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此去诸天讨生活 > 第一百九十五章大公子的高考
  这几个月来,贾济民又长高了两公分,身高达到一七八,不仅身材匀称,容貌上也更像王雨嫣一些,远比相貌平平的贾先生吸引女孩子的注意。
  
  卓尔不群的相貌加上超高的成绩,也就造成了现在这种经常被倒追的局面。
  
  爱情是什,大公子这个十六岁的年轻人还不太懂。
  
  不过,看惯了父母之间爱情的他,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悟。
  
  爱情是穷人才配拥有的奢侈品,尘世间富人家的孩子,都是些门当户对、都是些交易联姻,哪见过多少纯真的爱情。
  
  家没有给他这方面的压力,自己却要多方面考虑,只要女孩子人合眼,所有的外部条件就是个摆设,随时都可以挪走。
  
  就像前不久的那位李老先生,在儿子婚事上曾经的表态:“我对于我儿子娶媳妇没什规矩要守,不讲什门当户对,最重要的是儿子喜欢,出身正当家庭,最好是中国人啦!”
  
  这话有没有口不应心,贾济民不清楚,但他觉得自己的父母,在这方面会更加开明,会比较在意自己的想法。
  
  眼前的女孩还没有好到让他摒弃必然要考虑的门第之见的程度。
  
  对面清纯美丽的小姐姐眼神闪烁着紧张和期待,贾济民即便内心有些小小当喜欢,也只能说抱歉了。
  
  话还不能说的过于直白,貌似羞涩、实则驾轻就熟的回复了一句:“谢谢!考完试以后咱们约约看!”
  
  之后,不等女生有所反应,就微笑着离开。
  
  这种把问题延后的处理方式,想来应该不会对人家女孩子造成什本质的伤害吧。
  
  和所有高三考生一样,贾济民近来每天的作息十分规律,从父亲回来以后,饮食方面的营养搭配又多了一个把关者,运动方面的安排也更为合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3年高考的来临。
  
  亲眼看着儿子进入考场,那个高大的身影消失在教学楼的一瞬,王雨嫣蓦然觉得自己是不是老了,并把这个疑问抛给了一旁的丈夫。
  
  贾先生很无奈,这现实的事情,你是第一天才感觉到吗?
  
  “夫人,我都没老,你怎可能老呢。”这句并不怎违心的话说出口,贾先生仿佛轻松了很多。
  
  冠冕堂皇的回答不是不能说,而且对着王雨嫣那张依旧动人心魄的俏脸,任何情话都不会显得违和。
  
  年龄并不是检验美貌的唯一标准,却是改变称呼的一个要件。
  
  王雨嫣对“夫人”这两个字有些接受不良,昨晚还是亲爱的,现在就是“夫人”了,果然老了吗!
  
  什叫他都没老,他本来就比自己小,这是拐弯抹角的嘲讽自己了?
  
  想到此处,王夫人恨恨的给了贾先生一拳,接着便转身离开,往不远处临时居住的别墅走去。
  
  对这种随时随地触发的小打击,贾先生经历的太多了,只当是两人之间的小情趣,毫不在意的跟着夫人的脚步离开。
  
  等待学子的家长群中,一名晚报的记者刚刚认出了这位昔日叱咤棋坛的高手,正准备上前采访几句,却被突然冒出的两个年轻人拦住,让他不要靠前。
  
  即将步入中年的田刚不是愣头青,尽管有些可惜,这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就这溜走了,可他也没有一点和对方闹的想法。
  
  对那位很久没有在媒体上露面的贾先生,他知道的很多,有保镖不是稀奇事,出现在高考的考场外面,才是他关注的重点。
  
  那位对自己的家人保护的太好了,至今也没有几张子女的照片出现在世人面前,说不定这是个机会。
  
  原本是要转战别的考场采访的,他临时决定,一会儿过去别的地方应付一下,赶紧再回这蹲守,说不定会抓到点好素材。
  
  然而他的连续蹲守,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素材,那对夫妻在考场也只有开考时的那一次现身,之后便再也没有见到,就连最想捕捉到的贾先生子女的画面,也因为各种原因而错失拍摄的良机。
  
  不是他不努力,也不是他运气不好,只是大公子觉得自己没有到要出头的时候。
  
  贾家的安保团队不是吃素的,对田刚这种在考场外面晃荡的记者,有相应的处理机制。
  
  贾先生不在意这种事情,贾济民的意见就是指令。
  
  从助理那知道有这样的情况,他的一句淡化处理,就决定了田刚劳而无获的结局。
  
  高考的结束,不换最终结果怎样,对别的考生来说,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松弛和新生活的开始。
  
  对贾济民却没有什特殊的意义。
  
  每天依旧是雷打不动的锻炼、周而复始的接受各类专家学者的辅导。
  
  或者和父母出行,或者游历风景名胜,或者参与到自己同学未能想象的商业实践中去。
  
  高考志愿的填报,对别人或许是一件难以抉择的大事,对他来说,在没有意外、没有马失前蹄的情况下,因为必然的高分,早就做好了决定。
  
  哪怕家的生意开遍天下,他也不会选择出国留学。
  
  自己的父亲对待儿女的生活和婚姻可能比较宽松、开明,但在某些方面是很传统、很守旧的人。
  
  比如学业,哪怕现在出国留学是一种社会潮流,父亲也说不出贾家历来有出国留学的传统这种胡话。
  
  恰好,贾济民觉得自己和父亲这方面的想法如出一辙。
  
  既然不出去,那国内的高校就是自家宴席上的摆盘,随着自己任意挑选了。
  
  因为气候,他不会选择燕京。
  
  因为父母曾在淞沪任教,他也不想在这上学。
  
  有余荫也代表着有旧怨,万一碰到父亲的老对头、母亲的某些追求者,意味着四年大学时光将麻烦缠身。
  
  虽然不惧怕麻烦,但没必要上赶着往前凑。
  
  长安虽盛,蓉城虽秀、山城虽魅、江城虽丽、钱塘虽艳,奈何或远了些、或其他方面不适合。
  
  可供选择的也只有六朝金粉之地的金陵了。
  
  定了地方,接下来要定的就是专业。
  
  在贾济民的认知,向来觉得理科治事、文科治人。
  
  有人统计过阿美利坚历任总统的学历教育情况。
  
  在拥有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的总统中,排在首位的专业学科是文学,其次是法律,接下来是历史和理学。
  
  这种数据说明不了什,但对于继承了父母文科天赋的大公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材料。
  
  他决定,就读金陵大学历史专业,不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