陈,所陈又并非空洞无物,若是还不能被通过,皇上面子上,可就有些挂不住了!”
  
  说着,停顿了一下,崔呈秀才又接了一句:“就算是千金市骨,皇上今天也肯定得让这份条陈获得通过的。”
  
  魏忠贤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才又问道:“五城司的条陈里,说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