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战国七雄风云 > 第十三章燕国的发展与灭亡
  燕国的受封者是周文王的儿子姬奭。公元前1046年,姬奭跟随哥哥周武王参加了灭商战争,商朝灭亡后,又协助周武王处理国政。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了巩固政权,实行了分封制,于是将姬奭封到蓟地(今北京)为诸侯。
  
  
  但因他要留在镐京处理国政,他将长子姬克派往到了封地。于是周武王又将镐京附近的召地封给姬奭,所以他又被称为召伯、召公或召公奭。
  
  
  周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姬诵即位,是为周成王。姬奭又奉命建造了东都洛邑,不久姬奭担任了三公之一的太保,自陕地以西由姬奭主管。
  
  
  姬奭治理陕地以西地区时,深受百姓的爱戴,他经常巡行乡城邑,经常在一棵棠梨树下判案,处理政事。
  
  
  周成王去世时,担心太子姬钊不能胜任君主之位,于是在临终前指定了姬奭与毕公(魏国祖先)辅佐。
  
  
  姬奭先后辅佐了周武王、成王、康王三代君主,并开创了40多年没有刑罚的“成康之治”,为周朝延续800多年打下了坚实基础。
  
  
  燕国的早期历史几乎空白,唯一知道的是燕国建立之初,与它并存的还有一个外族蓟国,在姬克的努力下,灭亡了蓟国后,将国都迁到了蓟城。之后燕国几乎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上,直到公元前664年,北部的山戎入侵燕国,燕庄公向当时的强国齐国求救。
  
  
  当时中原地区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天下失去了制约力量,外族戎狄、蛮夷开始不断入侵中原诸侯,为了抵御外族的侵扰,急需一位霸主来领导大家。在这样的背景下,齐国率先出场。
  
  
  当时齐国国君齐桓公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国力大大提升,他任用管仲开始与中原其他强国争夺霸主的地位。面对燕庄公的求救,齐桓公马上率领军队前往燕国,借着这个机会对北部的山戎进行了打击,战败的山戎开始向北逃窜,齐桓公追到了孤竹(今河北卢龙)而还。
  
  
  为了感谢齐国的救援,燕庄公打破了当时的周礼制度,将齐桓公送到齐国境内才返回。
  
  
  燕前文公时期,燕国因为面临着北方崛起的戎狄部落不断打击,被迫将国都迁到了易城。
  
  
  公元前539年,燕惠公因为不甘心众臣子掌握国政,想要提拔自己的亲信姬宋来替代他们,于是引起了燕国大臣们的反对,他们勾结在一起诛杀了燕惠公的亲信姬宋,燕惠公害怕会迁怒到自己,于是逃亡到了齐国躲避。
  
  
  公元前536年,齐景公前往晋国,希望得到晋国的支持,共同护送燕惠公回国。
  
  
  同年12月,在齐晋两国的护送下,燕惠公回到了燕国。但不久燕惠公就去世了,于是燕国众臣拥立了其子燕悼公即位。
  
  
  公元前335年,苏秦为了实施对付秦国的合纵之策,来到燕国劝说燕后文公,但当时燕后文公对联合抗秦并不感兴趣,于是拒见苏秦。就这样苏秦在燕国待了一年多时间,最终没有办法的燕后文公只得接见了苏秦。
  
  
  在苏秦的一顿忽悠下,很快让燕后文公引起了共鸣,于是他供给苏秦车马和金银布帛,让他到赵国进行合纵。
  
  
  苏秦相继说服了赵肃侯、韩宣桓王、魏襄王、齐宣王、楚威王,就这样六国组成了联盟,由苏秦担任纵约长,佩戴六国相印。
  
  
  六国联盟成立不久,秦国便开始对六国使用离间计。同年,秦惠文王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燕太子为妻。
  
