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第239章登拜阁臣
  朱由检并没私自篡改备选人员名单!
  
  虽然,朱由检亲自唱票,原本是打着就算廷推结果不如意,徐光启并没有获得多数票,朱由检篡改备选人员名单,怎么也得让徐光启获得多数票的算盘。
  
  但是,在念到第三张折纸的时候,就念到了徐光启的名字,之后没多久,徐光启的票数,便已经超过了五张,而且一直稳定在前五名的样子。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就算最后的备选人员名单有所出入,徐光启稳拿前十,也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了。
  
  而只要进了前十,就等于真正获得了备选资格,名字也就能够被送到御前,供朱由检圈选!
  
  虽然此前,圈选内阁辅臣,很多时候,都是按照得票高低,直接圈选的,但也不是没有例外。
  
  万历二十六年,吏部尚书蔡国珍被罢免,廷推吏部尚书人选七人,李戴处于最末尾,万历帝却在选拔任用时,直接圈选了李戴的名字,将之提拔为礼部尚书。
  
  从这也可以看出,只要能够入选,第一名和第十名,已经没有多大的关系了,最终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也就是说,能不能入选,取得备选资格,看的是能力,是人脉人望,而能不能被选中,则看的是皇帝的心情!
  
  现在,既然已经肯定,徐光启能够入选了,朱由检自然也就没必要再在票数上动手脚了。至于其他入选人员,就按得票多少,圈选入阁吧。
  
  一旁的翰林院录事杨观,在统计完票数,将得票排在前十名的备选人员的姓名,以及官职品级,誊写在一份空白奏章上后,又当着乾清宫中的六十三名文武大臣,念了一遍,然后才转身,躬身将奏章,呈递给了朱由检。
  
  朱由检接过奏章,从头到尾瞧了一遍,从一旁小顺子手上捧著的托盘里,拿起一支朱笔,沉吟了片刻,旋即便将备选人员名单上的前五个圈了起来,分别是刘鸿训、吴宗达、钱象坤、徐光启和何如宠。
  
  圈好之后,朱由检便又转手,将奏章递给了小顺子。小顺子接过奏章,连瞥都没敢瞥一眼,便又转手递给了一旁负责记录皇帝起行,起草诏书谕令的翰林院录事杨观。
  
  杨观接过奏章后,躬著身子后退了几步,走回乾清宫一旁放着的小矮几后面,跪坐了下去,提笔在展开的明黄色的空白诏书上,低头疾书了起来。
  
  从大明开国到现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登拜内阁辅臣的诏书,早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定制,甚至于很多时候,连字都不需要改动一下,只要把名字一填,一份拜阁诏书也就完成了。
  
  杨观是翰林院录事,本就是专门负责记录皇帝言行,起草诏书谕令的,对于这些登拜阁臣,六部尚书的诏书,更是早就已经烂熟于胸了。
  
  几乎是文不加点的,仅仅只用了一盏茶的功夫,杨观就已经写好了五份大同小异,嗯,几乎只有名字差异的登拜内阁辅臣的诏书,呈送到了朱由检面前。
  
  朱由检大致的看了一遍,没有什么疏漏后,便直接拿起御案上的玉玺,在五份圣旨的后面,加用了玺宝。
  
  “……察礼部侍郎,侍读学士徐,才誉朝野,文武韬略,足辅朕躬,特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
  
  “……察少詹事,翰林院修撰刘,才誉朝野,文武韬略,足辅朕躬,特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
  
  “……察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
  
  接二连三的,小顺子陈顺忠便站在乾清宫的龙椅一侧的前面,将五份登拜内阁辅臣的诏书全都给念了出来。
  
  一时间,整个大殿上,就只剩下了小顺子陈顺忠的声音,在不停地来回飘荡著。
  
  新入阁的五个内阁辅臣中,刘鸿训、钱象坤和徐光启,现在就在乾清宫中,另外两个辅臣吴宗达和何如宠,却还在入京的半路上。
  
  吴宗达和何如宠两个,人都还没到京师,就已经摇身一变,从原官起复,变成了内阁辅臣,也不知道该说他们命好,还是说他们的人望好!
  
  看到眼前竟然只有徐光启、刘鸿训和钱象坤三个人,跪伏在地上,磕头行礼谢恩,朱由检不由得也微微愣了一下,微微转头用眼神询问了一下小顺子。
  
  小顺子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低头躬身,低声说道:“吴阁老和何阁老,现在还未入京。”
  
  听了小顺子的话,朱由检不由得又愣了一下,什么意思,这人都还没在京师呢,也没来参加御前朝议,就已经登堂入室,成为内阁辅臣了?
  
  这吴宗达和何如宠,是什么来头?人脉关系竟然比徐光启他们还要好?
  
  早知道是这样的话,自己就不应该按照得票的高低来圈选了,直接选几个人已经在京师的不好吗?
  
  只不过现在,木已成舟,晋吴宗达和何如宠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圣旨已经下了,朱由检总不好再反悔吧?
  
  看来,以后再进行这种廷推的时候,对于候选人还是要加以一定的限制才行!至于这一次,就将错就错吧,大不了过上些时日,再找个由头,将不称职的内阁辅臣,再替换掉好了。
  
  等徐光启三人领旨谢恩后,朱由检才又说道:“内阁次辅,远在皇陵山督建先皇陵寝,劳苦功高,朕意,特晋太子太保,建极殿大学士,掌内阁事,可否?”
  
  首辅出缺,次辅补上,这本就是内阁辅臣中论资排序的惯例,如今内阁首辅黄立极去职,告老归田,由内阁次辅施凤来接任,在群臣看来,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对于朱由检的任命,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的反对意见了。
  
  因此很快,杨观便又草拟好了拜施凤来为内阁首辅,太子太保,建极殿大学士,执掌内阁事的诏书,呈送到了朱由检面前。
  
  朱由检御览后,便在诏书上用印,然后将圣旨转手交给了小顺子陈顺忠,让陈顺忠派人,快马加鞭,送往皇陵山工地,当众宣读。
  
  而除了首辅黄立极、次辅施凤来外,内阁之中,原本还有两个辅臣张瑞图和李国。张瑞图现在不在京中,内阁辅臣就只剩下了李国一个。
  
  微微迟疑犹豫了一下之后,朱由检便又让杨观草拟了拜李国为‘内阁次辅,太子少保,文华殿大学士,同掌内阁事’的诏书。
  
  如此一来,内阁辅臣,也就算是齐全了,京师之中,也就再次拥有了一个次辅,三个群辅,就算施凤来这个首辅不在京中,吴宗达和何如宠这两个新入阁的辅臣,也都还没进京,也勉强能够维持内阁的正常运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