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家兄赵括 > 第36章抱歉,我不同意
  上党降军加胡服骑射,超四十万的虎狼之师,这可是横扫六合,威震八方的力量,但在他赵丹眼,却是四十万张喂不饱的嘴,四十万个拖累国力的累赘。
  
  弃之不顾,他怎配称王。
  
  原来赵牧从来不是什将军,他就是一个为赵丹办腌臜事的工具,赵丹养不起这四十万战士,便想让赵牧以最快的速度和秦军硬拼,哪怕二换一,十换一,他也要拼到底。
  
  而且他自己还不想承担这个骂名,把这带兵不力屎盆子都扣在了赵括头上。毕竟历史靠活人书写,赵括作为败军之将,只要死在了战场,真相便任他随意编排。
  
  怪不得换下老将廉颇,怪不得田单、乐毅都躲得远远的,原来谁都知道这个上将军的职位,从最开始就是个陷阱。赵牧你到底图啥,只因为你也姓赵就要为了赵丹,背这一世骂名吗?
  
  赵牧实在想不通!
  
  不过他也理解了赵括为何在绝境中自陷包围,他这是破釜沉舟,向死而生。
  
  先让全军进入秦军包围,激发出将士最大的战意,然后再展开决战,拼出一条生路。
  
  怪不得他的整个谋划都把我排除在外,怪不得他要费尽心思把我赶回邯郸,怪不得母亲信中坚定的说不同意,就连对我千恩万谢的这些废物世家子,都是他留给我的政治资本,原来你不是纸上谈兵,你想的比谁都清楚。
  
  赵牧双拳在墙上不断轰击:“傻缺,赵括你个大傻缺!”
  
  赵德吓了一跳,想要上前阻拦,可刚碰到赵牧的肩膀,就被甩飞了。
  
  正当赵牧发疯的时候,廉义突然冲了进来:“赵牧,快走,有人在攻故关。”
  
  见赵牧仍在发狂,廉义不由分说的从后边抱住赵牧:“赵牧,快走。”
  
  此时木蔼已经领着五百甲士守在了故关城墙上,弩箭上弦,滚石预备,但仍用刀背拍打着爬墙之人,一直没下杀手。
  
  因为攻城的并不是敌军,而是已经饿疯的赵国逃兵,他们不知从哪得到消息,听说故关有大量粮草,便聚集在一起,不顾敌友的想要冲进故关。虽然现在人数不多,可若不及时处理,发狂的人会越聚越多。
  
  廉义拉着赵牧向外走,却没有上故关城墙,而是直奔故关后门。
  
  此时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大量世家子,全部整装待发,每人马上都装着满满两袋粮食。
  
  “走吧赵牧,从这出去,三日我们便可抵达邯郸。”
  
  “走吧,大家都恢复差不多了,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
  
  “到了邯郸,我们不会忘了子羽的恩情,朝堂之上的事,家父自然会多加帮衬。”
  
  ……
  
  赵牧看着眼前这些急切的世家子,心中只觉好笑。
  
  本就是家族遗弃的成员,凭什对自己许下这些承诺,更何况一月之后赵括就将兵败,到时候所有世家都会对自己避之不及,还谈什朝堂帮衬。虽然我赵括可以茫茫天地,孑然一身的活,但走到哪都带着败军之将弟弟的头衔,我还怎混。
  
  赵牧回头看去,城墙上的甲士已经疲于支撑,他威风凛凛的抽出佩剑,指向故关城本,大喝一声:“开城门”
  
  说罢便一马当先的冲了上去,甲士们闻言一愣,可仍旧依言行事,跟着赵牧一起冲了上去。
  
  见到城门缓缓打开,世家子们顿时慌了。
  
  “赵牧疯了,疯了!”
  
  “外面都是些疯子,他怎还让开城门。”
  
  “他不走我们走,我们走。”
  
  可他们哪走的了,故关的后门同样有甲士把守,没有赵牧的命令,谁都出不去。
  
  看到城门缓缓打开,聚集的赵国逃兵拥挤的向故关冲了进来,可迎接他们的是举著佩剑的赵牧和训练有素的甲士,这些人本就饿的头眼发昏,怎能挡住这样的冲击,只一个照面就被砍的人仰马翻。
  
  赵牧穿梭在人群中,虽然避开要害,但应付这些走路都不稳的逃兵足矣,一个冲锋就砍翻了八人。
  
  城墙上的木蔼也同时下令,配合赵牧出击,滚石,弩箭齐射了一波。
  
  凶猛的突击只一瞬间便打倒了三成的逃兵,剩下的人也瑟瑟发抖,看赵牧的眼神像在看索命的阎罗。
  
  赵牧举起手臂做了个收的动作,甲士们令行禁止,持着盾牌将逃兵围在中间。
  
  “进城,发粮!”
  
  存活的逃兵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年轻的军官上一秒还对着自己挥舞刀剑,下一秒就好心的发粮?
  
  赵牧确实就有这好心,砍人只是为了让活着的人变老实,况且本来就是逃兵,即便真的杀了也无足轻重。
  
  活着的逃兵果然规矩了很多,连领粮食的时候的都排著队,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
  
  赵牧又命人把尸体抬进了故关,紧闭城门。
  
  整个过程没超过半柱香,故关便又恢复了平静的模样。
  
  城墙上的木蔼默默点头,赵牧的能力超过他的想象,不由得看向韩王山方向,山的后边便是中军大帐,赵括啊赵括,这优秀的弟弟,为什不选择并肩作战呢?
  
  明日便是八月十五,上党的秋风一日凉过一日,来着韩王山的西北风带着不可名状压抑,没能回答木蔼的疑问。
  
  赵牧登临城墙,刚才战斗的时候,他感觉到了胸口的硬物,正是兄长赵括托自己给小侄子的毛笔,当时赵括说怕战斗弄坏所以交给赵牧保管,可他却没想到,赵牧身体也流淌著野蛮的基因。
  
  正准备打开看看是否损坏,一股劲风吹来,把包裹毛笔的白绢豁然吹飞,赵牧抓住笔杆却发现笔杆的末端和白绢紧紧绑在一起,白绢顺着秋风,在空中兀自飞舞。
  
  赵牧一下愣在那,眼睛不受控制的湿润。
  
  这哪是给兴儿的毛笔。
  
  这分明是给自己做的招魂幡。
  
  怪不得是从裹衣上撕下的一块白绢,怪不得说下月初九要查看,连九月九这个日子都想好了,原来这一切你早有打算,甚至连自己的死期都早早定好。
  
  蠢货!
  
  看着迎风飘扬的招魂幡,赵牧仿佛看到了把手放自己头上,左右轻晃,一脸笑意的赵括,洁白的白绢算是第十个帛条了吧,这便是你为自己,为家族,为赵国,为四十万大军谋划的棋局吗。
  
  够狠,够强,但,我不同意!