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233章农书局
  听了朱由检的疑问后,徐光启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的,便接口说道:“是的,皇上。臣初次听闻番薯,呃,红薯,有此产量时,臣亦是大吃一惊。”
  
  “前两年,臣赋闲在家,家乡干旱,臣听闻陈氏父子在家乡推广种植红薯,臣还专门去福建永宁卫中左所,实地考察了红薯产量之后,又携带种子,呃,就是红薯,和藤蔓,返回松江,推广种植。”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徐光启才又说道:“这一箱红薯,便是臣在自家后花园中,以方丈之地,辟圃为土,种植出来的,约莫有一百余斤。”
  
  “方丈之地,便产有一百余斤?”这一次,朱由检是真的惊住了。
  
  方丈之地,不过七八个,最多十个十几个平方的样子,就算全部种植红薯,最多也就能种植百十来株。而这百十来株红薯,竟然就产出了一百余斤!
  
  就算徐光启的后花园,土脚比较肥沃,产量高,可这也太惊人了吧?差不多一株红薯,就收了将近七八斤,甚至很有可能超过了十斤!
  
  “是的,皇上。臣之后花园,土脚肥沃,又有臣精心照料,产量自然比较高一些,以臣估算,亩产当在两三千斤左右,确实是水稻、麦子等粮食的数十倍之多。”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徐光启又说道:“臣上京之前,已让家人,带动松江百姓,大力推广种植番薯。”
  
  说着,又停顿了一下,徐光启才又接着说道:“臣上京之时,听闻甘陕连年大旱,百姓食不果腹,饥民遍野。臣斗胆,请求皇上下旨,在甘陕等地,推广种植红薯。”
  
  听了徐光启的话,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然后才又说道:“徐学士,现在种植红薯,还来得及么?”
  
  “回皇上,红薯最适宜的生长时间,是每年开春后的三月到五月份,到了六月,进入初夏的时候,便可与夏收粮食一起收获。”
  
  “今年开春种下,到了六月份的时候,就可收获,到那时,甘陕等地的灾荒,便可得到缓解,百姓有粮食裹腹度日,自然不会再出现灾民四起,百姓流离失所,甚至铤而走险,惹出滔天祸事来。”
  
  听了徐光启的话,朱由检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旋即又说道:“只是,学士上京,只带了这一箱红薯,又能种得了多少土地呢?”
  
  “皇上,臣在松江府时,已经带动周围乡亲,种植了大约万亩的红薯,收获颇丰,虽然没有臣在后花园中自种的产量高,但亩产也在数十石上下,土脚好点的,亩产百石也不足为奇。”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徐启光又说道:“此外,福建陈氏父子,在泉、漳等地引进红薯,推广种植,也已经好几年了,据臣所知,福建山丘,种植红薯之地,已达十余万亩。”
  
  “陛下若是有意推广,可下一道圣旨,命福建、江浙官员,携带种子,前往甘陕,种植推广红薯。”
  
  听了徐光启的话,朱由检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学士所言,甚是有理,朕这便下旨,命福建、江浙官员,推广种植红薯。”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又说道:“只是,推广种植红薯一事,事关百姓民生,非有熟悉此中事务之人主持此事不可。”
  
  说着,朱由检瞧了徐光启一眼,然后又说道:“朕听闻学士,曾写了一本农书,可有此事?”
  
  听了朱由检的话,徐光启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躬身说道:“回禀皇上,却有此事,是臣在万历、天启年间编纂的,现今尚未完本,不想却已传至皇上耳中。”
  
  朱由检微微沉吟了片刻,旋即又问道:“朕听闻此书涉及农事,与民休戚,不知学士,还需多久,才能完本?”
  
  徐光启微微思索了一下,才又躬身说道:“回皇上,农书初稿,大致已经完成,但其中难免还有疏漏之处,增补修缮,尚需一到两年,方能付梓刊印。”
  
  朱由检微微沉吟了一下,却又转头问王义道:“王义,朕记得司礼监就有一个印经厂吧?”
  
  “是的皇上。”王义躬身应道。
  
  朱由检微微沉吟了一下,然后又说道:“嗯,徐学士,朕意在户部设一农书局,专门从事整理和编纂历朝历代农书,学士可愿任此总编纂官?”
  
  听了朱由检的话,徐光启不由得也愣了一下,他现在已经是礼部侍郎,三品高官,专任户部,哪怕是平调,担任户部侍郎,都会觉著有些委屈。
  
  户部权重,跟礼部也说不上谁高谁低,但礼部侍郎,是通往内阁的终南捷径,历次内阁阁臣遴选,多半都是从礼部擢升的。
  
  可以说,礼部权柄虽然不大,但却是清要之职,甚至很有可能会晋升入阁,成为内阁辅臣!
  
  而户部之下的农书局,哪怕这个局的级别很高,总编纂官是户部侍郎衔,但是跟自己的礼部侍郎比起来,换成旁人的话,肯定也会觉得委屈,甚至可以认为是被贬谪了!
  
  书局编纂官,除了成祖时的《永乐大典》,是由内阁首辅解缙和黑衣宰相姚广孝牵头,担任总编纂官外,其他书局的编纂官,地位可都不怎么高!
  
  只是,就如皇帝所说的一样,农书之事,涉及农事,与民休戚,事关亿兆百姓,如若真的能够编纂一本集古今所有农书于一体的农书典籍,也是一件造福百姓,名留青史的大事。
  
  想到这些,徐光启心中再没有任何的犹豫,躬身朝朱由检行礼说道:“皇上,臣愿意。”
  
  见徐光启答应,朱由检心中也不由得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徐光启本身就是农政方面的专家,有他做这个总编纂官,编纂的农书,自然能够贴近百姓民生,造福百姓。
  
  只是,徐光启可不仅仅只是农政方面的专家,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在科技方面,徐光启能够发挥的作用,更大!
  
  微微松了一口气后,朱由检又说道:“学士也只需把握农书局的总方向,时不时的检查督促编纂编辑,整理编修农书即可。”
  
  “至于农书局的总体构架,需要多少人手、经费,需要多少编纂官,学士不妨上个条陈,陈述此事,有合适的人选,学士也大可上书举荐,朕绝不吝惜。”
  
  “是,皇上。”徐光启急忙躬身应道。
  
  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又说道:“还有推广种植红薯一事,也需一人总揽此事,学士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听了朱由检的话,徐光启也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原本,他刚才听朱由检说需要一人专门负责推广种植红薯之事,还以为朱由检想让他负责这事呢。
  
  可没想到话锋一转,朱由检却又弄出一个农书局来,要让他负责编纂修缮历朝历代的农书。这样一来,自己自然不可能再离开北京,去甘陕推广种植红薯了。
  
  而现在,朱由检竟然让他推荐负责此事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