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六十四章周母钓鱼
  禁宫之中,一盏盏华灯亮起,若漫天星辰,照得内外正大光明。
  
  
  御书房内,大夏圣上像往常一样,用过晚膳之后,都会来练一会儿字。
  
  
  不过今天,他心烦意乱,写的字全无笔意。
  
  
  忽然,大夏圣上重重放下笔,玉笔撞击寿山砚,发出金石之声。
  
  
  “圣上息怒!”
  
  
  伴读大太监带着伺候的宫人们,全部都跪在地上。
  
  
  “朕有什好息怒的,朕坐拥天下,乾纲独断,事事顺心,就是朕太心软,给了满朝大臣他们想要的,他们仍然不知感恩!”
  
  
  大夏圣上冷笑道。
  
  
  过了一会儿,他喝了一口茶,问道,
  
  
  “门外那人还跪着吗?”
  
  
  伴读大太监对门外的情况了如指掌,连忙回答道,“还跪着呢,不过……”
  
  
  “不过什?”
  
  
  伴读大太监如实说道,“周家那二子去送了一顿饭,他吃了。”
  
  
  大夏圣上脸上的冷笑稍减,露出好奇的神色,“他怎吃的,你一五一十,不漏一字给我说。”
  
  
  伴读大太监赶忙说了一遍,当真是不漏一字。
  
  
  大夏圣上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整个御书房内,顿时春风拂面。
  
  
  “这满朝大臣,竟然不如一个未加冠的少年有用,真是一群废物!”
  
  
  大夏圣上轻易将三司也骂了进去。
  
  
  他心中的郁结之气顺了不少,看向桌子,将刚刚乱写的字一把扯开。
  
  
  伴读大太监连忙起身,帮圣上重新铺好纸。
  
  
  大夏圣上笑着对伴读大太监说道,“这周家子也是个知道感恩的,不枉朕当初为他周家困住一条道家的鱼龙。”
  
  
  这话已经是天底下最顶级的秘密之一,比跪在门口的梅清臣也不弱多少,犹胜几分,伴读大太监不敢答,只继续重新磨着墨。
  
  
  见墨磨好了,大夏圣上再次拿起玉笔,饮饱了墨意,提笔若惊龙。
  
  
  百无禁忌。
  
  
  这四个字写下来。
  
  
  大夏圣上心一顿舒坦,又看了两遍,只觉得比今日在那狗屁奏折上写得还要好。
  
  
  只不过写完,他又犹豫了,这字该不该赏赐下去?
  
  
  这个时候,外面有宫人进来禀报,说皇后娘娘来了。
  
  
  大夏圣上点了点头。
  
  
  待天后走进来,看到其他还跪在地上的宫人,知道发生了什事。
  
  
  走到大夏圣上身边,看到桌上的四个字,收回目光,笑道,“我本来想要劝圣上别为门外的事烦心,但现在看来,圣上已经消了气,这就是天下的幸事。”
  
  
  大夏圣上收回笔,叹道,“若天下人人都像皇后这想就好了。”
  
  
  他看向字,一时间没了言语。
  
  
  天后也看了看字,笑道,“圣上可是又在犹豫这字该不该赏下去?”
  
  
  “皇后觉得呢?”
  
  
  “按理来说,这周家子今天立了一小功,赏了也无妨,不过若是圣上觉得难办,我倒是有一个主意。”
  
  
  “什主意?”
  
  
  “所谓母凭子贵,自古以来,臣子若不好赏赐,就赏赐其母,也算是彰显孝道,为天下做个表率。”
  
  
  “这倒是不错的主意。”
  
  
  大夏圣上笑道,“如何赏赐,就由你定夺吧,你做事,我放心。”
  
  
  ······
  
  
  等周铁衣回到府中,已经过了戌时。
  
  
  只不过这个时候他仍然不能休息,先去周母的守一院一趟。
  
  
  不过到了守一院,周母没有像往常一样打扮,反而做渔女打扮,穿着粗布衣衫,用荆钗挽发,手持一根竹竿,一节节似青玉。
  
  
  周铁衣先是一惊,然后准备闪人。
  
  
  我怎不知道我们周家的教子棒这长的!
  
  
  “你跑什?”
  
  
  周母问道。
  
  
  周铁衣硬著头皮说,“圣人教导,小过则受,大过则跑。”
  
  
  周母坐在椅子上,叹息一声,“我这些年只顾著自己修道,真是荒废了你的教导,今日见了《乞罪表》,实在是无地自容。”
  
  
  周铁衣见周母语气软了些,连忙走上前去,本想开口说两句,被周母打了一竿子,“你在外面,用口舌搅动风云,难道在家,还想要翻云覆雨不成!”
  
  
  “儿子不敢。”
  
  
  周铁衣嬉笑着说道,这竿子打在身上,不疼。
  
  
  周母站起身,“跟我去柳湖。”
  
  
  周铁衣有些纳闷,但还是跟了上去。
  
  
  丫鬟春鹃提着灯,母子俩来到柳湖畔,这是周府内的一个人工湖,引了洛水水系进来,鱼也不少。
  
  
  其他丫鬟将两个板凳放在地上,又从旁边拿出一系列渔具。
  
  
  将这些渔具递给周铁衣。
  
  
  周铁衣拿着钓竿等家伙什,“母亲,这是干什?”
  
  
  “夜钓!”
  
  
  周母不看周铁衣,坐在板凳上,手中那竿子没有系上鱼线,也没有鱼饵,就直接握著其中一头,将另外一头甩向湖面。
  
  
  周铁衣连忙坐下,将鱼线,鱼饵系好,也将鱼竿甩了出去。
  
  
  等了一会儿,周铁衣好奇看向母亲的鱼竿。
  
  
  别人姜太公钓鱼,至少还有鱼线,自己母亲倒好,就一竿子,啥都没有。
  
  
  “母亲,你这怎钓得起鱼来?”
  
  
  听到周铁衣的问题,跟了周母二十多年的丫鬟春鹃笑道,“二少爷说得是什话,若夫人都钓不起鱼,这天下估计也就圣上能够钓起鱼了。”
  
  
  “这厉害?”
  
  
  周母这个时候才叹息著说道,“我平生没什才能,能够自傲的才能,唯有两件事,一件是钓鱼,一件是修道。”
  
  
  周铁衣听闻这句话,咳嗽了几声,说道,“母亲,这没外人,您不用在我面前说这话。”
  
  
  我可是从妙玉师姐口中已经知道,您当年可是力压道门一代人的绝顶天才,拿的是主角剧本。
  
  
  周母瞪了周铁衣一眼,“你听我把话说完!”
  
  
  “您说。”
  
  
  “我若是有决断的才能,也不至于在教你的问题上纠结十几年,若是有算计人的才能,当初也不会爱上你的父亲,就论你这几天在外面搅动风云,若我有看准朝野变化的才能,早就将你禁足在家,何至于此!”
  
  
  周铁衣转开话题,“那您钓鱼和修道的才能一定旷古烁今!不然怎生出我和老哥这样有才能的儿子。”
  
  
  “也不算旷古烁今,只是如今这天下在修道和钓鱼天赋上,比得上我的,应该不过一掌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