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晚承妆 > 第六十八章·传言
  方管事对盛时最是了解,闻声立刻应了下来,对着那些议论纷纷的下人好一顿斥,这才将局面压了下来。
  
  只是他管得了盛家,又怎能管得了外人的满口赞誉?
  
  中秋夜一过,整个句容县人人都在说季家举办的灯会是何等的风光热闹,一时间全是对季家的称赞,连带着季家的生意也跟着水涨船高,门庭若市。
  
  盛时看得眼红,私底下对方管事嘀咕道,“季老爷办灯会又不是为了旁人,还不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孝顺自己的亲娘吗?要是咱们家老太太还活着,我也出钱办一场灯会,有什大不了?”
  
  方管事当然不会煞风景,顺着他的话道,“这是自然,谁人不知道老爷是最孝顺的?”
  
  盛老夫人活着时盛时与她的关系也不怎近亲,每逢寿辰都是草草结束,从未大张大办,如今人都已经死了,自然是由着他怎说都好。
  
  何况办一场灯会要多少钱,那可不是张张嘴闹着玩的。
  
  估计盛时自己也有些心虚,底气不足地道,“等明年清明,找了工匠将家的祖坟好好修缮一番。”
  
  方管事满口答应下来。
  
  过了中秋没几天,彭玲便从外地赶了回来,特意约上孔冉来盛家做客。
  
  盛南锦收到拜帖,提前就做了准备,等两人来时,她已经穿着杏黄色的衣裙站在垂花门前等候。
  
  彭玲一下车便叽叽喳喳地道,“阿锦,我听阿冉说你没有去灯会?你是不是落水的时候脑子也跟着进水了?这样的场面怎能不去呢?亏你也能待得住。”
  
  没能赶回来参加灯会成了她的遗憾之一,为此还与彭太太闹了一路,怪她不该在舅舅家住这多天,竟把这重要的日子给错过了。
  
  彭太太拿这个女儿实在没有办法,母女俩赌着气,谁也不理谁,到今天也没有和好。
  
  盛南锦敷衍道,“我这不是身子不好吗?病恹恹的,出门去也只会给人添麻烦。”
  
  彭玲叉著腰道,“你就是给自己找借口。也就碰上阿冉是个好说话的,要是我……说什都要把你给拉出来。”
  
  盛南锦笑着道,“那就等明年再一起去看不就好了?”
  
  “明年啊……”彭玲认真地思考起来,“也不知道明年季家还办不办灯会,那时候我还在不在句容。”
  
  这又是什话?
  
  怎就不在句容了?
  
  盛南锦很是诧异。
  
  孔冉在一旁抿嘴笑道,“阿玲这一趟可没白走,婚事相看得十分顺利,也合了八字,过几日就要过礼了。男方是个读书人,比阿玲大四岁,想早点把婚事办了好安心去读书。我看彭太太的意思,多半是想在明年春天就把阿玲嫁出去,到时候她成了旁人家的新媳妇,可不就离开句容了吗。”
  
  彭玲顿时羞红了脸,浑身不自在地道,“哎呀,你的嘴也太快了些,怎就给我说出来了?”
  
  孔冉道,“这有什?难道你还想瞒着阿锦不成?”
  
  彭玲忙道,“那当然不是……只是这种话,怎好随便说出来。再说了,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可别给我乱嚷嚷,万一中间出了什岔子,可不够丢人的了。”
  
  孔冉的婚事艰难,她是怕盛南锦在意自己的情绪不敢发问,所以才自告奋勇地说了出来。
  
  也免得她猜来猜去的没个结果。
  
  盛南锦笑着道,“这是好事呀?你有什不好意思的?”
  
  彭玲撇撇嘴,和往日的大方爽快截然不同,“我不想嫁那早,可是男方家那头又催得急,我正愁不知道该怎办好呢。今日难得都在,你们正好帮我出出主意。”
  
  说完拉着两人往澄碧堂的方向走去,“咱们坐下来说话,哪有让客人站在院子说话的道理?”
  
