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356李逢吉的巴结人生
  把元稹击败的人,有俩个人,一个是李逢吉,一个是李宗闵。
  李逢吉,他没有元稹和白居易那样的才气,所以,三十几岁才举明经,擢进士第,拜为左拾遗。
  
  元和年间,他开始转运,转为皇太子侍读,改任中书舍人,知礼部贡举。
  
  他的目标不单单是做个中书舍人,而是做宰相,所以,必须拉下宰相位置上的人,让自己坐上去!
  
  他把目标瞄准了一个人,那就是裴度。
  
  这时,裴度正在讨淮西藩镇,李逢吉怕他成功,当下私下阻止,走近和议者,企图请罢诸道兵。
  
  唐宪宗知道后,对李逢吉厌恶,贬他为剑南东川节度使。
  
  李逢吉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不过,他的运气很快就到了,因为,唐宪宗被太监们杀了,唐穆宗即位。
  
  李逢吉曾经是唐穆宗的陪读,所以,关系很好,唐穆宗当下升任他为山南东道。
  
  此时的李逢吉,比当初更加的善于巴结了!他知道皇帝是王守澄等太监拥立的,所以,必须巴结上王守澄!
  
  他拿了许多钱财,买通了叫郑经的人。
  
  这个人虽是民间的医生,但他有个靠山,就是皇宫内的大太监王守澄。
  
  李逢吉通过郑经,成功巴结上了王守澄,结成战略联盟。
  
  长庆二年,李逢吉便把召入为兵部尚书。
  
  这功劳,当然和他巴结上大太监有关系。
  
  李逢吉很清楚,想要起来,必须要有权力的人希望他起来。所以,他成了太监一伙的人。
  
  这时,朝廷是里是裴度和元稹执政。
  
  李逢吉等待着机会,要把裴度和元稹一锅端了!
  
  就在李逢吉等著机会的时候,机会出来了!
  
  裴度被刺!差点死去!
  
  李逢吉立即诬告是元稹所为!
  
  唐穆宗命尚书左仆射韩皋、给事中郑覃与李逢吉审讯,虽然没有审讯出真实结果,但元稹与裴度同时被罢免,李逢吉成功成为了宰相。
  
  李绅、韦处厚等人为裴度奔走,上书皇帝,裴度这才没被贬出朝廷。
  
  不久,唐穆宗有病,李逢吉与太监梁守谦、刘弘规、王守澄商议,请立景王李湛为皇太子。
  
  唐穆宗不能说话,只是点头而已。
  
  第二日,李逢吉等人下诏,皇太子就定下来了。
  
  不久,唐穆宗暴毙,李湛上位,是为唐敬宗。
  
  李逢吉和王守澄等太监把持朝政,史书的记载是“肆志无所惮。”也就是说,他们无法无天,毫无忌惮起来了!
  
  李逢吉与张又新、李续、张权舆、刘栖楚、李虞、程昔范、姜洽八人,而又另外八人,都是朝廷重任,他们结成同党,号为“八关十六子”。
  
  李逢吉,成功把朝廷搞成黑社会一样,他成了黑社会老大!
  
  既然是黑社会老大了,那就是开始捞钱了!
  
  朝廷里面,官员们有所求请,都必须先贿赂关子,然后经过李逢吉这个老大批准,没有不答应的!
  
  不久,李逢吉封凉国公,他的人生,也达到了巅峰。
  
  《易经》告诉我们,泰卦之后,就是否卦,巅峰之后,就是下坡!月盈则亏,水满则盈!
  
  李逢吉不懂这个道理,所以,败得很快。
  
  唐敬宗当上皇帝后,裴度请求入觐。
  
  新
  李逢吉哪里会让皇帝见裴度?当下阻止他。
  
  他叫张权舆作谶言阻止裴度入朝,说裴度入朝的话,对皇帝不利。
  
  韦处厚为裴度说好话,叫皇帝别信其他人的鬼话。
  
  这样一来,李逢吉的计谋失败了,裴度成功入朝觐见皇帝了!
  
  李逢吉见到皇帝要起用裴度了,当下苦思对策,终于被他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武昭!
  
  武昭,是名武将,在淮西战役中立过战功,事后封赏,武昭去石州担任刺史。
  
  武将去地方管行政,根本不是那块料,所以,武昭没有把石州治理好。
  
  很快到了官吏的考核期,武昭便往朝廷送点钱,想蒙混过去。
  
  这一招,别人屡试屡爽,但是,武昭不行,吏部下发专门的通知,撤掉了武昭的官职。
  
  武昭没办法,只得从石州赶到长安,想疏通疏通关系。
  
  但是,吏部的官员都不鸟他!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平时这些可都是捞钱的主啊,这次怎么不捞钱了?
  
  他找高人一问,才知道,这一切都是李逢吉下的命令。
  
  武昭问高人李逢吉为什么要这样整自己?
  
  高人神秘的一笑,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裴度。
  
  原来在淮西战场上,裴度是总指挥,而武昭是他手下的爱将,战争结束后,也是裴度推荐的武昭去石州担任刺史。
  
  如果武昭能力不行出事了,裴度作为推荐人当然会受到牵连。
  
  武昭明白事情的起因后,非常委屈,因为裴度打完仗后,就没和自己联系了,现在却被莫名其妙牵扯进去,害得自己的官职都丢了。
  
  武昭一肚子气,找来当年的战友禁军队长茅汇喝酒聊天,当然,还有别的战友在。
  
  酒,喝多了,就会管不住自己,就会乱说话。
  
  武昭对茅汇说,他要拿刀杀了李逢吉这个老匹夫!
  
  就这么一句话,有人出卖了他,把这话报告给了李逢吉。
  
  由此可见,人在落难的时候,友情真的未必可靠!倒霉的时候,真正可靠的人,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自己!
  
  第二天,一群衙役带着镣铐来找武昭和茅汇,将他们送进了监狱。
  
  监狱审讯的内容,不是查实武昭会不会刺杀当朝宰相,而是审讯武昭想要刺杀李逢吉背后的目的,是谁指使的呢?
  
  武昭打死不诬陷裴度。
  
  李逢吉的侄子李仲言,拿着钱财,对茅汇说,只要他可以在准备好的口供上签字划押,不仅牢不用坐,还有升官发财的机会!
  
  茅汇对朋友很够意思,不同意,结果武昭被打死了,茅汇自己也被流放边疆。
  
  这事如果这么了了,那么,李逢吉还没有后面的不幸。可惜,做下了恶,总会有人知道的!而知道的这个人,要是权力比他大的,就有可能不会放过他!因为,有冷漠无情的人,也有正义感强烈的人。
  
  唐敬宗虽然年轻,但也知道李逢吉这样草菅人命是不行的!
  
  人拿着证据,告诉了皇帝李逢吉的所作所为。
  
  唐敬宗龙颜大怒,当下解散了关八十六子,李仲言流放广西,李逢吉也被赶出朝廷,重新回到襄阳担任节度使。
  
  这一年,李逢吉七十五岁,三年后,他郁郁而终,在历史上,只留下了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