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将军府的路上,陆阳问道,“爹为何不直接将人带到将军府?在您眼皮底下不是更好护住他?”
  
  陆渊叹了口气,“这孩子,心怨我呢。”
  
  “宁铮到死都在等着我的支援,是我辜负了他,我有愧。”
  
  陆阳道,“这怎能怪爹,您本来是要率军前往支援的,是太后勾结异族致使建州动荡,您不得不留下来守边。”
  
  “您也派了忠将带兵过去,又是太后一党不愿借道澧州,将士们只能绕道,等赶到苍州,一切都晚了,局势已定。”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太后那个老虔婆,是她在背后使坏,苍州才那快被破。”
  
  陆渊神色黯然,“宁铮父子三人殉城,宁府被异族攻破,全家惨死,幸好他的小儿子和小女儿在忠将的掩护下逃了出来。”
  
  “我的人一直在苍州和澧州四处搜寻,作为挚友,没能及时救下宁铮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既然找到了他最后的血脉,我是定要护住的。”
  
  说罢又叮嘱了陆阳几句,“他如今在你管辖的地界,你照顾好他。”
  
  宁川点头,“是是是,您一路上都交代好几遍了,我保证,我伤了都不会让他受丁点伤行了吧。”
  
  陆渊没好气的瞪他一眼,心还是不放心。
  
  陆阳看得都有些不是滋味了,他从小在他爹拳头下长大,何时体会过这种被放在心上的感觉。
  
  “爹你怎婆婆**,他既是宁铮的儿子,便不会那脆弱,等他想开了,说不定就去将军府找你了。”
  
  陆渊道:“但愿吧,他要进军营还是做一辈子平常百姓我都支持他,只求他平安便好。”
  
  ………
  
  半月之后,杨三兴冲冲的找到杨晚,手还捏著几根绿油油的蒜苗。
  
  自跟老杨家断了亲之后,他再也不用担心钱氏几人会再来打扰他的生活,
  
  一门心思全扑在那两亩地,恨不得睡地头。
  
  “晚晚,你看,长出来是不是这个样子的?闻着味道还怪香的。”
  
  杨晚接过蒜苗,轻轻掐了一下,叶子肥厚,气味很浓,一看就是精心照料出来的。
  
  “对!就是这个样子,三叔太厉害了,真的种出来了!”
  
  杨三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种地哪有什厉不厉害的,这东西也可以不难种。
  
  “三叔,你来得正好,我让我娘做一道蒜苗炒肉给你尝尝!”
  
  说罢不等杨三拒绝便拽着他进了院子。
  
  杨晚跑进厨房,见冯氏刚好炒完菜准备刷锅,
  
  “娘你看!三叔真种出来了,咱以后炒菜不用藏着掖着了,可以光明正大的用!”
  
  冯氏也是高兴,家经常来人,好多东西不能放在明面上,这些食材便是其中一种。
  
  “好好好,娘现在就用它炒个肉犒劳你三叔!”
  
  杨晚乐的,她可太馋这口了。
  
  “娘你多炒一些,让三叔端一碗给三婶尝尝。”
  
  冯氏笑着应声,麻利地开始切肉。
  
  蒜苗下锅爆香,独特的味道从厨房溢出,宅子的众人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明泽原本正卖力地读书,读著读著语调变得奇奇怪怪不说,口水还洒在了书上。
  
  明韬和赵文淮倒没表现的这明显,只是垂下头偷偷咽口水。
  
  李夫子白了几人一眼,幸好今日给村其他孩子放了假,否则这书不得晒好久。
  
  虽说他也馋,但掩饰得极好。
  
  “行了,马上就要到饭点了,吃了饭再读吧。”
  
  明泽欢呼一声,书都来不及合上便冲进厨房,自然又遭到冯氏一顿数落。
  
  如今吃喝不愁,冯氏炒菜也舍得放料,不一会儿一道道蒜苗炒出的菜便被端上了桌。
  
  蒜苗炒腊肉,蒜苗炝炒嫩肉片,蒜苗炒鸡蛋,加上原先就做好的酿豆腐,油焖春笋,红烧鱼。
  
  满满一桌色香味俱全。
  
  在端上桌之前,冯氏每一样都留了些,装进食盒放在一边,等吃完后让杨三带回去。
  
  明泽虽馋得受不了,坐上桌后却十分的规矩。
  
  宁川也刚好送完糕点从城回来,冯氏见人齐了之后,抱起宁瑶将她安置在自己身旁。
  
  “开饭吧!”
  
  宁川兄妹如今是跟着杨晚一家吃的,之前他不好意思,非要自己做,结果不过半月,宁瑶就瘦了许多。
  
  冯氏看不下去了,便提议以后一起吃,宁川定期交生活费便行。
  
  宁川这才红著脸应下来。
  
  杨三夹了一筷子蒜苗炒腊肉,顿时便爱上了这独特的味道。
  
  咸香味浓,蒜苗独特的味道跟腊肉厚重的味道相辅相成,竟谁也不输谁。
  
  其他几道菜也十分爽口,夹一筷子他能扒好几口饭,杨三从没觉得饭这香过。
  
  桌上的众人也是同感,谁也没出声,认真干饭。
  
  吃到最后,桌上的菜全都被扫干净了,剩下的菜汁都被杨三倒来拌了饭。
  
  李夫子吃得有点撑,抚著胡子笑眯眯地起身去院子散步,他对如今过的日子十分满意。
  
  “三叔,除了蒜苗地还种出了啥?”杨晚问。
  
  杨三道,“有好些都长出来了,就这个长得最壮实,我便拔了些送过来给你看。”
  
  杨晚想了想,决定跟杨三去地看一看,
  
  “三叔,带我去看看,若是长势好,咱们再多腾几亩地来种。”
  
  杨三点头,带着杨晚先去给林氏送食盒。
  
  林氏自个儿做好了饭菜,见杨三去了一趟杨晚家久久没有回来,料想是被留饭了,便自己吃了起来。
  
  杨三带着食盒进屋的时候林氏便瞪了他一眼,
  
  “你怎还连吃带拿的?”
  
  杨三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二嫂做了好吃的,非得让我给你带过来。”
  
  他其实也想让媳妇尝尝鲜呢。
  
  林氏笑着接过,知道两人早就吃过饭便也没多留。
  
  杨三带着杨晚走了半刻钟,来到地。
  
  杨晚大致扫了一眼,两亩地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地绿油油的,种下去的种子全都发了芽。
  
  杨三不愧是种地的老把式,他虽然没种过这些东西,但多年种地的经验让他会根据苗的长势松土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