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战国七雄风云 > 第一章赵家的崛起
  赵国的祖先是商朝时期的贵族,其祖先飞廉是帝辛的宠臣。
  
  
  周武王灭商后,飞廉与大儿子恶来因为是帝辛的亲信,先后被周朝统治者处死。其家族宗主位子由二儿子季胜接任,他就是赵国的直系祖先。
  
  
  季胜有个儿子叫孟增,因为博学多才被周成王赏识,得以重用进入周朝的政治圈,后来还将皋狼之地赐予了他,所以在先秦某些记载中他又被称为“宅皋狼”。
  
  
  在传统的历史文献中,一直以为孟增的孙子造父才是赵家发家的开始,但根据考古发掘研究证明,其实在孟增时,赵家就已经开始崛起。
  
  
  造父因为祖父孟增的关系,成为了周穆王的随从,后来投周穆王所好,成为了周穆王的亲信,因为帮助平定徐偃王叛乱有功,周穆王将赵城(今**)赐予了他,从此家族改为了赵氏。
  
  
  造父之后,赵氏逐渐没落。到周幽王时期,赵家宗主叔带意识到西周内部矛盾恶化,必将发生大乱,为了避免家族的灭亡,他毅然决定带着家族离开了周王室,去到了晋国定居。
  
  
  叔带有一位后代叫赵衰,生活在晋献公时期,他意识到当时晋公子争储,晋国迟早会发生大乱。于是他在经过仔细观察与思考后,放弃了在晋献公手下做事的机会,改而选择了当时身处困境的晋公子重耳。
  
  
  公元前656年冬季,晋献公为了让自己的小儿子奚齐顺利即位,决定对镇守蒲地的公子重耳发动进攻,重耳抵挡不住被迫逃亡国外。赵衰在得知消息后,也抛弃家庭离开了晋国,去投靠落魄在外的重耳。
  
  
  刚刚逃离晋国的重耳十分狼狈,一行人如惊弓之鸟,在离开晋国很长一段路程后,才坐下来休息。
  
  
  由于逃亡的十分突然,他们既没有携带财物也没有携带干粮,一行人饥饿难耐看到不远处有一些平民在劳作,于是走向前去想要讨一口吃食,但遭到了嘲讽。
  
  
  众人默默无语的忍着饥饿继续前进,在经过一段爬山涉水的路程后,很快来到了重耳母亲的国家--翟国。
  
  
  翟国对待流亡的重耳一行人还不错,给予他优厚的待遇,但因为国家力量并不强大,无法与强大的晋国相抗衡,所以没有出兵帮助重耳回国夺位,就这样重耳只得在翟国暂时安定下来,准备等待时机再返回晋国。
  
  
  公元前644年,晋惠公因为先后得罪晋国贵族和秦国等国家,统治陷入到了内外交困的境地。
  
  
  为了维护统治,晋惠公决定派宦官履鞮前往邻国翟国刺杀威胁自己地位的重耳。
  
  
  但很快晋国贵族将这个消息传给了重耳,重耳为了躲避追杀以及让晋惠公对自己安心,在赵衰等人的建议下,被迫离开翟国,去往东部的齐国居住。
  
  
  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桓公,他对远道而来的重耳十分热情,不但给予了他许多财宝,还将公室的一名女子嫁给了重耳为妻。
  
  
  重耳在齐国居住了五年,齐国安定惬意的生活,让长期颠破流离,受尽折磨苦难的重耳逐渐放弃了回晋国的心思。但这让赵衰等一众谋士十分忧心,赵衰等人本来在晋国过着优渥的生活,他们看中的是跟随重耳更有前途,现在重耳沉溺于齐国的生活,自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结局,而且当时齐国内部争储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政乱中被处死。加上当时晋惠公已死,秦国以及晋国贵族对晋惠公父子的统治很不满意,很想找一个人来替代他们的统治。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赵衰将其他谋士召集起来商量对策。
  
