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 第171章大金主上门
  第171章大金主上门
  听到国药集团要投mrna疫苗项目,张伟瞬间明白过来,这不是迎接领导,而是迎接金主!
  这年头有钱就是爷,那些有钱的央企,自然是大爷中的大爷!
  清大的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四个部分,第一是国家拨款,这也是经费的大头,也是经费最稳定的来源。
  第二就是社会捐赠,第三则是科研项目的收入,这两项浮动比较大,主要看运气。
  运气好来个牛逼的校友,一下子就能捐几百上千万。运气不好好几年也逮不到一个冤大头。
  第四便是企业资助,这也是一大重要的经费来源。
  清大毕竟是国内最高学府,社会上有很多企业,愿意跟清大合作,提升自身的技术,或者让清大帮助自己研发新产品。
  这种合作当然是要给钱的,一般的项目,企业就直接支持一笔研发资金,大一些的项目,双方会专门成立合作机构,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后,清大也是要从中分账抽成的。
  因此对于有钱的金主,清大向来是来者不拒,而且多多益善。
  “你的科研成果都已经上《科学》了,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这么看来,国药集团那边,应该还是对mrna疫苗有疑虑。毕竟是一种全新的疫苗嘛,此前从来没有人做过,有疑虑也是正常。”孟鹤鸣开口道。
  王董事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首先,请允许我向在座的每一位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清大的精心组织和周到安排,使得这次的交流能够如此顺利和愉快。你们的热情、友好和专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孟鹤鸣点了点头:“我跟钱院士是熟人,刚才趁着去卫生间的机会,我稍微打听了一下,这次的考察,结果的确是不太乐观。”
  休息室中,张伟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喝着茶,觉得自己表现的还算是挺不错的。
  一场汇报会结束后,王董事和三位院士在房间内讨论,其他人则暂时离开。
  “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和内部讨论后,我们很遗憾地决定,暂时无法与清大,展开有关研发mrna疫苗的合作。这一决定并不是因为mrna疫苗项目存在瑕疵,主要是基于对当前市场环境、公司战略以及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搞研发,不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么!别人没做过,自己就不敢做,那一直拾人牙慧得了!”张伟一脸不屑的说。
  “果然,合作没成!”孟鹤鸣长叹一口气,露出了失望且在意料之内的表情。
  工程院院士是张伟的本家,也姓张,是研究化学的。另外两个科学院院士,一个姓钱,另一个姓李,都是研究药学的。
  “为什么?是我的科研成果有问题,还是mrna疫苗有问题?”张伟立刻问。
  也难怪清大对此非常的重视,对方只来了一位执行董事,清大这边顾校长带着学校里的主要领导,却全都到场迎接,算是给足了面子。
  会议室中,张伟进行了简单的汇报,内容基本都是论文上所叙述过的。
  日常的感谢过后,终于进入到了正题。
  疫苗历来都是下金蛋的母鸡,中国有十几亿人,每年对于各种疫苗的需求量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個合作项目要是能达成的话,大概会成为未来十几年里清大收益最高的一个项目。
  几人等了大半个小时,三位院士终于讨论出了结果,众人也重返会议室。
  合法的生意当中,制药业的赚钱能力肯定是一流的,国药集团很明显是国内的顶级大金主,更何况这一次国药集团要来考察的,还是mrna疫苗项目。
  “孟主任,你这样子,像是不乐观啊!”张伟开口问。
  “话虽是这么说,但企业经营毕竟不是风险投资,而且国药这种央企,还担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要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贡献,所以还是得将稳妥排在第一位的,战略保守一些也正常。”孟鹤鸣开口解释道。
  然而孟鹤鸣的表情,却显得有些严肃。
  这位执行董事姓王,看起来颇有几分学者的样子,他还带了三名院士作为顾问。两个科学院院士,一个工程院院士。
  接下来,三位院士顾问轮番提出了一些问题。跟实验有关的,张伟都能回答,而牵扯到比较专业性的生物学知识,则由孟鹤鸣托底回答。
  张伟则是两眼微微眯起,如果是别的项目,不成也就不成了,但是面对mrna疫苗还这么保守,张伟可就有些不能忍了。
  经历过口罩的张伟,当然知道mrna疫苗的意义,这东西对于国家而言,绝对是战略级的。
  当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来袭的时候,早一天做出来疫苗,不仅仅可以拯救无数人的生命,更可以让国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的生产,让国民恢复正常的生活。    这种战略性的重要资源,就算不能做到先人一步,也绝对不可以主动放弃,最起码要做到别人有的我也有!
