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家兄赵括 > 第35章赵括的计划
  赵牧连忙爬起,闯进一个营帐。
  
  烛火摇曳,微风习习,营帐中间竟然支著一个稻草人,上面披着一件破衣服,正在山风的吹拂下悠然晃动。
  
  这,这就是外面见到的人影?
  
  赵牧又一连闯进几个营帐,都是同一副模样。
  
  怎可能?这可是粮仓重地啊,全军的粮食都在这,竟然没人看守,不怕秦军偷袭吗?赵括,你个废物。
  
  赵牧跌跌撞撞的走到粮仓前,手掌按在粮仓表面,仔细的感受着,不会错的,手感厚实,没有空响,这面定然装满了粮食,赵括,你个废物。
  
  赵牧拿出匕首,在粮仓上划了一个口子,黄橙橙的粮食一下子便喷涌了出来,赵牧手掌感受着粮食的流动,心情大好,仰天长啸,赵括,你个废……
  
  赵牧神情一顿,不对,这手感不对,粮食怎会如此细小。
  
  他连忙取过火把抵近观察,整个人瞬间楞在了那,脑中像是有什东西破裂了一样,竟不由得双腿发软。
  
  从裂口中流出来的不是粮食,而是沙子,全都是黄橙橙的沙子。
  
  不会的,不会的。
  
  赵牧艰难的爬起来,又走到另一个粮仓,划开,喷出满地砂子。
  
  下一个,满仓沙子。
  
  下一个,满仓沙子。
  
  赵牧紧紧握拳,可使出全身的力气,也握不住一缕沙子,他不愿面对实事,还要再划。
  
  “莫要再划了,都是沙子。”
  
  一个苍老的声音打断了赵牧,赵牧回头看去,是一个瘦骨嶙峋的老者,正佝偻著腰看着自己。
  
  “大梁山上一百八十二座粮仓,从建造开始,就没装过一粒粮食。”
  
  赵牧仍旧不敢相信,没有粮食?那为何要建?
  
  “疑兵!”老者眼中闪过了短暂的光。
  
  走到身边营帐内,点燃最后一个烛火:“粮仓建完后,大梁山上便只留守了一队士兵,武器都未带,只需要负责夜夜点灯,赵括将军上任后,来过一次大梁山,给我们送了一次补给,现在补给早已耗尽,年轻的都跑了,就剩我这个老骨头了。”
  
  说着,老者又摇头叹气:“这几日像你这样,饿疯了跑上山的越来越多,可是无不是失望而归,唉~这个世道,生者不易啊!”
  
  -----------------
  
  等赵牧回到故关的时候,天已经大亮。
  
  回来的路程他走了很久,但却没觉得很久,恍惚之间便回到了房间,在第六个帛条上写完“粮绝”二字,便倒在床上,昏睡过去。
  
  这一觉又睡了整整一天,等到醒来的时候,床边守着的却是满脸焦急的赵德,他以为自己说错了什话造成了赵牧的反常之举,心很是过意不去。
  
  赵牧看着这个脑袋大,身子小的豆芽菜,一把捉住他的手臂,赵德吓的浑身一抖。
  
  赵牧语气急促:“你跟了赵括那久,他到底准备怎打这场仗?”
  
  赵德满脸为难:“世兄,我平日在军中就是擦擦桌案,上将军与将军们议事我从来不敢乱听。”
  
  “一点都不知道?”
  
  “真的不知!”
  
  赵牧眼神落寞,重重的叹了口气,双指掐著眉头,把脸埋进了手弯。
  
  “世兄,你怎了?”
  
  赵牧摇了摇头。
  
  房间一时陷入了长久的安静中。
  
  过了一会,赵德小声开口道:“我倒是想起一个与战争无关的事情。”
  
  “说来听听。”
  
  “有一次我去给上将军添水,看到上将军正在练字,我便大著胆子看了两眼,虽然军政大事我虽不懂,但书法在邯郸城勉强能排得上,当时上将军在棉帛上反复的写着一个字‘赵’然后还问我写的怎样。”
  
  “我说刚劲有余,形神欠佳,‘赵’字一个‘走’一个‘肖’本意为悄悄的移动,在上将军这便应该是大军过境,悄无声息,神不知鬼不觉,可上将军写的太霸道了,失了几分神秘。”
  
  “当时上将军哈哈大笑,让我写了两个,直夸我写的神韵十足,然后还说,别人掏空心思都解不开的暗语,被我三言两语就点破了,说我,是个大才,嘿嘿。”
  
  说到这赵德不好意思的偷笑,赵牧的注意力则全在“暗语”上,连忙追问。
  
  赵德继续说道:“起初我也不解,想了几天突然记起,大军出征前,赵王当着众将士的面和郭司马说了一句暗语,‘万军出击,驰而不息’如果按照上将军的点拨,那这句暗语指的就是一个‘赵’字。”
  
  赵?
  
  这句暗语是在说赵?
  
  赵德点点头:“我想通之后去和上将军确认,上将军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问我,这个赵,是赵国的赵,还是赵王的赵,还是赵括的赵,这个问题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
  
  赵德不懂,可赵牧一听便懂。
  
  一个赵字就是在警告赵括,赵国是他赵丹的赵国,不是赵括的赵国。赵王并不信任赵括,所以又派了郭东红跟随。
  
  可赵王不信任赵牧为什还要让他当上将军呢,廉颇不是和秦军僵持不下,不落下风吗,拒守不出不也能……
  
  突然一道炸雷在赵牧脑中响起。
  
  粮食!
  
  廉颇掌兵的时候便已经没有粮食了,赵王不想再让前线消耗国力,所以临阵换将,让赵括掌兵。
  
  赵括一上任便转守为攻,并不是因为他想这干,而是赵王要求他这做,这便是换上他的使命。
  
  通了,一下子全通了。
  
  赵牧连忙起身在第七个帛条上写着“赵,赵王逼赵括进攻,无法拒守。”
  
  写完这个,赵牧开始理解赵括,但仍然没有解开全部疑惑。进攻便进攻呗,像之前一样,不是取得了挺好的战果嘛,以百石防线作为后盾,进可攻退可守,这才是正确战术啊,为何要自陷困境呢。
  
  赵德看着赵牧满墙的帛条,一头雾水。
  
  这时,一个壮硕的身影出现在二人身后,悄无声息,他也注视着墙上的布条,脸上露出纠结的神情。
  
  许久之后,他拿起桌案上的帛条和毛笔,刚劲有力的写了几个字。
  
  “木爷爷,你什时候……”
  
  话没说完就见木蔼在墙上又贴了第八,第九个帛条。
  
  一个贴在了‘赵’字帛条下面,写着“悄无声息,亡而不知。”
  
  另一个写着“围师必阙,困兽犹斗。”
  
  贴完之后,重重的拍了拍赵牧的肩膀:“你信任我,我也信任你,五百精装甲士就在故关,无论你小子要去刀山火海,还是要去温柔家乡,吾等誓死追随。”
  
  说完便转身离开。
  
  可赵牧像没听到一样,目光死死的盯着最后两个帛条,最后一块迷雾终于被吹散。
  
  赵牧接连吞咽了几下口水,凸起的喉结兀自滚动,脑中像是掀起了一场暴风雪,久久无法平息,即便答案已经摆在眼前,他依然不愿意相信。
  
  不知过了多久,赵牧幽幽的说道:“他怎敢的?”
  
  然后一拳重重轰在了墙上,震的帛条四散纷飞,口中恶狠狠的挤出两个字:“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