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180章如何平衡朝堂
  微微停顿了一下之后,刘氏这才又瞧着朱由检说道:“皇帝,武将、外戚和阉人,在这些人中,对皇位威胁最小的,反而是阉人。”
  
  “我大明自立国以来,后宫嫔妃,皆从民间挑选,就没有家世富贵的,外戚干政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至于武将,我大明也是文武相制,武将的权势,几乎被文官压得死死的,这也从根本上杜绝了,我大明出现唐季武将擅权,尾大不掉,割据地方的局面的出现。”
  
  说到这里,刘氏又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又接着说道:“只是,皇帝,你有没有想过,武将还有文官压制,可文官呢?他们又有谁能制衡?”
  
  “老身虽然是个妇道人家,但也听过,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可偏废的道理。如今,国朝的武将被文官压制得死死的,那文官呢?谁又能制衡他们?”
  
  说着,刘氏又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又瞧着朱由检说道:“你先皇兄重用阉人,也只是为了能够压制和约束文官而已。”
  
  “而且,更主要的是,有魏忠贤这个阉人在前,文官所有的怒火,天下臣民所有的怨懑,都只会集中到魏忠贤的身上,而不会再被归咎于其他人。”
  
  说到这里,刘氏又略微停顿了一下,瞧着朱由检说道:“皇帝,这个道理,你可明白?”
  
  听了刘氏的话,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想了想之后,这才微微点了点头,刘氏所说的,或者说她想要告诉自己的,朱由检其实已经想明白了。
  
  这就跟历史上,还是在某个小说或者电视里,看到的跟曹操还是谁有关的一件旧事一样。朱由检曾经好像在某个地方看到过这么一个相似的情景,说是军中缺粮,难以为济。
  
  负责后勤的粮草官,便被曹操给叫了过去,让他以小斗分粮,口粮减半。到后来军中闹了起来,曹操便直接来了一个“借你首级一用”,将粮草官当着全军将士的面,给咔嚓了。
  
  如此一来,军中的怨气,也就有了发泄口,所有的罪行和责任,也全都被推到了那个粮草官的头上,跟曹操这个全军统帅,自然也就没有了任何的关系!
  
  曹操,也依然还是那个英明神武,替军士说话撑腰的统帅、主将,依然深受士卒的拥护和爱戴!
  
  刘氏想要说的话,其实跟这个小故事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内容,都是一样的,而朱由检的先皇兄天启皇帝,很显然也是这样做的!
  
  而魏忠贤,就是天启皇帝推到众人面前的那个‘粮草官’!
  
  事情的发展,似乎也的确如此,魏忠贤看似大权在握,权倾朝野!但实际上呢,魏忠贤手上所有的权力,全是来自于天启皇帝,天启皇帝想要收回来,也不过是一句话,一道圣旨的事而已!
  
  就算是现在,天启皇帝不在了,继位的朱由检,想要扳倒魏忠贤,也几乎没有多大的困难了!由此可见,魏忠贤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切,其实都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
  
  而站在台前的魏忠贤和他的阉党党羽呢,却几乎吸引了来自朝堂和民间的全部的怨恨和攻击,遭受指责的,也永远都只是魏忠贤极其阉党党羽!
  
  至于朱由检的皇兄天启帝,如果天启帝还在位的话,过上几年,等魏忠贤真的闹得天怒人怨的时候,天启皇帝再出面主持公道和正义,一举扳倒魏忠贤及其阉党,到那时,天启皇帝的名声也恢复了,甚至还会得到一片‘英明神武’的歌功颂德之声。
  
  只是现在嘛,皇兄上仙了,在民间的风评,自然也就不会很好了!可朱由检却不一样,上台之后,扳倒阉党,几乎可以肯定,朱由检在天下臣民间的风评,肯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只是,除掉阉党容易,可之后的朝堂政局,却又该如何去稳定,或者说达到某种平衡呢?
  
  在此之前,朱由检也曾经有过在扳倒阉党之后,对朝堂政局的通盘考虑,也曾想过要在文武两班之外,再引进另外一股势力。
  
  三角形才具有稳定性!朝堂上只有两股势力,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会是东风压倒西风,最终两方只会斗得鱼死网破,你死我活收场!
  
  而如果在朝堂上有了第三股势力后,三股势力之间,就会斗而不破,从而达到某种平衡!就如同东汉末年的三国一样,也如同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三权分立一样!
  
  见朱由检点头,刘氏这才又说道:“皇帝,你能想明白这一点,就最好了。至于魏忠贤,要不要留下他,还得皇帝你来决定。”
  
  “多谢祖母教诲,孙儿明白了。”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旋即便点头说道。
  
  慈圣宣懿皇太妃刘氏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白了,就是要让朱由检在没有培植起能够制衡文官,平衡朝堂的第三股势力之前,先不要动手铲除阉党。
  
  否则,一旦阉党垮台,之前被阉党压制住的那些人或者势力,就会蠢蠢欲动,甚至会因此而破坏掉整个朝堂的平衡,从而让整个朝堂,陷入一种动荡和混乱之中。
  
  想想也是,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阉党魏忠贤垮台之后,大明朝堂之上,东林党一家独大,势大难制,对阉党及其党羽进行反攻倒算,清算了一大批阉党党羽。
  
  关键是,要清算阉党,要处置阉党党羽,这都没什么,问题是出自了阉党之后,占据朝堂的东林党,却并没有带领整个大明帝国,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相反,整个大明帝国,从中枢到地方,全都陷入了一种动荡不安之中,内患内患不平,外敌外敌难制!还真就应了那句话,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因此,在朱由检看来,让东林党上台,占据朝堂,那是绝对不行的!东林党擅长嘴炮,最好的位置,应该是都察院御史,或者民间清议,又或者是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报社记者之类的,而绝对不是掌握实权的实干部门的政府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