  
  他们在一棵桑树下商议时,刚好被一名采桑女无意中听到,采桑女很快就告诉给了重耳妻子。
  
  
  重耳妻子于是找到赵衰等人,与他们一起合谋,在某天晚上将重耳灌醉,然后由赵衰等人带离了齐国临淄城。
  
  
  当第二天重耳醒来时,他们已经距离齐国临淄十分遥远了,重耳虽然十分气愤,但也不得不跟随他们一起返回晋国。
  
  
  为了帮助重耳回国即位,赵衰在各国之间奔走,最终在秦穆公的支持下,流亡19年的重耳返回晋国即位,是为晋文公。
  
  
  赵衰也因为是重耳回国即位的主要策划者、实施者而成为晋文公时期的执政大臣之一。
  
  
  早期跟随重耳的人有好几个,其中还有是重耳的舅舅,赵衰虽然是重耳即位路上的核心人物,但毕竟与重耳在血缘关系上相差太远,而且重耳即位的主要支持力量是晋国内部的几家卿族,所以起初重耳的政治地位并不是特别高。
  
  
  但赵衰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各卿族之间来回游走,与各卿族关系交好。在晋国内部几轮的斗争中,赵氏逐渐强盛起来,成为了晋国最强大的卿族。
  
  
  公元前622年,赵衰去世。同年,晋文公时期的几位重要大臣先氏先且句、栾氏栾枝、胥氏胥臣先后去世,留下来的各卿族宗主都是没有什政治经验的年轻人。
  
  
  没几个月,晋襄公去世。刚刚接替父亲职位的赵盾政治上的障碍几乎全部清除,赵氏家族势力开始迅速膨胀,达到了顶点。
  
  
  晋襄公去世时,太子姬夷皋年幼。其他卿族看到赵氏一家独大,希望有一个年长的国君来牵制赵氏家族的发展,加上赵盾也不太希望与其他卿族撕破脸皮。于是经过商议,拥立母亲为秦公主的公子雍来继承国君之位。
  
  
  当时秦晋两国因为郑国发生矛盾,相互之间结下了很深的仇恨,战争一直不断,扶持公子雍即位有利于战争的缓和与权力的掌控。
  
  
  但当时晋国第二大家族狐氏宗主贾季一直以来对赵家的发展壮大很不满意,于是他提出跟自己关系交好的公子乐即位,以此来打击赵家,发展自己家族的势力,但很快就被赵盾否决。
  
  
  不甘心失败的贾季,偷偷的派人前往陈国迎接公子乐回国,但这件事没有瞒过赵盾的耳目,很快被赵盾得知,于是赵盾派人在半路将回国的公子乐一行人全部杀死。
  
  
  得知消息的贾季十分愤怒,马上派自己的族弟狐鞫将赵盾的重要盟友阳处父杀死,以此来警示赵盾。
  
  
  但此时手握大权的赵盾又怎会惧怕贾季的威胁警示,他先给阳处父风光大葬,然后下令全力调查凶手。经过仔细的调查后,很快就查到了狐鞫的身上。
  
  
  此时的贾季感觉到了危险,为了活命连夜匆忙离开晋国,逃到了翟国躲避,至此狐氏家族被赵家清除出了晋国政坛,消息在了政治舞台上。
  
  
  狐氏家族的失败,震慑到了其他家族,赵盾在晋国的地位再也无人能够撼动。
  
  
  恰在此时,晋国发生了变动,太子姬夷皋的母亲穆嬴不甘心儿子被剥夺继承人的地位,于是大闹朝堂。
  
  
  赵盾在经过左右权衡后,决定扶持年幼的姬夷皋即位,是为晋灵公。
  
  
  晋灵公由于年幼,晋国大权落入到了赵盾的手中。公元前621年,赵盾更是代表晋灵公主持召见了齐、宋、鲁、卫、陈、郑、许、曹八国国君的集会,直接挑战了当时的政治规则,是第一位诸侯臣子主持诸侯国君集会的人,这标志着晋国臣子势力坐大,直接开始挑战国君地位。
  
