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洛阳东监。
  
  
  今日一早,藤原宇合、吉备真备来到国子监署衙大堂,举目四望各国使者留学生衣冠楚楚齐聚一堂,每人一张乌木小书案,书案上除笔墨纸砚外,还有一块刻有人名和国名的竹牌,这竹牌有两套,一套交由各国负责管理的大使,让其负责核对本国等待考试的学生,若有差错,由各国大使负全责。
  
  
  倭国大使大伴山守急匆匆赶来,安顿著倭国的各位学生核定身份分发竹牌,轮到藤原宇合,也未多说什,但目光中明显比其他人等多了几分恨意。
  
  
  从现在的记载来看,在国子监六学中以学习太学的学生数量较多。所学内容也是官方规定的必修内容,都是儒家经典,必修课也有《论语》《孝经》《礼记》《左传》等。因此藤原宇合等人学习的东西也与中土学子相差不大。
  
  
  一边的吉备真备与新罗的遣唐使讨论著即将到来的大考。
  
  
  “吉备君,真是要完蛋了,《礼记》《左传》完全没记住啊。”
  
  
  新罗遣唐使哭丧著脸道。
  
  
  吉备真备摇了摇头:“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怎可能成功呢?明年再战吧!你的机会还有很多呢!”
  
  
  “看你如此自信,这次大考想必是手到擒来吧。”新罗遣唐使酸溜溜地说道。
  
  
  吉备真备正要说话,只听门外一阵喧哗,原来是这次大考的考察官到了,众人停下交头接耳,默默准备着考试所需的内容。
  
  
  藤原宇合循着声音看去,一位中年男子四平八稳,不紧不慢的走了进来。
  
  
  这男子头戴平巾绩,身穿麻纱单福,身量中等,面容清瘦,丹凤眼斜挑,目光镜利有神,鼻梁高而挺,不说话时嘴唇就紧紧抿著,虽然蓄有一部美髯,但看年纪也不大,不超过二十五岁言谈举止之间又一种自然流出的威严和清贵。
  
  
  吉备真备微微侧身,对着藤原宇合低声道:“这位就是我们的考官,赵元默赵先生。”
  
  
  赵元默?
  
  
  在后世的评价中,这位四门助教赵元默评价很高。后世之人称其为才比秋明,学兼儒墨。叙述微婉,讲论道德,不但赞扬其学识渊博,还重点强调了其在讲学方面的过人之处。虽为褒奖之词,但若非德才兼美之士,料也难得李隆基如此之高的评价。
  
  
  不知这位先生对待考生是否严厉。藤原宇合不动声色,心中默默想着。
  
  
  吉备真备面容一正,不再说话。赵先生到了,考试要开始了。
  
  
  赵元默走过众人,在堂上落座,轻咳一声:“各位远来大唐求学,辛苦了。我也就不多废话了,按照流程开始吧。”说罢,便开始唱名,被念到名字的学生要起身向堂上考官行一个揖礼,然后坐下,这一个一个报来,很快轮到吉备真备,念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赵元默轻笑了一声,看了一眼端端正正的吉备真备,目光流露出赞许的神色。吉备真备看到赵元默对他的眼光,面色再次红润起来。
  
  
  “倭国,藤原宇合!”
  
  
  终于轮到我了。听到冯国相唱到他的名字,藤原宇合缓缓起身,袍袖一展,两臂张开再抱拢在胸前,深深一揖,正待坐下,却听高堂上的赵元默说道:“倭国,藤原宇合,,身手不错嘛。”
  
  
  藤原宇合身子一僵,抬眼看向赵元默,见到赵元默眼中的一丝精光,睿智之中并无恶意,沉吟半晌,没有回答,默默坐了下来。
  
  
  吉备真备、大伴山守等人,乃到堂上除了倭国之外的官吏和学生都是微微一惊,藤原宇合的品行、才学、声望可以说是参加本次近百名学子中最出色的,更何况最近还在比武中大出风头。赵元默这是盯上他了啊。待会可有好戏看了!
  
  
  “叮,根据宿主状态,系统发布任务:通过大考,惊艳赵元默!】
  
  
  【任务完成:获得薛仁贵神箭术,以及霸王神臂弓】
  
  
  【请问宿主是否接受任务?】”
  
  
  备注:不接受任务,也不会受到惩罚。
  
  
  藤原宇合陷入沉思。
  
  
  虽说这个技能看起来不错,但现在自己没有切实的生命危险,也用不到这个啊!何况,能稳稳当当通过考试,为什要速通呢?只为了给赵元默留下一个好印象?
  
  
  不过,转念一想,藤原宇合就想好了。
  
  
  “确定,我接受。”
  
  
  自己在大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己已经得罪了大伴山守,身在遣唐使团内部,必然会面临诸多压力,必须紧紧抱住大唐的大腿,因此,任何一个人都是可以结交的目标。如果能在这次大考给赵元默留下一个好印象,对自己在国子监的生活也有不少帮助。
  
  
  这次大考分两项,第一项是笔试,贴经,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儒家经典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从经典书籍中选出要考的一段话,用纸盖住两端,只有在中间留下一行,让考生补充缺少的内容,说白了就是默写原文。
  
  
  这一科是最简单的了,只要考生努力背诵,不管多笨都是可以通过的。对于滚瓜烂熟的藤原宇合和吉备真备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考场上的别国考生也下笔如飞,面色沉稳。
  
  
  贴经结束后,就是墨义了。所谓墨义,就是从经典中任意选出一句,让考生写出该句经文的上下文或历代著名学者的注疏。
  
  
  藤原宇合定睛一看,本次赵元默出的题是——“君子于役”,要求诸士子试论《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篇》,不拘长短,要以言之有物,限三炷香时间交卷。
  
  
  藤原宇合思索片刻,选择将后世一位著名学者的注解抄了上去。
  
  
  君子于役,初非一端也,又过了一会,藤原宇合终于动笔了,左手执笔,一气成:“君子于役,初非一端也,击鼓南行,零雨西悲,六辔驰驱,四牡奔骋,王事靡监,仆夫况瘁,劳人草草,行道迟迟,岂皆能如泽耕之朝出暮返乎?而未始不昼动夜息,苟无饥渴,正不必为盼待君子自公退食也。”
  
  
  文末写上——“倭国藤原宇合”,大功告成!
  
  
  藤原宇合甩了甩发酸的手,漫不经心地四处观看,只见吉备真备早已写完,面容严肃地反复斟酌字句是否合适。
  
  
  看看周围的学生,只见平日埋头苦读的人现在面露自信的笑容,没有丝毫滞涩。相反,日常玩耍不务正业的人此时脸上只有一片灰暗,看着眼前的试卷发呆。
  
  
  击磬一声,三刻时到,各国的大使将本国学生的答卷收取,恭恭敬敬放在考官赵元默案前。
  
  
  赵元默一一观览,将其中几份字劣文陋的取出来,扔到一边,判处他们的死刑。
  
  
  笔试的目的向来都不单单是看学生的知识储备,解题思路,更基本的是书法水平。任你有诸葛之才,写得一手狗爬字,洋洋洒洒上万言也只会换来他人的耻笑。
  
  
  赵元默目光一张一张扫过,找到署名是藤原宇合的卷子,看着他的试卷,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色。书法雄劲,内容完整充实,论述有据,文采斐然。
  
  
  果然不愧是“他”看重的人,文采武功俱是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