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152章重回紫禁城
  好在,朱由检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魏忠贤虽然是权阉,阉党首脑,但他的根基毕竟不稳,也没法跟王莽、曹操,又或者是伊尹和霍光那些人相比。
  
  至少,魏忠贤的所有权势,都是来自于先皇天启皇帝的授权,如今先皇上仙,魏忠贤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而他在朝野之中的根基,也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谋朝篡位的地步!
  
  因此,在从广渠门返回紫禁城的时候,魏忠贤带着宫中各处监司的总管、副总管太监,毕恭毕敬的,跪倒在了朱由检的面前。
  
  或许,看到涂文辅被抓定罪,已经成为定局,魏忠贤可能也已经认命了吧?
  
  在午门魏忠贤等宫中各处监司的总管、副总管太监身边,并没有过多的耽搁,朱由检直接就返回了乾清宫。
  
  回到乾清宫后不久,在乾清宫中当值的贴身太监小顺子,就将朱由检在怀柔‘阅兵’这些天积压下来的奏章,整整一大摞,抱到了朱由检面前。
  
  小顺子之前在信王府的时候,被徐应元打伤,在床上休息了大半个月,直到朱由检从紫禁城离开,前往怀柔县城阅兵的时候,才刚刚好些,在朱由检面前从新上了值。
  
  当时朱由检考虑到小顺子身子还没怎么好利索,就没有带他出宫,让他留在了乾清宫。毕竟,乾清宫现在是朱由检的寝宫,乾清宫里,也需要一个朱由检信得过的人留着,他才能放心。
  
  朱由检离宫这些天,小顺子就一直待在乾清宫,负责统领乾清宫中那些宫女和太监,也负责将内阁每日送到乾清宫的奏章和条陈,收集整理放在一起。
  
  批阅,甚至是翻看内阁条陈和奏章的胆子,小顺子是没有的,不仅他没有,就连已经升为乾清宫副总管太监的王承恩,也没有随意翻阅朱由检的奏章和条陈的权力。
  
  对于内阁送来的奏章和条陈,朱由检还是比较看重的,而不是像之前天启皇帝那样,直接全部放手,先让司礼监批红,然后才送到乾清宫来!
  
  甚至于有时候,天启皇帝在做木匠活的时候,根本连奏章都懒得看,直接让司礼监或者身边的太监念一下批红,该怎么处置,天启皇帝直接口头就处置了!
  
  朱由检继位之后,之前内阁条陈和奏章,先过司礼监的旧例,现在已经可以算是被废止了,司礼监已经没法直接接触到内阁的奏章和条陈,而是直接被送进乾清宫,送到御前。
  
  只是,不管是王承恩也好,还是小顺子也罢,都知道朱由检不喜欢旁人随意翻看奏章和条陈,他们两人自然也就没那个胆子敢翻看这些奏章和条陈了!
  
  而乾清宫中,现在没有总管太监,只有一个副总管太监王承恩,小顺子虽然还没有升副总管,但他也是从皇帝潜邸里出来的老人了,以皇帝对他的信任,升副总管太监,也是早晚的事。
  
  因此,就算朱由检和王承恩没有在乾清宫中,就算乾清宫中留守的那些太监和宫女,其中很多人的资格都比王承恩和小顺子的资格要老,但小顺子说的话,那些太监和宫女,却也不敢不听!
  
  这些奏章和条陈,小顺子都没资格看,那些太监和宫女,自然就更没有胆子翻看了,甚至于平时连接触到这些奏章和条陈的可能性都没有!
  
  离开紫禁城前后将近十天的时间,积压的条陈和奏章,厚厚的一大摞,就算没有上百,几十份也总是有的!
  
  而且,这些奏章和条陈,小顺子和乾清宫中的宫女和太监虽然没有资格翻看,但内阁辅臣却是已经先筛选过一次的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奏章或者条陈,直接被内阁就给拦截了下来,根本送不到朱由检面前。
  
  能够送到朱由检面前的,都是一些至关重要,或者必须要朱由检亲自处理或者审阅的奏章和条陈了。
  
  而这些条陈和奏章,其实同样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写着“建献”两个字的建言献策的条陈,另一类则是奏章。
  
  朱由检在八月份下达的让京中六品以上京朝官建言献策,建献富国强民之策的谕旨,经过这些天的发酵,在京中文武大臣之间,已经掀起了一股小高潮。
  
  不管是在京师之中的普通文官,还是一直以来,在朝堂上几乎就没有多少发言权的武官,都为此上了许多的建献之策。
  
  六品对于文官系统来说,应该算得上是中级官员了,一府之通判,方授六品。但是对于武官来说,特别是对于大明京师之中的武官来说,六品官,却不过是刚刚起步而已!
  