  进了澄碧堂,陈六儿媳妇带着彩笺和入夏忙前忙后。
  
  孔冉四下打量,“咦,怎不见甘兴媳妇?”
  
  盛南锦道,“她家还一堆事儿呢,孩子又小,总不能一直留在我身边当差。先前是因为我身子不好,甘妈妈不甘心,说什都要留她照顾,这会儿好些了,自然要让她回去,免得她一心挂两头。”
  
  孔冉道,“这样一来,你身边服侍的人手便不够用了,还得再选几个可靠的人才行。”
  
  盛南锦道,“反正我近来都不打算出门,安心躲在家调养身子,有她们几个照顾也就是了。等回头再慢慢地选吧,总要找可心的人才好。”
  
  大宅院头,是不能轻易往自己身边放人的,谁知道是哪一边塞过来的眼线?
  
  孔冉会意,轻轻点了点头。
  
  彭玲便问起了灯会的事情,“我听说季家还扎了盘龙灯?那灯有多长,真的从街头到街尾吗?可有摆长街宴?”
  
  孔冉一边喝茶一边道,“不是要我们帮着出主意的吗?怎又问上灯会了?”
  
  “我这不是好奇吗?”彭玲失望地道,“听说季太太还亲自在河边放了河灯?你当时在场吗?热闹不热闹,都有谁去了?”
  
  孔冉无奈地道,“我自然去了,不只是我,句容县有头有脸的太太女眷几乎都去了。大家一齐放的河灯,水面都像被点亮了一般,真是好看极了,可惜你们两个都不在。”
  
  她这样一说,盛南锦倒是不觉得怎样,彭玲的心却像是长草了一般,“这多人放河灯,那得是多少盏?季家也真是阔绰,这样流水似的花钱一点儿也不心疼。”
  
  孔冉道,“瞧你说的,季家向来节俭低调,这不是为了季老夫人的寿辰吗?又不是年年如此,偶尔花些钱也没什。”
  
  彭玲吐了吐舌,又道,“怎想着放河灯而不放孔明灯呢?”
  
  孔冉道,“说是季太太担心孔明灯一不小心掉落到旁人家容易引发火患,为了安全便给略去了。”
  
  “阿弥陀佛!”彭玲一脸真诚地道,“季太太真是菩萨一般的人,老天保佑她长命百岁,事事顺心。”
  
  孔冉闻声向盛南锦道,“出门走了一趟,咱们的彭大小姐居然也信上佛了。”
  
  彭玲叹了口气,“你们哪知道,我外祖母是个虔诚的信徒,我在舅舅家,得闲的时候便要帮外祖母抄经文,手腕都抄肿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写了那多佛经,多少也记下了一下,现在一张嘴便是经文,搞得我自己也要疯掉了。”
  
  孔冉道,“难怪要吵著回来了。”
  
  彭玲瞪了她一眼,“你跟在季太太身边,就没听说些季家的事情吗?听说季老夫人的身子不大好?究竟有多严重?”
  
  孔冉低声道,“季家不外传,具体的咱们这些外人也不清楚,只听其他几位太太小声议论,好像季家想要趁着季老夫人还清醒,将季家大少爷和谭家的婚事办了。”
  
  “啊?”彭玲张大了嘴,“这不就是冲喜吗?”
  
  谭家是季老夫人的娘家,远在湖州,因这层关系,谭家与季家的关系向来交好。相传谭家的九小姐才貌双绝,与季家大少爷青梅竹马,感情向来很好,是一对人人看好的璧人。
  
  孔冉冲她‘嘘’了一声,“你知道就好,嚷嚷什?生怕外人听不到吗?”
  
  盛南锦小声道,“如果季老夫人真的病情严重,婚事会不会很仓促?”
  
  “谁知道!”孔冉叹了口气,“这都是道听途说,算不得准。我看季太太的样子不像有什事儿的样子,要就是她藏得深,要就是季老夫人根本不像外间传得那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