  
  赵盾权力的不断壮大,引起了其他卿族的恐慌。蒯氏宗主蒯得在太后穆嬴的支持下,秘密召集了其他不满赵盾专权的臣子先都、箕郑父、士谷、梁益耳合谋准备发动政变夺取赵盾的大权。
  
  
  他们首先派人刺杀了赵家盟友先氏先克,但这件事很快引起了赵盾的警觉,马上下令全力追查刺客,先都、梁益耳率先暴露落网,紧接着箕郑父、蒯得、士谷也被抓捕。
  
  
  消息传到穆嬴的耳中,她害怕先都等人会招出自己,于是利用自己国母的身份向赵盾求情,但赵盾岂能不知背后的情况,于是断然拒绝了穆嬴的求情,将他们全部处死。
  
  
  处死了这几个政敌后,赵盾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地位,开始重新调整六卿。这是晋国历史上第一次臣子主持调整六卿之位,这次调整除荀林父留任外,其他四卿全部被赵盾的盟友替代,却家却缺、栾家栾盾、胥家胥甲以及先家家臣臾骈(先克儿子年幼,由家臣暂时代理)。
  
  
  从此以后,赵家彻底掌控晋国,其权势凌驾于晋君之上。
  
  
  随着赵家权势的增强,逐渐长大的晋灵公心中产生恐慌与不满。朝中大臣眼中只有赵盾,完全没有他这个国君,年轻的晋灵公心中十分失落。他不敢对赵盾发泄心中不满,将所有的不愉快都发泄在了身边伺候他的下人身上。
  
  
  当赵盾在外征战或进行外交活动时,他就在国内与赵盾唱对台戏,发生赵盾怎做,他就反著来。
  
  
  赵盾看到晋灵公这样,心中虽然非常愤怒,但也不能对他进行任何的动作,毕竟他是国君,自己名义上的领导。他唯一能做的是劝说晋灵公希望他能够改正自己的行为,但每次晋灵公虽然口头上答应,但背后依然我行我素。
  
  
  正当赵盾苦闷之际,机会突然降临。原来,晋灵公感觉到了赵盾眼中的杀意,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派人刺杀赵盾。但这个杀手看出了晋灵公斗不过赵盾,于是选择了背叛晋灵公,改而投靠了赵盾,赵盾提前知道了晋灵公的行动,于是加强了自己的警备。
  
  
  不久,晋灵公突然邀请赵盾进宫喝酒,赵盾知道晋灵公没怀好意,但又不好拒绝晋灵公的命令,于是带着防备进入了宫内。
  
  
  酒过半旬,突然在晋灵公的暗示下杀出了一群甲士,由于赵盾提前做了准备,很快杀出了重围,逃离了国都绛城,跑到了边境等待消息。
  
  
  不知道是晋灵公年轻没有太多政治经验,还是赵家势力太强,晋灵公无法对追捕赵盾。反正赵盾逃亡后,晋灵公并没有对赵家进行清洗,反而归于平静。
  
  
  不久,晋灵公在桃园游玩时,负责保卫工作的赵家赵穿突然发动兵变杀死了晋灵公,并派人将赵盾迎回了绛城。
  
  
  晋灵公的被杀就像一颗灰尘落入平静的水面,整个晋国都没有引起任何波澜,没有任何动静,赵盾依然权倾朝野。这个时候晋国的史官董狐为了讽刺当时的晋国,他愤怒的写下“赵盾其君”。
  
  
  赵盾回到绛城后,拥立了比较听话的公子黑臀为国君,史称晋成公。
  
  
  晋成公时期,赵盾为了强化自己家族的权力,对晋国的人事体制进行了改革,将原本由公室掌控的人事权,交给了弟弟赵括控制,从而掌握了晋国的**权。
  
  
  晋国从赵盾起,灭亡晋国公室的计划开始公开化、合法化、制度化,晋国公室的权力逐渐减弱,卿族力量不断强大,晋国开始敲响丧钟。
  
  
  公元前601年,赵盾去世。临终前他将赵家宗主之位传给了弟弟赵括,晋国卿族之位传给了儿子赵朔。至此,赵家权力被分散,为接下来的灭族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