  
  公元前332年,齐宣王趁燕国国丧期间,出动大军攻打燕国边境,夺取了燕国十座城邑。
  
  
  燕易王于是派遣苏秦前往齐国,游说齐宣王归还燕国土地。
  
  
  公元前324年,燕易王母亲与苏秦私通的消息传到了燕易王耳中,苏秦害怕遭到杀害,于是主动请求前往齐国。
  
  
  在燕易王默许下,苏秦假装得罪燕国逃到齐国避难,从而得到了齐宣王的重用,出任齐国客卿。
  
  
  苏秦为了帮助燕国,从而削弱齐国的力量,他不断鼓动齐宣王修建宫殿、扩张园林,想借此来削弱齐国的财力,为了后来的乐毅伐齐打下了一定基础。
  
  
  燕王哙时期,相国子之位高权重,专断国家政事。齐国为了扰乱燕国,于是派遣苏代前往燕国,忽悠燕王哙一定要信任子之,听凭他的的指使。
  
  
  之后子之的亲信鹿毛寿又向燕王哙提出不如将国家完全托付给子之。不久又有人向燕王哙提出,将燕国的**权也交予子之。就这样,子之彻底掌握燕国权力,南面而坐行使燕王之权,燕王哙因年老体弱不再处理国政,国家大事完全由子之裁决行使。
  
  
  对于燕王哙为什会将王位禅让给子之,历史上给了三个原因:第一,燕王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历史上的尧舜禅让传说非常仰慕,企图通过自己的实践建立一种君位任贤的制度;第二,子之是一位雄心勃勃的野心家,他迎合了燕王哙让贤推能的心理;第三,在燕国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一个劝说燕王哙让位,协助子之夺位的派别。
  
  
  公元前314年,子之执掌燕国的第三年,燕国将军市被与太子姬平在齐国的支持下密谋准备攻击子之。
  
  
  太子姬平集结了一众党徒和群众与将军市被包围了王宫,攻打子之,但未能取胜。将军市被看情形不对,于是又带领百姓反过来攻打太子姬平,太子姬平在处死市被后,整个燕国陷入混乱,在几个月的时间几万人在这场混乱中被杀,燕国人心惶惶。
  
  
  齐国见燕国一片混乱,于是命令将军章子率领五个郡的兵力加上北部守军以帮助燕国平乱为由占领燕国,并杀死燕王哙、子之。
  
  
  公元前311年,赵武灵王为了拉拢燕国,也为了阻止齐国势力的发展,于是将在韩国为人质的燕公子姬职护送回燕国即位,史称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时,燕国虽然在赵秦两国的帮助下赶走了齐军,但此时的燕国经历此事件后,国家力量受到很大打击。为了振兴燕国,燕昭王听从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傅博取爱贤敬贤的名声,一时间各国人才争先恐后的奔赴燕国,如武将剧辛、谋士邹衍、屈庸、乐毅等等。
  
  
  燕昭王不拘一格的广为接纳各国投奔来的人士,不唯名气而用,而是把那些有志灭亡齐国、熟悉齐国险阻要塞和君臣关系的各种人士通通留了下来,并给予优厚的待遇,多方积蓄力量。
  
  
  乐毅,子姓乐氏,中山灵寿人,是魏将乐羊的后代。其先祖乐羊曾率领魏军灭亡中山国,因功被封在了灵寿。乐羊死后,其子孙世代定居于灵寿。
  
  
  乐毅少年时期十分聪明伶俐,喜好兵法,曾经赵国有人举荐他出来为官。赵武灵王困死沙丘宫后,他就离开了赵国去到了魏国,后来听说燕昭王招贤纳士想要报复齐国,于是他就动身去往到了燕国,得到了燕昭王的重用。
  
  
  乐毅首先针对燕国法度败坏、官吏营私的严重局面,帮助燕昭王制定新的法律,严厉加强对官吏的审查和考核;其次,确定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则,摈弃了任人凭贵的传统方式,廓清了权贵拉帮结党、滥用亲信的情况;再次,建议燕昭王对那些遵守国家法度的顺民,包括出身低下的贫民和部分奴隶,都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以安定社会秩序。
  