  想到这里,张伟开口说道:“王董事,我个人觉得,你们应该再慎重考虑一番这个项目。mrna疫苗作为一种新的疫苗,不仅仅可以带来巨额经济收益,对于国家而言,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产。国药作为央企,有责任为国家积累这种战略资产。”
  “张伟老师,你说的这些,我们当然考虑过了。但是经过讨论后,三位院士一致认为,对比传统的灭活疫苗,mrna疫苗在实用性方面,并没有优势。”王董事开口答道。
  “你指的实用性方面没有优势是什么?能具体讲解一下么?我们也可以进行后续的改进。”张伟接着问。
  “我们主要是从研发、生产、储存和运输四个方面讨论的。我们先说储存和运输,要保持mrna疫苗的活性,需要低温冷链系统,这一点传统的灭活疫苗肯定是更有优势的。”王董事开口道。
  “我承认灭活疫苗的储存起来更容易,运输要求也更低,但如果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话,疫苗生产出来,本来就是加紧运输,而且运送到目的地以后,要立刻投入使用,不可能长时间的储存。
  而且我们随着国家的发展,交通网络的建设日趋完善,国内的物流系统肯定是会进步的,等mrna疫苗研发出来,说不定国内的物流系统已经可以承担比较苛刻的运输条件了。
  更何况在研发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对疫苗进行改进,提高疫苗的对常温的适应力,降低疫苗运输的条件。如果能够做到零下十八度运输的话,那就跟运输海鲜差不多,普通的冷冻车也能运输,不需要去专门建立冷链运输网络。”
  听了张伟的话,王董事下意识的望了望三位院士,三位院士同时微微点头,示意张伟所说的,确实是有道理的。
  “好,我们再说生产方面,一种新的疫苗,肯定要建立一套新的生产线吧?这方面我们做过评估,如果mrna疫苗研发成功,建立一套生产线,至少要投入8000万人民币!”王董事开口道。
  “8000万人民币?我觉得你们太保守了,我估计没有四五个亿,恐怕是建不成一套mrna疫苗生产线!”张伟笑着答道。
  “四五个亿?张老师,你可真敢说!8000万人民币,我们国药都批不下来,别说是四五亿人民币了!”王董事露出了心有余悸的表情。
  张伟说四五个亿,倒也没有夸张,历史上莫德纳2015年通过私募融资建立起了mrna疫苗生产基地,而当时就是融资了4.5亿美金。
  在美国花美元,在中国花人民币,美国建厂要花4.5亿美金,中国建厂花四五亿人民币,是很正常的换算。
  张伟则继续说道:“对于制药企业而言,四五亿还多么?伱们国药分分钟就赚出来了。而且我刚才说过,mrna疫苗会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就凭这一点,你们也该投这笔钱!你们可是央企,你们不去保证国家的战略资源,难道要让民营企业去做么?”
  牵扯到国家需要,别说是四五亿人民币,就是倾家荡产,国药也得投,张伟这个说法,王董事还真没办法反驳。
  “行,咱们不说生产投入的事情,单说研发投入,mrna疫苗也要比灭活疫苗大的多。”王董事开口道。
  “这一点我来解释吧!”钱院士主动站出来,开口说道:“mrna疫苗的原理,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阐述了,我这里主要说一下一款mrna疫苗的研发。
  首先我们要确定疫苗的目标抗原,也就是希望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蛋白质。
  然后我们要根据目标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与目标病毒蛋白质编码区域相对应的mrna序列。
  接下来要将合成的mrna序列进行包装,以保护mrna序列不被降解和被免疫系统攻击。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你研发的核苷修饰技术。
  完成这一系列的操作后,才会进入到疫苗的小规模试产环节,然后经过临床试验,根据临床试验结果,进行调整,最终得到了安全有效的成品以后,才可以进入正式的生产当中。
  在整个过程当中,确定抗体很简单,对合成的mrna序列进行包装也并不困难,有了核苷修饰技术之后,无非就是多做几次试验。
  但mrna序列设计和合成,是非常复杂,成本也非常高的一个步骤。我不能说完全做不到,但要做到投入实在是太大,也太困难了。
  以现有的基因编辑技术,想要去编辑一段病毒mrna序列是可以做到的,但要专门去针对病毒的某个蛋白质编码区域相对应的mrna序列进行编辑,真的很难很难。
  运气不好的话,可能花好几年的时间,都无法编辑到我们想要的mrna序列!光是这一关,就能难住大部分的研发人员!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慎重考虑之后,认为在现有的基因编辑技术之下,研发mrna疫苗的条件还不成熟!”
  “现有的基因编辑技术?”
  听到这个词,张伟脸上却浮现出了自信满满的笑容。
  不就是缺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么!我有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