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封神?封的不是神! > 第十六章北海见闻
  天幕之下,云层之上。
  
  
  杨任跨坐在云霞兽背上,闭眸凝神,静心修行。
  
  
  他在朝歌待了整整七日,也与看似英雄实则话唠的黄飞虎相处了七日。
  
  
  这厮学的并非玉虚正法,而是一门名为《灵宝清静功》的法决。
  
  
  此法是灵宝大法师以玉虚正法为根基,结合自身修行经验所创的。
  
  
  这倒也算是玄门正宗,可是与圣人大道终究隔了一层。
  
  
  仙道之上,一步慢,步步慢。
  
  
  结果,这家伙只花了三日便将五行道法练至入门,尤其精于土行道术……
  
  
  可见灵宝大法师根本没把他视作衣钵传人、好好教授道术,只是把他当成了转移毒祸的器皿罢了。
  
  
  其实略一思索也能察觉端倪,好歹是未来的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五岳之首、三山炳灵公的亲爹,实打实的神道胚子,怎可能会资质一般?
  
  
  这时,杨任才发觉,虽然清虚道德真君有时候也不太靠谱,可与某些仙人比起来,已经算是很负责的师父了。
  
  
  当然,他并未意气用事,直接将其中关窍告知黄飞虎。
  
  
  毕竟,这是人家师徒俩的内部事务,如今他与黄飞虎也不算熟稔,容易造成交浅言深的境况。
  
  
  此事说白了就是一场交易,杨任出工出力,黄飞虎出人脉,大家双赢。
  
  
  不过,七日期满,杨任终究是受不了黄飞虎话唠又墨迹的性子,在教完道术,得到其亲笔书信后便辞别父母、离了朝歌。
  
  
  杨任在山中寻到云霞兽时,后者恰好寻到了一株千年朱果,他干脆一并带走。
  
  
  此刻,他跨在神兽背上,服下一枚朱果,默默运转玉虚正法。
  
  
  其泥丸宫中灵光大放光华,化作暖流,自颅顶而下,贯通周身百脉。
  
  
  这灵光正是斩蛟消洪所得的功德。
  
  
  自下山以来,尚未寻到杀生转劫的机会,只好先用功德来消除毒祸了。
  
  
  此举看似暴殄天物,实则不然。
  
  
  虽说功德难得,有诸多妙用,可无论是拿来修行或是炼宝,都需要极高的道行。
  
  
  若非如此,岂不是人人都能靠行善事炼就功德至宝了?
  
  
  终究是外物,不如用来壮大己身。
  
  
  当然,清虚道德真君传下的炼宝之法,杨任日夜参悟,已有了些许心得,只待安定下来便可以试着练习了。
  
  
  杨任骑兽踏云而行,不时俯瞰山河。
  
  
  自朝歌而北,草木愈发荒芜,人烟愈发稀少。
  
  
  起初还能看见村落,炊烟袅袅,后来,十地都未必能寻到一间茅屋。
  
  
  大商的繁华似乎只在朝歌。
  
  
  诸侯实在是太多了,列土封疆,殷商王室实际掌控的土地并没有多少。
  
  
  杨任修行玉虚正法,行走坐卧皆能运功,如此半日,将功德用尽,只除了半数毒祸。
  
  
  其血肉依旧有枯萎之象,好在不算严重,只等到了北海,寻到朝歌派来的驻军,自可筹备杀生转劫之事。
  
  
  不觉间,月桂东升,金乌坠地,已跨越数百河山。
  
  
  “吼——”
  
  
  云霞兽打了个喷嚏。
  
  
  北地终年冰冻,四季飞雪。
  
  
  据说在最北边,有一座巨大湖泊,其中住着鲲鹏,不过从未有人见过。
  
  
  此地戍边的士卒,大都是北伯候崇侯虎的麾下,只有少数是大商驻军。
  
  
  杨任借月色俯瞰边境,只见重岩叠嶂,略无阙处。
  
  
  可惜的是,袁福通的封地在山峦之内。
  
  
  而大商的营帐,在山峦之下。
  
  
  自空中俯瞰,营帐如同棋子,分散开来,依稀可见军伍阵势。
  
  
  不过,似乎有一大一小两座军阵。
  
  
  可见,大商军队并非铁桶一片。
  
  
  不管是哪个朝代,帝王与诸侯都会互相猜忌。
  
  
  帝乙不怕平灵王造反,不怕袁福通造反,他的眼只有东南西北四大诸侯。
  
  
  所以,他才派了一支精锐之师来北地驻扎,表面上是提防极北之地,实则是想牵制崇侯虎的兵力。
  
  
  杨任得了黄飞虎的亲笔书信,所以要先寻到朝歌驻军的领头羊,才能尽量低调地融入其中。
  
  
  “我说云霞师兄,你先委屈几日,在山中歇著,待我大事成后,自会寻你回来。”
  
  
  杨任并不打算一开始就暴露跟脚。
  
  
  当然,这和北海没几个道门上仙也有关系。
  
  
  这儿的妖孽,可不都是小妖小怪……真闹起来了,管你是阐教截教,主打一视同仁,全都杀了!
  
  
  “吼—”
  
  
  云霞兽不情不愿地摆了摆尾巴,一溜烟消失无踪。
  
  
  杨任借火遁而走,顷刻便至中军营帐。
  
  
  当然,他选的是规模较小的那片营地。
  
  
  “吾乃东海炼气士张角是也,受武成王黄飞虎之托来此助阵,请主将出来一见!”
  
  
  杨任略作乔装,化了个假名,在账外传音。
  
  
  若是不出事还好,若是将来真出事儿了,定不能用阐教杨任的身份。
  
  
  “可有凭证?”
  
  
  自帐内传出一道沉稳声线,有个魁梧汉子,身穿铠甲、手持长枪,缓缓行来。
  
  
  “此为武成王亲笔书信。”
  
  
  杨任心念一动,袖中帛书自行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