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晚承妆 > 第六十七章·打听
  惠氏去世多年,虽说内宅的事一直由卫姨娘和窦姨娘双双管着,但盛时的态度始终暧昧不明,并没有将二人其中的任何一个抬为太太,所以卫姨娘手中虽然有些权力,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仅和窦姨娘斗法还算凑合,要说发号施令却难服众。家中年轻些的丫鬟媳妇倒还老实,可那些上了年纪的婆子很多都不服管,尤其是外院伺候盛时的人,更是仗着盛时的势阳奉阴违,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可就是不肯办事,卫姨娘这些年为了这也不知生了多少闷气。
  
  眼见着婆子这样说话,加上自己又为盛南纱着急,卫姨娘的语气也不似往日那般平和,面无表情地道,“是吗?那我一会儿就去见了老爷好了。”
  
  婆子见她突然转性,一时还有些接受不了,愣了半晌才赶忙道,“过了中秋,这天气就一日冷上一日,俗话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表少爷年纪大了,姑太太多半也想早日将婚事办了,老爷问起……可能就是怕婚礼急促,咱们这边张罗不齐全,失了面子。”
  
  卫姨娘很是惊讶。
  
  盛时向来不插手内院的事,对几个女儿的管教也很不上心,要不然也不可能将盛南锦丢给盛老夫人,而盛南绫则交给了卫姨娘抚养长大。
  
  太阳这是打哪边升起来的,怎盛时突然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居然关心起了女儿的嫁妆。
  
  卫姨娘立刻问道,“是不是前院出了什事儿?”
  
  婆子笑眯眯地道,“看姨娘说的,家统共就这些人,要是出了事儿,还能瞒住你不成?”
  
  卫姨娘暗暗奇怪,但也知道在婆子嘴什都不问出来,干脆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晚点儿我亲自去见老爷。”
  
  婆子答应了一声,头也不回地转身去了。
  
  卫姨娘便立刻吩咐林妈妈出去打听一番。
  
  林妈妈没打听到什有用的,倒是听说了窦姨娘的两个女儿得了孔太太的青睐,一见面就给了两支银钗做见面礼,盛南绒和盛南缎也赶工做了荷包做回礼的事情。
  
  卫姨娘听说之后淡淡地道,“这又算是个什事儿?有让女儿出头的机会,窦姨娘怎能轻易放过?不过孔太太自己家的事都乱糟糟的,怕是在绒姐儿和缎姐儿的婚事上帮不了什忙。”
  
  孔家如今就只剩下个孔冉,她能嫁到谁家去都不好说,孔太太操心她的事还操不过来。
  
  又哪有闲情逸致去管盛家的事?
  
  窦姨娘这次怕是打错了算盘。
  
  卫姨娘问道,“澄碧堂那边没什消息吗?”
  
  林妈妈茫然地摇了摇头,“只听说孔小姐来了一趟,其他倒是十分的平静。”
  
  平静……这可不是澄碧堂往常的行事风格。
  
  盛南锦究竟是怎了?
  
  还是说盛家的风水变了,这一个两个的都和平时不大一样,像是突然转了性似的。
  
  卫姨娘皱着眉头不明所以。
  
  倒是盛南纱听到了动静,强撑著虚弱的身子走了出来,“妈,是不是爹答应我和表哥的婚事了?”
  
  看到女儿这副柔弱的模样,卫姨娘的心顿时就软了十分,心疼地道,“天下间哪有父母不希望自己儿女过得好的?你好好养著身子,婚事自然有我为你做主,绝不会委屈了你的。”
  
  盛南纱眼神一亮,神光四溢地道,“妈!你说的可是真的?”
  
  卫姨娘暗暗叹气,知道在女儿和沈集的婚事上自己已是无能为力。只盼望着婚事一切顺利,沈集千万别再起什蛾子了,否则女儿又怎能承受得住?非被逼疯了不可。
  
  卫姨娘道,“是真的。”
  
  盛南纱欢天喜地,一把抱住了卫姨娘,“我就知道您最疼我了!”
  
  一句话说得卫姨娘眼泪都要落下来了,她贴在女儿的耳边,低声道,“我这辈子,就只为你一人而活。只要你能好,我没什不能做的。”
  
  卫姨娘安慰了盛南纱几句,让人扶著进去休息。
  
  盛南纱得了母亲的保证,不但心情舒畅,神色也精神了许多。
  
  林妈妈看着眼前的一幕,轻声对卫姨娘道,“瞧三小姐这样子,多半是非表少爷不嫁了。我看您也不必再阻拦,三小姐吉人自有天相,肯定能把日子过好的。何况多了个秀才姑爷,您以后在盛家的地位也就更稳固了。”
  
  卫姨娘却恍惚道,“谁在乎这些?只要她能顺顺心心地,别被人欺负,我就心满意足,别无所求了。”
  
  林妈妈扶着她坐下,忽然想起了一事,立刻压低声音禀告道,“外面那人还是不肯走,说什都要见上您一面。”
  
  卫姨娘看了她一眼,冷冷地道,“差事没办好,还有什可见的?赶紧打发走了才是正经。”
  
  林妈妈点了点头,“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
  
  隔天便到了中秋节,往年盛家的人都会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可今年盛南锦实在不愿意去凑这个热闹,让甘兴媳妇去前院回了一声,就说自己的身子不舒服,听不得吵闹声,就不出席家宴了。
  
  盛时不悦,只是没等他开口斥责,卫姨娘身边的林妈妈便进来禀告道,“老爷,三小姐的身子不大好,今天怕是来不了了。”
  
  盛时一口气被堵在了胸口。
  
  结果盛南锦不肯露面,卫姨娘要照顾盛南纱,最后的家宴便只有窦姨娘带着两个女儿和包姨娘、邹姨娘聚在一起吃了顿饭。
  
  盛时全程黑著一张脸,饭桌上的气氛无比压抑,往日能说会道的窦姨娘也是一声不吭,吃过饭后便带着女儿匆匆告辞了。
  
  盛南锦安安心心地躲在澄碧堂吃了饭,晚上又指挥着三春和尺素在房檐下挂上了彩灯,等夜吃过月饼她便早早地躺下休息了。
  
  结果第二天一早,整个盛家都在议论昨晚上由季家牵头举办的灯会。
  
  “十长街上满满全是花灯,听说还特意从外地请来了匠人,那盏盘龙灯足足花了三个月才扎完,点亮的一瞬间,长街从街头到街尾如同白昼一般,真真是好手艺。也是季家财大气粗,居然能请来这样的能人,真是了不起!”
  
  “这算什?还是季家有脸面,要不然就算有钱也未必能办成事。远的不说,就咱们句容县的县丞是何等清高自傲的人物,平日请都不肯露面的主,昨晚上不也出来主持灯会了吗?还得是季家,一呼百应,在咱们句容就没有他们家指使不动的人。”
  
  “我倒觉得那盘龙灯没什厉害,哪有八仙灯和麻姑拜寿灯出彩好看?那人物扎得活灵活现,麻姑手的寿桃就和真的一般,当真是栩栩如生,我远远地看着,差点儿当场跪下来磕头礼拜。”
  
  “哈哈!你这土老帽!季家为何要办灯会,还不是因为季老夫人的寿辰吗?那八仙灯和麻姑拜寿灯是从京城运回来的,听说扎灯师傅用的是皇家手艺,平日只给皇室扎灯,这次季家出了高价,这才买得回来。”
  
  盛时嫉妒心最重,耳根子底下最听不得别人家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厉害。他皱着眉头对方管事吩咐道,“节都过完了,怎一个个都像是散了心一般,还不给我老老实实地做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