  世家勋贵的子弟,荫受得官,都能得个六七品官,而且京师之中的世家勋贵子弟,可谓是多如牛毛,不夸张的说,一块板砖下去,说不定就会砸到一个五六品的世家子弟呢!
  
  在往日,这些世家子弟的五六品勋官,不过只是听得好听,白拿一份俸禄而已,但是这一次,朱由检在明发上谕的时候,说的可是京中六品以上京朝官,无论文武!
  
  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荫受得来的六品勋官还是正儿八经的六品武职或者文官,只要品级达到了六品,就都可以通过‘建献’的方式,向朱由检进献富国强民之策!
  
  这对于京中那些世家子弟和世袭武职的武官来说,那可绝对算得上是一次在皇帝面前出头露面,给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的绝佳时机!
  
  因此,就算是一些不学无术,胸中并无点墨的纨绔子弟,也都会想方设法的,弄上一两份‘建献’的条陈,呈送上去。
  
  不管条陈写得好与坏,能不能得到皇帝的青睐,都得先在皇帝面前留个名再说!
  
  就算那些纨绔子弟不肯弄,他们的家人族人,或者长辈亲眷,也会想方设法的,给他们弄上一两份,呈送上去。
  
  而这些呈送上去的建献条陈,在经过六部、三法司和内阁以及五城兵马司等各处各司交换审核和遴选之后,最终才会被送到乾清宫,送到朱由检的面前。
  
  而小顺子抱给朱由检的这些奏章和条陈中,除了这些建献条陈之外,另外还有将近一半,则是各种各样的奏章。
  
  这些奏章之中,除了一些寻常的地方官吏向皇帝请安问好的奏折,和呈报祥瑞或者禀奏地方灾害灾难的奏章外,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参劾他人的奏章!
  
  而现在,准确的说,应该是从八月二十三日,朱由检继位之后,举行的第一次大朝会上,杨维垣和杨所修同参兵部尚书崔呈秀开始,所有的参劾奏章,其实都绕不开一个关键词,那就是阉党!
  
  崔呈秀是阉党最主要的头目,而且是魏忠贤手下的五虎之首,参劾他的目的,自然不仅仅是参劾崔呈秀一个人那么简单,项庄舞的剑,也不仅仅只是舞剑,而是意在沛公!
  
  虽然魏忠贤不是沛公,也不可能跟沛公相提并论,但是参劾崔呈秀的目的,搜有人却都知道,那就是冲着崔呈秀身后的魏忠贤去的!
  
  因此,从八月二十三之后开始,几乎每天,都有几十甚至是上百份围绕着阉党党羽崔呈秀、吴淳夫,甚至是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许显纯的奏章,被送到内阁。
  
  这些奏章之中,有参劾阉党党羽的,同样也有为阉党,为崔呈秀和吴淳夫、田尔耕等人脱罪的奏章!
  
  甚至于,就连内阁首辅黄立极,次辅施凤来,都收到了好几份弹章,说他们‘尸位素餐’,不能‘正朝纲’‘扶社稷’,应该引咎避位等等。
  
  对于其他奏章,黄立极和内阁其他辅臣,还能酌情处理,甚至票拟出处理意见。
  
  但对于参劾他们这些内阁辅臣的奏章,黄立极等人,却是连一个字,一丁点的意见都不敢提,更不敢将这些奏章匿而不报,直接原封不动的,全都送到了乾清宫,交到了小顺子手上。
  
  围绕着阉党党羽的功过是非的问题,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大明国的朝堂之上了,也不仅仅局限于大明京师,而是以大明朝堂,以北京城为中心,向着整个天下漫延开来!
  
  之前,朱由检每日看到的这些奏章中,还仅仅只是在京的六部给事中和都察院的御史,到后来,就开始有山东山西等离著北京城比较近的地方分道御史的言官,开始上书了。
  
  而且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朱由检以校阅为名,避出了紫禁城,跑到怀柔县城神机营左掖的驻地,去校阅神机营新军了,直到皇陵山贪腐案爆发。
  
  而现在,送到朱由检面前的奏章,已经不仅仅是山东、山西等地的分道御史了,而是连长江以南的地方分道御史,都已经为此上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