  
  军事上,乐毅着重进行战法和纪律训练,尽快提高燕军的战斗力。燕昭王还注意吊死问孤,去慰抚那些有丧葬之忧的人家,对那些有生育之喜的夫妇,燕昭王也派人去祝贺,给予关怀。在燕昭王的与百姓同甘共苦的感召下,燕国各阶层都团结在了昭王身边。
  
  
  正当燕昭王励精图治,燕国国力蒸蒸日上时,燕国的世敌齐国达到了强盛的顶点,齐国先后在南部重丘打败了楚军,在西部观津打垮了魏国和赵国,随即又联合韩、赵、魏攻打了秦国,帮助赵国灭亡了中山国,后又灭亡了宋国,扩展了一千多领土。在这样的背景下,又与秦国共同尊号为帝。当时各诸侯都打算背离秦国归服于齐国。
  
  
  但随着齐湣王的逐渐骄横,齐国内部对他的怨恨逐渐加深。燕国表面上臣服于齐国,使齐国对燕国的防备逐渐减弱,中间燕昭王又多次派人出使齐国,唆使齐湣王轻率地决定攻打秦国,从而离间了秦齐之间的联盟,同时又挑唆齐国攻打宋国,使得同样对宋国感兴趣的魏赵楚感到不满。
  
  
  随着齐国吞并宋国,以及与秦国联盟破裂,燕昭王感觉到了攻打齐国的机会来了,于是派出使者前往各国,劝说各诸侯一起攻打齐国。各诸侯早就对齐国的行为感到了严重不满,现在有人领头自然没有推辞,于是纷纷同意了燕国的提议。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兵出征。此时,楚军已经驻军在淮南,准备夺取齐国的淮北之地,秦、赵、韩、魏也各派出了一名大将率领军队攻打齐国。
  
  
  齐湣王开始并没有料到燕国会联合各国攻打齐国,等发觉的时候燕军已经攻入齐国了。仓促之下,齐湣王倾尽全国之兵,渡过济水阻挡五国联军。齐军因为连年征战,士气已经十分低落,加上齐湣王对作战不利的士兵动不动就挖祖坟、斩首级等残忍手段威胁,齐兵心中十分寒心。
  
  
  当联军发起进攻时,齐军基本不做抵抗,很快溃散。接连的败退,让齐军主力悉数被歼灭,齐湣王率领着残部狼狈逃窜退回到了临淄城。
  
  
  燕昭王得知胜利的消息,十分高兴,亲自来到济西战场劳军,厚赏各将士,同时册封乐毅为昌国君。
  
  
  乐毅为了给燕国取得更大的利益,他首先厚赏了秦、韩两国军队,让他们返回自己的国家,之后又命令赵军进攻齐国的河间,魏国转向东南攻打被齐国占领的宋国土地,自己亲率燕国军队直指齐国临淄城。
  
  
  随着齐国主力的被灭,燕军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来到了临淄城下。齐湣王也在燕军到来之前狼狈的离开了临淄,辗转到莒地(今山东莒县)固守。后来楚将淖齿骗取齐湣王信任,进入莒城将齐湣王处死,齐国陷入灭国之难中。
  
  
  占领齐国后的乐毅,在燕昭王的支持下,首先整饬了军纪,严禁掳掠齐国百姓,之后将齐湣王时期的残酷法律废除,恢复了齐威王时期的合理法令,并宽减了赋税,然后又在临淄郊外祭奠齐桓公、管仲,册封了100多个燕国爵位和20多个燕国封邑给归顺的齐国贵族,从而笼络住了齐国统治阶层,稳定了齐国的占领。
  
  
  燕国在取得伐齐胜利的同时,派遣燕国将军秦开袭破东胡。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
  
  
  《三国志?东夷传》注引《魏略》记载,后子孙稍骄虐,国人离志,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
  
