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六十三章一见梅清臣
  自走车向十二重楼上的皇宫驶去,途中,周铁衣在玉京山最好的酒肆停了一会儿,提了两篮子酒菜。
  
  
  当自走车开到正午门前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去,下弦月只有一点余光,倒是显得繁星越发亮眼。
  
  
  周铁衣下了车,汉白玉铺成的广场上寂寥无声,三座拱桥,向上连接着正午门,红墙金瓦,俯视着芸芸众生。
  
  
  广场之上,孤零零跪着一人,显得身形孤单,但又桀骜不驯。
  
  
  周围不少豪华的马车,自走车路过,不过都是远远隔着车帘子,瞧一眼,未有一人敢下车。
  
  
  忽然这种默契被其中一辆自走车打断。
  
  
  这辆自走车堂而皇之地敢停在正午门前。
  
  
  “那是谁家的车?”
  
  
  不少达官贵人在车问仆从道。
  
  
  当周铁衣从自走车上拎着两个食盒,悠哉哉向跪着的人走去,达官贵人们或嗤笑,或皱眉,或惋惜。
  
  
  “原来是这周家子啊,可惜了。”
  
  
  周铁衣倒是没有在意不断投来的目光,那车上之辈,连车都不敢下,只敢远远地看着,全是废物!
  
  
  他看向跪着的梅清臣,忍不住眼睛微微眯起。
  
  
  沉静的夜色下,梅清臣头顶的气运已经不能够用云气来形容了。
  
  
  那是一道捅到天上,想要将天捅破的青色云柱。
  
  
  云柱之上,不断垂落圣贤文字,四书五经,无一不全,其核心处,《乞罪表》,字字珠玑。
  
  
  云气周围,与万民相连,化作贩夫走卒,化作文人墨客,化作芸芸众生。
  
  
  一时间万人影从,难以尽数。
  
  
  周铁衣被青云光柱刺得晃眼,只得低下头。
  
  
  儒家三品‘立言’,威势可见一斑!
  
  
  周铁衣靠近一点,看地上的汉白玉砖,这人哪是跪着啊!
  
  
  一道道地脉之力如游龙团聚,与梅清臣跪着的双腿连接,恍若人乘地龙,立于玉京山上。
  
  
  周铁衣总算明白,为什今天有几位四品大将去拉梅清臣,硬是没有拉起来了。
  
  
  莫说是四品大将,就算右将军这兵家二品,有拔山之威,也拉不起来这人!
  
  
  再过两天,等梅清臣的《乞罪表》传遍了天下。
  
  
  到时候就算是玄都山的天师,那烂陀寺的讲经首座来,也抬不起这人。
  
  
  因为想要抬起这人,就要抬起天下儒家,乃至天下民意。
  
  
  其重若此,恐怕只有如日月凌空的当今圣上才能抬起来了!
  
  
  周铁衣小跑走了过去,放下食盒,双手把著梅清臣的胳肢窝,用力一抬,“梅伯父,您这是闹哪样啊,这晚春气寒,跪在地上凉,您快起来,莫要伤著身子了。”
  
  
  梅清臣纹丝不动,周铁衣也不奇怪,自己现在的本事,哪能够抬得起他,不过这样子,总归是要做的。
  
  
  而且手一碰到梅清臣,周铁衣就明白为什右将军会说梅清臣能够跪倒他俩寿元耗尽了。
  
  
  因为梅清臣的血肉与地脉之力相融,竟然一点点化作纯粹的白玉!
  
  
  他的肌肤都有一层石皮的质感!
  
  
  梅清臣这是不见圣上,真的要跪在这一辈子!
  
  
  一旦他整个人化作一尊白玉。
  
  
  纵然山陵崩,长河陷,依然不能改其颜色。
  
  
  见抬不起梅清臣,周铁衣也没有继续白费功夫,而是取过食盒,一层层打开。
  
  
  其中有竹荪炖的老母鸡汤,素炒的空心菜,红油凉拌的心肺,麻油微微淋一遍的叉烧包,蒸好的黄花鱼,并著清茶一壶,杏仁脆饼,梅花酥,豆腐蜜酿。
  
  
  不是什山珍海味,都是些家常菜,但着实用心。
  
  
  “梅伯父啊,今日你送了我一段评语,让我名满天京,我是着实心怀感恩,您将梅俊苍送到我这教导,我一定用心给您教好,以后有我一口饭吃,就有梅俊苍一口饭吃,您看这样好不?”
  
  
  梅清臣一直望着午门方向的头,终于偏了一点,“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也不用拿此言来要挟我,你只管教,是死是活,我都认。”
  
  
  周铁衣连忙恭维地笑道,“您这说的是哪话,君子之泽,福泽三代,梅俊苍我打小一看就是个长命百岁相,怎可能要死要活呢。”
  
  
  见用梅俊苍打动不了梅清臣,周铁衣继续说道,“您看,要不这样,我呢,以前学儒,没有良师教导,自己又笨,确实没读懂书,所以才改习武,我也怕把您家的苗子给教坏了,不如我弃武从文,拜在您门下,您好好教我,等我当得起治世之能臣这个评断,我们师徒一起流芳百世可好?”
  
  
  听闻此言,梅清臣过了良久才叹息一声,他刚刚是真的心动了。
  
  
  若早知道周家二子有这才干,他收为嫡传,认真教导,也是一桩天下幸事。
  
  
  “我如今已是顾不得其它,能不能做治世之能臣,全在你,不在我。”
  
  
  周铁衣在心叹了一声。
  
  
  这人,最怕他不要利,也不要名。
  
  
  不过他还有一招。
  
  
  “那您跪在这,总要吃口饭吧,反正不耽误您化为美玉,当个贤人。”
  
  
  “别人送的饭,你可以不吃,我这次送的饭,您不能不吃,不然以后儒家怎教导万民!”
  
  
  梅清臣沉吟一会儿,问道,“此言何解?”
  
  
  周铁衣笑道,“我这是冒着天颜给您送断头饭啊,你看看周围车上坐着的,哪个不是以前跟你同袍相称,他们敢送饭来吗?”
  
  
  “若我送饭,你不吃,我死前一定会破口大骂,儒家都是伪君子,嘴上说着感谢我的话,但连我冒险送的断头饭都不肯吃一口,肯定是从心就看不起我这个莽夫,只想着利用我,如此心口不一的人,以后我在黄泉路上遇到,也不要和他搭话!”
  
  
  梅清臣这次思考了很久,然后才拿起碗筷,夹了一点空心菜,放入口中,细嚼慢咽。
  
  
  周铁衣抚掌而笑,也随意盘腿坐在地上,为其夹菜,“您别光顾著吃菜啊,多吃点肉,对,这老母鸡汤也喝一点,最能养人长肉。”
  
  
  虽然不知道梅清臣要用多久才能够整个人化为玉石,但人吃上一顿饱的,总归是能够多抗上几天吧。
  
  
  而梅清臣多抗几天,自己就多有几天的机会。
  
  
  偌大的正午门前,无数达官贵人们就见一老一小,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夹菜,虽是平常的家常菜,但足以流芳天下,百代之后,仍有人记得此宴。
  
  
  忽然其中有人叹息道,“吾不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