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封神?封的不是神! > 第四十三章截教落子,错乱天机
  自百年前天数大乱,毒祸降下,群仙奉鸿钧老祖法旨,关闭洞府,静颂黄庭。
  
  如今,天数再变,阐截两教门徒可借收徒分出半数毒祸,故而仙人雨落,纷纷抢占先机。
  
  阐教,玉鼎真人、清虚道德真君提前收徒。
  
  截教,十天君周游天下,只为削减毒祸。
  
  东海,陈塘关。
  
  此地总兵名为李靖,继承父职,曾在西昆仑度厄真人门下学艺。
  
  这位真人与他并无缘法,只传了些道家平常的五行遁术,未曾收他为徒。
  
  不得已之下,李靖只好打道回府,继承家业,娶妻生子。
  
  今日,其妻殷夫人十月怀胎,正要分娩。
  
  “老爷,府外来了位道人,言说公子有仙缘,让我前来禀明。”
  
  小厮从外院一路跑进内院,已然气喘吁吁。
  
  本来,李靖正立在产房之外,来回踱步,似乎有些心忧,闻言先是一怔,而后面露狂喜之色。
  
  “有请、速速有请!”
  
  李靖神色激动,当即离开产房,往院外行去。
  
  虽已娶妻生子,破了元阳,可他从未放下过对于仙道的追求。
  
  毕竟,大商朝堂上的坑几乎都被垄断了,即便他把陈塘关兵马操练得再好,终究成不了将帅,莫说封王了。
  
  而仙道却有所不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李家世代镇守陈塘关,此地城楼上摆了把上古至宝,故而时有仙人驾临。
  
  其祖辈早就见识过仙人那神异玄奇的本事,成仙了道,这是几代人的夙愿。
  
  所以,李靖对于成仙,有着近乎疯魔般的执念。
  
  若仙道受阻,抛妻弃子又如何?
  
  不多时,李靖来到院外,亲自请那道人入府。
  
  “不知仙长来自哪座名山,何处洞府?”
  
  李靖打眼望去,只见来人居然是位坤道,其戴鱼尾金冠,身穿大红八卦衣,腰束丝绦,脚登云履,挂两口宝剑。
  
  “贫道金光圣母,在金鳌岛修行,我自东海而来,途径贵地,忽觉心血来潮,故而至此,原是总兵与我有缘。”
  
  金光圣母施施然一笑,打了个稽首。
  
  截教十天君,唯有她是坤道,唯有她有几分仙风道骨,余下皆是赤发青面的凶恶模样,若来叩门,怕是早就把门房吓尿了。
  
  李靖粗学道法,哪知其中关窍。
  
  只闻金鳌岛三字,不由得精神大震,心情激荡,久久难以平静。
  
  何况,本以为是要收自家孩儿为徒,怎反倒与自己有缘了,难不成,已断的仙路还能续上?
  
  “请仙长入府一叙。”
  
  李靖神态深吸了口气,恭敬地说道。
  
  不多时,厅堂已备好茶水瓜果。
  
  “贫道观总兵精气充沛,体内似有道家真气,可是得了道门传承?”
  
  金光圣母坐上主位,声线温婉。
  
  “仙长慧眼,李某的确在西昆仑度厄真人门下学过些粗浅道法……”
  
  李靖双眼微眯,言语似乎暗含深意。
  
  “这却好办了,你既无师门,何不拜入我截教门下?”
  
  金光圣母捂住嘴角,轻轻一笑。
  
  李靖侧过视线,内心颇为踌躇。
  
  终究修为太浅,眼力也不够,瞧不出来人道行,若是真仙往上,拜师倒也未尝不可,若是散仙……
  
  “总兵莫要误会,贫道不过是真仙修为,哪敢误人子弟?实为我截教的一位大罗神仙要收你为徒,我只是牵线搭桥罢了。”
  
  金光圣母眸中厉色隐去,温婉笑道。
  
  “啊,大罗神仙!”
  
  李靖闻言大惊失色,兀得站起身来,居然将茶盏撞翻在地,溅湿一片。
  
  ……
  
  此前一日。
  
  五龙山,云霄洞。
  
  文殊广法天尊盘坐石床之上,搬离龙,纳坎虎,运元神,忽觉心血来潮。
  
  他睁开眼眸,五指掐算。
  
  “原是金咤即将出世,我需早些动作,在他诞生前赶赴陈塘关。”
  
  文殊广法天尊心念一动,取了遁龙桩、捆妖绳,顾不上腾云驾雾,径直借土遁而走。
  
  如此行了一阵,忽闻有人喊叫。
  
  “道友请留步。”
  
  文殊广法天尊心生警惕,继续借遁光而走。
  
  突然,一点五色华光袭来。
  
  文殊广法天尊躲避不及,只好撤了遁光,现出真身。
  
  “你是何人,为何拦我去路?”
  
  文殊广法天尊立在山巅,眼眸之中已有冷色,其袖中遁龙桩蓄势待发。
  
  只见来人神完气足,跨著黑虎,手持神鞭,微笑着前来。
  
  “吾乃截教赵公明,特为救道友性命而来。”
  
  文殊广法天尊闻言神色大变。
  
  正所谓树的影人的名,阐截两教证得大罗者屈指可数,皆是三界赫赫有名的仙人。
  
  这赵公明是截教外门大师兄,不仅法力高强,而且交友广泛。
  
  “素闻赵道友急公好义,今日一见,真是名不虚传。
  
  不过……救我性命从何说来?”
  
  文殊广法天尊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压下心中躁意,收起遁龙桩。
  
  “你欲去陈塘关,我截教也有人去陈塘关,此人修为较我高出许多……
  
  贫道不愿见两教生隙,故而前来劝阻,收徒事小、性命事大,希望道友好生思虑。”
  
  赵公明咧嘴一笑,道出其中缘由。
  
  文殊广法天尊天尊心思急转。
  
  截教门人无数,证就大罗者也不少,可若说修为比赵公明还高的,外门唯有云霄,内门只有多宝道人。
  
  这些个皆已斩去三尸,无有毒祸,为何要趟这滩浑水?难不成专为与我阐教为难?
  
  “若非道友点醒,险些酿成大祸,贫道这就打道回府了。”
  
  文殊广法天尊想不通其中关节,可也不愿平白与大罗神仙争斗,只好打了个稽首,准备走人。
  
  “如此甚好。”
  
  赵公明轻抚长髯,拍了拍虎背,腾云驾雾而去。
  
  文殊广法天尊双眉微蹙,当即借土遁往九宫山白鹤洞去了。
  
  李靖命有三子,长子金咤本该拜入文殊广法天尊门下,次子木咤本该拜入普贤真人门下。
  
  文殊广法天尊知晓李靖多半要拜入截教门下,其前二子自然没有拜入阐教的可能,心中烦闷之下,只好去寻同为苦主的普贤真人。
  
  至于说哪咤嘛,灵珠子尚未转世,自然还是要拜入阐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