  
  史料没有指出具体年代,但大致可以推出是燕昭王为了全力谋齐,于是将燕国贵族秦开送往东胡为人质以求稳定后方。至燕昭王时期,深悉东胡虚实的秦开回国,于是昭王派遣秦开统领大军北上攻打东胡,东胡败退向北逃遁,燕国北境得以大扩展。燕军趁着胜利的的余威,继续东进攻打辽水一带的朝鲜,夺去了辽东的大片地区,将边境延伸到了鸭绿江以南地区。
  
  
  北方的游牧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差异,没有多少粮食可以果腹,更没有中原精细的衣饰可以安逸,他们只有一望无际的白云和地上奔走无常的牛羊。为了生存,他们南下依仗自己强壮的体魄,骚扰中原、横行乡、烧杀抢掠,燕地的边城居民只能背景离乡,丢下身后的故乡,秦开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走进东胡的。
  
  
  随着燕昭王励精图治,燕国国力逐渐加强。燕昭王决心彻底平定边患,于是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在东胡做过人质的秦开。
  
  
  公元前283年,秦开率领燕军自西往东,由妫水流域(今延庆境内)向密云地区的渔水(今白河)、鲍丘水(今潮河)流域推进,东胡虽奋力抵抗,但最终无法抵御燕军的凌厉攻击,只得一路败退。
  
  
  在占领了大片土地后,秦开仿照赵国在北部修建了长达2000多公的燕北长城。
  
  
  燕昭王去世后,新任燕惠王对将军乐毅十分不满。齐国将领田单得知后,采用离间计将乐毅从齐国前线换了下来。
  
  
  在换下乐毅后,田单设计一系列骗局哄骗燕军,很快在火牛阵的攻击下,燕军被击败,主将骑劫也在乱军中被杀死。燕军随即退出齐国,齐国得以复国。
  
  
  即墨之战,燕军失败后,其国力逐渐衰弱。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遣相国栗腹前往赵国结盟。当时赵国刚刚经历了长平之战、邯郸之围,其国力大大减弱。
  
  
  栗腹沿途在见到赵国的惨状后,回国向燕王喜建议出兵攻打赵国。于是燕军兵分两路入侵赵国,在鄗邑燕军被廉颇率领的赵军击败,同时在代邑的燕军也被乐乘率领的赵军击败,廉颇趁着追逐燕军的机会,一举攻到了燕都,燕王喜紧急下向赵国求和,最终因为赵国刚刚经历灭国,实力还无法吞并燕国,于是顺水推舟的同意了燕国请求。
  
  
  公元前243年,赵国大将李牧出兵攻打燕国,占领了武遂、方城。
  
  
  公元前232年,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姬丹因发小嬴政对自己不友好,于是逃回了燕国,并开始寻找一位能够刺杀秦王的侠客,企图以此来阻止秦国的吞并。不久田光向太子姬丹引荐了荆轲。
  
  
  公元前226年,秦将王翦率军攻破赵国邯郸,俘虏了赵王。大军北上打到了燕国南部边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姬丹请求荆轲帮助自己刺杀秦王嬴政,荆轲为了报答姬丹对自己的礼遇,于是答应了姬丹的请求。
  
  
  于是,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与秦国逃亡将军樊於期的人头来到了秦都咸阳。
  
  
  秦王嬴政得知燕国派人来送土地十分高兴,于是在第二天的朝堂上接见了他们。
  
  
  当荆轲在殿上展示地图时,突然用来行刺秦王的匕首露出来。荆轲眼疾手快抓起匕首刺向秦王,不料秦王机警躲开,荆轲行刺未中。秦王为了躲避荆轲的刺杀绕着大殿奔走,但荆轲最终因人单势孤被当场处死。
  
  
  同年,愤怒的秦王嬴政派遣王翦、辛胜率军攻打燕国,燕王喜紧急下联合赵国残余势力赵嘉等人共同反击秦军,但终因实力不济在易水边被秦军击败,并很快占领了燕都蓟城,燕王喜带着太子等人狼狈逃亡到襄平(今辽宁辽阳)躲避。
  
  
  公元前222年,秦军再次出兵攻打退居辽东的燕国残部,很快秦军俘虏了燕王喜,燕国至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